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神了,所有人寻找了一天多都没有找到的高立稳,这会儿奇迹般地出现了,被救援人员找到了。不,不,不,是被吉民山找到的!
是的,吉民山沉进了深潭之中,而在这之前高立稳已经在深潭之中了。如果没有吉民山,高立稳可能就永无再见天日的可能性了。
这是冥冥中神的安排吗?这是纯粹的巧合吗?还是老哥俩商量好了,要在这里见面
没有多少人相信鬼神,我也不信;没有几个人不敬畏鬼神,我也敬畏。
为鬼为神,亦鬼亦神,在这个世俗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寄托,一种朴素的生活愿望,一种在巨大的变故、灾害面前颤栗着的虔诚
在这悲欢离合的尘世,人有时候渺小的还不如一只蝼蚁,不如此,又能如何?
人在尘世的一刹那,其实非常短暂,化为尘土,才算永恒;这是永恒的归宿。
人在风雨雷电自然万物面前,其实非常渺小,如同蝼蚁,甚至不如蝼蚁,自然之力不用刻意,只是轻描淡写地一个喷嚏都可以把人轻松打倒,其不堪一击之脆弱程度可见一斑。
人渺小,人短暂,人脆弱,但是人坚强、人有韧性,可以掌控自己,可以创造过程。
在他走过的土地上,在他穿梭的光阴里,无论阳光明媚,无论风雨交加,无论阴霾沉沉的日子里,人们都会记得这么一个温和和蔼的好人,这时候他已经完全褪去了官位,只是群众眼里的一个朴素的好人。
他就是吉民山。
他就是高立稳。
勇者无敌!仁者无敌!
他们两个人在危难面前都没有退缩,没有选择保全自己,更没有临阵脱逃,都是勇敢地冲了上去,战斗在了第一线。因为他们胸中装着益城市的万千百姓,装着身处险境的别人的安危,他们有一颗仁爱之心。
一个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一个是服务社区的基层干部;一个是主管防汛工作的主要官员,一个是巡查河堤险情的一线干部。
他们用他们的言行践行了他们的诺言,他们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赞歌
这片土地收去了他们,但这片土地的人们会记住他们。他们的事迹没有经天纬地之壮阔,只是普普通通的,但他们没有为了自己,是为了群众,为了别人
他们是好人。如今能够被群众交口称赞为好人的,殊实少见。
而他们两个的确是好人!
事后的清查证明,在这场暴风雨引发的全城危机中,唯有他们两个献出了生命,其他人全都安然无虞。
顺水河村的洪水接连抽了三天才抽完,进水的房屋虽然损失严重,但还不至于毁掉,修修补补又可以住人。市里派出了专门的工作组挨家按户查勘损失、鉴定是否是危房,是否需要修缮?财物损失是小事,房屋安全是大事。那些需要维修的房屋,市里统一派人出钱出物负责修好,不让群众花一分钱。
洪水退去,受灾的群众陆陆续续从宾馆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人们把这次灾害当做是平常生活中的插曲,虽然是有点惊险,但也是够刺激的。
街道上的淤泥被清洗干净了,商店正常营业了,霓虹灯又闪烁起来了,马路上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丝毫看不出刚刚经历了一场关乎生死的洪水。
益水河、益水湖上的堤坝正在紧张地日夜施工加高加固,已经出了一次危险了,再不能出现第二次,要让城里的群众时刻都能安然入睡才是正道。
这是一座充满生机的热闹的小城,这是一座经得起风雨的小城,这也是一座古道侠肠的小城。人们重情义、懂回报
三天后,益城殡仪馆,成千上万的各界群众自发来送别两位好人。人实在太多了,殡仪馆的厅堂装不下,院子里也装不下,人们就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穿着朴素的衣衫,胸前都别着小白花,为两位好人送上最后一程,愿他们在天堂安好!
活着的人们以最高规格送别死去的好人,以慰藉在天之灵,以褒扬他们的父母妻儿亲人
省里、市里派出高规格的吊唁队伍,部队的首长也来了,益城市的五大班子一把手自然全部齐刷刷到场,市长陶文亮亲自主持追悼会,市委书记乌大华亲致悼词。
乌书记说到动容之处,声音哽咽,眼含泪花,台下的听众无不落泪抽泣,更有掩面痛哭者不在少数。
陶文亮几乎是流着眼泪主持完了仪式,他是特别的心痛,特别的愧疚。
洪水无情,但人有情!吉民山和高立稳哀荣备至,他们的家属也得到了优厚的抚恤,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个悲伤的结局,一个再也无法挽回的悲剧。
谁都不想要这样的结局,无奈现实就是如此。
本书来自 品&书#网
第一百二十五章 好个聪明的林雨虹()
第一百二十五章 好个聪明的林雨虹
洪水对于益城来讲如同子弹擦着鼻子尖而过,嗖地一声惊出了一身冷汗,汗毛都被削掉了,万幸最终却安然无恙。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许多人都说,益城是块难得的福地,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物产丰饶,深受老天的眷顾。多年以后,人们谈起那场洪水,很多人感慨的还是老天爷的眷顾。
天佑益城,使益城免受水淹全城之虐;天佑人民,使他们免受流离失所、骨肉分离之痛,可以接着过安安静静的平稳日子。
但是,他们忘却了吗?是谁奋战在抗洪一线,是谁因为洪水而献出了生命!
