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这位老祭酒一言未发。
那名在大周江湖上也是一等一的好手的马夫,屏息凝神。
很久之后,老祭酒才说了一声走。
马车缓缓而行。
谢无奕出现在驿馆门口,在他身旁,则是另外一位谢家供奉高手。
那人低声道:“之前叶开山传回来消息,说是谢应上了飞仙峰,他们三人已经前去截杀,按理说现如今也应该有回信了,但……”
谢无奕仍旧是腰间挂酒壶的作派,他轻声一笑,“我的那个儿子啊,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死了呢,既然能够从陈国皇宫里跑出来,那杀几个江湖武夫算什么,只不过我倒是有些好奇,他是不是心狠手辣到了把自己姑姑都杀了?还是我那位姐姐,最后没有狠得下心?”
那人默不作声,谢家家事,他如何能够掺和?
谢无奕喝了口酒,平静笑道:“大兄那边的谍子,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该知道这个消息了,等他回到少梁城,我就真要死了,大兄那个脾气,我太了解了。。”
那人低声问道:“那咱们派人截杀那些谍子?”
谢无奕摇摇头,“先杀大兄好了。”
那人猛然一惊,“杀家主?!”
谢无奕反问道:“不然还能如何?”
那人有些担忧,“谢家上下,仍旧还有许多人听命家主,能成?”
谢无奕摇摇头,“这次我亲自动手便是,谢家那些供奉,我一只手便能尽数打杀了。”
说完这句话,谢无奕忽然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边空荡荡的袖管,自嘲道:“说到底,我也只有一只手了。”
那人沉默了半刻钟,最后才低声道:“我去打点驿馆。”
谢无奕抬起头去看那架早就看不见的马车,平静道:“不必了,对于大兄,不知道有多少人巴不得他死,对于谢氏的愧疚,对于大兄的愧疚,似乎真是大兄一死都烟消云散了呢?”
说这句话的时候,谢无奕一脸嘲讽。
然后这位武道大宗师,便独自走在街道上,走向夜幕之中。
至于那架马车,现如今的确是已经到了那处宰执府门口了。
宰执李济亲自出迎,整个大周能够让这位大周宰执亲自迎接的人,除去那位皇帝陛下之外,就唯独这一位,不仅能让他亲自迎接,还能让他心甘情愿。
抛开谢家,谢陈郡的这一生,其实都足够出彩,足够让人觉得光彩夺目。
恐怕在大周立国的两百多年来,都很难找到能和老祭酒相差无几的人物。
所以让李济站在寒风中等,他心甘情愿。
谢陈郡掀开帘子,走出马车。
李济拱手行礼,“见过老祭酒。”
谢陈郡一点都不客气,“整个少梁城,朝堂之上,就只有你李济有半分资格与我同坐一席,所以老夫推脱了这么多请柬,只来你这里,不管你是不是愿意请我这个快要死的老头子吃一顿饭,但我来都来了,你总赶不走的。”
李济点头笑道:“老祭酒既然来了,谁人敢赶?”
谢陈郡一笑置之。
入府之时李济忽然说道:“旁人不知道老祭酒的这次入少梁城的来意,可李济明白,老祭酒若是有要李济帮忙的地方,这一次李济可能就真要拒绝老祭酒了。”
谢陈郡冷哼一声,“老夫做事,若是自己都做不到的,朝堂上就没旁人做得到了,做不到的,老夫不去操心,也不求人。”
李济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只是轻声笑道:“如此甚好。”
老祭酒再不理会他,只是缓缓前行,走在李济身前,便好似就是这座府邸的主人一般,反倒是李济,才像客人。
两人来到一间不大的偏厅,早已有下人点燃火炉子,因此一走进偏厅,寒意尽散,炉子旁温着几壶酒,一旁的桌上便实在是寒酸,除去一碟花生米之外,其余的,竟然就只有一碟泡萝卜。
这位宰执大人的待客之道,要是依着外人来看,想来是极为差劲的。
可老祭酒来看,正正好好。
吃够了山珍海味,才发现远远不如这些腌菜小酒。
坐下之后,谢陈郡张口问道:“这酒是皇宫里的贡酒?”
李济摇摇头,“非但不是,反倒是差得很远,这酒不过是我在市井酒肆买的便宜货色,一坛子酒,要不了一钱银子。”
谢陈郡开怀大笑。
然后片刻,这位老祭酒便要让李济取酒来喝。
两人对饮,一位是昔年大周庙堂上最为厉害的大都督,一位是现如今的宰执,可两人交谈内容,一点都没有庙堂,没有国事。
谢陈郡与李济所言,尽数都是偃师城的风光,而李济所言也只是少梁城的市井风光。
两位庙堂大佬,言不尽意。
喝了半壶酒,谢陈郡把手伸出来放在火炉子前,感受着温度,轻声笑道:“觉得烫了,他们才会收手才是啊。”
李济则是皱眉,“也不一定,世上多是丧心病狂之辈。”
谢陈郡轻声笑道:“老夫之前真的觉得生死不是大事了,可到了现在,反倒是琢磨出了生死不知这四个字的味道。”
李济何等聪明,既然能坐到大周宰执的位子上,便自然不是蠢人。
这四个字出自那封来自边军的战报。
他有些疑惑的问道:“老祭酒既然要攒下香火情,为何现如今要如此行事?”
