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唐春-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扬威将军背后是清河崔氏,此举恐怕更一步激发士族的抵触,不利于大唐的稳定。”
真不愧是靠嘴皮子吃饭的,魏征一口气就说了三点,还是最重要的三点,即是李二听了,也不知说些什么好。
李二有点无奈地说:“魏卿家,你也看到了,太上皇出面护犊,朕也是有口难辩,不过魏卿家放心,孰是孰非,朕心中有数,也不会让忠臣、贤臣失望的。”
魏黑子的目光转了几下,然后高兴地说:“皇上能公私分明,这是国之大幸,既然皇上心中己有定计,那微臣就静候皇上的佳音了。”
寒一个,好像不相信一样,那意思是,他会一直盯着此事,如果处理不公,他还要上谏一样,都成了狗皮膏药。
虽说心里不点不乐意,李二还是一脸“真诚”地说:“有魏爱卿这等良臣时刻提醒,犹如黄钟大吕,让朕少犯过失,大唐何愁不兴。”
君臣又是一番互捧,魏征这才退了下去。
看到那张大黑脸退了下去,李二这才松了一口气,擦了一把汗说:“这个田舍奴,净是给朕找麻烦,终于把他给送走了。”
“皇上,你怎么又骂魏卿家了,他这也是一片忠心”长孙皇后点担心地说:“此等小事,魏卿也是如此郑重其事,恐怕不好善后。”
若是其它的大臣、皇亲国戚,还不足为惧,问题是这次要面对的,是天下士族之首的清河崔氏,崔氏根深蒂固,人缘遍长安,门生布天下,士族,还是一股能左右着大唐国运的力量,再贤明的政令,也要得到实施才能有效,上命而下效,政通人和,自然是一片大好形势,若是上命而下不效,阳奉阴违,甚至歪曲政令,后果不堪设想。
就是官员有才华,但是地方士族不合作,做什么也是寸步难行,干什么也是事事受阻,最后什么也干不成,这就是士族的力量,李二户部和工部都交与清河崔氏掌管,并不是他们的才华有多高,而是他们来做的话,效率会大大提高,说到底,清河崔氏需要权力来稳固他们在士族中的地位,而李二也需要利用清河崔氏的影响力来振兴大唐,繁荣大唐,互为互用。
“禀皇上,卢常侍求见。”
“禀皇上,程将军求见。”
“禀皇上,申国公求见。”

一时间,立政殿出现了少有的热闹,有如走马观花一般:七族五姓的世家来了,军中将领来人了,德国望重的老臣也来了,目的只有一个,无非是让李二出马,化解柴令武和刘远之间的矛盾,避免发生磨擦,有人是替刘远求情,有人是替刘远开脱,还有人些担心两者相争,影响大唐国运,毕竟此次判决,有打清河崔氏脸面之嫌。
李二也是有苦难言,老父的面子,说什么也不能驳,问题是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件事有一个皆大欢喜的收场,李二现在也头痛,只能把对魏黑子的那番说词一一对众人说了一遍又一遍,一时间,真有身心疲惫之感。
好不容易把人都送出去后,还没平复心情,那老太监一脸气喘地上前禀报:“禀皇上”
“这次又是谁来求见?”李二打断他的话,没好气地说。
“赵国公求见。”
赵国公正是李二手下第一贤臣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大唐的国舅,李二闻言马上说:“快传。”
很快,一脸焦急地长孙无忌快步走了进来,向李二夫妇行礼道:“臣长孙无忌参见皇上、皇后。”
“国舅免礼”
“大哥,请起”
长孙无忌站起来,顾不得再寒碜,一脸焦急地说:“皇上,不好了,工部尚书崔敬、户部尚书崔尚,皆以身体不适请休。”
ps:大神就是大神,只摸了一个屁股,只用一个单章,轻松甩了炮兵九条街那么远,一字曰:追。
500 风骨傲气
“什么,他们竟然同时告假?”李二失声惊叫起来。
长孙无忌一脸凝重地点点头说:“刚刚派人到衙门告假,一个说腰痛,一个说头晕,具体假期未定。”
古有旬假一说,也就每十天休息一天,然后还有定省节(三年探望父母一次,共三十五天)、婚假(九天)、丧假(视与死者关系而定时间长短),各种节令假(如春节假七天),而病假亦属其中之一,不过最长不超百日,过百日则解职,清河崔氏兄弟请病假,本是无可厚非,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一起告假,那就耐人寻味了。
很明显,坐稳皇位的李二,有心打压士族,身为士族之首的清河崔氏也就首当其冲,别的不说,上一任户部尚书休病在家,没法办公,数辞而不批,为的就是把崔尚按死在待郎之位,明显是恶心打压崔氏,崔尚早就积了好大的一把心火,而崔氏子弟,在晋升上也倍受到打压,最近的就是崔敬嫁女,婚宴都弄好了,结果婚前二天,一道圣旨把新郎请走,让清河崔氏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打上清河崔氏烙印的刘远,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偶,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付出和收获严重不成比例。
眼看就要回清河大婚,因为一件小事啷当入狱,还没审问,另一个己经释放,虽说有太上皇从中搅和,但对清河崔氏来说,这是赤裸裸的打脸,都己骑在头上拉屎,为了清河崔氏的颜面,适当时候,站出来,表现一下清河崔氏的能量和风骨。
公认为天下士族之首的堂堂清河崔氏,还真是纸糊的不成?
