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家的亲人也都接过来了; 深市如今已经成为季家新的家乡; 过年不需要再回老家拜年了。
黄燕这边也是,她自己开了成衣厂; 目前在学习服装设计,打算将来设计自己的品牌服装,家中的兄弟和父母被她接过来发展,也都各自混出了一片小天地。
如果以电视上宣传的“万元户”为基准的话; 季家和黄燕一家; 都已经是标准的富豪一族了。不过他们富得太快了; 几乎是瞬间就富裕起来的,意识还没跟上; 心中仍旧将自己当成乡下农民家庭。比起有钱这点,他们反而觉得季椽和宋冀宁的大学生身份才是最值得家里骄傲的; 而且他们还出国留学过; 特别特别让人想炫耀。
于是为了迎接两名“苏联留学归国”的后辈,季黄两个土豪家庭在深市最大的酒店举办了一场宴会。酒店的门口还高高挂着张扬的红幅:热烈庆祝季椽; 宋冀宁同学自苏联留学归国,大学毕业。
季椽,宋冀宁:“……!!”
好想捂住脸不见人; 感觉好羞耻。
但这时代考上大学都可以挂横幅庆祝,留学归国庆祝也不算夸张,给两家面子的商业伙伴络绎不绝,连官员都来了不少。
季椽和宋冀宁的毕业证复印件被高高摆放在正中桌面上展示,原件小心的收起来了,大学毕业证对季家这些农村人来说是非常贵重的东西。至于那两枚特等功勋章,反而被不识货的季家人拿出来摆在桌上展示,还允许大家随意触摸观赏,看看大学的奖章是什么样。
季椽,宋冀宁:“……!!”
“等宴会结束后,我们还是把勋章收起来吧!”季椽说。
宋冀宁点点头。
好歹是国家勋章,老这样被人随意摆弄,总觉得有点儿对不起国家荣誉,而且他们还怕搞丢了。
季黄两家都是因为改革开放暴富起来的农民,和他们打交道最好的,也基本都是同阶层的人,小农意识都差不多。见到大学毕业证稀罕得很,觉得是很荣耀的事,然后拿着勋章一脸感叹:“哎哟,这就是大学的奖章?不发奖状啊,大学就是不一样。”
还有妇人拉着上高中的女儿过来:“来,乖女儿,你也来摸摸,将来考上大学,也给我们家挣一个奖章回来。”
“知道啦,妈。”
不提季椽和宋冀宁复杂的心理,黄维武要不是碍于自己早已退役,现在是保镖身份,他就上去给特等功勋章站岗了。这可是国家特等功勋章,虽然咱们新华国不搞封建阶级,不要给你勋章敬礼跪拜,但也不能谁来就上手摸一下吧?把国家级勋章当什么了?
从他的观察来看,季家人和黄家人当真完全不知道这两枚勋章是什么,纯粹将它当成大学的三好学生奖状看待的。而季椽和宋冀宁,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国安部的人要假装他们家大伯,为什么有这两枚学生不可能拥有的勋章,黄维武思考之后,只能猜到,也许是国安部在设什么局,布置什么任务?
季椽和宋冀宁可能是国安部的人,也可能只是两颗棋子,反正能让国安部出动的事一定不简单。那他要做的,就只能静观其变,保护两人并随时准备帮助他们。
尽管退役多年,他一颗熊熊爱国之心不死。
庆祝儿子大学毕业这种事,有人能理解,自然也有人会鄙夷。
“庆祝儿子大学毕业,呵!”一辆黑色皇冠车中,两名中年男人正在交谈:“普通的宴会我就忍了,不过是一个暴发户儿子大学毕业而已,这样的宴会我们也必须参加?”
语气中是满满的瞧不起。
“张昇,不要小看这些暴发户,国兰电器厂的电器在华国有多火爆你也看得到。”另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用有些拗口的华语说着:“而且他们还有个小工厂,专门给军方和公安部生产警用设备,你还记得我们的任务吗?”
