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烈对于这绝佳的地形,除了叹服。真是没话说。但对于苇泽关的现状,却不能不表示失望。

自从五代未期,辽国契丹挥师灭后晋之后,从开封北归,到恒州后袭击承天军。先破苇泽关,再焚烧了承天军市邑。此战之后,苇泽关造到了很大的破坏。虽然此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太原)称帝之后。又再次将其收复,却一直未能恢复旧观。

北宋建立。重建了承天军寨,为了方便运输粮秣,把苇泽关至承天军寨之间的道路修整得不错,但关城嘛……话说都是在本国境内,修筑得再好,又能用来防御谁呢?在这样的思维意识下,苇泽关继续破败下去,直到……金军再一次攻破承天军,苇泽关再遭劫难……

狄烈现在看到的这座雄城,只剩下里子的骨架:门楼已坍塌半残,只剩下个基座,包裹内外墙体的石块几乎全部脱落,没脱落的也残破不堪,露出内里斑驳的夯土墙。许多地段的城墙上都长满了青苔与杂草,还有可以塞进手掌的裂隙……

这座昔日的万里长城第九关,几乎已失去了其本身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徒有其名了。

“重修!一定要将此关建成固若金汤,名符其实的雄关!”狄烈当即拍板,不容置疑地对刚刚赶到的众工匠下令,“从即日起,开山取石,力争在两个月内,让这座雄关真正成为我天平寨之东南屏障。”

几位老匠头围着关城转了一圈之后,蛮有把握地对狄烈道:“回寨主的话,在此关的原有基础上,用青条石将内外墙重新包一遍,再把坍塌的门楼及望台修建起来,有两月的时间足矣……”

在老匠头们四处勘察的时候,狄烈也没闲着。他让人弄来了一支袖中笔(也就是古时士子外出时,藏在衣袖里的一种小毛笔,笔端套一带吸水丝绵竹管,可保持墨水湿润,以便随时取用)及一张黄纸,然后在上面写写画画。关忠勇与高亮二人在后面看了,眼睛却是越瞪越大……

当老匠头们拍着瘦骨嶙峋的胸膛,信誓旦旦的下保证时,狄烈却将那画满东西的黄纸塞过去:“我要的不是重装修,而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基础,重新构建。这是我画的建筑图样,你们以专业的眼光看看,建造起来有没有难度?”

老匠头们面面相觑,为首的一名叫田老重的资深砖瓦匠迟疑伸手接过图纸,众工匠围拢过来一看,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这、这不是一个方不方、圆不圆的巨型坟头吗?寨主在开什么玩笑?

狄烈所画的,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长城关城与后世碉堡的结合体。外形还是那种四方形的长城造型,但是取消了门楼、望台、运兵通道以及登城阶梯。也就是说,完全放弃了城墙上的防御设施。但是在城墙的墙面上,却开了大小一致的近百个小孔。看上去既像一个蜂巢,又像是被蚂蚁咬得千创百孔的土城。

工匠们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要修筑成这个样子。关忠勇与高亮同样理解不能。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攻城战都是围绕着城头上进行的,攻守双方豁死争夺的就是城头。守住城头,守方胜;拿下城头,攻方赢。可是狄烈拿出的这个建筑设计图,却是完全放弃城墙防御……这、这不是将关城拱手让敌吗?

狄烈却仿佛没看到众人脸上的惊讶,用手指在图纸上指指点点:“这里,可以修一条运兵暗道,直抵关城腹地;关城城头的出口上方,建一个完全封闭的弧形小楼层,只在正前方设一个出口,以铁门封锁,两侧墙体设十个射击孔;关城的内部要分建三层,每层三十个射击孔,每个射击孔高半尺,宽一尺,孔与孔之间的间距是三尺;还有这里,关城的后方,要建一排比关城高出一丈的内城防御墙;而在关城的前方,也要建一排羊马墙……”

关忠勇终于忍不住道:“寨主,这个……在关城腹内开射击孔射箭,恐难及远,用弩的话倒还可行。只是……城墙上不放上士卒守御的话,敌军攻上城头如何是好?”

狄烈没有说话,只是蹲下用石头摆了个模型,然后一指顶层那个像棺材一样的楼层道:“别说敌军未必能在这上百个射击孔的枪林弹雨下攻上城头,就算真能上得了城头,又能怎么样呢?砸不破这个硬核桃,就别想攻入关城内,而敌军若是想缒绳而下,后面十丈之外的内城防御墙,同样还有上百个射击孔在等着……任何一个千辛万苦攻上城头的敌人,等待他的不是胜利,而是死亡……”

的确如此,对于一座碉堡而言,会介意敌人攀爬到碉堡的顶端上吗?没有火炮、没有炸药包,甚至连个手榴弹都没有的古代军队,怎么奈何得了这种在后世专门用于对抗热武器的碉堡?

