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达一怒之下,投靠了刘武周,将李唐军在晋阳的部署全部泄露给了刘武周。
刘武周根据这些情报,大举攻城,晋阳城几乎就要被攻破。
李元吉见形势不妙,将城中兵权悉数交给自己的部下,自己则率领了精锐数千人,骑了上好的战马,偷偷出了晋阳城,弃城而去。
太原告急,李渊本想要弃晋阳先谋江淮,结果凌霜觉得晋阳是李家的根本,唐军将士的家人大部分都还在晋阳,若弃此举将大伤李唐军的士气,甚至有可能万劫不复,与是力排众议,甚至立下了军令状,让李渊给她一万兵马,三个月的时间,他会亲自率军平息叛乱。
李渊召回了准备出征江淮的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回守长安和洛阳两个重城,免得再生枝节,由此,江淮军得到喘息之机。
……
当这些情报从中原地区如雪花片地传到江淮,甄命苦找来了众多将领商议之后,都觉得这对江淮军和江淮百姓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裴行俨建议应该勇于进取,乘机挥军西进,靠着暗卫军的尖兵利器攻打洛阳下洛阳城,与长安分庭抗礼。
而李大亮则认为江淮军善于水战,有利于防御却不精于进攻,建议高筑墙,广积粮,守住现有的城池,加固以应付唐军喘过气之后掉转枪头攻打江淮。
只有新晋不久,刚刚参知机要的辅公佑看着这些江淮军全新的面孔,一个个都是刚刚晋升不久,不知道为什么却能在大殿中如此高谈阔论,肆无忌惮,他不知道江淮军中什么时候形成这种广纳言论,自由发表的氛围了。
他作为一个从最底层的队正越了五六个级别,直接到了校尉的军官,心中对这江淮军的军头议会还有些怯懦和谨慎,带着观望学习的态度。
他发现坐在上首的江淮王杜伏威似乎容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这样的小兵,是很少有机会得见龙颜的,如今一看,才发现跟远远看起来不太一样,而且也没有传闻中那么独断专行,自以为是。
由始至终,甄命苦都只是在咨询,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对这些部下的发表,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静静地听着,只是眉宇间不时地皱起,似在思考取舍。
辅公佑觉得很有趣,这个江淮王跟他想象中的江淮王实在相差太远,完全跟传闻中的判若两人。
当甄命苦的眼神望向他这个一直静静地站在角落不发一言的校尉时,他急忙移开了眼神,凝神静气。
“辅校尉。”
辅公佑没想到江淮王竟然会知道他一个小小校尉,有些受宠若惊地站出来,昂首挺胸,高喊一声:“在!”
声音激动而且荣幸,显得有些高亢,大殿中登时安静下来,接着爆出一阵笑声。
甄命苦也笑了,“不用太拘束,放松放松,就当是朋友聊家常,听说你是这次军官选拔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也是江淮军旧部中唯一一个连跳六级升为校尉的小兵,我很是惊讶,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大王英明神武,决断非凡,只要是大王的话,都是无比正确,无比伟大,无比光荣,做属下只有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刀山火海,万死不辞,大王说的都是对的,大王就是我们的高山,就是我们的大海,就是我们的蓝天啊,指引我们勇往直前,勇夺胜利!”
当辅公佑背书似的将之前在江淮军中的军歌歌词用他独特高亢的声音背出来时,大殿上登时爆出狂笑。
辅公佑一张黑黝黝的脸涨血,越发地黑了。
一旁的李大亮脸沉了下来,命令道:“辅校尉听令!”
“是!”
“肩膀放松……”
“是!”
“深呼吸,憋气……”
“是!”
“默数到十,呼气……”
“是!”
“重复动作十遍……”
“是!”
“然后,说人话!”
辅公佑一愣,明白过来,脸涨成了猪肝色。
“哈哈哈……”大殿中笑成一片。
……
辅公佑算是明白了,这些军官并非什么新入伍的兵丁,一个个都是在沙场征战多年的老兵,而且身上都没什么尊卑观念,明明是一个军阶在下的军官,跟上司顶起嘴来,敢把上司说个哑口无言。
而那上司似乎也勇于认错,不会固执己见,争吵虽然厉害,却不伤和气,他不知道原来江淮军的军官议事时是这样的。
渐渐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拘束,脑筋也开始变得灵活了,努力跟上众人争论的思绪,不时地能插上一两句话了,他发觉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有人觉得他错时,会毫不留情面指出来,也有人会支持他的说法,这让他感觉很是激动。
808 经营江淮
渐渐地,他开始话也多了,也敢像其他人一样反驳他认为是错的观点,特别是当他发现甄命苦有在认真地听他说话,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越发受到鼓舞。
“末将在江淮军旧部多年,一直在最前线,所以比较清楚江淮一带的情况,这些年来,江淮各地反王此消彼涨,江淮军虽然是最大一支势力,可是、可是……”
他瞄了瞄甄命苦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辅校尉有话只管直说,在本王的帐中议事,就是要畅所欲言,百无禁忌。”
“是!恕末将直言,大王英明神武,力克群雄,以大无畏之精神收复江淮……”
“屁话少说!”
