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韩家水军的战船四下乱蹿,疲于奔命拦截火船之时,赤盏晖却率领千余金军,弃船登岸,提刀擎弓,杀向水寨。

如果说金兵在水上是只虫,那么上了岸,立马就变成一条龙。

此时韩家水军营寨中,近半兵力已调到江上,而江上兵船,正费劲与火船较劲。营寨之内,只剩下不足三千人——更糟糕的是,前往江上迎战的,自然多为正兵与船工;留下守营的,大半是辅兵、役夫,正兵不过千人。

一千宋兵,对上一千金兵,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是刘光世的部队,直接溃散没商量;如果是张俊的部队,先抵抗一阵,再溃退;韩世忠的部队,可以一战。

只是,最大的问题是,这支夜袭敌军不是普通的金兵。而是十余万金东路军中,最精锐的兀术军里边最强悍的女真突击兵,其中有一支百人队,是铁浮屠!

后世一说起铁浮屠,脑海中就闪现一支全身重铠,止露双目,马披具装,形似铁塔的重骑兵造型。实际上,兀术更多使用铁浮屠,不是在野战中,而是用以攻城。

在另一个时空十年之后发生的顺昌之战,顺昌府通判汪若海曾上奏折称:“兀术所恃。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被两重铁兜鍪,周匝皆缀长檐……”

铁浮屠,上马为重骑,下马为重步,野战攻城,无军不破,无坚不摧。十年后的兀术,也不过只有三千骑。而在建炎四年之时,兀术手里,只有三百骑。为了击垮宋军,他一下就拿出了三分之一的最精锐力量,不可谓不下血本。

“水上咱们干不过南军,但上了岸,就是咱们的天下。我不要求你带回多少活人。我只要求你把韩世忠与他的大军全变成死人!”这是临出发前,兀术私下里对斜卯阿里与赤盏晖交待的底限。意思很明显,这三千金兵死光都不会问他们的罪,但有一条——必须踏平南军水寨。

赤盏晖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即将成功。

前方。水寨幢幢栅栏在望。

百人铁浮屠铁甲流光,刀棒在手,每一步起落,都带着刺耳的金属摩擦音与地面震颤。一千金兵弓手在后,人手一张硬弓。两撒袋火箭。

“预备!”赤盏晖杀气腾腾的声音在暗夜中分外恕�

咯吱吱……弓如满月,箭搭弦上。数十个持火把辅兵飞快从队伍前跑过,火焰燎过处,浸渍火油的箭矢蓬地燃起赤焰。

“放!”

划过夜空的千条流焰,看上去炫目灿烂,好似上元节的焰火,但落下之后,却是一场灾难。

笃笃笃……成百上千的火矢,钉在木栅、辕门、旁牌、铠甲之上,燃起熊熊烈火,火光之中,士卒奔走呼号,乱成一团。

水寨辕门后方,一支衣甲鲜明、手持长刀大斧的百人重步兵队静静伫立,与背景的火光与士卒惊奔,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重步兵阵侧方,就是他们的将主,韩世忠。

这支重步兵,便是韩世忠的亲卫队,号“背嵬军”。

韩世忠曾听到坊间传言,天诛军曾在饮马滩之战中,以重甲长刀大斧兵,重创金军。虽然那所谓的全歼战绩令人不敢相信,但军兵披重甲,以长刀大斧击斫,这个思路却引起了韩世忠的浓厚兴趣。

不过,在建炎三年以前,韩世忠的部队还是杂牌军,没能真正进入赵构的法眼,所以装备上没什么保障,想法未能付诸实行。直到“苗刘之变”,韩世忠一举立下大功,成为赵构眼中的红人,这才得到百副步人甲,清一色掉刀及重斧,终于组建起首支重步兵队。

“嵬”这种物事,是韩世忠镇守河北时,见到北地人用来背水的一种大瓮,极其沉重,非彪形大汉不能背起。因其重步兵队中,无一不是百里挑一的精壮骁勇军士,故此命名“背嵬军”。

在历史上,岳家军的重甲骑兵也延续了这个名称。当然,在这个时空,岳飞军中已不会再有背嵬军这一兵种,而是由更强悍的战车火枪兵取而代之。

一百背嵬军vs一百铁浮屠。

都是这个时代最强悍之重甲兵,都持重武器,都是同样兵力。

谁会赢?

韩世忠头戴八瓣鎏金盔,一身熟铜山文字甲,手持一柄最宜步战使用的斩马刀,只吼了三声:

“你们是谁?”

“背嵬军!”

“你们是谁?”

“背嵬军!”

“你们是谁?”

“背嵬军!”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气势不断攀升。

韩世忠再不多言,斩马刀凌空下劈,仿佛劈开眼前火焰。百人背嵬军,踏步而前,踩过烈焰,撞破辕门,与迎面而来的铁浮屠重重撞在一起——刹那间,旁牌碎裂,刀斧崩口,铠甲变形,骨骼折断……所有交战士兵,在这一瞬,都由人化身为兽。嘶吼震天,热血不断喷溅,头颅、内脏、肚肠、残肢……不值钱般满天抛洒。只不过二百军兵的混战,那动静竟好似千军万马大撕杀一般。

金军上千弓手,依然在不断发射火箭,至箭矢告罄时,水寨已成火海,葬身其中之宋兵,多达五、六百之众。其间有不少宋兵冲出,欲增援主将,并攻击金军弓手。惜乎多在三、四十步外就被射杀,难以近身。宋兵纵然有旁牌在手。但旁牌只能护住躯干要害,护不住全身四肢,面对成百上千蜂刺般地箭矢,谁能靠一面旁牌突破?

