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圈男神-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闹的吃法香辣的味道让所有人都觉得酣畅淋漓,后来又加入了闻香而来的邻居们,一边吃一边闹,不一会儿的工夫,大家就发现现有的食材有点不够用了。

冯五哥只好再打电话给饕餮楼,让楼里的伙计继续送吃食过来。撂下电话后,冯五哥看到陈墨只顾着跟大家说话,手中的烤鸡翅连翻也不翻一下,那一串鸡翅膀在火舌的舔舐下早就黑的令人不忍直视,就跟炭块似的。

冯掌柜心疼的嘶了一声,忍不住摇头叹道:“你做菜没天分也就算了,烤个鸡翅膀也能烤糊,快点给我吧。”

陈墨讪讪一笑,把手中的鸡翅膀递给冯掌柜,顺手又接过穆余手里烤好的羊肉串,一边吃一边说道:“都是他们争论的太激烈了,害的我都忘了自己还在烤东西。”

原来众人坐下来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了陈墨正在更新的那部小说《食色》。虽然小说是陈墨写的,但是自这部小说发表以后,班上同学广为关注,一旦陈墨写出来的东西不符合史实或者是不符合历史形象,这些世家子弟马上跳出来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绝对要为自家先祖正名。坚决不会允许陈墨笔下的历史名人形象OOC,更别提披着名人的皮干低智商反派的事儿。

换句话说,有了这帮同学帮自家老祖宗维护形象,导致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角色全部都智商在线,非但如此,这些同学在维护自家先祖之余,偶尔还会因政见不同各执己见相互攻讦,到最后变成一部小说千家考据,虽然最终落笔的是陈墨,但是在陈墨定稿之前,也不得不考虑到全班同学的现身说法。

各家子嗣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到关键时刻还能拿出自家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官场笔记作为佐证,逼着陈墨“务必要尊重史实”。

导致陈墨这个小说自开篇就写的艰难,到最后差点变成《明朝档案大解密》。还好大家给出的“真实爆料”除了有一些是朝廷机密就算知道了也不敢拿出来说,剩下的许多奇闻趣事大都是民间时有传颂。只不过是史料不详,无人能确定罢了。

现如今有陈墨这个上通世家,下承百姓的写手当料君,写出来的小说不但吸引了网上一众热爱历史热爱考据的书虫发烧友,就连那些诗书仕宦之家的大人们也都看的津津有味。

特别想知道陈墨接下来还会写什么,怎么写。

偶尔兴之所至,还会给陈墨手书一封,随意指出陈墨在行文上的疏漏。这些疏漏大多是有关于礼乐典章的制度,或者各家学说的经义,甚至是有关于朝廷举措方面的正确理解和各方博弈……

这些人大多是陈墨同学们的长辈,或者是文学院的教授讲师,乃至各家学派的宿老人物。之所以会给陈墨建议,要么是被自家子侄烦的不得不交代些只言片语,要么是想鼓励陈墨年纪轻轻却想著书立说的态度,当然也有人觉得陈墨出身文学院却自甘堕落,不但当了戏子还想信口胡言写穿越文的怒其不争……

不管是哪一方面的人,能够到达他们这个位置的,必定是有真材实学,不论言辞激烈还是和缓,给陈墨提出来的建议也都是言之凿凿,有的放矢。

在这种情况下,陈墨写文只能更加慎重。原本一天更新一章的,到了最后也变成一个礼拜更新一章。

不过更新慢了也有好处,至少在辞藻和逻辑上更值得推敲了。

当然行文更严谨,也就代表着情节更真实,高潮更跌宕,文章更有料,引来的争议更多。

这不大家刚坐下来聊了一会儿,冯掌柜才起了个要尽快把《食色》拍成网络剧的头儿,众人也饶有兴味的接过了话题,没说几句话,又开始掐了起来。

后面赶过来的华京大学其他院系的老师和同学听到文学院众人的侃侃而谈,忍不住摇头叹道:“怪不得古人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说论学历,我们华京大学其他院系的学生也不差什么。不过要比起远见卓识,倒是不如文学院多矣。”

不过这些事情也好理解。

华京大学再有名气,也不过是几百年的历史,恐怕还不如在座文学院众人的家族历史长久。那些世家贵族历经千载,能传承到现在的,不但有祖上为官做宰,也得后辈争气才行。

这么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这些世家的底蕴当然要比一般的公立学校吩咐。别的暂且不说,只怕各家的藏书楼里面存有的孤本典籍就是外头不可见的。

更别说历任大佬们在为官之余,都喜欢著书立传,写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咧。这些东西更是要谨慎保存,敝帚自珍,如果没有必要,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给别姓人看的。

这也导致了华京大学的讲师和学生们在听到文学院诸人的辩论后,几乎都插不上话的现状。

饶是如此,众人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可惜时间有限,何况陈墨的同学是来庆祝乔迁之喜吃吃喝喝的,又不是来参加辩论会的,大家随意辩了一会儿,不知怎么就从历史扯到了名人,从名人扯到了红颜蓝颜,最后发散思维的讨论起化妆品衣服首饰之类的,话题又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

