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庇坏人(指吴晗)。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毛泽东的怒气远远不止于此。4月16日到22日,毛泽东在杭州亲
自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对彭真所谓的“反党罪行”进行了批判。
批判罗瑞卿,父亲不能接受。批判彭真,父亲同样不能接受。父亲与彭、罗不但在工作
上相处甚密,私交亦很好。对于批判他们,父亲从内心里到行动上,都是相当抵制的。但
是,这次的批判显然来势更凶,毛泽东的怒气显然已经不可遏制。在当时那种党内民主生活
极端不正常的情况下,像父亲这样党的高级干部,即便有不同意见,也不可能公开提出。后
来,他在回忆时说:“彭真的问题本来不大。我没有附和,送了半筐桔子给彭真,表明态
度。”不附和,送桔子,以当时的形势,父亲只能用这种方式表示他的态度。他说过:“在
那个条件下,真实情况是难以反对。”
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按照毛泽东的部署进行,将彭
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联在一起,批判他们的“反党活动”和“他们之间的不正常关
系”。会上,林彪骇人听闻地大讲政变问题,危言耸听地说党中央内部有人要搞政变。会议
通过了陈伯达等人起草经毛泽东多次修改的《五一六通知》。
《通知》提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
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里的
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物。《通知》还富有预示性地警告:混进党里、政府里、军
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
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
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
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五一六通知》,以振聋发聩的严词厉语宣告,一场旷世政治大风暴,即将来临。
在完成以上一系列政治和舆论准备之后,声势浩大的、以政治批判和政治动乱为基本要
素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式拉开了帷幕。
首页 → 小说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2)
作者:毛毛
第二章
祸起萧墙
毛泽东不在北京,奉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副主
席、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刘少奇。
刘少奇没有想到,毛泽东所做的一切,以及他的许许多多的不满和怒气,绝不仅仅是简
单地、就事论事地针对彭、罗、陆、杨的。
1958年“大跃进”失败以后,特别是在60年代对“左”的冒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整以
后,毛泽东对在中央一线主持工作的、和他的想法不相协调的刘少奇和邓小平已开始不满。
当然,对居于首位的刘少奇,怒气就更多。此时的毛泽东,为了维护他的“无产阶级专政条
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了防止在中国产生“修正主义”和发生“资本主义复辟”,已作
出决定,由竭尽能事表示“忠于”他的林彪,代替刘少奇作为党的接班人。这一点,刘少奇
没有觉察,邓小平没有觉察,党的高级干部们也都没有觉察。
对于今后将要发生的各种迅雷不及掩耳的事件,对于毛泽东超越常规常理的一系列想法
做法,刘少奇、邓小平和各级干部们先是未能察觉,察觉后又不能理解,这种政治上的“迟
钝”,注定了他们将从一开始的“跟不上形势”,到必然地犯“错误”,到更进一步地被
“革命”的狂流所淹没和击倒。
5月25日,也就是批判彭、罗、陆、杨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的前一天,北京大学哲学
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等七人,在康生的授意和策划下,贴出一张大字报,攻击北大校党委和
北京市委。这就是那张臭名昭著的“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此大字报一经贴出,整个北大即刻哗然。二姐邓楠那时在北大上学,看到大字报后,马
上打电话给妈妈询问大字报的事情。妈妈当时就说:“聂元梓这个人不好,在延安时就表现
不好。不过你不要对别人讲啊!”妈妈的态度,是代表爸爸的。显然,对这张突如其来的
“大字报”,父亲是持反对意见的。
风暴既来,便无人可挡。当日,北京大学内各种意见的大字报已逾千张。北京震动了,
给校领导提意见及各种形式的造反,立即像狂风一样吹遍了北京的大中学校。6月1日以后,
大字报更是像雪片一样在北京的校园中纷纷飞落。一股强烈的躁动的气氛,像瘟疫一样不可
抗阻地流动着,北京大中学校顿时全面陷入混乱局面。造反行动不断扩大升级,一些学校出
现了批判揪斗校长、老师,甚至体罚打人现象。
5月28日,根据毛泽东的部署,由陈伯达任组长,康生任顾问,江青、张春桥等任副组
