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慎知没见过那位与他议亲的女子,就根本不当回事,因此腊月里有媒人上门,林老太太和二太太沈氏瞧着不错,伯父和叔父点了头,婚事便定下了。
林博知的亲事是林老太太作主,林老太太的意思,既然定王与六丫头的婚事又算数了,那总不能赶在做哥哥的前面,因而急着为林博知说亲,林源济对此不置一词,让林廷安自己做决定,林廷安眼下只此一子,十七岁了,也该谈婚论娶,有老母出面张罗,便顺势给他定下了事。
小儿女喜事之外,另一件令林家人注目的便是林廷训那边传来的消息。
林廷训流放到了澹州,酷热之地,听说大病了一场,原本胖大肥硕的人瘦成了人干,不过最近有人给他治好了病,林谨之派去的人也能够接近他,还需得在那边苦捱几年,这辈子官是别再想当了,若要归家与亲人团聚,还是很有盼头的。
为了这一桩,林家人特别是二房那是无比的欣喜啊。
京城至江南信使往来,承载这些内容的书信大多先入林源济手中,林雅青未必全部看过,安王却是件件桩桩都大致了解,倒不是喜欢打探别人家琐事,他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只可惜他没能看到想看的。
找不见一丁半点林雅青的笔迹,分不清是失望还是高兴,总之心情很不舒爽。
林雅青八月底离京,距今四个月,没给他寄过一封信,需要传信时她只是口述,自有身边人替她提笔记写,她手指头都懒得动一动。
倒是他,一封接一封,每月至少给她写三封信,字数不多,可信封里那一纸金笺他可是对着琢磨了整天整夜才拿得出来!
舞文弄墨吟诗作词不是他强项,书本于他,只有关于兵法、防御或武功之类才能引起他足够大的兴趣,身边又不缺抄抄写写之人,所以他不常拿笔,就为给林雅青写信,这阵子他是一有空就关进书房,又是练书法又是翻阅文坛各门派诗文,花了多少功夫才写成,巴巴儿派信使从速寄给她,她倒是很有礼貌地回信,每次都是一幅画,画技极佳,整齐规则的工笔画据说是她当时所在之处的景致,除了画,不题一字!
不是说才女么?写个字没那么难吧?
定王一向很能沉得住气,对上了林雅青,他感觉无比心浮气躁。
那样一个柔弱女子,像一片轻羽,不收藏好怕她飞走,可放进心里了,她每天在里边挠啊挠把他弄得痛痒难受。
他当然想要得到粮食,解决边关几十万军民温饱,但真没把全部希望压在林雅青祖孙身上,林源济或许有能力,却不会很大,能应付安王那边就不错了。
所以他给林雅青的信里多是宽慰之语,要求她尽早回京,免得风雪下来误了回程。
那刁钻泼悍又蛮不讲理的女人,不给他只言片语也不肯回京,却当真为他弄到了大批粮食!
数量确实令人惊喜,安排得当,能够让边关十几万军民捱过些日子,不至饿死人!
那些曾经无数次外出筹粮的人啧啧惊叹,根本无法想像林氏祖孙是怎么找到的这些粮食!
定王懒得去想那么多,只无数次回忆起和林雅青谈条件那个夜晚,心底泛起丝丝甜意:小小女人,大言不惭地非要男人听话,顺了她的意,把青铜令牌交给她这算是个奖励么?
第91章 喜事()
林雅青不回京过年,定王怎么也不踏实,仿如脱手放了个纸鸢上天,眼睁睁看着它渐飞渐远,却不能将它拉回来,那心境的复杂难受无法形容,却也只好自个儿去细细品味,没法与人倾诉。/(шш。uuo。網首发)
而远隔千山万水的林雅青,年前年后都在奔波忙碌着,心情却十分欢快舒畅。
她喜欢江南,这里富庶繁华,民风开明纯朴,关键是远离京城,远离那些尔虞我诈、虚伪势利,过着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如果身边没有女侍卫,没有骁卫尾随,她几乎能忘记前世,完完全全当自己是个十几岁什么都不懂的寻常小姑娘,在这地方扎根下来,无忧无虑终老一生,那该是多少美的事儿!
