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文大帝-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刘三吾、黄子澄、方孝孺,还是已经获得一部尚书职位的詹徽、齐泰,都有些失望。这内阁的地位,虽然没有压在六部之上,但是确实现在大明最中枢的部门……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权力yu,当已经拥有比较大的权利的时候,再也不舍得突然失去。

    匆匆忙忙的,朱允炆就离开了文华殿正殿。刘三吾一干人在文华殿没有了事情干,也离开文华殿,回到文渊阁。

    朱允炆一路脚步匆匆,而且朱元璋静养的地方一直是在文华殿的一个侧殿,没过两分钟,朱允炆就出现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皇爷爷,你可算醒了……”朱允炆的声音,依旧的激动,众太医一见殿中的气氛,自然察言观se的离开。

    “傻孩子……”朱元璋的眼睛也有点湿润,“允炆,我睡了多久?”

    “皇爷爷,你已经昏迷一个月多了,你知道允炆有多害怕么?”朱允炆留下了些许眼泪,除了有些装出的喜极而泣,还有不少的真实情感。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朱元璋听到自己不省人事一个多月,不禁一惊,急忙出口问。

    “皇爷爷,已经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廿二ri了……”朱允炆显然知道朱元璋肯定要问这个问题,“皇爷爷,马上元旦的大朝会已经被我下旨取消,祭天地也交由礼部去主持……”

    “没事的孩子。”朱元璋不禁略带欣赏的看了朱允炆一眼,“也是我的疏忽,没有想到你没有束发,就把监国的任务交给了你。”

    “皇爷爷恕罪!”朱允炆一下子就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皇爷爷,因为允炆上朝被言官进谏,说尚未束发不得上朝……允炆就设置了一个临时的机构,来处理很多事务……请皇爷爷责罚!”

    朱允炆知道朱元璋肯定不会允许这个有丞相xing质的组织出现,不禁主动请罪。

    “哦,允炆你说来听听这个组织到底是什么样。”朱元璋的语气波澜不惊,听不出任何语气,也让朱允炆心中有些没底。

    朱允炆大概的解释了下内阁的职责、作用和权利限制,然后不安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长久的没有说话,仿佛在沉思。但是很快,仿佛思考完了,出口问道:“允炆,告诉皇爷爷,你这个想法是哪里来的?”

    “皇爷爷,其实允炆是在史书上看到先唐施行三省六部制,而三省的长官都视为丞相。允炆认为,丞相的危害在于一人的权利实在太大。如果成立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可以代为处理一部分朝政。但是机构内部又有着制衡,甚至可以存在一些轻微的内耗,那么这样就完全可以避免专权的情况。”

    朱允炆迅速解释这自己的思路,而朱元璋在听后居然一言不发,像是呆滞了一般。

    朱元璋过了一会叹了口气说:“允炆,你言之有理啊,皇爷爷有的时候确实没有你们这些小家伙想的多了……”

    “皇爷爷谬赞了……”朱允炆还是很谦虚的说。

    “允炆,你皇爷爷想回一趟大龙兴寺,过两天帮你做完束发之礼就向凤阳出发。希望你再监国一段时间。如果去的时间短,开便可回来;如果要是在明年端午之前没法回来的话,你皇爷爷会下诏书给你。”朱元璋突然转化了话题。

    “还有,允炆。按照道理很快蓝玉就要回朝了,我必须交代的一点是,明年无论如何也要把蓝玉留在京城。云奇那里有他谋反的证据,如果他有些图谋不轨的意图,就可以利用这些证据来直接诛杀他。”

    朱允炆点点头,他也知道朱元璋早就有杀蓝玉的心,只不过因为讨伐北元需要,一直没有动手而已。而这大龙兴寺,就是朱元璋小时候出家的皇觉寺,因为是龙兴之地而被赐名大龙兴寺。

    “皇爷爷,现在你还是很虚弱……”朱允炆想劝阻朱元璋出发去大龙兴寺,因为他想到了历史上洪武三十年到三十一年的那次朱元璋的大龙兴寺之旅。

    “允炆,朕的身体,朕自然知道。”朱元璋的声音瞬间变得严厉。;

第十六章 洪武二十六年() 
第十六章洪武二十六年

    朱允炆看着朱元璋的眼神,他沉默了。

    这个即将七十古来稀的老人,还是那么的不服输,还是那么的要面子。

    是的,朱元璋刚才的意思,就是告诉朱允炆:我还没有老!我的身体,没有问题!

    当然,朱允炆在朱元璋的眼神中还看出了一丝jing告——我还很好,希望你别做什么小动作,不要以为我奈何不了你。

    ……

    洪武二十五年的最后几天慢慢的溜走,在这不多的几天里,朱元璋还是没有颁诏临朝,反而召集了一次午朝,宣布了让皇太孙朱允炆无限期监国的旨意。

    敏锐的大臣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懿文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朱元璋只是让他参与朝政。但是事无巨细还是由朱元璋一个人来处理。朱标最多只能先行附纸,进行类似票拟的步骤。

    “皇上!请您三思!”可以说是言官序列最高官位的右都御使袁泰迅速向前一步,大声的说,“皇太孙虽然在政务见解中有自己的一套,但是皇太孙现在尚未束发,我觉得让皇太孙长期监国就为不妥。”

    “袁爱卿可否知道,允炆他已经束发了。”朱元璋的声音不大,但是这句话却很有分量,“皇太孙他现在在文华殿处理政事,所以没有参与这次朝会。希望你们不要就允炆是否束发,是否加冠去为难他!他现在以皇太孙监国,在朕百年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君主!”