“是,拍摄他们给军方生产的设备。”
这两人是受控于国内机构的间谍,比较外围那种,工作内容通常是买通公知黑一下华国政府,拍摄一下华国的军事地貌,偷渡一下华国与军事有关的书籍资料等等。有些书在国内不是禁品,但却不允许带出国,他们也就是做做这种外围工作罢了。
季家为公安部和军方生产警用电击槍不是秘密,毕竟公安部一直在广泛使用,目前也成了军方的标配武器。但因为不是真正的槍,普通人都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但总归是与军警有合作的工厂,好处是一般势力不敢轻易欺负他们,坏处就是如今这种状况了。
有两名外围间谍受命接近季家,任务是想办法进入季家的工厂,拍摄下他们给军方生产的设备究竟是什么,暗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来到大酒店外,抬头看到那张扬的又土又搓的横幅,两人都忍不住嘴角抽搐。
名叫张昇的男人拿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拍了一张,他在华国的身份是一名受聘于外国杂志的记者,经常在华国各地采风和拍摄。
而他的搭档兼上司名叫赵博文,是一名归国华侨,前来华国寻根和投资,喜欢与官政富豪们打交道。
这是两人对外的身份设定。
赵博文整了整西服外套,摸摸胸前的钮扣型照相机。这是境外势力为他提供的最高科技照相机,外型是一颗黑色大钮扣,又比普通的大钮扣更厚一点大一点。好在现在流行的时尚是宽大的垫肩西服,西服纽扣大点也不奇怪,拍摄按钮就在钮扣背面,当他要偷拍时,就整整衣服,按下按钮。
华国的科技太落伍了,很多人连照相机都没见过,更别提这种高科技的纽扣照相机。他经常戴着它出入官员家中偷拍,从没人发现过。
这次参加两个暴发户儿子的毕业宴席,他都没打算使用,只是习惯性整理,在内心炫耀一下罢了。
钮扣照相机只有他有,张昇就只有一个窃听器而已。
“走吧,进去好好拉拢一下季建国那家土包子。”傲慢的仰起头,赵博文领着部下走进酒店。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码到半夜睡着了,这是昨天的,今天的晚上更。
第192章 窃听器()
虽然说要庆祝儿子大学毕业; 但其实并没有叫太多人,季建国邀请的都是关系较好的朋友; 黄燕也如此; 正常来说,酒席大概十几桌就算多的了。然而季家的地位今非昔比; 很多生意人找着机会凑上来; 不请自来的人多,季建国也不可能把人赶出去; 干脆扩大宴席,包下了酒店整层。
季椽和宋冀宁一开始只需要坐在正中间微笑打招呼就好,酒宴扩大后,他们就得跟在父母身后; 一个一个的寒喧; 认人了。
此时因为苏联解体的新闻甚嚣尘上; 国人都很关注,听说他们自苏联留学; 都想从他们这里探听点□□。
□□是有,然而不可能说; 季椽和宋冀宁明面上只是普通留学生; 不可能知道什么□□,因此两人也只说了一些和新闻上差不多的内容。饶是如此也有很多人喜欢听; 八卦大家都爱,尤其是外国的八卦。
他们这边聊着天的时候,又有人来了。
季椽转头看了看; 发现是两名很有文化气质的中年人,一人脖子上还挂着相机,看架式像是记者。见季建国上去迎接他们,双方熟稔的聊着天,季椽不再关注,继续陪妈妈们说话。
再回头的时候,季建国已经领着那两人过来,向他们炫耀着儿子的毕业证和奖章,然后招手叫季椽过来:“缘缘,过来见见两位叔叔。”
季椽走过去,就听季建国介绍:“这位是你张叔叔,他可是x大的校友,外国杂志的特聘记者,赵叔叔就更厉害了,他是归国华侨,见多识广,缘缘你可以向他请教英语。”
正听着季建国介绍准备谦虚几句的赵博文:“……”
不请教他的国外生活见闻请教什么英语,他又不是免费英语老师。
然而季建国一点没觉得哪里不对,归国华侨英文很好嘛,刚好给他儿子练口语嘛,不然那么多年的英语不是白学了吗?
季椽无奈的微笑,对两人有礼的问好:“张叔叔,赵叔叔好……”
他笑容顿住。
由于低头问好的动作,他看到了两人西服外套上的钮扣。
黑色的看起来很普通的大钮扣。
然而在克格勃监控下度过一年的季椽,怎么可能认不出这是什么。
他抬起头,记住两人的脸。
他们是冲着自己来的?但自己刚回到家,他们和他爸可不像刚认识的模样。
站在一旁听着两人与季建国的交谈,季椽发现他们从头到尾没看向他,夸奖他也是为了哄季建国开心。他们的眼中对季椽的“大学毕业生”身份是不屑的,但嘴上却一直在夸奖季椽,说得季建国呵呵直乐。
季椽确定了,他们的目标是季建国。
只是他爸不过一名普通企业家,这些人接近他有什么目的?
普通的记者或商业间谍,可没机会弄到钮扣窃听器那么高端的设备。
聊着聊着,张昇对季建国说:“我正好带了相机来,不如让我给你们父子拍几张照?”
他倒没别的意思,一个暴发户儿子的毕业宴席,没什么好打探的消息,他们来这儿主要是为了与季建国拉近关系罢了。拍照则是为了洗好照片后,有借口以送照片的名义进入季建国的工厂。
本来拍一张照没什么,但这两人身份不明,来意不明,不管他们要做什么,季椽都会拒绝。
“爸,我好像看到妈在叫你,你快过去吧!”
“咦,是吗?”季建国不疑有他,赶紧去找李书兰。
支开季建国,季椽留在原地,试图打探两人的情报:“赵叔叔是住在美国的哪里啊?我以后也想去美国留学呢,到时可以拜访赵叔叔。”
赵博文哪有闲心跟一个暴发户的土鳖儿子说话,哈哈笑了几声说会的会的,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