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赵顼,王安石说了经过,陈述张茂则等人打伤了他的坐骑和从人。宋神宗的回答让我愕然。当然最愕然的还是王安石本人,宋神宗居然说“哦,打伤了?真的打伤了?好,派人去验伤…”王安石立即如坠冰窖,这是比宣德门打马事件更大的侮辱,以首相之位,受到这样欺侮,皇帝居然还不相信!

    第三个版本也到此结束。虽没给出答案,但答案举世皆知,就是王安石辞职了!而关于张茂则是否受到处罚,就没半点明文史料可查。只有联想到流传最广的那个版本,才能有个猜测:除宣德门打马的侍卫们被杖责外,还有一不知姓名的御药院太监也被处罚,只是没记录下他姓名。那这太监会不会就是张茂则呢?

    而张茂则一直是仁宗皇后、如今太皇太后的亲信,联想到太皇太后和神宗的谈话,会不会有很多疑团升起——免行钱毁了京城里皇亲国戚的财路,曹氏也无法幸免。在她出头前,由她亲信太监先出马羞辱王安石?能赶走再好不过,赶不走再由太皇太后出面。这计划的步骤怎样?

    这样详细介绍宣德门事件,不是为替王安石叫屈、为改革派出气,而是在说王安石失败原因。3个版本无论哪个是真的,都传达出一信息——王安石失败的必然性!他实在太大意了!强敌环绕身侧、自己与所有旧势力为敌,已经有了宣德门外**裸的攻击行为,居然还没先发制人,这时让敌人捣了鬼,新法废除之后,才知道有《流民图》!你不失败谁失败!

    再回到郑侠上《流民图》时,这人说了:皇帝罢除新法10天内不下雨,就把他砍头!之后的事让千百年来拥护新法,站在王安石一边的人极度郁闷:因就在新法全部废除的当天,一连憋了9个多月的大雨竟真的瓢泼而下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人家郑侠就是对的、新法就是错的,老天爷已给出了最大的真理!

    事实真是这样吗?对此我抱以问号。看大雨后的结果。像宋神宗这样谨小慎微、敬天畏命的人,如真的面对上天如此真切的灵迹,他会怎样做?毫无疑问,他会把新法罢免到底,从此只讨老天爷的欢心嘛!

安石离京篇() 
但就在第二天,大雨刚下完,皇帝就180度大转弯,宣布除方田均税法外,其余新法全部恢复!

    为什么会这样?史书给出的答案是改革派的无耻:两个大奸邪吕惠卿、邓绾跑到神宗面前痛哭流渧说皇帝您这些年废寝忘食,日夜努力,好容易达到了现在局面,怎能因一狂夫的乱语就罢免新法呢?于是神宗回心转意,出尔反尔,全面恢复新法!

    只要有点起码的理智、用最起码的逻辑推论就知这号称24史的《宋史》这段记载的真伪。试想面对最神圣的上天意志,连王安石都要被废除,那么怎会给两个手下这么大面子?怎么可能?

    所以这场大雨也许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支持这论点的证据有两个:1“大雨后”旱情并没缓解,无论宋朝北方还是辽国燕云地区,干旱都在继续,没半点好转迹象。2宋史的特色之一就是天气的灵异。之前的狄青被罢有很大程度就是那次重大水灾闹出来的。而当年权倾朝野的吕夷简也在这上面栽过跟头“天地昏冥,大风扬尘,对面不见人,风里异声不断,使人股栗…”结果是吕夷简被罢枢密使。如这全是真的,史书上怎么写我们就怎么信,是不是吕夷简被罢的大风、狄青被罢的水灾、也都真的有上天指示呢?

    当然我也不能说:这一场在宋朝之后每一代史学家都公认的百分之百曾下过的暴雨,它竟是个谎言,根本没下!我只是说:我存疑…

    而之后就是皇帝迅速地180度转身,把新法又都全面恢复了。看上去很美,大家按部就班,该干什么还去干什么,把改革大业进行到底嘛…

    对不起!主导人世间事情的。永远都是思想、思路、心情、品德这些看似虚无飘渺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会瞬间改变的。且一旦改变,就再也没法恢复到当初!前后只是相差两三天。当事人心情已完全改变!

