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这徐膺绪,虽然年纪不算大,但是作战却异常稳妥。这大营,虽然感觉是空着一个营盘,但是这营盘之内,绝对是有不少人马。再说我们也是优势,没有必要去冒险一试。”
其实这次朱棡的判断反而是失误了。徐膺绪为了达到朱桂所说的效果,就留了几百辎重人马守住大营。基本战斗部队全部倾巢而出。
“杀!”
虽然兵力分散,但是宣府的城门也不算太多。几乎每个门都有上千人马在发起攻击。
城楼上的士卒早就得到了指令,只要城下一动手,马上就可以放箭。而城下的朱桂的部队,却几乎没有准备,仅仅是这一个接触,损失就不小。
徐膺绪也是一阵痛心,马上吩咐身边鼓手:“击鼓,先行后退!”
两军这第一次接触,也就算是城内一方大获全胜。
**********
到学校了
认真更新,要又好又快
求票求收藏求支持!
第九十一章 失望()
朱棡是在城楼上目睹了这一切,也不禁暗自叹息。
他当然知道这个不带攻城器具攻击边境重镇的决定大概是谁下达的。
虽然将门无犬子这个道理不一定准确,但是徐膺绪却绝对算的上一员不错的将领了。
当然说白了也就是不错而已。离徐膺绪父亲徐达那种水准,还差得远。不过就算是自小带兵的朱棡,也知道自己的斤两,最多在这些将门之后面前卖弄。真正要是城下带兵的是冯胜或者傅友德这些老将,朱棡也自然不会将现在的局势当作优势。说不定就作为劣势看待。
“王爷,这”朱棡身边的千户不禁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来近万军队气势汹汹攻击宣府镇,但是结果却在一轮箭雨之后,直接击鼓后撤。不论从兵法,还是从士气的影响上来看,这个做法都是很奇怪的。
正常来说,哪怕一开始吃了点亏,但是此时却不应该退却。退却一次,就是打击一次自己的士气。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
士气这个东西说起来很玄乎,但是实际上却是行军打仗之根本。就是一种类似于状态的东西,要是没有这个状态,根本就没有办法再去打好每一战。
“这个徐膺绪,不简单啊”朱棡不禁有些佩服。因为这个时候,及时的撤退并不会对士兵的士气造成损失。反而会让将士们觉得,自己的将军在关注着他们,在这种关头会放弃本来定好的计划。
徐膺绪实际上并没有像那么多,其实他就是不想在第一次进攻就吃掉自己大量的人马。而且这次空虚的大营,对于徐膺绪这种比较稳重之人,还是相当少见之举。
“徐膺绪!为什么突然撤军?”代王朱桂倒是有些怒气冲冲,从中军大帐中冲了出来。
“末将参见王爷!”徐膺绪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机械的行礼。
朱桂的脸色变得更加不好看了,但是也没有当场发作。稍微平复一下之后,朱桂还是恶狠狠的说:“诸将带领各自的将士原地休息,保持战斗警惕。徐膺绪随本王进帐!”
“末将得令!”徐膺绪跟在了朱桂的身后,但是没有看到,他小小的摇了摇头。
“徐膺绪!”等进了中军大帐,代王朱桂马上清退了左右,然后勃然大怒。
“本王让你带兵,在这攻城第一战打出本王的威风,尤其是让本王的十九弟好好看看,本王的大军是多么的强劲!
“而看看徐膺绪你怎么打的?只是碰到了一点箭雨的障碍,就直接擂鼓退军。你有没有想过,这对大军的士气有多大的影响;你又有没有想过,这样本王的十九弟会怎么看本王?爱惜羽毛?临阵退缩?
“徐膺绪,本王希望你好自为之。而且进攻之前也需要做些准备,这防护箭雨的东西,总得要准备吧。又为何被一阵箭雨打的措手不及?”
徐膺绪是什么都没讲,就听着朱桂在哪里自己说自己的,其实表面上没有体现什么,但是心里已经后悔了。
自己虽然权力欲重,但是这趟浑水,自己是不应该趟的啊。
要说朱桂什么性格,别人不了解,他还不了解么?失策!失策!