谢陈郡还是笑。
李济很快便明白了。
还是因为生死不知四个字。
谢陈郡直到现在,才打开天窗说亮话,“老夫的谍子虽然还没回来,但只要无奕今天来了,岂不是说老夫的猜想并没有错?既然无错,这香火情反倒是攒得更大了,陛下不闻不问不做,倒是最好的做法,反正不管如何都要欠下一分香火情,大一些小一些,多一些少一些,只要能解决现在的处境,想来他是不会在意的。”
李济叹了口气,“陛下并未做错,任何一个不蠢的帝王都会如此做的。”
谢陈郡心情不错,他笑道:“老夫只是盼望今天晚上,来的人里有无奕。”
李济又叹了口气,“可怜我这座府邸,成了老祭酒的棋盘。”
谢陈郡平静道:“少梁城还找得到其他地方作为我谢陈郡的身死之地?还有其他人能够在老夫死后完全不受波及?除了你李济,没了。”
李济喝了口酒,轻声道:“可老祭酒似乎不想这样贸然死去。”
这位宰执用了贸然这个词。
似乎有些不妥。
“要是无奕没有做蠢事,老夫死就死了,死在谁手里不一样吗?可是啊,他偏偏让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看到希望,有了希望,想死都难。”
谢陈郡沉默了很久,说了一句和某人一模一样的话,“我不愿意这样死去。”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个局总得要人来破(上)()
在谢陈郡和宰执李济在那座宰执府邸对饮之时,院子里便只剩下之前陪着老祭酒前来的那个马夫。
那位名声不显的马夫抱了把刀,独坐院中,看着房内灯火,神情淡然。
作为谢氏一族的偏房子弟之一,这位名叫谢石安的谢氏子弟其实用刀,是大周江湖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谢应当年学刀,便是由他悉心指导,若不是如此,即便谢应天资再出众,总归也不会在这般年纪武道修为便这般不凡。
那柄谢家的家传宝刀栖客,最开始,便是由他握在手里的。
只不过相较于谢氏的这一代之中,前有谢陈郡在庙堂上名望一日高过一日,后有谢无奕在江湖上威名一时胜过一时,这位偏房走出的子弟,这一辈子便没那么多想法,他不读书,也不修兵法,更不愿去结交其余的所谓江湖豪杰,这几十年来了,除去教导谢应练刀之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便是练刀。
从而立之年开始,谢石安便游历大周,将那些名声在外的刀道大家一个个都打了个遍,在没有外人所见的那一场场比斗里,谢石安从未败过,现如今大周江湖上所谓的刀道第一人,更是十年前便已经是他的手下败将。
若单论武道,谢家上下,恐怕只有谢无奕一人能和他一战。
因此这次入京,谢陈郡才会选择带上这位名声不显的族弟。
谢家到底是一脚踏在江湖中,若是没几个能够撑门面的武道大宗师,哪里说得上是武林世家。
现如今这位抱着一柄平淡无奇的铁刀的谢石安在等人,等许多人,等那些今晚会出现在这里的杀手,等那些一心要谢家从此在朝堂上一蹶不振的人。
最主要的是,他在等谢无奕。
谢无奕可以毫不留情的将自己的儿子谢应送入死局中,可谢石安做不到。
他这一辈子就那么一个徒弟,谁要杀了他,他就得为他偿命。
这个道理,不管是谁来,都是这般。
家主谢陈郡只对他说了几句话,大致意思便是若是谢无奕今日显身,那便不用多说,凭本事斩杀便是,当他走进这小院之后,便已能说明他并非是谢家子弟。
若是他不来,他便是日后的谢家家主。
当时他谢石安只是听着,并未说什么,即便是谢陈郡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他都没有理会。
谢家大局,不是他要去想的东西。
那些弯弯绕,他一个只知道练刀的粗人,不会去理会,也不愿意去理会,更不想去理会。
屋内灯火摇晃,两位心知肚明今夜要发生怎样一场大事的老人对饮,几壶酒之后,竟然都未见醉意,老祭酒谢陈郡眼神明亮,而宰执李济脸色红润,则是强撑着精神,把那些本该让他醉倒的醉意生生压下。
他有些感叹的开口道:“老祭酒,少梁城想着老祭酒死的人还真是不少。”
谢陈郡眯着眼睛笑道:“自打老夫一入少梁城,恐怕除了陛下没起杀心,其余朝上诸公没有一个没起心思吧,本来他们与我谢陈郡也没有结下梁子,说不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