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好孩子-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大悟,赶紧连连赞美陶副主任的心细如发,火眼金睛。

拍了几句马屁,鲁肃又提出了一个新疑问,“公子,其实在你调兵遣将之时,在下就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只是怕影响公子的威信和干扰公子的指挥,有所顾忌,现在这里都是我们君子军的人,这个问题不知该问不该问。”

“军师是否想问,既然我已经识破了孙策小儿的诈死之计,为什么不选择按兵不动?为什么要将计就计出城野战?”陶应微笑着反问道。

“公子高明,正是这个问题。”鲁肃钦佩的点头,道:“目前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无几,但我军队伍以新降士卒居多,战斗力弱且士气不高,不是孙策强军的对手。但我军粮草充足又有坚城可守,敌人的粮草却最多只能支撑二十天,既如此,我军只需要坚守城池拖延时间,不多时便可大获全胜,又为何要冒险出击,增加我军士卒伤亡,又给孙策野战获胜的机会?”

“原因有很多,目的却只有一个,我不能给孙策小儿半点东山再起的机会!”陶应答道:“如果我所料不差,这个傅婴小儿说的纪灵提兵三万东进,应该不是谎言,不然的话,孙策小儿不会拾人牙慧,在中了诈降计后,又以牺牲一个孙氏忠臣的代价来诈降于我,力争尽快拿下广陵。而寿春距离广陵仅有七百余里,正常行军最多十天就能抵达广陵城下,这也就是说,孙策小儿的粮草耗尽之前,纪灵小儿必然能够抵达广陵。如此一来,广陵战局就出现了三个变数。”

“这三个变数中,第一个变数是纪灵与孙策小儿动手火并,让我军坐收渔利,但纪灵和孙策小儿都不傻,不会给我军这么好的机会。尤其是孙策小儿,他腹背受敌,兵虽精却粮不足,又没有一尺半寸的立足不地,绝对不会与纪灵轻易变数。”

“第二个变数,其实是被我们栽赃陷害又反行未露的孙策小儿为了活命,选择束手就擒向纪灵交出兵权,退一步海阔天空,先保住性命再图谋东山再起,从头再来。而纪灵收编孙策军队之后,十有也会继续进攻广陵,我军同样陷入苦战。”

“出现第三个变数的可能不大,孙策小儿在纪灵面前大声喊冤,坚决抵赖,拒不承认他企图摆脱袁术自立为主的背叛行为,同时孙策小儿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为了替韩当和他自己报仇,必然会提出为纪灵充当先锋,全力攻打广陵,拿下广陵证明他的清白,而纪灵见有坐收渔利的机会,也必然答应孙策小儿的请求。如此一来,我军就将面临狗急跳墙的孙策小儿和兵力雄厚的纪灵小儿的轮番攻击,更加陷入苦战。而孙策小儿最多只是失去立即自立的机会,今后还有的是机会东山再起。”

“明白了。”鲁肃恍然大悟,道:“公子就是害怕出现第三个变数,所以才利用孙策的急于求成心理,将计就计反过来布置埋伏,力争将孙策一战击破,不给孙策东山再起的机会,也不给孙策小儿与纪灵联手攻打的机会。”

“顺带着练兵。”陶应补充了一句,“广陵城中的军队虽然以新收编的笮融降兵居多,但这些新收编的降兵迟早是要派上大用的,也是有机会成为主力的,不让他们上战场见见血,怎么能派上用场?怎么能成为主力?”

鲁肃点头嗟叹,又向陶应拱手说道:“公子,在下现在是真惭愧了,与公子的智谋超群与算无遗策比起来,在下正是愧对军师之职。”

“军师不必谦虚,各有所长而已。”陶应笑道:“我只是擅长战术层面,且战术多于阴谋为主,有失君子之风。军师你却是擅长战略层面,且多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今后还请军师多多指点与赐教,弥补陶应的性格不足,战略不足。”鲁肃赶紧谦虚,连说不敢当。

和鲁肃互相吹捧了片刻,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徐盛和章玄等将也该把孙策军的主力基本上调虎离山了,陶应这才转向一直按跪在自己面前的傅婴,淡淡说道:“傅婴将军,我给你一个真正投降的机会。告诉我,你们的军粮库是在大营的什么位置,我就饶了你。”

“呸!”傅婴重重吐了一口浓痰,对陶应的威逼利诱完全是嗤之以鼻。

“子敬,看到了吗?”陶应转向鲁肃微笑说道:“知道我为什么发现傅婴小儿是孙策小儿的心腹亲信,就断定他是诈降了?孙策小儿非同常人,他的心腹亲信,没那么容易就背叛弃主。”

“孙策确实非同常人,还奸诈异常,诡计多端,可惜,他碰上了公子你。”鲁肃微笑着拍马屁道:“所以,孙策是注定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也注定要成为公子你称雄天下的一块垫脚石了。”

陶应笑笑,先是命令亲兵将傅婴斩首祭旗,然后向着早就在摩拳擦掌的君子军将士大声说道:“将士们,之前笮融狗贼不堪一击,打败了他,我们脸上也没有什么光彩!今天晚上,才是我们君子军名扬天下的真正第一战,也是真正考验我们的第一战!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天下九州!庙堂神位!君子好逑!”七百多君子军将士整齐呐喊出君子军的真正口号。

“子敬,广陵城就劳你多费心了,多帮帮章诳将军!”陶应向鲁肃吩咐着骑上战马,拔出马刀,吼道:“检查武器装备,检查火种,检查飞火枪!”