    变法的创始人、大宋首相王安石又一次提出辞职。宋神宗像往常一样积极挽留。这过程又是一感人肺腑的场景。

    皇帝“爱卿你每次辞职,都让我寝食不安。我想了很久,定是有什么地方对你不够好。是不是因宣德门打马那件事受了委屈?不要委屈,我查得很细,这事背后没人指使”王安石表示感谢,但辞职态度坚决。

    皇帝继续说“不是宣德门的事?哦!那定是爱卿你看出来我不是个成功君主,所以才抛弃我”王安石摇头“不,不是的。你很聪明,很求上进,定会成功的。而在我之后,也定会有新的才俊来铺佐你”

    皇帝更难过了。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时王安石强调,他身体有病,实在支撑不住了。

    皇帝立即紧张,换了个追问焦点“爱卿得了什么病?京城里什么药都有,我派太医每天去给你治疗。这是在南方所没有的条件,你还是留在京城吧。何况天下事刚有头绪,你一走,怎么了得?你定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尽管对我说”王安石这次话都不说了。保持沉默。

    皇帝还不罢休,进而动之以情“我知你进京为官,并不是为功名利禄,而是身有才能,要济世求民,不想白白埋没。这一点,我们是共同的。我们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是宋神宗激动复激动,温馨再温馨。可王安石始终铁石一样,不为所动…

    看到这些,大家什么感觉?也许王安石真的是太拗了,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你还要怎么样?

    但我个人认为,宋神宗也有错。他是个有为的君主不假,可也仅仅是想有为而已。在做的过程中,做得非常糟糕。改革是什么?它是一场战争!如秦孝公与商鞅,商鞅为了法令通行,把秦孝公的太子都处罚了,秦孝公也没二话。试问宋神宗做到这一点了吗?翻开宋史,关于某某人的提升、贬职,哪怕只是个太监,王安石每次都要大费唇舌和皇帝辩论,还不一定成功,总被驳回…这算哪门子的支持?王安石的政敌,一个个都安然无恙,拿着高薪在洛阳盖别墅,天天小集团开会,向四面八方传递反对信息,这算什么政治环境?

    上面那些温情感人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证明了他多次拆王安石的台、让王安石不爽、让改革进度迟缓的罪证!

    而这些谈话,都成就了王安石的绰号——“拗相公”罪证之一:成天和皇帝吵,无论什么事,皇帝都得听他的!罪证之二:和所有大臣吵,一点批评教育都不接受!

    这实在是个强盗逻辑。吵过架的人都知道:你有来言我才有去语,这才能形成争吵。何以两派一起在吵,只有王安石有了“拗相公”名声,另一边就毫无责任?难道一直是王安石在独自骂街?查年限可知,在王安石得到“拗相公”封号时,老混蛋的“司马牛”绰号还没到手,东坡居士还没机会亲身体验士大夫最高领袖的执政风采,没脱口而出骂出这句三字经。

    于是来看:1王安石与宋神宗的君臣关系怎样?答案是比一般的好,但绝没到言听计从的程度!

    2王安石的“拗相公”之名到底怎样形成的?是不是一贬义词?我答案是不!这是一独斗官场、坚持新法的改革者所必须的基础精神!

    3王安石是不是过分跋扈,连皇帝也得听他话。弄得君臣名份不清,终于最终反目?答案也很清楚,自古改革变法,皇帝从来都只是个助手、配角!要想成功,主角必须得是改革者!在这意义上来说,王安石的所谓跋扈,是最基本的权力!

    弄清楚了这些问号,王安石的辞职原因才能有答案。王安石他太累了!

    仅仅5年时间,改革涉及帝国财、政、军各方各面,每走一步都要与所有人为敌,甚至要和小皇帝也唇枪舌剑。更可怕的是心灵压抑,王安石己不再是当年那个“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气风发之人…

    他一连上了4封辞职奏章。宋神宗挽留了很久,显得非常有诚意。可最后还是同意了。为什么还是同意了呢?他不想再改革了吗?不是的!宋神宗一生都对变法念念不忘,为之竭尽全力、为之英年早逝,在理想上一直未曾动摇。他之所以失败,不在于信念,而是见识、能力上的不足。

    失败的种子,也就埋在了这时同意王安石辞职时!

    在他想来,让王安石暂时离开。有百利而无一害。首先,他顺从了奶奶和妈妈。奶奶说得多么通情达理啊“王安石诚然有才,可树敌太多,让他暂时外放。你实在喜欢他,过段时间再调回京,不也一样吗?对王安石本身也是种爱护啊”宋神宗认同。现在局面太紧张了,缓和一下是有必要的。同时让王安石回南方调养一下,几个月后再回来。精神焕然一新,正好投入工作。

    其次,关于新法,一方面仍在全国推行,一方面由王安石指定的接班人接手。首相韩绛、副相吕惠卿。这两人是新法核心人物。一个“传法沙门”一个“护法善神”暂时接替王安石工作,不是很稳妥吗?

    的确很稳妥,王安石也很放心。在他想来,改革己走上了正常轨道,不管他本人回不回来,新法都己形成规模,只要皇帝本人坚定,这趋势必将越来越好…那么就走吧!

    4月19日,王安石罢相。一家轻车简行,悄悄离开了京城开封,没惊动一个官员和百姓。

    飘然而去,不慕浮名,走得非常潇洒。只是他和宋神宗两人都不知道,宋朝就此失去了最后一次振作的机会!来日就是靖康大耻!华夏民族,从此一蹶不振!

    因他们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个弱点——人性的弱点!王安石和赵顼,他们都没法真正洞察身边人的心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