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杨嘴上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吕布说着话,心头却迅速思索了起来,从刚刚吕布制止典韦杀秦越一事来看,吕布目前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恶意。如果吕布想要吞并上党郡,那刚刚让典韦动手杀死秦越,然后再直接动手给张杨来个致命一击,那无疑是个最好的机会。而吕布却制止了典韦,这说明吕布目前并不想跟张杨为敌。
虽然知道了吕布没有恶意,不过张杨的心头却另有一番滋味儿,秦越居然连吕布手下的典韦一招都接不住,这是何等的丢脸与耻辱,亏自己还大夸秦越是上党郡的第一猛将。
戌时末刻,看似醉醺醺的吕布踏出了郡守府,婉拒了张杨派人相送,独自带着典韦跟司马懿往回走去。
此刻上党郡的天空中,一轮明月高悬其上,皎洁的月光将上党郡内印得格外明亮。城中除了几队深夜巡逻的士兵外,再也没了别的人迹,司马懿踏着步子走在最前面,而略有醉意的典韦则跟在吕布身后,隔有一定的距离。
司马懿对于刚刚吕布制止典韦之事是越想越窝火,走着走着就停下了步子,回过头来,脸色有些不忿道:“温侯,刚刚在席间为什么不让典韦杀了秦越?”
原本走路都一步三摇的吕布,眼中透出抹厉色,冷声警告道:“司马懿,以后没我的命令,你最好少做决定!”
司马懿听到吕布的警告后,又踏着步子走了起来,脸色明显有些不乐意,不满的哼了哼,小声嘀咕道:“好心当做驴肝肺。”
吕布才不管司马懿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最恨的就是别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发号施令。今天他司马懿能够代吕布下令杀死秦越,或许明天司马懿就能代替吕布统帅三军。对于司马懿心中所萌生的野心,吕布必须强制性的进行扼杀。
在上党呆了十多天后,吕布整顿了下军马,准备离开上党郡前往晋阳,毕竟晋阳才是并州的治所。
得知吕布要离开上党郡的时候,司马懿直接跳出来跟吕布建议,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不如趁张杨不备,直接带人灭了张杨袭取上党,到时候再给张杨随便安个谋反的罪名就行了。戏志才则是直接否定了司马懿的建议,觉得这样大为不妥,贸然杀死张杨肯定会招来天下人的谩骂与唾弃,还是等抓到张杨的把柄,那时名正言顺,再灭也不迟。
吕布最终选择了戏志才的意见,先留张杨一段时间再说吧。对于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吕布根本懒得去管,他背负的骂名还少了么?
吕布不是不想此时袭取上党,只是取上党郡容易,那袭取之后又该如何治理?吕布如今手下文官谋士就两个,戏志才跟贾诩,司马懿都算不上号。贾诩如今又不知去了哪里,原先说是在并州会合,然而吕布到了并州这么多天,也迟迟不见贾诩的踪迹。
至于从长安强行抓出来的那帮名族子弟亦或是寒门学士,一个个都倔得要死,毫无替吕布效命的念头。所以就算吕布攻下了上党,也很难将上党真正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倒不如先让张杨管理着,这样还可以卖张杨个顺水人情。
临走的前一天,吕布特地单独召见了一次张杨,没人知道吕布与张杨说了些什么,不过看张杨的神色,倒是格外的高兴。
吕布走的时候,张杨再次带着城中的文武跟百姓出城相送,神情之中掩饰不住喜悦。昨天吕布对张杨承诺,说是等吕布取了幽州或是冀州,就上书表张杨为并州刺史。对此张杨深信不疑,那晚席间吕布没有杀死秦越,不就是最好的诚意么?
张杨见吕布已经走了一段的路程,带着众人回了城中,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声道:“我没有你那么大的野心,一个并州,就已经足够了。”
吕布骑在赤兔马上率领大军而行,想着此刻正沾沾自喜的张杨,心中冷笑了一声,并州跟这天下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
领着大军的吕布似乎想起了什么,轻挑了下嘴角,喃喃道:“可是我答应过一个人,要送她一座江山,所以,并州,也不能例外。”
第二十章 晋阳城的来客(第二更)()
晋阳位于并州的太原郡内,太原郡制辖县十六,晋阳便是其中之一。
晋阳城中,并不繁华的街道边有一处茶铺,此时走进了两位风尘仆仆的客人,一个沧桑的中年男人跟一个腰间佩刀的英气少年。
中年男人进了茶铺,叫人拿来两个杯子,上了一壶浓茶。
这两人正是远道而来的贾诩跟吴戈,两人从长安北走直接入并州,经上郡、西河郡先吕布一步到达了晋阳。
吴戈、贾诩两人在桌前对立而坐。
看着还有闲情逸致倒茶的贾诩,吴戈心中对这个不会一点武艺的男人大为佩服。跟着贾诩的这一路上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若是吴戈跑去跟人说,李傕郭汜两人之所以袭取长安,就是眼前这个看似一脸和善男人的计谋,恐怕根本没人会信吧。
贾诩倒了杯茶,递给了眼前的少年,笑眯眯的问道:“二狗,你想什么呢?”
