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不是少爷扮的,就得搞好关系才是。
所以今日小凤仙亲自下厨露了一小手儿。
煎炒烹炸这类危险的活计还是算了,小凤仙做的是梅子糕。
新鲜的梅子捣碎,配上冰糖和桂花,用的是梅花模子,做出来的点心看着精巧细致,吃着酸甜可口。
配着微辣的凉拌倭瓜丝,清淡的冬瓜炖小排,再加上圆溜溜的一大个儿狮子头,一小碟儿碧绿碧绿的油菜苗。
还有一碗胡椒猪肚汤,上头撒着葱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林慧匆匆洗了洗手,坐下先喝了半碗汤,吃了一枚点心。
呵——舒服多了。
小凤仙站在一边儿看着,眼睛亮晶晶的,见到姑娘吃自己做的点心,好像还挺喜欢的样子,心里别提多熨贴了。
林慧抬头正好看到她的眼神。
说起来,其实小凤仙也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而已。。
林慧心中暗暗感叹了一声,这样一枚美女,若是在现代,不知是多少男生孜孜以求的女神,如今却要小心翼翼地讨好自己。
她指了指自己身边儿,笑道:“一块儿吃吧,咱们说说话儿。”
小凤仙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了半边凳子。旁边服侍的小丫头连忙给她添了饭和汤。小凤仙垂着眼睛,有一口没一口地吃了几筷子,也不知姑娘要和自己说什么。
多半儿是要说少爷罢。
“你这点心怎么做的?味道当真不错。”林慧用筷子点了点梅子糕。
说起这个,小凤仙还是很拿手的,暂且将林家少爷抛在一边儿,和林姑娘娓娓而谈,就梅子糕的梅子处理和冰糖含量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林慧有解语花相伴,心情甚好之时,萧世安却是越说越郁闷。
说的内容就是赵氏。
说的对象当然就是谢信哲了。
谢信哲越听下去,脸色越是勉强。
萧世安怎么这么能说……
只能怪他自找的了,谁让他多嘴问了一句,你什么时候娶了定远侯的老闺女,之前也不说知会一声?
结果萧世安就开始吐苦水了。
其实萧世安他爹,也就是安邦侯萧侯爷,老早就有与定远侯结亲的想法了。
可惜被当时的陈首辅抢先一步,透出要将女儿嫁给萧世安的意思来。
能与当权的首辅结亲自然也不错,于是陈氏女嫁了进来。
更可惜的是,没过多久陈首辅就倒台被治了罪,亲家的光没沾上,还差点儿受了牵连。
好在陈氏女没多久就识相地病逝了。
更好在的是,定远侯的老闺女还没嫁出去。
于是,萧世安的新夫人进门了。
对于这门亲事,萧世安并没有反对。
作为一名世子,他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世子夫人当然不能是罪臣的女儿。
定远侯和安邦侯一样,都是开朝老臣了,也和安邦侯一样,都需要极力维持勋贵的光环。
勋贵圈子有勋贵的规则,所以其实萧世安继室的选择范围本来也不大。
按他的想法,以自己的才貌性情,肯定能将赵氏拿下。
凶悍?
嘁,女人再凶,能凶得过男人?
可婚后几场较量下来,只能说……一半一半吧。
男人的凶和女人的凶,根本不同类型。
世子爷没输,赵氏也没赢。
最让萧世安郁闷的是,赵氏坚决地把持着自己的后院,声称在有孕之前,不能纳妾,也不能有通房丫鬟。
不仅如此,还将宅子里头大清洗了一遍,略有些姿色的,配人的配人,赶走的赶走,实在弄不走的,便安排在萧世安八辈子也不会去的地方,比如专门洗马桶的角落。
别说丫鬟了,平头正脸的媳妇也不能幸免。有个媳妇传话的时候,不小心多看了萧世安一眼——她之前没见过世子。
结果就被赵氏找了个不敬的由头,当着众人的面儿,狠抽了一顿嘴巴子。
这些当然都让萧世安很不爽,但是按照京中通行的惯例,赵氏如此要求和行径,都还算不上很出格。
京中贵女众多,女权甚嚣尘上。一般正室要求先有孕,甚至先育有嫡长子,舆论都认为合理。至于处置些下人,只要没有大批的死人,也没人理这类闲事儿。
闹过几回,没等萧家跟赵家理论,丈母娘倒先上门来了。
几乎是打上门来的。
按丈母娘的说法儿,自家娇养了多年的女儿,简直是十全十美,嫁到萧家做继室已是天大的委屈,竟然还被慢待,没能指东打西控制全府,那便是萧家的不是。
定远侯倒是没露面。
可以想像一下定远侯在家里的地位。
萧世安带着对定远侯的同情和对自家老爹的怨忿,找了个观战的由头,决定暂避南疆。
赵氏坚决要求同行。
怎么能放任好几个月,给那些狐狸精机会?
