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来自末世-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国府里面的事端太多,每天都有新鲜的花样,外面那些闲汉和碎嘴的婆子们,自然也津津乐道。

    慢慢的,没有人再提起宫里的事情了。偶尔有人提一句“娘娘们如何如何”,也都被荣国府一件接一件的那些事端给盖了过去。在三年前,荣国府风头正盛的时候,外面还没有多少人敢议论;但现在宁国府刚刚处置了一批豪奴,荣国府散了半数的丫鬟出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荣宁二府已经是强弩之末,于是便再没有什么顾忌。

    时间慢慢到了二月,荣国府的非但没有消除,反倒愈演愈烈。

    贾琏当然是看王夫人非常不顺眼,连带着王熙凤都有些里外不是人。一边是自己正儿八经的丈夫,另一边是自己的嫡亲姑姑,帮着哪头都落不着好。在刚刚开始的时候,王熙凤还在帮着薛宝钗协理内宅,但是后来,被贾琏一句“要是当初我继承了爵位,你便是正儿八经的将军夫人,将来至少是个诰命;现在爵位落在了二房手里,你顶天儿是个荣国府少奶奶,连个正儿八经的诰命都封不到。你自己算算这笔帐,还要偏帮着他们二房不成”,硬是给堵回去了。

    王熙凤虽然不是当家奶奶,但却不是个蠢人。贾琏仔仔细细地揉碎了给她一说,心里便跟明镜似的,什么都明白了。

    紧接着,王熙凤也摆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声称自己在月里落下了病根,几个月都没有养好,实在是没办法协助宝二奶奶管家,还请他们自便罢。

    薛宝钗无可奈何,便又只能去求李纨和贾探春。

    李纨的态度自然也跟贾琏一样,不利于贾兰的事情,她是一件都不会做的,因此便声称正月里落了风,再加上自己是个寡妇,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贾探春倒是一腔热血,帮着薛宝钗打理了许多事情,但毕竟是年纪太轻,有许多利害关系都看不清楚,自然是一日比一日生气,连带着服侍她的丫鬟都能感觉到,三姑娘这几日的气性,是越发地大了。

    但王夫人仍旧被关在院子里,出不来。

    按照老太太的说法,起码要等到贾元春复归贵妃位之后,才能让王夫人出来走动走动。要不然,王夫人在这节骨眼儿上,又整出些幺蛾子来,连累荣国府上上下下陪她一起受罪,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129章()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老太太的身子越来越差了。

    虽然有荣国府的丫鬟们伺候着,有太医院的太医们每天问诊,还有林黛玉时不时地嘘寒问暖,送来许多珍贵的药材,但老太太毕竟是年纪大了,需要操心的事情又多,虽然府里看起来人丁兴旺,但能用的着实没有几个。如此折腾了几回,老太太便又病倒了。

    这一场病来得又急又快,连宫里最德高望重的太医都束手无策。

    正当太医们为难的时候,老太太忽然自个儿爬了起来,一脸的病容,但脑子却还是清醒的,朝着床前的儿孙们一个个点过去,支使道:“二月里有个黄道吉日,恩侯,存周,你们赶紧让人联名上折子,请封后宫诸女子,片刻都不要耽搁。琏哥儿年轻脸嫩,便在府里留几日,等你父亲和二叔把折子递上去,再去找你那些玩得好的哥们儿,悄悄地在京里煽动流言,让宫里给诸女子晋封,不要快,不要慢,更不要显得我们是替元春打算的,让她跟诸女子一起晋封,免得又激起太后的不快,将元春单独摘出来,那便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宝玉跟着我,兰哥儿也跟在我身边。凤姐儿的身子可好了不曾?要是好了,就让她和宝钗、探春一同管家。老大媳妇和大孙媳妇也帮衬着些。至于老二媳妇,让她在自己院里呆着,诵经也好,念佛也罢,总之别让她插手。”

    长长的一段话吩咐下去,老太太又连连咳了几声,胸肺的部位已经有点痛了。

    跟前的贾赦、贾政、贾琏俱领命而去,贾宝玉伏在老太太床前,一副要哭不哭的表情。贾兰的年纪还小,尚不知事,被李纨紧紧地攥着手里,亦称是。紧接着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邢夫人等人亦称是,唯有一个贾环可怜兮兮地站在角落里,已经被老太太遗忘了。

    贾探春看了看贾环,刚想说些什么,又被薛宝钗拉住,轻轻地摇了摇头,指了指贾母。

    于是周围几人都定睛看去,贾母连连咳嗽之后,已经有了些咳血的迹象,显然是油尽灯枯之相。刚刚的那一长段话,也不知是回光返照,还是真的有了些好转。贾政和贾赦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都齐齐地告退出去,还顺带将贾琏也带了出去。一时间里面只剩下姑娘和媳妇们,几个年幼的孩子,陪在贾母床前要哭不哭的。

    贾赦压低声音问道:“老二你说,娘的身子还好么?”

    贾政表情亦有些难看,沉默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来:“我去请太医。”

    贾赦“嘿”了一声,道:“别以为就你会请太医,哥哥我也会。告诉你,要是老太太的身子不行了,那就趁早看好你媳妇儿,省得她在老太太面前添堵。我听说前两天,你媳妇儿又要出府?”

