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中,我似乎重新回到了三年之前的莫高窟。当我作为画师团的一员,第一次获准进入2窟时,站在反弹琵琶图面前,呼吸着洞窟中独有的干燥气息,浑身都紧张得瑟瑟发抖。
那时的我,对莫高窟充满了敬畏,那些壁画、隔墙、雕塑、佛像在我眼中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连伸出小指触摸都不敢,只是屏住呼吸,凑近去观察。
这是我对莫高窟最真实的感受,从未将它当成一个旅游风景区,而是一本玄学世界的大辞典,不敢有丝毫的轻慢亵渎之心。
每次进入洞窟,我都自觉地将手机静音,说话时音量低下两个八度来。
其他画家都会在背包里捎带一些零食、水果、饮料之类,画累了,掏出来就吃,毫不顾忌礼仪。我则完全不同,从不在洞中吃东西,即便是拿出杯子喝水,也避开壁画和佛像,免得失了礼数。
在我的潜意识中,壁画中的人物、佛龛上的塑像都是有生命力的,目光如炬,俯瞰众生。
谁若对他们不恭,必遭无妄之灾。
在我眼中,反弹琵琶图里的年轻舞者美丽,动作充满了哲学的智慧,绝无半点娱乐戏谑的意思。我虽然到现在还没领悟到其中真谛,但分明感觉到,她是在用那独特的动作警示世人。
古乐声越来越清晰,我没有睁眼,只是尽力感受演奏者的存在。
我闻到了莲花的香气,前后左右,香气氤氲弥漫,完全盖过了冰雪散发出的凛凛寒气。
古乐声渐渐低徊,一曲琵琶声响起,由缓慢、柔和、清晰渐渐快速、激越、高亢,瞬间点燃了我胸膛里的热血。
我下意识地睁眼,就在古舞台的正中,一个美得如同夏日莲花初绽的女子正在挥指疾弹。
她是那么美,以至于我一看到她时,过去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美女们立刻黯然失色,全都被比了下去。
美尚且次要,最重要的,她与琵琶、与琵琶曲融为一体,人即琵琶,人即曲调,使我大为恍惚,竟然分不清到底是人美还是琵琶声美。
“她到底是谁?”我喃喃低语。
她当然不是2窟中壁画里的舞者,而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女子。怪不得电隼只看一次就被她迷住,如果不是我有坚强定力,也会身不由己地陷进去。
我向前伸手,触摸到的只是空气。
古乐与人物都是幻象,我这样做,实在多余。
我站起来,那女子突然旋身,琵琶放到背后,双手十指丝毫不乱,琵琶声如狂风暴雨一般躁响起来。
“是杀伐……是激战,是面对大敌时的绝望抗争,这样的古乐,能够催人泪下……”我仔细品味琵琶声中流露出来的情绪,心情忽然一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首哀乐。
哀兵必胜,同时,哀兵必死。
琵琶曲歌颂那些为国捐躯的志士,同时也为他们奏响了最后一曲挽歌。
在北方联盟还未瓦解的时代,有一场战争被称为“卫国战争”,是二战中的无数经典战役之一。那一战,北方联盟全民皆兵,连刚刚放下书包的少女、怀中婴孩嗷嗷待哺的少妇、被沉重生活压完了腰的老妇,全都捡起青壮年战士牺牲后留下的钢枪,毅然决然奔赴战场,与入侵者展开血战。
一役之后,入侵者惨败,一路西逃。北方联盟乘胜追击,跨过半个欧洲,攻入柏林,将北方联盟的大旗插上了纳粹的总理府楼顶。
那一役用“悲壮”二字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在我听来,这一曲反弹琵琶,等于是为那一役中牺牲的、重伤的、幸存的人送行,送他们登入勇者的天堂。
“我懂了,我懂了。”我在心底自语。
对于任何一件艺术品来说,只有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突破表象,深入其最终意境。
这琵琶曲是艺术品,2窟的壁画也是。我领悟了琵琶曲的含义,却没明白壁画要表达的意思。
“跟我来吧。”有个声音说。
舞者背后,似乎有人离席转身,倒背着手,一路远去。
我立刻跟上去,浑然不顾山势险恶。
很快,我们一前一后离开了古舞台,所有古乐声都被抛在脑后。
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瘦骨嶙峋的男人,头发极长,拖曳至地,发脚垂在雪中。
“我们去哪里?”我问。
出乎意料的,他虽然开口,却没有回答问题,而是一字不差地重复了我的话:“我们去哪里?”
