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日阳山-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陆羽又用扬叉将土场上的稻禾翻了一遍,然后继续推着石磙碾稻。

    到了第三天上午,山谷里只有言溪安姐弟俩和陆羽三人,言溪安见陆羽似乎有些疲惫了,于是要求替陆羽一会。陆羽自然是不肯答应,如果在平地上,石磙不怎么难推,但在稻草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言溪安却撸起袖子说自己现在的力气已经很大了,能推得动石磙,强烈的要求下场试一试。陆羽想起言溪安现在力气确实不小,就说她可以来稍微试一下,但是如果觉得吃力,一定要马上停手。

    言溪安欢快的答应了,然后走到石磙前,弯腰将手搭在石磙上,用力一推——石磙竟真的被她推的滚动起来了。

    陆羽眼前一亮,又问道:“怎么样,会不会很重。”

    “还行,我可以推几圈。”

    言溪定嘴里咬着一根稻草,背着双手,老气横秋的走了过来,他一会看看言溪安,一会看看陆羽,忽然说:“这石磙我一下都推不动,姐姐她力气怎么这么大了?大羽叔你是不是教她武功了?”这小子其实很聪明。

    陆羽正想否认,却听言溪安嘻嘻笑道:“对啊,大叔教我啦。”

    “大羽叔,你真的真的真的好偏心。”言溪定一脸哀怨的拉着陆羽的一只手,说道:“你教我姐姐,不教我,你重色轻友!”言溪安听了,甩给弟弟一个大大的白眼。

    陆羽挠了挠头,说道:“咱们不是说好了吗?等你十八岁就教你。”

    “是十六岁!”言溪定又把头摇的像拨浪鼓,说道:“不行,你必须马上现在就教我。”

    “不行的,你现在太小,练了对身体不好,以后会长不高的。”陆羽说的无比认真。

    言溪定似乎很在意自己能不能长高,他将信将疑的问陆羽:“真的吗?没有骗我?”

    陆羽认认真真的说:“我干嘛骗你呢?你姐姐我都已经教了,难道我还会藏着掖着舍不得教你么?”

    言溪定大模大样的点点头:“说的也是,大羽叔你肯定不是重色轻友的人。”

    “呵呵,我当然不是。”陆羽摸了摸言溪定脑袋,心想:“小伙子,我和你姐姐关系可不一般,你就不懂啦。”

    言溪安一脸得意的看着弟弟,笑而不语。言溪定被姐姐看的莫名其妙。

    言溪安又推着石磙滚了一会,陆羽就不让她再推了,自己接着来。这天一直滚到傍晚,第二天又滚了一天,稻穗上的稻粒终于都被碾了下来。

    铲谷装袋的时候五个人一齐上阵,一天就将所有的稻谷都装好了。然后陆羽又一袋袋的通过传送阵扛回了家里,至于稻草,就全部被捆成草捆,堆在安定谷里。稻草也是好东西,可以用来烧火做饭,也能用来编草毡,麻绳,甚至还能做草鞋。

    所有的稻子都收回家,已经是六月中了,再过两个月,又要开始收玉米大豆,玉米大豆收上岸后,又要挖红薯。今年肯定会比去年忙碌很多,但这是一件好事,今年能收上来的粮食,也会比去年多很多。看起来,这持续连忙多的各种天灾似乎就要过去了。

    两个多月的空闲,陆羽自然是要进山打猎的。陆羽已经很久没再见过活的龙鳄了,也没再见到野人,他希望这两种东西,永远都不要再来骚扰阳山村的村民。

    这一天言夫人告诉陆羽,说家里已经没有米了,陆羽打算再去别的村子偷只石臼回来舂米用。这次五亩水田,一共收上来两千多斤谷子(这个收成在古代有点不科学,没这么高,但是我们不计较),如果全部舂成米,应该有一千四五百斤,已经足够五口人吃小半年了,再加上地里的玉米和大豆,至少这一两年内,陆羽是不用担心粮食了。

    并且,陆羽打算山谷里水田闲置两个月后,就再种上水稻,安定谷中四季温暖,一年中任何时节都能播种插秧。

    阳山村没有石臼,于是陆羽又在晚上去到了门河村,扛着一只大石臼和石椎进了山谷,舂米也只能在山谷进行,舂好后再将大米搬回家。

第一百零七章 夜行() 
舂米的时候,陆羽忽然想,既然现在有了这么些稻谷,不是就可以酿些酒吗?陆羽决定了,明天就开始准备酿酒。

    陆羽以前见过村里人用红薯和玉米酿酒,知道土制酿酒的方法。

    舂好了一麻袋大米,谷糠就被陆羽在稻田里放火烧了。晚上吃饭的时候,陆羽告诉言籍白,说自己打算酿两百斤稻子的白酒。

    言籍白很赞成陆羽的想法,比起陆羽,言籍白更喜欢喝酒。

    吃了晚饭,陆羽就装了两麻袋的稻谷,浸在安定谷的溪里,需要连续浸泡十二个时辰,然后就可以将稻子放大锅里蒸。

    白天稻谷还在溪里浸着,陆羽也没上山打猎,就进山谷舂了些米,送到了镇上。现在陆羽不管是进山谷舂米,还是去镇上,都必须带着言溪安一起,这丫头也不管她父母怎么看怎么说,一天到晚都黏在陆羽身边。陆羽猜想,言籍白夫妇只怕早就知道自己和他们女儿的关系了,只是没有说出来。