    贾政的脸色变得更加不好看:“愚弟的家务事,不劳兄长操心。”

    贾赦又“嘿”了一声,带着贾琏离开了。太医倒是距离荣国府不远,他们让贴身的小厮各自跑了一趟,不多时便将太医正给请了过来。贾琏阴着脸色,叫了一声爹,朝二房的方向努努嘴,道:“这事儿该怎么办?”

    贾赦嗤了一声:“怎么办?该怎么办还怎么办!”随后抬脚走了,独留着贾琏一个人站在那里。

    不一会儿太医出来了,找不到贾赦和贾政,便跟贾琏禀报道,老太太确是病重了,而且比上一回还要严重,怕是熬不了多少时日。陈述完病情之后,太医又问道:“敢问琏二爷,这事儿要不要告知老太太?”

    贾琏烦躁地挥挥手,道:“一个字儿都别说。下去领赏便是。”

    太医称是,又将刚刚写好的方子交到贾琏手里,便到账房处领赏去了。贾琏心里烦躁得很,在院子里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地便到了荣禧堂前,听到里面传来贾赦和贾政的争执声。

    很显然,他们是在为了那封折子争吵。

    贾琏在外面听了一会儿,自己的父亲和叔父互不相让,差点要在里面打起来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里面的争执声才渐渐小了下去,小厮捧着一大摞撕碎的草稿,从荣禧堂里走了出来,见到贾琏,便问了一声琏二爷安。贾琏点点头,从里面随意抽出一张废稿,铺展开来,看见上面写着二月十七,又揉了揉丢到小厮的怀里:“去吧。”

    小厮诺诺地应了,将那些废纸堆抱在怀里离开,丢到厨房的炉灶里烧掉了。

    等到晚间,他们才拟定了一个章程,先是用华丽无比的句子描述了一个黄道吉日,然后又称颂了一番皇上圣明,然后才在折子里写,这个黄道吉日,很适合用来给宫女子晋升份位。

    第二天早晨,这封折子便被送往各处,签了好几个名字之后,呈递到了康熙的御案前。

    一封歌功颂德的折子。

    康熙将折子粗粗浏览了一遍,目光落在最后的“宜晋封后宫诸女子”上,提笔蘸了蘸朱墨,刚想批一个准字,但不知为何,笔锋却迟迟没有落下。

    梁九功在一旁看了很久,不由轻声提醒道:“爷?”

    康熙微微沉吟了片刻,道:“你到太医院里问问,云嫔的预产期是几时?”

    梁九功应道:“嗻。”立刻便前往太医院,找到给云嫔例行问诊的那几个太医,将太医们预估的预产期报给了康熙。这一来一回的,小半个时辰便过去了。康熙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在奏章的末尾,批复了一个朱红的准字。

    圣旨立刻被发往礼部和内务府,准备后宫诸女子的晋封事宜。

    礼部和内务府一时都忙碌起来。相应的册书、仪仗、朝服、欲拟定的圣旨,都要提前准备好的。好在这回事情简单,只需要将宫里人的品阶,集体往上提一级即可,妃变成贵妃,嫔变成妃,贵人变成嫔,常在变成……

    礼部司官看着宫里人的名字,犯难了。

    有封号的妃位,满打满算只有四个。但预备封妃的嫔,却有五个。

    礼部司官看看手头的册子,又看看康熙刚刚颁下来的圣旨,确实没有写错。

    礼部司官摸不着头脑,便只能又回去找康熙。

    康熙已经批完了折子,在空荡荡的案几后面,把玩着一枚白玉小印。他面前摆放着一个打开的匣子,里面搁着一封册书,但所用的绢和纸都有些陈旧了,在空气里泛着一丝蒙尘的气息。礼部司官没敢多看,上前给康熙行了礼,又嗫嗫嚅嚅地,说出了自己的难处。

    有封号的妃位只有四个,而等待晋升的嫔却有五个,势必有一人会被封为庶妃。

    但这惠宜德荣云五嫔,个个都不是省事的主儿,让谁当了这个庶妃,都、都有点说不过去啊。

    康熙似乎早就料到礼部司官会来,听他结结巴巴地说完了自己的难处,才淡淡地笑了一下。

    “留云嫔不封。”康熙开口道,“等她诞下子嗣之后,再行定夺。”

    等云嫔诞下子嗣之后,这九个字颇值得玩味。

    要知道在这宫里,妃嫔们的晋升都是有定例可循的。六年或十二年或十八年一次,按照各自的家世子女品貌性情,当然还有运气,各自晋升或者下贬不等。

    当前宫里诸女子晋升,而云嫔不升不降,这便是一个例外;但云嫔的产期将近,等子嗣诞生之后,再行晋封,则又是一个例外。按照常理来推断,云嫔诞下子嗣,理当是要受到封赏的,但一般仅仅是给个称号、或是赏赐些金银珠玉,也就罢了。

    但现在,皇上偏偏拣出一个云嫔,有违常例,这……

    礼部司官心里咯噔一声,隐隐猜到了一些什么,但却不敢往下细想。

    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