“陶基队检查完毕!无误!”

“年斌队检查完毕!无误!”

“高宠队检查完毕!无误!”

“陈宁队检查完毕!无误!”

“李铭队检查完毕!无误!”

“很好!开城门!君子军,出击!目标,孙策小儿大营!杀人放火,尽焚孙策小儿粮草辎重!”

 第四十九章 决战小霸王(下)

君子军全部奔出广陵北门时,广陵西门战场上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看到西门吊桥起火被焚,归路被断的徐州二流军队顿时军心惶恐,不少贪生怕死之徒为了活命,争先恐后的脱离队伍,逃向还没有完全烧毁的吊桥过河,战场经验丰富的孙策军乘机猛冲猛砍,肆意屠杀这些主动脱离同伴保护的胆小鬼,徐州军队伤亡陡然增大,带队的章玄和徐盛二将也压力大增。

还好,出城这三千徐州军队虽然以刚整编的笮融降兵居多,但章玄麾下也有六百来人乃是章诳从徐州带到广陵的徐州老兵,战斗力勉强有点保证,凝聚力也比较强,还有徐盛麾下的三百君子军步兵也有点凝聚力和战斗力,突然出现的竹矛阵也不是孙策军立即所能攻破,所以不管孙策军如何冲杀,都很难将这群被困的徐州军迅速冲散,只能围着这支队伍攻杀,肉搏对耗。

近战对耗,徐州军队当然不是孙策军的对手,伤亡也远比孙策军为大,基本上要死上三四个人甚至更多,才能耗死一个孙策军士兵,所以尽管短时间内冲不散章玄和徐盛的队伍,孙策和周瑜等人也不怎么着急,只是耐心指挥军队围攻,象剥洋葱皮一样,一层层的吃掉徐州军队。同时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周瑜才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情况,那就是这群被困的徐州军队在看到西门吊桥被毁的情况下,仍然一点点的向着西门移动,并没有转向北面或者南面。

见此情景,周瑜忙向孙策提醒道:“伯符,你注意到没有?被困的徐州军队,还在以那个古怪的竹矛阵开路,一点点的向西门吊桥方向退却,吊桥已经被我们烧毁了,这其中是不是有诈?”

“我也注意到了。”孙策眉头紧皱,紧张分析道:“陶应小儿到底在干什么?难道他在西门城中有飞桥接应,可以随时接应败军入城?或者别有所图?”

“不管陶应小儿搞什么鬼,我们都不能让他如愿!”周瑜斩钉截铁的说道:“应该加强阻击力度,把长盾手和弓箭手都派到陶应小儿竹矛阵的正面去,压制他的竹矛阵!”

能够恶心陶副主任的好主意,孙策当然不会不听,传令兵四处奔走间,孙策军队伍里的弓箭手和长盾手迅速迂回向东,在徐州军竹矛阵前列阵拦截,长盾手抵达竹矛,弓箭射杀竹矛手,但是为了冲锋方便,孙策军队伍中的长盾数量明显不够,孙策又只得紧急从大营中调来三百长盾手增援,还好大营离此不远,三百长盾手很快调来,又迅速被投入战场,加入对竹矛阵封锁。

长盾手和弓箭手迅速投入了战场了,但第一次碰到马其顿方阵的孙策和周瑜这次却犯了一个大错了,那就是他们派到竹矛阵前方的长盾手和弓箭手,又一次给徐盛指挥的竹矛阵形成了锤砧战术,而且这一次是以徐盛的竹矛阵为锤,广陵城墙上的守军弓箭手为砧,竹矛阵顶着箭雨拼命压迫上前,逼得孙策军盾手和弓手步步后退,城墙上的守军乘机放箭,从背后射杀孙策军的盾手和弓手,所以孙策军的盾手和弓手不仅没能拦住竹矛阵继续向前,相反还增加了孙策军的无谓伤亡。

“将士们,马上就到护城河了!努力,冲!冲到护城河边上,我们就能活命了!”徐盛在竹矛阵中大吼大叫的鼓舞士气,徐盛亲自精挑细选出来的竹矛手也很争气,高喊着口号顶着箭雨只是拼命向前,第一排的矛手中箭倒下,第二排的立即补上,然后第三排又填补第二排士兵留下的空当,前仆后继的前进不止,把孙策军拦截队伍压得节节后退,章玄率领的徐州正规军则拼命保护竹矛阵的两翼和后方,不给敌人靠近机会,一点一点的向着护城河逼近。

还有广陵城墙上的弓箭手,也是拼命的拉弓放箭,射杀敌人的拦截军队,帮助城外友军尽快冲破阻击,靠近相对安全的护城河。

全力冲杀之下,腹背受敌的孙策军终于挡不住徐州军的冲锋了,纷纷向着左右奔逃,徐盛麾下的竹矛手则欢声雷动,一边全力刺杀不肯逃散的孙策军士兵,一边拼命的向前冲锋,终于在一柱香时间后冲到了已经被焚毁的吊桥旁,章玄率领的步兵也迅速上前,与徐盛的队伍汇聚,并且逐渐向着河道两旁延展。孙策军则继续向前冲杀,砍杀背水作战的徐盛和章玄队伍,战斗依然激烈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