“王爷,请容末将准备一下,再次出击!”徐膺绪也不说刚才的事情的正误,直接跳过,说起了接下来的事情。
“但是希望王爷派出候斥回到大同镇。这对宣府发起进攻,即使我们没有步军,用骑军充任。即便石炮不容易制造,也要有云梯,木棰之类的攻城器具存在”徐膺绪还是说起这个问题,这次朱桂倒是没有在打断徐膺绪的话。
“这个本王已经派人回大同送信,很快这些器具应该都会陆续运过来,这个请徐将军放心。”似乎是朱桂的心情又一次平静,话说的语气,也没有之前那么冲了。
“王爷,末将先去准备”
“下去吧”朱桂挥了挥手,也示意徐膺绪不必再行礼。
等徐膺绪离开了中军大帐,朱桂也莫名其妙的叹了一口气。
“本王原来以为是简单,就这么干起来了。没想到几个哥哥,到现在都韬光养晦,原来是这般都在准备啊本王没有这些工程的器械,这宣府城”
要说攻下宣府镇,朱桂自己都不相信。他本身是到宣府镇做过客的,这宣府镇其实是谷王朱橞的老师左空明在进行修葺。很多修葺都是向坚固的地方去准备。
要说过了大同,还有重镇太原。但是要是过了宣府镇,那么居庸关就在眼前了。一旦攻破居庸关,就很快可以来到平原地带,北元鞑子的骑兵,也算是黄河以北是可以起到很大的用处的。
“擂鼓,准备再次进攻!”稍微分发了少有的防护箭矢的东西之后,徐膺绪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指挥台上,对身边的鼓手吩咐道。
战鼓再次擂起,本来第一次进攻还有些畏惧的将士们手持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盾牌”,反而英勇了起来。
这次就不再存在突然进攻,城外的朱桂军队刚刚开始冲锋,城楼上的箭雨就直接射下。虽然这次射的比较早,但是还是有少量的流矢,对城下的将士造成了伤害。
没有云梯,只有少量的几个冲锥,用于冲击城门。这边境重镇的城门,和内地最大的不同就是缺少一块千斤闸。因为边境战事诸多,而这千斤闸只要放下,就极其难收起。最后只有毁坏一途。这种一次性的用品,对于边关是很不实用的。
不过在宣府镇的南门,其实就有这么一块千斤闸。这块千斤闸也是左空明特意去安排的。因为宣府的南门是唯一不会直接成为攻击扇面的地区,也是有时候会防御薄弱的地方。但是按照左空明的意思,在南门安置一块千斤闸,会让那些有意向南逃之人断了念头,仅此而已。
徐膺绪在指挥台上远瞻着战场,不禁有些失望本来他以为,他安排好了整套策略,最少会给宣府镇的南门照成些威胁,但是没想到在南门的城楼上飘扬着写有“晋”字的旗帜!
**************
明天正式上课了,囧
更新会给力!
求各位读者大大的各种支持!月下拜谢
第九十二章 城内密会()
徐膺绪不禁谈了一口气,他也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南门就是最薄弱的门,不论在大同还是宣府,都是这样。
“来人啊,给本将军备马,本将军要去阵前督战。”
“得令!”
不能这么拖了,不然这宣府镇,就越来越像铜墙铁壁,防守就越来越严密。最少现在晋王朱棡和谷王朱橞两方的将士没有办法统一指挥。而晋王朱棡的将士构成,徐膺绪自己是知道的,主要就是步兵为主,只有堪堪一个千户所的晋王府卫是骑军。而这只骑军也都纷纷下马,固守南门。
“徐将军”吴义先是看到了徐膺绪走了过来,赶忙上来行礼。
“吴义,现在形式这么紧急,你还顾此虚礼?”徐膺绪勒住了马,不禁责备道。
“将军,现在卫帆正在战场指挥。沙场刀兵无眼,卫哥也怕我们俩”吴义也是脸一红,说道。
徐膺绪也是点点头,这个考虑确实是说的在理。因为往往这些将士的领袖只要遭遇不测,往往这个军心就会彻底散掉。
“走,本将军去换下卫帆!”徐膺绪也心疼自己属下的部将,说道。
“徐将军小心,这南门原来末将觉得应该是防御最弱的地方,没想到本所兵临城下之时,突发几发铜铳。我们也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铜铳?”徐膺绪眉头一皱,心里不禁腹诽:这宣府镇,倒是真的是九边之中防御最为雄伟的一座。没想到在这难以进攻的南门,也安装了铜铳,而且在外部还看不到。
其实这些铜铳,其实都是谷王朱橞专门置办的。因为这些铜铳其实很是笨重,也不能移动,所以作为边王的朱橞还是可以轻松弄到。
“徐将军小心!”随着南门城楼上升起了一片硝烟,吴义不禁出声预警。
“没事,本将军也不是没见过铜铳。而且现在的距离,应该还不在铜铳的射程之内吧。”徐膺绪倒是不怕什么,毕竟虽然铜铳的威力很大,但是还是受到限制的。没法移动的铜铳,就是一个硬伤。
“是末将疏忽了”吴义有些不太好意思,“但是将军,这几只铜铳都是比较向下的,里面更多的填充的是那种碎石”
碎石?徐膺绪不禁有些奇怪。要说破坏力,自然是巨石比较好。铜铳里的火药,可以将很重的巨石直接抛飞。城下的人只要沾到这个飞起的巨石,那么就是非死即伤。
“这碎石,是个什么说法?”徐膺绪想了半天没有想通其中的关节。
“回将军,这碎石,虽然块头不大,但是胜在尖锐虽然我们的将士很少在这些碎石下收到致命伤,但是却会对我们的将士照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