可惜,现实中不可能样样遂人所愿,林雅青明白,至少目前眼下,定居江南对于她只是个梦。
是梦就不能当真,不过能够在这个梦中玩乐一番那也挺不错。
事实上林雅青也没有多少时间纯玩乐,除了配合祖父按计划放出粮食外,她可是办了好几件实事呢。
其中外祖母杨夫人与家人团聚以及重遇故旧这一件尤其令她满意,说起来不得不感谢一下定王,是他命手下尽力去打探杨家人下落,才最终促成这个美好结果。
杨夫人父亲杨广浦当年在工部,因一宗大贪墨案遭连坐问罪流放南疆垦荒,这么多年过去,该案涉及人员几乎都死光了,就连杨广浦也于十年前病逝,是否冤案,如今已无从查起
杨广浦的两个儿子随父流放,自小儿跟着父亲读书,即便环境恶劣也未曾放弃学习,更专注于杨家几代人潜心研究的利民事业治水。
为了治水,杨广浦的长子殒命于一次洪水肆虐中,尸骨不存。
也因为杨家人能治水会治水,各地有见识的当政官员纷纷调用杨氏父子,不断地搬家迁移,他们从最初的流放地来到湘北,杨广浦一辈子奔波劳累,加之年老体衰,病逝并葬于此,全家人便在这地方定居下来,没有再迁走。
按说杨家人本是带罪之身受官府役使没有人身自由,哪里需要都可以随时将他们带走,他们不配有自己的房屋财产更无固定居留地之说,却因十几年前在湘北德州遇见了一个人,那人用心斡旋,竭力关照,杨家人才安定下来,杨二郎也是在此时娶妻生子,杨广浦得以含贻弄孙,去世时没有太多遗憾。
杨家这位恩人名叫赵秀年,却不是别人,正是杨夫人杨玉蓉从小一块长大的青梅竹马、定过亲的未婚夫。
当年杨家败落,赵家退亲,赵秀年为何没有及时出现,现在已经没必要去追究了,赵秀年的故事感动了林雅青,没有理由质疑他对杨夫人的真情。
一介文弱书生,拼命科考十年才得以入仕,说明资质平平,可即便如此,为着心中一点执念,他仍挣扎努力了这么久,做官不为升迁发财,只一头往南边穷困之地去任职,到处辗转寻问,想着总有一天能找到杨家人,找到杨玉蓉。
总算苍天不负有心人,他遇见了杨家人,才知道杨玉蓉早已失散,不知所踪,悲痛之下,他一边尽力关照杨家人,一边继续探问寻找杨玉蓉下落,又是十多年过去,还是没有丝毫关于杨玉蓉的消息。
他却依然不肯放弃,不娶妻不成家不与家族往来,就这么孓然一身独自生活,直到林雅青随祖父南下筹粮,杨夫人执意要同行寻找自家兄弟,两个人才得以相聚。
这就是所谓的“有缘千里来相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吧,绝对是意外惊喜!
林雅青不是土生土长的本朝人,没有什么“一女不事二夫”的观念,趁着在德州过年,她极力撺掇杨家舅公和舅奶,给赵秀年和杨玉蓉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喜筵,赵秀年当官半辈子,至今也只是勉强爬到六品知府同知,为着杨家散尽钱财,基本上没什么积蓄,林雅青却有钱,全包了婚礼花费,还为杨玉蓉备了一份丰厚嫁妆。
林源济为此责斥她一顿,说她乖张无状,哪有外孙女把外祖母嫁掉的?古往今来,也只得她一人了!
林雅青不以为然,一笑了之。
杨玉蓉终于嫁给了她少年时的未婚夫,有了完全属于她自己的家,丈夫爱惜,娘家人相伴在侧,生活安乐幸福,林雅青瞧着十分放心,便拜辞外祖母和各位长辈及表亲,遵祖父之意,于三月间回到常州老家。
临行留下一些蔬菜种子,辣椒就有好几个品种,后世的湘地人,吃辣椒可是很厉害的。
粮食种子她没给,祖父说过,由他老人家作好安排,再来统一推广发放,不要她轻举妄动。
早春江南,烟笼雨罩,枝条青绿百花盛开,处处生机盎然,一年之计在于春,那田垄间的农人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林源济每天也是忙忙碌碌地,行走于故乡的田间地头,与族人以及乡亲们探讨稼穑之事。
有林学知几个做跟班,就不必林雅青一个女孩子跟随祖父左右,她带着女侍卫们只管往来于城里城外,继续打理她在年前做的那些事儿。
她在常州城里盘下大大小小五六个铺面,城外买得两个田庄和大片荒坡山林,这些都是她的私产,林源济知道,点头赞同,自家孙女能自个儿攒嫁妆,也是个本事。
柳眉儿在京城林家点心作坊是作为骨干培训过的,又在船上跟着林雅青学了两个月,她本身胆量不小,说她能她就敢上,年前被留在常州做筹备工作,招买人手培训糕点师,打制器皿工具,林雅青三月回到常州,福香斋常州分号也顺利开张,生意红红火火,煞是喜人。
别的铺子打算做绸缎铺、米粮铺、坚果干货铺等等,都交由族伯帮忙找来的掌柜打理。
至于田庄和坡地山林,林雅青定下种植计划,然后选中一位族兄,交给他管理就是了。
第92章 果实()
四月初,林雅青跟随祖父乘船前往山东淮北灾区,与从京城过来的安王汇和。。 平板电子书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边关却面临战争危险,西北荒漠上的几个小国家和草原深处游牧部落经过一个冬天的蜇伏,几乎杀光牛羊耗尽了粮食,此时冰消雪融,便开始蠢蠢欲动,一致将目光对准大盛国边城,为了粮食结盟而来,铁蹄寒刀气势汹汹,若是让他们侵入边城,后果绝对惨不忍睹,每年开春,边境人民都要提心吊胆一阵子,害怕守城军士一个没守住,放了那些饿狼般的敌人进来,一切就都完了。
丢失城池不是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