赵氏的理由是,自己的长兄在南邬,要过去探望。
萧世安想想也就同意了。
离了京城,没有定远侯府撑腰,自己再好生和她说说,说不定能有所转机。而且听说大舅哥十分明理,能有所助益帮忙劝劝妹妹亦未可知。
萧世安的盘算对了一半儿,错了一半儿。
出了京城,赵氏简直比他还要欢快,仿佛出笼的鸟儿,就差纵情欢唱了。可是,对他的约束,却一丁点儿也没放松。
不过大舅哥倒确实是个明白人。
第五十七章 明理的大舅哥()
说起赵家的世子赵连山,谢信哲也同意萧世安的看法,此人确实是个明白人儿。
赵连山早已过了而立,却早在弱冠之年,便自行提出常驻南邬。那时大庄初立,正是用人之际,京里头位置多得是。赵连山南下独辟蹊径,回头看来,极为明智。
当今皇帝秉性粗豪狠辣,对老部下也并不手软。
定远侯一家分开两处,可以看成是长子支援边疆,而父母亲眷则在京为质。
这个说法儿经有心人在皇帝耳边吹了吹风之后,皇帝深信不疑,觉得赵家实在太识相了,故此一直优渥有加。
而其实呢,继承人远遁,家产分置,真有个风吹草动,总能保住一头。
有鉴于此,定远侯的老朋友安邦侯当然有样学样,所以萧世安也就在西京待了好些时候,直到要娶亲才回京去。成亲不久又南下,大家也觉得理所当然。
赵连山在南邬经营多年,处事温和贤名在外,很是拉拢了一些人,根基甚是深厚。
对于妹妹妹夫的到来,赵连山当然表示热烈欢迎,但他并没有跟着到燕晗山来,而是在大碗居等着。
大碗居这名字很俗。
但地方相当的不俗。
价钱也相当的不俗。
俗人根本进不去。
这里是专门吃野味儿的地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燕晗山,自然吃个野味儿才应景。
一道就餐的除了主人赵连山,就是萧家兄弟和谢信哲,姗姗来迟的赵氏不用避嫌,自然在萧世安身边就座。
另有一位陪客,若是林慧在此,必定会吃上一惊,正是在酒铺中曾见过的,忙着讨好九姑娘的赵公子。
这位赵公子其实是赵家二房庶出,名叫赵连杰。只是此人虽然名叫连杰,其实和某位同名的武星相差甚远,文不成武不就,只爱风花雪月,倒是位极好的帮闲。
主子算下来人数不多,跟着的人却是极多。
护卫、长随、小厮、婆子、媳妇、丫鬟,林林总总一大堆人,将大碗居一楼几乎坐满了。
另有好些跟在主子身边儿服侍的还未在其中。
店里的伙计正忙着给这些人冲大碗的茶水,忽见一个十四五岁的丫鬟,从楼上快步而下,一边往下走,一边张望寻找。
果然找到了。
找的却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鬟。那小丫鬟长得胖墩墩的十分讨喜,坐在凳子上,手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包袱。
那大丫鬟过来,一把将那包袱扯了去,口中喝骂道:“你个小蹄子!有吃有喝你倒是跑得飞快,只知道坐在这里张着嘴等着塞!撑不死你!让你拿个椅垫,不知道主子要用么!等回去仔细你的皮!”
说着在那小丫鬟头上狠命捶了两下,抱着包袱匆匆又上楼去了。
那小丫鬟挨了打骂,却不敢哭,含着两包泪,只是呆呆看着那大丫鬟去了。
还是旁边儿的丫鬟看不过去,过来帮忙将她被打得散下来头发挽了,在旁劝道:“胖丫儿别害怕,小凤姐姐也是怕夫人怪罪,才拿你撒气。这些夫人随身要用的东西,都该是她们大丫鬟自己打理。咱们等闲那里近的了夫人身边?她嫌累让你帮忙捧着,回头自家又忘了拿回去,怪得谁来?”
胖丫儿点点头,看桌上已摆了四小碟前菜,忙取了一块儿辣萝卜放进嘴里,含糊道:“姐姐说得是。这萝卜不错,下饭最好。还是赶紧多吃些,若是回头被罚饿饭,也能多挺些日子。”
那丫鬟听了却是心酸,这话胖丫儿时常说。只因她小时候饿怕了,最怕便是挨饿,打几下反倒不如何。平时不管好的坏的,只要能进肚子的,都只管吃,所以才弄成这么胖个模样。
胖丫儿忙着吃的时候,楼上的主子们却连茶杯都没人端起。
赵连山和妹妹吵起来了。
“淑云!”赵连山的声调非常严肃。
说起来,他和这个妹妹虽然是一母同胞,其实并不算十分亲近。小妹出生的时候,赵连山已经十六岁了,第二年便娶了妻。没等妹妹长到懂事儿的年纪,便离开了京城。
亲情这个东西,并不是有血缘就够的。
他万万没想到妹妹居然被母亲给纵容成这个样子。
“你不是小姑娘了!这里也不是闹脾气的地方!”做哥哥的很自觉地充当长兄如父的角色。“今儿是给你和妹夫接风的好日子,就这么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