或许,真的是天佑益城,但即使天佑,也是被那些与洪水奋不顾身搏斗的勇士们所感化而来的。
天底下绝没有无缘无故的庇护。
洪水退却了,而鲜活的人物却被永远带走了!
益城群众经此险情,才明白一日三餐看似平淡无奇,但每天按时八节地吃上,就是一种福气;每日奔波劳碌或是两点一线的单调和抱怨也不复存在,生活是多么美好,活着就是有滋有味
灾难对于没有切肤之痛的亲历者、当事者而言,只是增加一些感叹、同情和爱心,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免不了大概会成为谈资;而对于当事者而言,却是一辈子的事,烙印会一直停留在身体中,抹都抹不去。这种痛非亲历者,是难以深刻体会到的。
失去亲人的痛可以忘却吗?万万不能。对于高立稳和吉民山的家人而言,这场洪水无疑是一场梦魇,想忘却都不可能!儿女怎么能忘掉自己的父亲,结发妻子怎么能忘记自己的丈夫?他们的痛无人可以代替,经济上的抚恤解决不了精神上的长久创伤。
所幸,他们以自己的牺牲,避免了更多的益城人陷入和他们的家人一样的悲伤境地。
悲痛归悲痛,逝者已矣,精神要铭记,生活要继续,益城还是要日新月异,脚步不会停,速度不会停,就像太阳一样,每天奔跑在自己的轨道上。
接连几场大雨、暴雨之后,老天爷终于开了眼,不再尽情挥洒她的过度的柔情蜜意。或许是刚才用力过猛,现在出乎意料给益城带来了半个多月的爽朗朗的艳阳天。虽然阳光也带来了些炎热,但比起撒缰的野马那是温柔得多、安稳得多了。何况益城一半是山区,一半是平原,北距海湾又不远,无论从山里还是海里吹出来的风都不会热到哪儿去。
借着这难得的好天气,天牛山的建筑工地干的是热火朝天。汉唐集团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和丽森集团的旅游度假村比着赛赶进度,想着法比速度。这可是一对儿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谁心里都明白,谁抢在前头开门营业,谁就能赶上国庆节的“黄金周”,谁就能既大赚特赚一把,又可以先声夺人,抢得先机打压对方。
秋姑娘已在不远处顾盼。谁都相信,今年劫后余生的益城,一定会有一个金灿灿、红烂烂的秋天。
林雨虹也真是玩了真格的,隔三差五到工地上督工,一面吆喝着手下的头头脑脑们加快进度,一面不时给管理人员和工人们带来一些小惊喜:送他们顿大餐或是给他们些小奖金,以便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林雨虹也算是有一手,懂得些管理手段和技巧,不只是胸大无脑、花瓶那么简单。
当然最厉害的还不是这些,是她的妩媚,她的魅惑。在建筑工地上都是些大老爷们,干的活劳累又枯燥,封闭的生活又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是饥渴的。这时候,林雨虹适时的出现了,以一个纯粹女人的身份袅袅娜娜的冒出在这些如饥似渴的大老爷们面前。该圆润的地方,精巧的圆润,该有沟壑的地方,沟深谷远,皮肤像上好的羊脂玉,欲露还遮,一步三摇,顾盼生姿,举手投足摄人心魄。这时候绝对是这些大老爷们天大的福利,他们的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口水都咽了又咽,如同饿死鬼见到了珍馐美馔,恨不得立刻扑上去,生吞了她一般。
好个聪明的林雨虹,不愧做过老师,懂得心理学,抓住了这些常年奔波在外的农民工的“七寸”,懂得用女人的方式,征服他们。
当然,这只是开胃的点心,真正的大餐在后面。吊足了他们的胃口,自然还是要满足他们的,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用林雨虹亲自出马的。林雨虹让人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了四个花枝招展的女人,两个年轻的,两个中年的,都是有些姿色的。林雨虹安排人把她们放在伙房里帮工。名义上是帮工,实际上到了夜晚,这几个人如同撒在草垛里的炉火,你想不让它着都不可能。高矮胖瘦,年轻,年老,美丑等等,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好长好长时间没有宣泄了。只要价格不是离谱,只要稍微有那么一点温柔,这些朴实的汉子们都愿意付出。
男人们心满意足,女人们荷包鼓满,林雨虹洋洋得意。
当然,再好的东西都要有个度,刚出锅的馒头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