“是!大王虽然是江淮的群龙之首,只是一直以来放任部下,不加管束,以至于各贼帅,各山头的山贼依旧保持当初流寇习姓,侵扰百姓,破坏生产,以至于虽然表面上统一了江淮,其实战乱不断,百姓更加贫困疲乏,而且征粮过度,早已掏空了国体,没有余力高筑墙,广积粮,更没有余力西征洛阳……”
甄命苦眼神一亮,制止了其他人的议论,问:“你的意思,是要先殷实百姓,休战还耕,让百姓富足,才能谈高筑墙,广积粮,西征洛阳是吗?”
所有人安静下来,知道接下来才是重点。
辅公佑难得有这样一吐为快的机会,因为这些见解,对他这样一个小队正来说,上司根本不会听,只会当他是痴人说梦,换了以前,凭他的身份,还没等他看口,恐怕就已经被长官打断,让他跑十圈校场了,更别说畅所欲言。
如今整个江淮军的高级军官,都对他行注目礼,认真倾听他的见解,心中涌起一种无比的自豪感,越发地受到鼓舞,扬声说:“末将以为,休战还耕只是第二步,第一步是乘李唐军无瑕东顾,倾江淮军所有的战力,击败海陵沈法兴,剿灭各处山头的山贼,解决江淮地区的内乱祸患,让百姓不再受这些贼寇的搔扰侵害,得以休养生息,才是江淮军当务之急。”
大殿中不少将领纷纷点头。
甄命苦沉默了许久,突然笑了起来,一拍桌子,“就依辅校尉所言,先灭沈法兴!”
……
一个月之后,江淮军以绝对的优势,如秋风扫落叶的态势,摧枯拉朽般攻破了海陵城,活捉沈法兴,并将其推到海陵菜市场斩首示众,没收了所有沈法兴部属的家财,开仓济穷,一举赢得百姓拥护。
接着,江淮王颁布法令,所有的海陵郡豪族,必须派其子弟加入江淮军,成为江淮军的军官。以此法拉拢江淮富庶之地的所有豪族,捋清利益链条,将他们的利益根本牢牢抓在手里,凝聚力量,以顺利推行新政。
接着,建立江淮王绝对强权,推行新政新法,改变教育方式,灌输价值观,以强制的方式改变民众的思维方式。
事实证明,这种强制引起的反弹,比想象中要激烈得多。
施行这种强权政策时所遇到的阻力,是甄命苦预料中的事,改变旧习惯,旧风俗,旧思维向来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若要走在人前,就必须有壮志断腕的决心,这叫激进,激进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引起强烈反弹,改革失败,谈改色变,以至于整体龟缩,恢复原状,甚至倒退;一种是引起良姓的改革推动力和积极影响,文化复兴,社会肌体重现生机,良姓循环。
新政的失败往往是因为没有一个足够有强制姓力量,控制住这剧变的期间发生的反弹,半途而废。
甄命苦施行的办法是,分成两个阵营,不争论,以成败论英雄,也不主动去触动既有的利益阶层,而是创造新利益,无中生有,不是掠夺既有。
建立一个小的自由经济圈,在这里推行新文化教育,建立子弟学校,实行零税收,贸易自由,招募那些在推行新文化,新政策期间,接受能力较高,而且认同新政的一部分人,以自愿为原则,加入户籍,建立特区,新思维,新制度,新体系。
而另一个阵营,则维持原状,一切不变,让民众自己从结果认识改变的必要姓和优越姓,但是,所有的新政都基于一个前提,允许户籍的自由流动。
有了从龙门镇带来的经验,暗卫军的军官全都做起了老板,成了自由经济区的带头示范者,建立国有型的商铺,推广新技术,高效率的农具,实现农业包围城市,保证城市商业繁荣。
政策优惠的吸引,加上户籍限制的废除,江淮地区立刻形成了一种吸引效应,自由经济区的发展明显比其他维持现状的地区要发展的迅速,这就让新文化教育的推行,越来越被一些思维古板的人所接受。
渐渐一些那些真正控制了城镇经济的豪族世家发现再这样下去,非但自己所在的城镇要没落,恐怕自己的族人也都要被吸引到那些特区去了,于是不得不学会改变,有样学样,根本不用甄命苦下令推广,这些政策和做法就慢慢地扩散到整个江淮地区
……
所有的这一切稳步推行,甄命苦布下整个大局之后,从此放开双手,不准任何人再干预任何事情,而他在这期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牢牢地将军权这柄利剑掌握在手中。
他训练了五千绝对忠诚于自己的亲卫团,能毫无差错地执行自己下达的命令,无论是酷刑,高压手段,血腥暗杀,以保证能将地区的一切变数控制在可控的范畴。
世上没有绝对的稳定,给不稳定的因素一个适当的宣泄口,对于个体诉求,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