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来自末世-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菱好整以暇地望着贾元春,等待她的下文。

    “我们府里的情形,你应该都知道了。”贾元春道,“不管你从前是否与母亲有过私怨,又不管你同我们府里,到底是有恩还是有怨,现在我唯独盼望你不要落井下石,将我们阖府上下,从悬崖上往下推。算是我求你了。”说完朝江菱弯了弯腰。她身上带疾,这便算是行礼了。

    江菱笑了一下,道:“我不喜欢迁怒。”

    贾元春抬起头来,望着江菱,好一会儿之后才道:“如此,便多谢皇贵妃。”

    江菱又笑了一下,慢悠悠地说道:“但我更不喜欢被蒙在鼓里,无端端地被人给暗算了。贵妃娘娘,前次二太太与宝二奶奶进宫,又对我说了那样的话,到底是什么缘由?”

    贾元春的表情凝重了一些,似是想要解释,但又无从解释得起。

    良久之后,贾元春才道:“不错,我们府里这一回,确是碰到了天大的难处。即便是我,也不敢在其中做些什么手脚。你知道,我们府里自打四五年前,便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即使是母亲、凤姐儿、又或是当时的祖母,亦没有办法力挽狂澜。宝玉的性情,想必皇贵妃亦有耳闻,性子干净软弱,但当不起支持荣国府的大任,即便是现在,亦不及弟妹的一半。”

    江菱静静地看着她,又问道:“所以?”

    贾元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道:“所以,什么办法都得试一试。两年前,皇贵妃曾说过,我们府里是孤注一掷,才出了那样的下策。但那时候,我们府里虽然被蛀空,但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现在府里是真真儿的,连孤注一掷的能力都没有了。”她抬起头来,望着江菱,忽然苦笑了一下,“假如母亲当初知道,现在的情形落败至此,那她肯定不会……算了。现在说什么都是无益。”

    江菱微点了一下头,暗道,原来如此。

    与她从前料想的虽然有出入,但出入却不大。

    贾元春长长地叹息一声,道:“事已至此,便只能听天由命罢。”

    两个人又面对面静坐了片刻,江菱便起身告辞。

    出去的时候,江菱刚好跟抱琴打了个照面。抱琴端着一个茶壶,正预备给江菱奉茶,眼见江菱离开,不由愣了一下。江菱侧头望了抱琴一眼,但什么都没有说,径自离去了。

    贾元春望着江菱离去的背影,喃喃道:“但愿不要落井下石。”

    江菱这回倒是没有落井下石,她正忙着给林黛玉准备小礼物。

    刚刚一回到承乾宫,江菱便听说,林黛玉有了身孕,怕是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呆在府里了。而且因为这段时间,荣宁二府接连出事,北静王对荣国府的防范之心很重,早早便将林黛玉送往郊外的庄子,除了王府的寥寥数人之外,没有人知道林黛玉在哪里。

    江菱问起林黛玉跟前的嬷嬷,才知道前几天,王夫人又去找了林黛玉一次,不过却被拦住了。

    那位嬷嬷道:“我们王妃说了,前天刚刚查出有身孕,便被王爷给送了出去,来不及同皇贵妃告别,便让老奴到宫里来,给皇贵妃说上一声儿。未来十个月,怕是我们王妃都要在京城外面住着,只能与皇贵妃有书信往来了。皇贵妃知道,我们王爷很看重这个孩子,兹事体大。”

    江菱微微点头,道:“我明白。”

    那位嬷嬷又道:“我们王爷还说,要是皇贵妃有些什么书信之类,只需交到王爷手里,请王爷转交给王妃即可,王爷保证不会偷看,不然王妃要闹腾的。哦,还有,我们王爷说了,这几天宫外的事情又多又杂,还请皇贵妃在宫里,多看着些。”

    江菱微一思忖,便猜到北静王指的是贾元春,便道:“我知道了。”

    不多时她便写好了一封厚厚的回信,将安胎养胎的事宜,事无巨细地罗列在上面,还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盒子,里面装着各式备下的小礼物,等到黄昏的时候,才收拾妥当,交给那位嬷嬷带回王府。

    那位嬷嬷临去的时候,江菱将自己的亲信嬷嬷叫到了跟前,道:“你们让人到外面瞧瞧,荣国府这两日可有什么动静。二太太和宝二奶奶回府之后,可曾见过什么人没有。”

    嬷嬷们领命而去。

    第二天早上,江菱便听说贾元春又病倒了,而且据说病得很重。

    江菱皱皱眉,按照往日的惯例,给贾元春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太医过去。贾元春的病情据说很顽固,反反复复了许多次,也查不出病因。江菱问了几回,太医们都是一副“臣等已经尽力”的样子。

    第三天,抱琴便设法将贾元春重病的消息,传到了荣国府。

    荣国府现在已经有些乱了,王夫人和薛宝钗中秋节进宫,但却没有什么结果,早已经引起贾政等人的不悦,但因为一个是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另一个是当家少奶奶,便没有过分的斥责。贾元春病重的消息传到府里,倒是让荣国府的几个人,都惊讶了很长一段时间。