其他人听的意犹未尽,忍不住感叹民间能够掌握的资料还是太少,这么精彩的讲经辩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机会听到。

又听到冯掌柜和陈墨讨论要拍电视剧的事情,众人突发奇想的说道:“要是有什么电视剧可以专门讲这些经义辩难的就好了。现在电视上拨的那些雷剧简直没有办法看。别说规规矩矩的考据了,能够把逻辑讲明白就算好的了。”

全部都是主角白痴配角极品的八点档,让人连吐槽都觉得心累。

所以偶尔听一下这种高大上的历史科普,还觉得蛮新鲜的。

最主要的是文学院的学生们对于历史和经义掌握的好,又因为年轻跳脱,时常采用一些网络流行词汇来讲解历史事件,倒是让大家觉得耳目一新,有一种想要了解的欲望。

可惜求道太难,文学院的学生也不会每天都谈论这些话题。就算谈论了,他们也没什么机会能听到。

陈墨听到大家的抱怨,倒是心中一动。突然想起上辈子有一段时间在电视和网络上特别火的讲坛节目。

他若有所思的眨了眨眼睛,开口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众人闻言,全都好奇的看向陈墨。

陈墨在脑子里总结了一下,把上辈子见过的《百家讲坛》的形式跟大家说了一遍。末了笑眯眯说道:“要是能录制出这样的节目,估计想看的人也不少。”

一句话落,华京大学的老师同学们纷纷点头。觉得陈墨的主意特别赞。

文学院的人倒是被陈墨的脑洞吓了一跳,连忙摆手劝道:“你可别胡来。老师们不会同意的。说不得还要怒斥你一通。”

陈墨嘿嘿一笑,若说刚才是兴之所至随便一提,这会儿倒是隐隐约约琢磨出一条道儿来。

他神采奕奕的看着围坐在身边的这些人,好整以暇的说道:“我也没说让老师们出来讲解啊。”

文学院的人面面相觑,总觉得陈墨的笑容不怀好意。

就听陈墨继续说道:“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挺好的呀。”

可不是么,又有考据,又有爆料,还能词藻丰富的结合网络流行字眼儿,把华京大学的老师同学们全都忽悠瘸了还意犹未尽的。

要不是陈墨成天听他们墨迹听的脑袋都大了,只怕也要把他们的胡侃奉为圭臬的。

喜欢考据也不能总这么自己一个人吧?

想到这里,陈墨咧出一口白牙,笑容狰狞,咬牙切齿的强调道:“我觉得你们就很好!特别好!”

第113章

本着独自受折磨,不如大家一起受折磨的精神,陈墨萌发了把《百家讲坛》挪到这个世界的心思。

不过陈墨到底没做过节目策划,就算灵感突发,也只是个灵感而已,暂时不能落到实处。再加上班里的同学又顾虑良多,就算真有“好为人师”,想要“宣扬教化”的,也要顾虑到世家子弟的身份,不敢轻易“抛头露面”,以免被家中长辈训斥。

在这种情况下,陈墨想要把《百家讲坛》搬上电视,就好比撺掇着众人去唱戏一样,难度系数显然不是一般的高。

可就因为难度系数高,陈墨才越发有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儿。说起来陈墨的想法也很简单——

“……你们都折磨我这么长时间了,显然也是考据有瘾。既然如此,我给你们一个平台让你们痛快考据不好吗?”

自打暖房派对后,陈墨这一想法就跟在心里长了草似的,一发不可收拾。他决定先想办法说服学校,再谈其他。

陈墨开始着手写《百家讲坛》的策划书和宣传稿。

为了更好的说服学校领导和世家长辈们,让众人接受这个节目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是宣传国学宣传文学院的一个平台,陈墨甚至还活学活用了拿来主义。将上辈子的《百家讲坛》同此世的历史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弄出来了一个名为《小经筳》的策划案。

所谓经筳,指的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有明一代,朝廷最重视经筳。认为“经筳一日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日之进;一月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月之进。”更有“帝王大节莫先于讲学,讲学莫要于经筳”的说法。

即便是朝廷改革吏治,精简机构,朝纲律法多有效法西方者,但是文华殿经筳的传统仍旧保留了下来,只不过是由从前的每月三次变为三个月一次。当然其纪念价值也远远大过于实际功效。

但是对于绵延千载的世家贵胄来说,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华殿经筳赋予百官的荣耀仍旧令人不可小觑。至少有资格站到文华殿讲经的官员必须是学富五车,有的放矢之人。否则也无法令百官服众。

现如今陈墨要出的策划,就是以经筳为例,让同学们站到讲台上讲述自己对于经史子集的看法和论点。这只是第一步,等到观众们接受了大家的观点后,陈墨还想引入辩论会的形式,将这个节目彻底做成“百家争鸣”。

估计到时候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