吴戈回过神来,双手接过了贾诩递来的茶水,有些担忧道:“也不知道温侯他们到哪了?”
贾诩端起了茶杯,眯起眼睛很是享受的品了一口,毫不担心道:“前不久温侯不是在羊头山大战了一场么,想来应该也快到了。”
吴戈低头“哦”了一声,喝了口茶水便不再说话。
贾诩左手很有韵律的敲打着桌面,向茶铺的老板问道:“这晋阳城不是并州的治所之地么,怎么看着会如此衰败,毫无一点繁荣之景呢?”
茶铺主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王,身子略微有些发福,当地人都叫他王胖子。
王胖子腆着个肚子,听到贾诩开口问话,走了上去小声回道:“不满阁下,这太原郡呐,已经三年没有过郡守了,没了郡守的治理,再加上天灾人祸不断,昔日的繁华自然也就衰败了下去。”
贾诩得知太原郡居然三年都没有过郡守,明显有些不信,不过看着茶铺主人说话也不像是在撒谎,询问道:“怎么会没有郡守呢,难道刺史就不管?”
贾诩的话一出,贾诩自己都笑了,上任的并州刺史不就是董卓么,以董卓那个残暴不仁的性格,若是懂得管理经营的话,又怎么会落个身死人手的下场。
贾诩细细想了想,轻呷了一口茶后,又问道:“那上任的郡守呢?”
王胖子听到这话,一张微胖的脸上似笑非笑的看向贾诩,呵呵笑道:“听先生这话,就知道先生你是从外地来的。”
“哦?”
贾诩来了几分兴趣,有些好奇道:“何以见得?”
王胖子的爱好就是听来往商旅讲各地各处的奇闻异事,然后把自己听到的再讲给别人听。王胖子对贾诩也不隐瞒,尽量压低了声音道:“但凡晋阳之人,皆知三年前所发生的事情。”
贾诩见王胖子说得有些玄乎起来,追问道:“对了,可否告知在下,三年前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刚才还一脸笑意的王胖子脸色凝重了不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对贾诩说道:“我也不瞒先生,这件事虽然被列为了禁令,不过在晋阳城中,却几乎人人知晓。”
贾诩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对王胖子拱手道:“还请阁下明示。”
王胖子见贾诩如此想听,干脆也坐了下来,跟贾诩说起了三年前发生的事情。
三年前,有数千铁甲闯进了晋阳城,直冲郡守府,然后将郡守府中之人,血洗了一遍,一个活口都没留下,尤其是郡守的公子,被捅得是血肉模糊,那叫一个惨啊!
听完王胖子的讲述后,贾诩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伸手摸了摸下巴处的胡须,若有所思道:“难道上面就没人管?”
王胖子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关于这件事情,那时的并州刺史丁大人已经定案,说是郡守勾结山贼作恶,结果因为分赃不均被山贼给仇杀了。”
“不会吧!如果是山贼的话,郡守府内的人肯定来得及逃跑,又怎么会被人给灭门了?”
一直竖耳倾听的吴戈忍不住开口了,刚刚王胖子说的山贼灭门,连吴戈都不能信服。
王胖子四下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反手挡在嘴角,对着吴戈小声道:“没想到这位小兄弟心思倒是十分缜密,恰好那天我闲着无聊,刚好目睹了一切,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山贼闯入,而是……”
“而是什么?”
见到王胖子故意卖关子,好奇心被吊起来的吴戈心里痒痒的,心头就像有东西一直挠着一般,他也想知道,是谁胆子如此之大,竟然将一方郡守都给灭门了。
王胖子仔细的回忆了一下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心有余悸的讲道:“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信,那群人并不是什么山匪贼寇,而是数千精锐的并州狼骑,当时我看得清清楚楚,领头的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将军,手里拖着杆长长的黑色画戟。”虽然王胖子当时只看了一眼,但是那个少年将军的模样却被王胖子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贾诩又端起茶杯呷了一口,一副很是享受的模样,放下杯子后,才对着王胖子和善道:“以后你这样的话少说,不然小心哪天就轮到你了。”
王胖子觉得眼前的中年男人此时别有一番韵味,就如同壶中的浓茶一般沁人心脾,听到贾诩这么说,王胖子赶紧点了点头,如果不是贾诩特地问起的话,王胖子是如何也不会说的。
片刻后,贾诩留下了茶钱,带着吴戈离开了茶铺。
对于刚刚的故事,吴戈还有些意犹未尽,看着前方背着手儿慢悠悠的贾诩,十分好奇道:“祭酒,难道你不好奇,那个将太原郡守灭门的人是谁,嗬,胆子倒是大得很。”
“那个人我两都认识。”
好一会儿后,贾诩才吐出这么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来。
“哈?连我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