    不算洪亮,但是很有分量的声音,jing告着在这奉天殿上的所有文武大臣。很多已经站队,或者准备站队的大臣脸上的表情各异,朱元璋环视了一圈,最后叹了一口气。

    “有事递折子给通政司,退朝!”朱元璋讲完了自己想说的话,直接宣布退朝。

    “皇上,臣还有一本需马上奏!”袁泰并没有拜倒在地,而是又一次向前,用手用力握紧了笏板。

    “准奏!”朱元璋淡淡的看了下袁泰,说道。

    袁泰顿了下,吞了口口水,一字一字铿锵有力的说:“皇太孙限制诸藩王不许就藩,也不许他们离开自己在京的王府。臣以为,皇太孙殿下做的不妥。还有蓝玉大将军,至今没有还朝……”

    “够了,袁泰!”朱元璋总算是愤怒了,“咳咳……藩王不许就藩是朕的旨意,你妄加揣测圣意,该当何罪?至于蓝将军,他还尚未还朝,你就准备弹劾他,这不是摆明了让武将,让我大明的将士心寒么?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蓝玉将军他爱兵如子,又有何不妥?”

    袁泰的背后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朱元璋一怒,真可谓是凶险万分。还好现在的朱元璋似乎大病初愈,根本没有追究。不然的话,这袁泰根本躲不了一顿廷杖。

    ……

    洪武二十五年,终于在各种意外之中走到了尽头。

    朱允炆默默的看着窗外的雪花,呆呆的回忆着。

    从明东陵的意外,到回到这个时代,不知不觉的,自己已经渡过了近八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还算是合格的扭转了朱元璋心中的那个过于软弱的朱允炆的形象。朱元璋的急病也是在朱允炆的意料之中的,虽然史书上说朱元璋这场病近乎失去,但是也没想到会如此凶险。

    也正是这场病,才能让自己这么监国下去啊。朱允炆默默感叹。

    “殿下,该休息了……”在朱允炆居住的殿外,传来了王忠的声音。

    “王公公,我已经休息了。”朱允炆不想让这个不知道现在站在那个队里的贴身太监过于干扰自己的生活。因为他现在都没有发现这个叫王忠的太监的政治倾向。

    仅仅三更,朱允炆就已经醒来。元旦的百官朝贺一般都在四更开始,现在,他就应该打理自己,尤其是那件极其麻烦的冕服。

    虽然这次只是在文华殿召见内阁成员、六部尚书、左右都御使十几个高级官员,但是礼数还是不能少的。

    除了朝贺,元旦之后还要祭天地,这也是一个很重要活动。本来朱允炆准备参加的,但是最后朱元璋说还是由他去祭拜。

    等到接受几位朝廷高级大臣的祝贺,朱允炆又一次赶到了鸿胪寺,琉球中山、山南、高丽,哈梅里四国的入贡使者,已经等在那里的等待朝贺天朝上国皇帝。

    “您是天朝上国大皇帝陛下?”一名使节首先发问,显然作为派往天朝的使节,自然通晓大明的官话。但是正是他们说的流利的大明官话,让朱允炆有些惊讶。

    朱允炆穿着冕服在鸿胪寺卿金启宇的陪伴下来到了鸿胪寺大堂,显然这几位使节已经认识了金启宇,也知道现在来的只可能是天朝上国的皇帝陛下。

    朱允炆有些尴尬,金启宇急忙解释道:“这是天朝的储君殿下,皇帝陛下是这位殿下的爷爷。”

    “参见皇太孙殿下!”来自三个国家的使者纷纷行礼。整个大堂上,除了金启宇、朱允炆,就是这三个国家使节的正使和副手。

    “免礼,我代表我大明,接受你们朝贡的礼物。现在正好在元旦期间,你们在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下参观参观我大明的京师。金客卿招待好这几位使节,如果不变动的话,按照以前朝贡的惯例,准备我大明的回礼吧。”朱允炆小心的措辞着,虽然这琉球中山、山南、高丽,哈梅里四国都是大明的藩属,但是朱允炆还是很小心的使用了外交辞令。

    “臣遵命。”金启宇也不等那些使节谢恩,就直接领旨,搞的那些使节有些不知所措。

    朱允炆白了金启宇一眼,说道:“各位使节也旅途劳顿,找些回去休息吧。至于游览京师的事情,鸿胪寺会妥善安排的。”

    离开了鸿胪寺,朱允炆因为身着冕服,也不好上街走动考察民情,只能望着南方热闹的长安街,转身又折回了皇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