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唐春-第7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怪胡欣感叹,两人同是和孩子,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和崔梦瑶相比,当时的胡欣可以说太难了,在冰天雪地下生下小刘雪,那种地方,就是成人都难以存活,胡欣母女平安,简直可以说是奇迹。
现在才三个多月,崔梦瑶生活可以自理,接待宾客也游刃有如,再说崔敬那老小子早早就安排了两个号称金牌月婆寸步不离跟在身边,吃穿都由她们料理,刘远也乐得轻松当甩手掌柜,随她们折腾,全副身心放在黄金屋上面,这是是一个新型的产业,刘远可是花了二十万两银子才获得二十年的经营权,自然要倍加珍惜。
加上前面捐出的七万多两,刘远的二十七万多两还要靠这里给挣回来呢。
黄金屋虽说还没开张,但是相对于黄金屋的宣传,一早就在刘远的授意下,在长安报展开了宣传攻势,不过这宣传的手法有点特别的,刘远先在上面发表一首标题就是《励学篇》的诗,然后从中抽出二句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题,让广大读者以颜如玉为中心,谈一下,自古以来,哪个美女才是符合“颜如玉”的标准。
这是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出自宋朝皇帝赵恒,全文是: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刘远剽窃别人的成果也不少了,现在剽窃起来,轻车熟路,都不会产生心理负担了。
这首通俗易懂、朗郎上口的诗一出,顿时长安纸贵,当日长安报一扫而光,后面还追印了几次,一个个读书人捧着刘远剽窃来的诗,一边朗诵,一边赞叹,不少学子读着读着,都流出泪水了,一个个把刘远引为知己,写出了读书人的心声,道出了他们内心最骄傲的东西,而不少学院私塾,更是把这首诗写在教学的显眼处,借以鼓励学子自强。
刘远自弃笔从军后,有很多非议之声,很多人说他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诗篇,这才从军,理由是刘远自出名以后,对那些诗会、交流会一类的集会,从不参与,可是这篇劝学篇一出,一时间风头无两,那铺天盖地的赞扬声,让刘远的地位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就是以前最诽谤刘远的人,也不得不心悦诚服。
谈论完的刘远,很多人就把注意力放在“颜如玉”的标准上。
读书人对“才子佳人”的佳话非常向往,很多人流恋烟花之地,也是为了一搏风流之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女神,就哪个能作读书人的“颜如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赵兄,这颜如玉,莫过于是羞花闭月的西施,只有她才符合颜如玉的标准。”
“非也非也,金兄,说到颜如玉,自然是饱读诗书之人,符合一特征,自然是三国的蔡文姬”
“江东二乔,那才是绝色的美人。”
“哪里,貂婵才是第一美人。”
“王昭君,肯定是她,那种气节,不是正是我等读书人的楷模吗?”
一众书生士子不仅往报上积极投稿,维护自己心中的“女神”,就是在私底下,也积极讨论,一时间,这个话题不仅在长安城,就是在大唐的都引起很大的反向,看到时机成熟,刘远马上授意龚胜炮制了一篇名为《黄金屋已现身,颜如玉何处寻》的文章。
ps:求保底月票,这个月的主题是四个字:爆发、战斗!!!!把你手中月票投给炮兵吧
858 不能超越
文章披露出一件事,那就是黄金屋,除了介绍黄金屋的位置,还有透露黄金屋里相关物品,都是用黄金白银的打造而成,极尽奢华,符合所有人对黄金屋的想像,欢迎所有人来参观。
报道一出,一下子引起无数人的兴趣,黄金白银虽说不是罕见,但是传说中的黄金屋,还真是没人见过,不光文人雅士有兴趣,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口口相传,一时间引起了无数人的遐想,对寻常老百姓来说,腰包也就那点银子,金银满屋只存在梦想当中,相传皇宫那是金碧辉煌,可是又有几个人能进皇宫参观呢?
文章后面的,标明了参观黄金屋需交纳一百二十文的费用,但是很多人翘首以待,准备先睹为快。
可是,众人只能等一等了,因为,传说中黄金屋,要十二月十八日才能正式营业,不少人到长安报所说的那个地址,先不说有大批护卫守着,就是那传说中的黄金屋,也让人用布幔围了起来,看不清里面的庐山真面目,而门口处坚起了一个巨大的牌子,上面醒目地警示着:黄金屋里,所有制品皆是真金白银,只能观看,不能擅取,任何盗窃者,严惩不怠。
不写这个警示牌还好,一写这个警示牌,众人的好奇心就更大了,恨不马上进去,一看究竟,可是门口那虎视眈眈的护卫又让众人望而却步,没办法,只能等十八这天方可看个仔细。
黄金屋这个话题极具吸引性,再加上长安报不遗余力地推动,以至黄金屋还没营业,就已经吊足了胃口、赚足了眼头。
九月十八这天,光禄坊一早就人山人海,很多人一早就慕名而来,想一睹黄金屋的风采,其中有不少从其它州府远道而来游客。他们是被长安报上面的报道吸引而来的,除了书生,还有商人、农民、甚至穿着便衣的官员也夹在其中,众人一边等,一边焦急地议论着:
“怎么还没有开始啊。”
“就是,我都等了二刻钟了。”
“你这二刻钟算什么,我是从商州来的。在这里都等了一个多时辰了。”
“听说这次是由文武双全刘将军设计,金玉世家负责打造,再由工部的能工巧匠加以镶嵌,这三者的结合,不知这黄金屋有多奢华漂亮呢。”
“刘将军真是多才多艺,朝廷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一首《励志篇》,犹如黄钟大吕,惊世之音啊,佩服,佩服,我想,这黄金屋。包含了刘将军对黄金屋的理解,一会真的要好好参观品味一下。”
“做梦都想看一下黄金屋,这次真的要感受一下,反正这一百多文,也不算什么。”
众人在议论纷纷,可是那传说中黄金屋还没有开放,最起码,就是那布幔还没有撤走。大伙都有些纳闷,难道有银子赚,还不收了?