关忠勇与高亮沉思了一会,脸上表情越来越惊异。的确,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这种程度的防御很难破开。更重要的是,由于己方士兵全是躲藏在关城内部,以远程兵器向外射击,而敌军的攻击,却没法对守方造成伤害。这样的结果,就是己方的士兵几乎没有损伤,守城而几乎不损兵,在这个时代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这里却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寨主,此等防御固然是好,只是需要大量的弩矢。本寨如今的弩矢储存量不过十万余支,只怕扛不住几场中等烈度的战斗……”

狄烈微微一笑:“谁说我们要用箭矢防御?我们用的是火铳……嗯,或者应该叫火枪吧。”

关忠勇与高亮相互看了一眼,眼睛越来越亮:“寨主所说的火枪,难道是……”

狄烈拍了拍后背须臾不离身的枪盒:“没错,就是这个东西。当然,远远不能跟我的狙击步枪相比,顶多只能算是原始的雏形而已……”

狄烈话没说完,关、高二人已跳了起来,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如此利器……若是能制造出来……这天底下……这个天下,谁人能挡……”

狄烈摇头:“不要那么乐观,我这样一把枪,再过一千年,也不一定能造得出来。但是前膛枪嘛,以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力,再加上我的指点,应该不成问题……”

关、高二人压根搞不清狙击步枪与前膛枪之间的巨大差异,他们只知道,类似于寨主手上那样的恐怖杀器就要批量出世。此等物事一出,天下战场,必将风云变色。

“寨主,此利器一旦制成,一定要给俺们一支,还要给俺们手下的营装备……”

狄烈哈哈大笑:“会有的,每一个营都会有装备的……嗯,火枪、炸药包、霹雳弹加碉堡……我倒想看看,是那一方的人马,先来第一个吃螃蟹……”

第八十六章 研发火枪

火器出来了!好像有点超前,琢磨再三,感觉以宋朝的技术也还是能制造出来的吧。

狄烈从苇泽关返回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关忠勇与高亮的第二步兵营(正在扩招中,未满员)调去苇泽关驻守,同时也是监督那些工匠及筑关民夫。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关城修好之前,禁止任何人靠近或者从意图此关通过。

狄烈按田老重的用工要求,批给了他二千青壮,做为筑关的劳力;同时,也大方地给了一批粳米,再加上少量糯米、蛋清什么的,当做粘合剂,用来浇筑石块间的缝隙。反正狄烈手头上粮多,而且只修筑一个不到两百平方的关城,这点粮食还出得起。

把这件事丢给专业人员去做之后,狄烈找来了三个人:周德旺、鲁大成、阿吉。随后,将两份图纸摆放在三人面前。

阿吉看到其中一份图纸时,便失声叫道:“咦,这不是霹雳弹吗?又有点不像……怎么上面划着那么多的棱棱道道?”

狄烈赞许地屈指在图纸上敲了敲,道:“没错,这就是霹雳弹,准确地说,是霹雳弹第二代。之前我们的霹雳弹,受当时不稳定的环境限制,是铁制及石制的,而且火药没有颗粒化,威力有限。现在,我们要制造生铁霹雳弹。这些铁壳上的棱棱道道就是预制破片,爆炸后,可以有效地以破片杀伤敌人。这种一次性的军用消耗武器,不需要太好的铁料,用一些废铁料或边角料来铸造就行了。诸君有问题吗?”

目前火药制做是由阿吉主管,火药颗粒化方面没有什么难题,就是将配制好的火药粉末加水及少量粘合剂。用筛子筛成大小均匀的颗粒状,然后阴干密封保存就好。

而铸造铁壳则是归鲁大成管,这家伙脾气虽有些爆。却是一等一的好铁匠。对于这种低水平的铸造要求,鲁大成只回答了简单的一个字:“可!”

狄烈更进一步指出:“那些石弹制造也不必停工,但是要将弹体加大。最少要增大五倍,做成圆形,这个东西,就叫地雷。”

这当然也不是问题,反正狄烈手下石匠多多,他们在开山采石之余,凿刻上几百个地雷外壳,小事一桩。

此时,两名顶尖大匠及一名极具灵性及潜力的未来名匠,六道目光。齐刷刷地盯住第二张图纸。

“这……这物事好生奇怪,好似……”三人边说边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注向狄烈背上的枪盒。

狄烈含笑点头:“没错,这就是我这把狙击步枪的原始版,我们估且称为火枪。虽然它的威力远远不能与我这把狙击步枪相比,但是。应该不比这个时代的弓弩差。弓弩这种兵器,成本高、维护难、制造费时、而且箭矢的消耗量太大,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很难保证长期供应。但火枪就不同了,它的制造成本不会比一张弓弩高多少,而且也不用花费那么多时间。最重要的是它的子弹。可方便携带并支持长时间作战……”

狄烈还没说完这火枪的优劣,阿吉已叫了起来:“不管它叫狙击步枪还是叫火枪,一定要把它制造出来!”

狄烈所画的这把前膛枪的原型,就是十九世纪初,英军著名的滑膛枪“褐贝丝”(Brown Bess)。全枪长一百四十八厘米,外形简练,由枪管、枪托、枪击构件三大部分组成。管身长一百零七厘米,口径十九毫米,枪管用扣环固定以便于更换,无刺刀,全枪重四点五公斤。

狄烈之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