我一怔,脱口而出:“前辈,我为了求解问题而来,请不要开玩笑,我耽误不起时间。”
他仍然同样重复,不回头,也不停步。
我加快脚步,试图超过他,将他拦下来。可是,我飞奔了一阵,发现他也以同样的速度飞奔,我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没有缩短。
到了最后,我倏地停步,他也立刻停下。
我们此刻站在一大片竖直的石壁前,相隔一丈距离。
“你到底是谁——你是我的影子?还是……我是你的影子?”我脑子里的奇怪念头越来越多,但仍然凭着超强的第六感,一下子意识到,这是一场跟影子有关的追逐。
他虽然站在前面,却是我的影子,因为光线是从我背后照过来。如果我转身向回跑,他就变成了追逐者。可是,我心中仍有疑惑——“我为什么会变成像他那个样子?”
无论身高、胖瘦、行姿,我们都截然不同,完全不像是同一个人。
我深吸了一口气,面向山崖。
不出所料,他也转身对着山崖。
“这原本是一场北极光中的夜宴,但由于你的出现,我的脑子乱成了一锅粥。你虽然不说话,却能给我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启迪——你是不是想告诉我,你是我的以后或者从前?是我的后车之鉴或者是前车之辙?好吧,无论你是什么,都让我仔细看清你,可以吗?”我说。
他仍然重复着我的话,但是,我说完之后,双掌在石壁上一拍,身子逆时针急旋。
我这样做之前,知道他也会像我一样旋转,但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我能在旋转之时,勉强看清他的侧面,也就能知道,他到底像不像我、是不是我。
很快,我的疑问就得到了答案——他就是我。
也就是说,我看到的是另一个“我”,体型虽然不同,五官却是一致。
我不禁愀然无语,因为自我记事以来,从未像他一样穷困潦倒过。
他的模样,相当于尼泊尔加德满都大街上的苦行僧,衣衫褴褛,可怜至极。
“如果他代表的是今后的那个我的境遇,我该如何改变这一切?”我的心猛地痛起来。
第297章 鹿鸣鹿鸣(1)()
在很多轮回例子中,今生可以看见前世,也能够看见后世。
造化弄人,总是相当公平的。一世繁华,其余两世就有可能穷困潦倒。
我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某一段人生变成苦行僧——尽管苦行僧也是修行者的一类,但是却根本不在我的计划范围之内。
关于尼泊尔的苦行僧生活,可以参见意大利学者卡玛娅的《行走加德满都》一书。
该书中详细而深入地描写了苦行僧的生活,有些真实细节,读来令人作呕。要知道,苦行僧的“苦”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脏和穷,更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修炼的人,必须将尊严全都放下,不得有半点虚荣心,一步一步进入修行的“忘我”境界。
卡玛娅曾经在国家地理电视台的采访中面对镜头直言:“对我来说,那是一种蛆虫般的生活,虽然很多人借助那种途径修行为尊者、真人、飞升,但我宁愿一辈子做普通人,也不会加入苦行僧的行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底线,而我的底线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存个人尊严。
“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出现在这里。我在幼年时的梦里见过反弹琵琶图,这一切究竟有什么因果关系,你能告诉我吗?古舞台上展开的演出又是代表什么意思?假如我们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话,帮帮忙,告诉我?”我向那影子说。
他仍然重复我的话,让我不得不放弃了沟通的想法。
当然,既然他是影子,我又何必跟随他?而是应该变成他跟随我,重新回到古舞台上去。
在莫高窟的112窟,所有人都看到了反弹琵琶的舞者表演至最精彩、最的一刻,至于接下来如何处理,很少有人费心去猜度。
按照演出规矩,大幕将在最后一个结束后落下,让观众停留在意犹未尽的怅然之中。
“舞者使出反弹琵琶的绝技,表演就将结束,是否就预示着幻象的完结?”我一想到这里,马上沿着小径拔足狂奔起来。
我跟随那影子由古舞台向西,离开了大约八百米。
只用了三分钟,我就回到了古舞台旁边。
果然,演出结束,人影消失,古舞台上只剩下越积越厚的冰雪。
“喂,我回来了,你在哪儿?我有话要问你,快出来,快出来!”我猜不出那些演奏者从何而来,只能向着舞台外面的虚空之中大声呼喊。
没有任何回应,我连喊了七八遍,最后只能放弃。
接下来,我马上恢复盘膝打坐的姿势,迅速平静下来,试图靠着冥想二次接近他们。
那舞者的脸一直在我眼前晃动,美得一塌糊涂,好像已经将我的魂儿拘走了。
“世界上没有像她那样妖娆的女子,只能是神仙世界里派遣来的仙子……”电隼果然有眼光,放着那么多欧洲美女不爱,却爱上了中国的仙女。
现在,我已经找到了与仙女见面的重要办法,只要电隼愿意,我任何时候都能教他冥想入定,打开幻觉。
这一次,我差一点就被暴雪埋了,直到积雪没腰,我才惊觉,一跃而起。
我向监测站望去,那边的灰色烟囱里正冒出缕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