就在众人有点不耐烦之际,突然有一队御前待卫大声吆喝着开道,没多久,众人就只起“叩见皇上”的声音此起彼落,很快。众人就看到李二的龙辇缓缓驶来,李二拉开车窗的帘子,不是和那些跪在地上、高呼自己的百姓示好,一时间场面非常热闹。
到达黄金屋后。李二和皇后下了马车,就在众人的恭迎声中,缓步走进了里面,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上和皇后,也是来参观这传说中黄金屋的,难怪今天开张了,迟迟没把这布幔撤去,原来是在等候圣驾呢。
“微臣刘远,参见皇上、皇后。”
作为黄金屋的总负责人,刘远一早就到了里面,静候李二和长孙皇后的到来。
“平身吧。”李二挥挥手,让刘远免礼。
“谢皇上。”
而长孙皇后则是笑着说:“刘爱卿府上传来喜事,本宫在这里,祝贺你了。”
刘远有些感激地说:“皇后真是太客气了,不过是生个孩子而己,皇后的赏赐太丰厚了,微臣受之有愧。”
“刘爱卿可是大唐的栋梁之材,又怎么受之有愧呢,再说刘崔氏也是诰命夫人,当年执决不毁婚约,那种坚贞和执着,本宫也甚为欣赏,那只是本宫的一点心意,刘将军不嫌浅薄就好。”
长孙皇后就是长孙皇后,说话做事,谦逊有礼,高贵中彰显着大方、大方中尽显母仪天下的气质,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那么平易近人,从不会让人感觉到难堪,这一点,刘远对她非常有好感。
真不愧是千古一后。
“皇后真是太客气了”刘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微笑着说:“欢迎皇上和皇后巡视黄金屋,这边请。”
李二点点头,率先往里面走,事实上,他也被长安报上的文章鼓吹得有些动心了。
一进到里面,李二和长孙皇后感觉到眼前一花,只见一幢金碧辉煌的房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一抹诱人的金黄色,一眼望去,仿佛看到一座由黄金堆砌的房子一般,就在看到黄金屋的一瞬间,饶是见过场面的李二夫妇都有吃惊地感觉,长孙皇后忍不住跑到墙边,轻轻摸了一下那些墙砖,然后吃惊地说:“金砖?这些都是金砖?天啊,这一幢房子,得需要多少金砖。”
“这些全是金砖?”李二的眼睛都开始放光了。
刘远笑着解释说:“皇上,皇上,你们看到的,其实是包了金箔砖头,而且只包肉眼看到的那一面,其实三面都是普通的砖头,不过在角位处包厚一些,所以看起来比较真实而己,如果真的金砖,估计就是把微臣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黄金。”
李二和长孙皇后点点头,表示认同,然后继续往前走。
当二人走进这幢黄金屋,就在门的后面,有一个巨大的元宝,有成人那么高,有上面标着:无奈何。
“刘爱聊,这是银子铸成的吧,为什么铸这么大的元宝,为何又取名为无奈何呢?”长孙皇后好奇地问道。
“皇后,这的确是花费了数以万计的白银铸成,重达五千斤,到时微臣会让人贴上告示,谁能徒手拿起,走出门口,那么这个巨大的金元宝就归他所有,不过人的力量有限,就是传说中项霸王,也只是力拨千斤,所以说无论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能看不能拿,明明放着一笔巨大财富而不能拿走,无可奈何,所以又唤(无奈何)”
刘远这个创意开自石头记里记载“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把银子铸成三千斤重的大银球,就是贼人也偷不走,用来彰显他的富贵,刘远本想也铸成三千斤的,不过听说这年头猛将牛人太多,额外多加了二千斤,当然,重量加了,但实制成本并没有增加,里面做了空心,灌了铅,这样也可以节约成本,毕竟一座黄金屋,要求的成本实在太高了,而刘远的预算有限,只能把银子用在刀刃上。
“不错”李二点点头说:“有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