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那般,倒不如为厉棠威谋,把整个荆楚门都拉上自己的计划,也未尝不可。
想通了这一点,王平的神色都舒展了许多,此时气度更为平和,一言一语辩驳着不同的意见,丝毫不怯,最难得的还是有理有据,发人深思,甚至连以后的一系列计划都略有展述,让人暗暗吃惊。
厉棠威最终没有表露什么,但却叫了王平堂下详谈,事后又细细查了李家事情,或许因为李茂是荆楚门内的弟子,李家又是一直在牟阳城居住的平民,厉棠威信了王平,启用了他的计划,表面上与几位将军互为呼应地出兵反周,实际上则暗暗扩大自己的声望,结交盟友。
在决定反周的时候,黎郡再次被命名为黎国,这在当时也不过是一种自封国主的方式,但在王平看来,却是离复国近了一步。怎么说,也是先把国名叫回来了嘛!
【作为武侠世界,怎么能够没有藏宝图呢?】
一手炮制了大量藏宝图的王平满意地看着他勾勒出来的地图,再加上那几句似通非通的诗句,一看就是隐藏了什么秘密的样子,然后,再加上一个足够动人的传说——这个不难,在周之前还有强国,对方的强大是真正一统天下的,而江湖上一直都有关于那个王朝的藏宝之秘。
【你是要用这个来行“禁武令”吗?】王睿很快明了了王平的谋划。
【是啊,既然不能瞒,索性光明正大地看他们自相残杀。武侠的没落,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而我,则对其进行了加速。所以,这个世界,注定又是不能积累功德的了。】
凡是武侠小说总是少不了因为某个秘密而出现的腥风血雨,而因为武功的传承基本都是单一教授,若是某一代出现断层,很可能这个武功的精髓也就此失踪,后人再也不会掌握,那么……也是一种另类的“禁武令”了。
谋划着让江湖断层的王平只是想了想要死多少人,就有些怅然,轻轻叹了一声。
虽然没有合适的谋士,但合格的帮手还是有的,何况,又不是要此时发作。于是,在钱财的诱惑下,总是有些人愿意去做一些不明原因的事——将某些箱子埋在指定的地点。也有些人好奇,想法子打开箱子看了看,不过是些书籍或者画卷之类的东西,也不见值钱,便依旧原样埋了,不再理会,时日久了,也就忘了这种怪事。
十年,王平用了十年的时间成为了厉棠威的首席谋士,也用了十年的时间把一环扣一环的藏宝图事完善到位,剩下的便是静待此事的发酵,而其结果,才是他想要的。
厉棠威是个将军,也是个江湖人,藏宝图对他的诱惑不可谓不大,知道了消息之后也忍不住派人去掺合了一脚,等到确定消息属实,江湖上甚至为此事组成“寻宝团”的时候,他果断拉着王平一起去了。
王平其实不太想去,这样的布局杀人到底是手段低劣了些,与其看那一场惨烈,倒不如坐等消息,却不好违拗厉棠威的意思,生怕他起了疑心,推拒一回不成之后也便去了。
“这一路上你也可看看风景,不是曾说最想要游遍天下吗?如今天下还不能够……总有一日能陪你……”厉棠威的目光柔和,语调轻松,竟是少有的好心情。
同坐一车的王平却是心头一跳,这几年,厉棠威的地盘不断扩大,地位愈发稳固,气度也愈发厚重,与之相生的则是对方那不知道何时升起的隐秘心思,他以为他掩饰得很好,却不知那都是王平故作无知的结果。
此刻,听得这番暗示意味浓重的话,王平装傻地笑了笑:“将军以后怕要更进一步,哪里还有时间游玩天下,倒是我这等功成身退的,才可畅游一番,看得天下美景。”
“功成身退?”厉棠威皱了下眉,忽而换了话题,“元和当年为何要追随于我?”