    陆明问陆羽,为什么他现在还有大米能分给自己。陆羽说家里的粮食能支撑到玉米收获,有多的就送些过来。

    陆羽问陆明:“济善会的那些人,在有没有再来骚扰你们。”

    “倒是没来我家,不过镇上其他人就遭殃了。吃拿抢要就不算什么了,就是可怜了好些姑娘媳妇,不知道被他们糟蹋了多少。”

    陆羽叹了口气,心想:“济善会为恶这一方,看来自己必须找个时间,去和那林思摇‘谈谈’。”陆羽也不担心会不会谈的拢,如果真的不能谈,他还可以动手。

    晚上陆羽去山谷将浸了一天一夜的稻谷给提了出来,稻谷已经被泡软了,用手指轻轻一捻,就能捏碎。陆羽换上一口大锅扛在灶台上,锅上放着蒸笼,将泡软的稻子铺在蒸笼里摊匀,接着就烧大火蒸。

    锅很大,蒸笼也很大,但是两百斤的稻子还是没办法一次蒸好,陆羽一共蒸了三次,才将全部的稻谷给蒸熟。蒸熟后陆羽也没再管,决定第二天去弄些酒曲拌上。

    酒曲陆羽不会做,只能去外面买,好在酒曲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很多杂货铺就能买得到。打酒的酒铺就更好买酒曲,只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开张着的酒铺了。

    次日一早,陆羽和言溪安说了一声,就进了安定谷,然后从谷中传送去了敦临镇。陆羽可以从任意地点直接传进安定谷中,但没办法从安定谷传送至任何地点。限于修为,陆羽从安定谷往外传,最多能传出一百多里。本来一百里也不算近了,但是安定谷里阳山边缘就有百多里,所以从山谷里传出来,就堪堪能传到敦临镇。

    镇上开张的杂货铺只有两家,但两家都没有酒曲卖。想了想,陆羽决定去金华城看看,现在天气已经正常了,或许金华城没那么乱也不一定。

    出了敦临镇,路上没人的时候,陆羽就一路飞奔,看到有人就慢慢走。没过多久,陆羽就到了金华城。

    城里人确实稍微多了一些,也有部分店铺开张了,不过比起灾前的人气,那还是远远不如。就算和陆羽第一次来时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陆羽问了几家店铺,都说没有酒曲卖,转了好几天街,最后才在一家偏僻的小杂货店里买到了几块酒曲。

    那店老板问陆羽是哪个村的,怎么现在还能有余粮酿酒。

    陆羽说自己是阳山村的,看今年气候好,或许秋收后能有余粮,酒曲是先买回去备着的。

    店老板说他祖上就是阳山村的,也姓陆。陆老板报了他祖父的名字,陆羽没有听说过。陆老板说他祖父很年轻的时候就从村里搬到了金华城,之后也很少回去,说陆羽最多二十来岁,不认识也很正常。

    陆羽笑了笑,心想:“我都快三十三了,你说我才二十出头。”

    或许是因为见到“老乡”,陆老板的话格外多,他和陆羽说:“现在城里的米铺粮店是一粒米都买不到了,想吃饭活命,只能高价向济善会的人买粮。”

    “济善会有多余的粮食往外卖?”陆羽很诧异。

    陆老板关了店门,才敢小声说:“他们到处抢,到处要,粮食多的吃不完,当然要卖了。”

    陆羽点了点头,又问:“那他们要钱干嘛?”

    “钱哪,你别看灾年时候没多大用处,可这灾年不总是要过去的嘛,那时候钱还是钱,还是什么都能买的好东西。”陆老板摊着手说:“你别看几块酒曲我就收了你二钱银子,拿二钱银子去济善会都买不到两斤米。”

    粮价这么高,陆羽也没觉得奇怪,毕竟新粮没上岸,现在城里的粮食又被济善会给垄断了,只怕以后粮价也不一定降下来。

    陆老板又跟陆羽抱怨了几句,说的都是城里生活多艰辛,济善会多么的无恶不作,反正是句句不离济善会。

    陆羽心里一动,问陆老板:“掌柜的你有见过那个林思摇么?”

    “见过,这人经常会出门巡街,金华城没人不认识他。”

    “巡街?他把自己当城里的父母官了吧。”

    陆老板说:“哪里是父母官,他现在可算得上是金华城里的土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陆羽点了点头,又问:“那你知道他住哪儿么?”

    “这我就不清楚了,以前城里几家大户的宅院都被那林思摇占了,外人不知道他每晚会住哪里。”陆老板问陆羽:“小兄弟你不是要去投奔他吧?”

    陆羽笑道:“这倒不是,不过我确实想见见这个林思摇。”

    陆老板将信将疑,说道:“你真要想见他也不难,街上济善会的人不少,你随便找一个,只要钱够,保准有人带你去见那林思摇。”

    “呵呵,见他还要钱。”陆羽没有再说,抱着酒曲就出了门。他不打算今天就去找林思摇,现在还是白天,真要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