金军每个士兵共有两撒袋三十支火箭,三十箭射完,所有金兵累成狗一样,全身都在抖,连弓都拿不稳了。这个时候。正是最好反击之机,可惜,宋军中敢战之士,已死得七七八八。不仅是普通军兵,便是背嵬军,韩家军精锐中的精锐,也死得差不多了。

一个背嵬军士抡起大斧。斫入敌人的膀子,在敌人的长号中,将半边身子卸下来。这军士还没来得及将卡入骨头的大斧抽出,迎面一根巨大狼牙棒扫来,森森钩齿闪着苍白的寒光——噗!头盔粉碎,脑袋平添七八个深洞。红红白白狂涌而出……

下一刻,一把斩马刀从天而降,咔嚓!铁浮屠军士连头盔带脑袋整齐分裂两片……

装备相当,兵力相等,士气相对。战技相同,其结果。就是消耗也相同。

韩世忠拄着满是崩口的斩马刀,急促地喘息着,他也数不清自己究竟斩杀了几个、或是十几个,但举目所见,自己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得意部队,此刻却所剩无几,一时间悲从中来。

背嵬军,刚刚成立,就要殒灭,身为缔造者,没有比这更令人心痛的了。

看着眼前不断倒下的部属,再扭头看看身后已被烈火吞灭的营寨,韩世忠长叹:“兀术!打水战,你十个都不是俺韩世忠的个儿!但扬长避短,把水战变陆战,你……赢了。”

就在韩世忠意志消沉的一瞬,黑暗中一道斧刃流光迎面斩来——

韩世忠意气沮丧是一回事,武将的本能仍在,悚然一惊,挫身扎马,以拄地刀身竖格。

“铛!”

一声大响,伤痕累累的斩马刀应声而断,大斧劈势也为之一顿。

韩世忠迅速扔刀,从腰间抽出护身手刀,刀尖向前探出,刀背一挑,生生挡住大斧抽回之势。对手大斧收不回,就没法再度发力攻击。而韩世忠则借对手回拽之力,斜身错步,揉身扑上。

“啊!”

刀光一闪,顺斧柄削下,血光迸现。

“嗷!”

握斧柄的四个手指被削断,对手扔斧大叫,握住手腕痛极蹦跳——火光明灭,照在一张痛得变形的脸上,正是赤盏晖。

韩世忠不认识赤盏晖,所以没有在对手仓皇而退时追斩。此时他也没有心思补刀了,因为背嵬军所剩无几,而成百上千的金兵,正弃弓拔刀,慢慢围上来……

韩世忠与幸存的十余名背嵬军士,背靠背围成一圈。面对近千刀斧闪亮、沉默包围上来的金兵,背嵬军士除了粗浊喘息,眼神如冰,面色漠然——这远远超出了宋军士兵战损三成就崩溃的惯例。因为他们是背嵬军,全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兵组成的背嵬军。

当韩世忠与他最后的背嵬军士,就象草原上的旅人,陷入狼群的包围绝境时——

轰隆!烧得半焦的寨栅轰然倒地,一群宋兵潮水般冲出。当先一人,银甲白麾,双手执剑,迎风卓立,英姿飒爽——正是夫人梁氏红玉。

“夫君,快撤!”

“都统制先走,俺们断后!”

“不行!一块走,你们是背嵬军最后的种子。”

“有都统制在,背嵬军就不会绝。”

随着最后的背嵬军士呐喊着冲向千余金兵,韩世忠挥泪败退,这场惨烈的夤夜撕杀,终于落下帷幕。

韩世忠弃水寨,被金军追杀七十余里,最后在长芦崇福禅院僧人普伦,派出千余乡民以渔舟接应下,败退六合。

建炎四年正月二十三,凌晨。经过一天一夜,先后与天波水师、韩家水军水陆四场疯狂激战。豁出命的兀术军,以惨重的代价,终于杀出一条赤漓漓的血路。

果真是不疯魔不成活!

这一刻,似乎无人能够再阻止兀术突围北窜。

第三百六十二章 跑 不 了

狄烈是在天蒙蒙亮时,被硬探的回报吵醒的,随后,就得知了韩世忠兵败的消息。

狄烈当场就怔住,万万没想到,兜了那么一大圈,历史又会到了原点:韩世忠还是败了,兀术有可能跑了。

唯一与历史上黄天荡之役不同的是,方向与战果皆有差异:金军突围的方向,不是南面的老鹳河,而是北面黄天荡。历史上,金军放火烧船,把韩世忠打得七零八落,但毁船多过杀人,许多宋兵跳河逃生,洗了个初夏凉水澡,之后又纷纷聚拢回到韩世忠帐下。可以说,韩家军并未伤筋动骨,只是船没了,士气大跌,再无力阻止金军渡江北窜。同样的,金军也没伤元气,只是士气跌得厉害,不堪再战。

但这一次,因为狄烈横插一杠子,逼得兀术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与韩世忠死拚,结果双方都损失惨重。

金军夜袭,陆战赢了,但水战完败。斜卯阿里所率之左船队,尽数为呼延通之船队歼灭。呼延通同样付出损失一半船只的代价,其中有六成战船均为金军战筏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