长,姚文元等任组员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即中央文革宣告成立。此前一直在暗地里策
划活动,而日后则要登台扮演重要角色的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正式披
挂上阵,粉墨登场。
毛泽东一向信奉“不破不立”基本原则,他的立意是“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此时
的他,身在外地,遥看着北京这一番大破大乱的局势的发展,当觉甚合其意。
而在北京主持工作的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面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则陷入极
其为难的境地。
5月29日,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三位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政治局常委,召集中央有
关部门开会研究运动问题,决定由陈伯达率工作组去人民日报社,由张承先率工作组去北京
大学。周恩来将会议决定电话报告在杭州的毛泽东,并取得同意。30日,刘少奇、周恩来、
邓小平三人联名向毛泽东正式发电报进行请示,毛泽东当夜批示:“同意这样做。”
正当中央一线领导忙于部署领导运动事宜时,形势发生了突然变化。6月1日,毛泽东作
出支持聂元梓大字报的批示,指示新华社全文播发,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并说“北京大学这
个反动堡垒,从此可以开始打破”。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号召群众起来“横扫盘
踞在思想文化阵地上的大量牛鬼蛇神”,“把所谓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
威’、‘祖师爷’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这篇社论是由陈伯达主持连夜起草
的,发表前没有报告中央。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聂元梓等七人的大字报。
一天之内,风云突变,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甚感惊愕。此后几
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大量煽动性的社论、报道和文章,形势急转直下,运动迅速席卷
全国。
刘少奇于6月3日紧急召集有关部委负责人参加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如何应付局
势。在大部分人一致的认识下,会议制定了内外有别、注意保密、大字报不要上街、不要搞
示威游行、不要串连、不要搞大规模声讨会、不要包围“黑帮”住宅、不准打人污蔑人等八
条规定;决定派出工作组以控制首都大专院校近于瘫痪的局面;并决定,哪里出事,哪里派
人去,派工作组要快,要像派消防队救火一样的快。邓小平在会上说,中央的八条传达要
快,开个十万人大会,一竿子插到底。
会后,北京市委根据会议精神,向一些大中学校派出工作组。由于有人背后支持造反运
动,工作组进校后,不但未能阻止混乱的发展,事态反而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刘少奇、周
恩来、邓小平等频繁开会,研究处理运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毛泽东不在北京,许多重大政策定不下来,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于6月9日赴杭州,
向毛泽东汇报情况。10日至1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两次会议,讨论“文化大革命”问题。会
上漫谈,议论内容涉及“文革”的方方面面。会上谈到运动可能要进行半年时间,但并未对
当前运动应该怎样进行提出具体意见。关于派工作组问题,毛泽东只是在议论中表示:派工
作组太快了不好,没有准备,不如让它乱一下,混战一场,情况清楚了再派。
从杭州回京后,由于周恩来要出国访问,指导运动的责任落在刘少奇、邓小平身上。从
6月4日起,北京新市委仿效向北京大学派工作组的经验,向部分北京大专院校和中学派出工
作组。
刘少奇和邓小平想通过派工作组进校,达到保持党对运动领导的目的,同时制止混乱恢
复秩序。他们对工作组的工作既支持又关心,还分别直接接见工作组人员了解情况和指导工
作。
邓小平在6月4日接见驻北京师大女附中工作组。在谈话中,针对学生批判老师“资产阶
级学术权威”的问题,邓小平说:“如果(老师)真有学问,还要团结他们。女附中数学、
物理都不错。好的学校热火朝天,名气大,有一套。如果没有好教师,也就教不出好学生。
要善于分析。工作组要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水平。打人没有?打人是没有本事的,是没理
的。斗争要讲道理,批判要做好准备,事实要核对清楚,要充分讲道理。有些人是真黑帮,
有些不是黑帮。讲错了话都是坏人,那就没有好人了。材料不够,不要轻易开斗争会。不要
搞变相肉刑,戴高帽子也不好。有些搞错了,将来赔礼都赔不完。政治问题要用政治方法解
决。(党的)总支中总有些好的嘛,校长、副校长总有些好的嘛。把党都搞垮了怎么行?把
团搞垮了怎么行?如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