王平此生的名字叫做李元和,此时并不兴字号,亲近的唤一声排行便是了,再不然便以兄弟称,这般直呼名字,却是透着亲昵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当是时,非为不可,我既有计,自当为明主谋。”王平的话说得简单,所谓的“明主”是在恭维厉棠威。
厉棠威的眉头却是皱得更紧了,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一门心思打仗即可的将军了,多年下来,再不擅长,也懂得了一些权谋,知道了如何听话听音,只听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便有些不好——若当时非是他为主,而是其他人为主,他也会为之谋,为的便是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等念头未免让人心中抑郁,厉棠威只当王平是“无心之言”吐露心声,多少有些郁郁,不再开口说话,而王平则是松了一口气,庆幸再次压下对方某些奇怪的想法。
一路无话,直到参与了寻宝团一同踏上寻宝的路程,厉棠威都再未提起类似话头,只有些许暧昧,被王平刻意忽略,也就过去了。
第184章()
这一条寻宝之路的终局是一个解不开的“死”。为了能够一举建功,王平选择场地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又跟王睿借债,这才能够在随军的途中找到这样一座山中陵墓。之后的布置也是费了心思,为此很是埋了一些价值不菲的东西进去。
而在最终场地暗自埋下的火药,足够让陵墓整个塌陷,或许还能让山体出现某些变动,彻底掩埋了那些人活命的可能。
知道这一切的王平自然不可能以身犯险,亲自去那最终场地,在路上便屡次想要找借口溜走,可惜厉棠威既然对他有心,便不可能不跟他一同出入,最后无奈,只能找了个比较拙劣的借口带着厉棠威一行先与那些人分开,再找机会离开。
却不知是不是被厉棠威看出了他的想法,他竟然在与那些人分开之后就直接带着王平离开那座准备好的陵墓。
马车等在外面,一行人匆匆上车疾驰而去,行到一定距离后方才停下查看,心中惊疑不定的王平一直没有说话,默默地跟从他们动作,与厉棠威一同下车回望。
听到那火药爆炸的巨大声音时,心有准备的王平并未害怕,倒是厉棠威抢先一步以一种保护的姿势把王平拥在怀中,双臂勒得人发疼,待得平静之后也不放开手,眼露惊喜地看着王平,赞赏着说:“元和果然好谋划!”
王平不会武,耳朵被震得有些疼,却还是听清楚了这一句话,因为这正是在他耳边说的,他心中惊讶,面上却不露,抬头去看厉棠威的面色,对方毫无不悦之色,反而含笑看着他,“不过元和委实太过心急,我知你一直忧心江湖门派众多,有乱政之患,但这般草率除之,却是太过激烈了,恐结仇怨。你的心意我领了,这份仇怨也由我来担吧!你又不会武,能挡多少明枪暗箭?”
王平呆呆地看着他,一时竟是不太明白这话中意思的样子,让厉棠威笑容更大,索性直接把王平搂在怀中,“放心,我会保护你的。”
厉棠威满心喜悦地做完承诺,继而又搂着王平一起看那烟尘落定的场面,颇有几分共同指点山河的意思。
随行的那几位在五步开外站着,对着那一对儿竟是默然无言。
王平眼角的余光瞥见郭全的身影,对方似有所觉地抬头看了一眼,一眼匆匆,又急忙低了头,恭敬十足。他这些年愈发信任郭全,却不想,最终对方投靠的还是厉棠威,是啊,名正言顺的君臣,怎能因他私交而废?
幸好,幸好他习惯了谨慎,纵然在郭全的面前也总是留了一层掩饰,这才不至于前功尽弃,不过……
厉棠威是把他的“深谋远虑”给脑补成了“情深意重”吗?明明他在跟郭全说的时候,也只说是“忧心此患,却怕碍于同是江湖中人,将军心存义气,不愿相残,方才自作恶人,瞒了将军行事”云云,怎么到了厉棠威的口中,就好像是他“心有爱意为之虑深远,私下里做了种种安排”,这分明是……好吧,算不上南辕北辙,却也是偏差了意思好嘛!
偏偏,这会儿厉棠威认定了此事,一脸喜不自禁的样子,王平想要开口反驳,可两人说话间从无“情爱”二字,竟是无从驳起,也不好事事违逆,毕竟,有这一层“情爱”在,某些时候也是能够遮蔽人眼的。
从疏淡不觉到若即若离,王平的这一番转变初时并未被厉棠威所察觉,等到后来事忙,一下子那么多门派精英尽皆覆灭,正是打压的好时机,再有天下并未一统,也需要不断谋划,厉棠威纵有多少心思,却总被事情压着,倒也没急于一时。
王平拿捏着态度,一直保持在君臣若友的界线之内,若厉棠威不耐,便寻些别的事情给他,或者再找些事情自己忙,总之是不得空与他“谈情说爱”。
但两人之间的事情,到底也不是没有明眼人看出来的。
已经成为小将军的李茂便是明眼人之一,他没有跟爹娘说,而是在某一日亲自找了王平来问:“你跟主上是怎么回事?”
黎国立国十年有余,外人称呼厉棠威少不得说一声“国主”,而厉棠威手下这些人,则都是称呼“主上”,唯有王平不喜如此。以前仗着年龄小,没人挑他,一直称呼“将军”。始终这般叫着,在有人说起的时候只说一句“习惯了”,也无人非要为一个称呼与首席谋士较劲儿。
厉棠威更是不会,只不过原因不同,以前是他不拘小节,觉得一个称呼无关要紧,后来则换了一番心思,觉得这个仅属于两人的称呼有某些特别的含义和亲密,不愿改了。
将近一年的时间,王平的布置大部分都已完成,剩下的则无拘小节,总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
憋屈了这一年,对别人含有各种意味的眼神视若无睹,对别人含有深意的话语充耳不闻,他觉得自己忍功十足,但在看到这个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弟弟也这般质问的时候,灵光一闪,他有了个更好的主意,非要先分辨一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