    前几天她们进宫的时候,贾元春明明还是好端端的。

    府里的几个人商量了一会儿,决定还是让薛宝钗进宫探望贾元春。

    虽然王夫人是贾元春的亲娘,但因为现在王夫人是白身,又刚刚出入过一次宫闱,不方便再进去一趟。而薛宝钗则不同,她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奶奶,又是贾元春的弟媳,于情于理都能进宫探望。再加上薛宝钗的性子圆融,比王夫人做事妥当,便递了帖子进宫去了。

    当时已经是八月末,将近九月初的时候。

    薛宝钗与贾元春在宫里谈了些什么,江菱已经无从问起。但是在薛宝钗进宫的当天下午,却拿了贵妃宫里行走的令牌,带着抱琴,到江菱宫里来见她。

    鉴于薛宝钗先前的那些举动,江菱不得不生出了警惕之心,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薛宝钗刚一进承乾宫,便给江菱行了一个完整的大礼,礼数周全,挑不出半点差错。

    越是如此,江菱便越是不敢掉以轻心,平平地吩咐道:“给贾夫人看座。”因为是正式会面的缘故,江菱不再称她为宝二奶奶。

    薛宝钗谢过江菱,又谢过替她设座的两位女官,这才在椅子上,坐了三分之一的位置。

    江菱问道:“不知贾夫人今日来到我这承乾宫,所为何事?”

    薛宝钗朝江菱的方向弯了弯腰,以示恭敬,才道:“回皇贵妃,今日臣妇进宫,一是来给皇贵妃请安,以聊表心意,二则是上回的中秋宫宴,臣妇对皇贵妃多有冒犯,此次前来,亦是为了给皇贵妃赔罪。三则,是因为贵妃娘娘病重,有些话想要借臣妇的口,与皇贵妃言说。”

    江菱稍稍往后靠了靠,问道:“是什么话?”

第151章() 
多半不是贾元春自己要说的话,否则不会这样大费周章。

    薛宝钗垂首道:“回皇贵妃,前儿贵妃娘娘被太后禁足,至今仍未解禁,但身子却是一日日的败坏下去。纵使有太医在跟前看顾着,亦不能纾解大姐姐,噢,是不能纾解贵主子的忧愁。贵主子希望皇贵妃,可以替她主持公道,将十数年前的事情彻查清楚,免得落了小人的算计。”

    随后薛宝钗起身,在殿中跪了下来:“恳请皇贵妃主持公道。”

    声音恳恳切切,颇有一番哀求的味儿。

    江菱静静地看了薛宝钗片刻,笑了:“你要我主持公道?”

    薛宝钗称是。

    江菱浅浅地抿了一口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脑海里理了理,大致推断出了一个脉络,才又续道:“但当初在太后跟前,贵主子可从未表现过这样的念头。当日宜妃有言:‘皇贵妃年幼,怕是处置不好这事儿。’太后这才放我离去的。现在宝二奶奶让我来主持公道,是看着我年幼可欺呢,还是宝二奶奶自作主张,说了子虚乌有的话?”

    薛宝钗猛然抬起头来,愕然地望着江菱。

    她万万没有想到,当初在宫里,居然还有这样一番际遇。

    江菱缓缓地搁下茶盏,又续道:“你们贵主子的事儿,我心里也略有耳闻。但是宝二奶奶,我称你一声二奶奶,便是想提醒你,不单单是荣国府的当家少奶奶,还是贵主子的弟媳,弟媳妇儿到我跟前来转述姐姐的话,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抱琴姑娘呢?”

    贾元春要传话,为何不用自己的心腹大宫女抱琴,而要用薛宝钗?

    按照道理,这种事情,自己的心腹大宫女,可比弟媳妇儿更好用。

    薛宝钗的脸色白了白,像是被江菱说中了心思,闭口不言。

    江菱又笑了笑,慢悠悠地说道:“你们贵主子的事儿,自然有太后去处理;如果太后处置不了,自然还有太皇太后来处理。有两位经历过当年之事的长辈在,不管如何,都轮不到我来主持公道。况且,按照宝二奶奶刚才的说法,怕不是要我替你们贵主子主持公道,而是要替她撑腰罢?”

    薛宝钗的脸色又变了变,脱口而出道:“但皇贵妃与贵主子并无夙怨。”

    江菱笑了,但笑容却有些冷:“果然如此。”

    因为自己曾经提到过,自己同王夫人有旧怨,又曾经跟贾元春提到过,自己不会迁怒,因此薛宝钗才拐了这么一个大弯儿,跑过来试探自己。江菱想通事情的缘由,便不愿再跟薛宝钗纠缠下去,草草地推辞了两句后,便道:“贾夫人请回罢。”

    薛宝钗的面色有些难看,但还是不敢忤逆江菱的意思,稍稍福了福身,便退下了。

    江菱闭上眼睛,细细地思索片刻,才叫了两个宫女进来,问她们,这两天宜妃和惠妃那里可有动静。当年的那件事情,虽然跟她没有关系,但刚刚薛宝钗却给她提了个醒,这事儿还是谨慎些为好。

    宫女道:“宜妃娘娘被禁足,惠妃娘娘见了几个娘家的客人,俱没有什么动静。”

    另一位宫女道:“不过奴婢却听说,宜主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