李二面沉如水,他没想到,清河崔氏竟然以这种方式搞对抗。发泄自己的不满,虽说一切都拜自己的好外甥、好妹夫所赐,一件小小的事情,搞得这么大,但清河崔氏这般明显跟自己抬讧,藐视自己的能力、挑战自己的权威,换作哪个君王会高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贵为天子,谁不想天下臣民对自己唯命是从,忠心不二?可是天下是李氏的,但是士族的力量还是极为庞大,庞大可以影响大唐的国运,动摇大唐的根基。李氏取得天下,靠的也是得到足够多士族的支持。
本身也是士族出身的李二,深知士族的能量和可怕,即是取得天下后,也只能和士族和共同处,不敢动摇士族的根本。
表面上是两个小辈斗殴,对待不公。实则是一个觉得自己能量足够大了,觉得给予士族的太多了,想试图拿回来,一个则是觉得退步退得够多了,退无可退,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试探式交锋了。
“允了!”李二一脸严肃地说:“二位尚书最近太劳累了,就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
李二就不信。少了他们两个,大唐就不能运转不成?
虽说是暗地里交锋,但双方都留有余地,清河崔氏的崔尚和崔敬,只是“告假”而是“请辞”,而李二也只是允许,并不是解除他们的官职。在斗争之余,双方都保留了底线。
长孙无忌楞了一下,转而小声地说:“皇上,此行恐有不妥吧。”
“就这样定了。到时我会派秘卫跟进此事。”
看到李二都决定了,长孙无忌知道多劝无益,也就不劝了,双方有限度地试探一下也好,点点头说:“是,臣遵旨。”
“对了,皇上,那刘远之事怎么处理?要不要,给他一点苦头?”
长孙无忌试探地问道,现在柴令武己经回到柴府休养,刘远却还关押在雍州府,雍州长史正是自己的侄子,怎么对待刘远,这是一个问题,据长孙祥所说,那柴令武己经数次托人传话,要给刘远好看什么的,最好还在牢中整残,吓得长孙敬业整天不敢离开哪里,一直都是亲自守护着,现说这话,实则是帮自己侄子探听一下李二对刘远的态度。
“原是怎么样,现在还是照旧,毕竟是个人才,还是大唐的功臣,也不能亏待了。”
“是,皇上。”
因为刘远的事,立政殿访客不断,车如轮转,就在大唐新一轮皇权与士族斗争燃起硝烟,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刘远,则在干净牢室内,笑得没心没肺的。
今天是关押的第二天,程老魔王携着牛进达,带来了醉仙楼的上等酒菜,一起来看望刘远。
“两位老将军因小侄来到这等污秽之地,真是罪过了。”刘远一脸感激地说。
“哈哈哈,这没什么,喜欢来就来了,哪有那么多矫情,也就无聊,正好看到牛兄弟,就拉他一起来喝个酒什么的,在这里喝酒,有点意思。”程老魔王高兴的说。
牛进达有些不满地说:“小远立了这么多功,最后还落在这里,皇上真是”,说到后面,说不出来了,这李二不再是秦王,而变成了天子,说话也有了顾忌,想骂他,不说话出到了一半,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刘远倒是无所谓地说:“其实这里也不错,吃好住好,正好清静一下。”
“你小子倒是清静,外面因为你的事,己经闹翻天了。”程老魔王忍不住说道。
“因为我?什么事?”刘远吃惊地说。
“就是暧春楼聚众斗殴一事,你不知道吧,连太上皇都惊动了,这还不算,为了你的事,你未来岳父携同兄弟,一起告了病假,回府静休,这样一来,长安就不比以往平静,变得多事之秋了。”
“什么?岳父大人还有大伯告病假?”
牛进达点点头说:“此事是真的,我们来的时候,收到的消息皇上允了。”
听二人说完事后的发展,刘远无言地摇了摇头,还真掐了起来,这些政治人物,还真是让人难以捉摸,有时即是杀父仇人也能笑着面对,为了利益,就是世仇也以放下,什么事都不计较,有时候却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弄得两败俱伤、不死不休一样,虽说自己是主角,这些斗殴的核心人物,可是就到现在,还没人提自己去审问呢。
不过也属正常,到底是士族天下还是皇权天下,只要九品中正制一日没消失,那么这斗争就不会结束,据刘远所知,好像这九品中正制要晚唐时才取消,也就是说,即是李二再英明神武,也对此无能为力,而这一次和清河崔氏斗争,十有八九是以李二的失败而告终。
刘远笑了笑,附和道:“这样也好,调养一下,对身子骨也有好处。”
“对了,这信给你。”程老魔王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刘远道:“这是一个老古师傅的人托我拿给你的,他进不来,让老夫转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