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日从各州发来的军情如雪花般飞向长信城,安宗被这些军情压得喘不过气来,没熬几日,便病趴下了。安宗一病倒,朝中便由太子主政。太子一上台,便提起梅玉台玩忽职守的事,杨凌云当然要为他说话。太子借着这个机会,便让杨凌云前往各州剿匪,若是不成功,就要杨凌云提头来见。
杨凌云走的那日,长信城又下起了雨,接着几天,都是阴雨绵绵。梅碧莹的产期将近,又听说梅玉台被参的事,整日忧心忡忡,人反倒消瘦了一些。常来府中看病的大夫过来诊脉,说是心郁气结,只要心情好了,身体自然就好。秋其为了让梅碧莹安心,每日下午吃过晚饭便会到梅碧莹屋中坐坐,也好让她开解开解。
建平王这些日子也没派人来请秋其到府中叙叙,秋其不知怎的有些失落,心情也不太好。这时候,府中的下人出了流言,说是秋其被建平王腻烦了,没可能再做王妃。
对于这样的流言,彩屏听到一次,就要与传流言的长舌妇大骂一通。大夫人听到了风头,将彩屏罚了几巴掌,这反倒惹得秋其不满,上大夫人的别院就为彩屏喊冤。大夫人听完秋其的哭诉,碍于面子,只好让传话的长舌妇卷铺盖回家,自此,杨府中再无人议论秋其的事。
建平王不再来找秋其,秋其也似生着闷气,也不去找他。她从建平王府上拿的几本书早就被翻烂了,但是她就是不去还,好像建平王迟早有天会来找她要这几本书。
自从太子把持朝政,朝中大小事务,都由太子的亲信操纵。他们这些亲信,大多都是靠溜须拍马上位的,现在小人得志,便对阻拦自己仕途的那些朝臣进行排挤。一时朝野震荡,朝中刚正不阿的大臣拼死上疏,太子却不管不问,令许多老臣寒心。
朝中的震荡,在民间也多有传闻。一时民愤激起,有些民间有影响的人士,甚至要上万人书,上疏安宗,请他另派人主持朝政,不要让太子一人把持朝政。
秋其听说了这件事,她还听说朝中有几位大臣正在密谋政变,将病倒的安宗请出来,让建平王代太子主持朝政。
这些小道消息每日在街角巷尾传来传去,每隔一段时间就变个样,秋其也不太信了。她最近总在想建平王,就算是和梅碧莹聊天,也会不知不觉说到建平王。梅碧莹笑她心中有了人,她却只是淡淡一笑,回击她一直与杨凌云说不清的感情。但是每次离开梅碧莹的住处,秋其也会想,在这幻境中,自己的感情是否真实?
民间出了事,太子也不能坐视不管。排除异己,自古以来都有。为了减少民间的抱怨,太子便让主管长信城治安的神机营前往各处抓人。神机营由建平王主管,是在六部系统外直接由皇帝亲自命令主管人的武装。建平王平日治军严谨,神机营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现在接到了这样的命令,倒也十分为难。
秋其听说太子让建平王抓人,心里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个差事,做得好要被骂,做得不好也要被骂。除非自己撂挑子不干,但也不能保证不会受罚。秋其想着太子也是十分阴险,不让长信城的衙役去抓那些反对的人,反倒让建平王去做。
神机营抓人的那晚,天上雷声滚滚,又打着闪电,让秋其怎么都睡不着。她在房中没点蜡烛走来走去,彩屏睡在房外,两人说着话,直到半夜才睡。第二天一早起来,才知城中出了大事,不过不是那些被抓的人出了事,而是宫中出了事。
skbshge
第十二节 情义已断()
天蒙蒙亮,皇城内一片肃静。安宗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微微发抖,自上次生病以来,他便一病不起,现在连说话都有些困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的长官,以及内侍的总管太监都站在他的床前,温顺又恭敬地看着他。而他的二儿子建平王,正跪在床头握着他的手,表情十分悲伤。
安宗的大脑还是清醒的,他转动眼珠,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些人,才发觉自己原来对他们一无所知。他们是什么时候勾结在一起的?还有自己以为温厚的二皇子建平王,原来竟是城府极深的人!
“父皇,太子殿下所做的事,群臣激愤,儿臣身为您的儿子,不能不管啊。”建平王说的冠冕堂皇,安宗将头一偏,不想再听。
建平王见安宗不再听自己说话,于是闭嘴不谈。过了许久,他紧紧握住安宗的手,在他耳边说:“父皇,你为什么从来没有瞧一眼我呢?”
安宗听完,扯动着双唇想说些什么,他浑浊的双眼微微动了动,却最终一句话都没说,慢慢闭上了眼睛。建平王放开他的手,他的父皇真的是老了,以前还能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现在却只能躺在床上苟延残喘。
他缓缓站起身,转身看着站在身后的朝臣,眼神狠决又冰冷:“这次太子殿下所做之事,天下人恨绝。朝纲政纪,皆是混乱,本王意欲重整朝纲,各位大人以为如何?”
中书令带头说好,其他三人也并无异议。建平王看着对自己俯首称臣的四人,心里十分欣慰,自己忍辱负重多年,终于有了成果。
从早上开始,整个长信城城中的人,都惴惴不安,秋其也不例外。她让周雄去街上看看昨晚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在房中踱着步,焦急地等待着。待周雄回来,秋其才知道原来昨晚朝中发生政变,建平王带着神机营的人,与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的长官,拿着皇帝盖章的圣旨,围了东宫,细数太子的种种罪行,并将太子关进了天牢。
秋其听完周雄所说深吸了一口气,这个建平王果然老谋深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令秋其发现太子与喜妃的奸情,让太子针对杨凌云,并成功让杨凌云南下剿匪,这一切的一切,他布置地如此缜密,他在她的身边,秋其居然都没有察觉。这样一个心思缜密的人,怎么会是自己记忆之中的清阳,这两人迥然不同,现在秋其终于看清。
秋其现在看清了这前因后果,她立即让周雄修书一封,即刻发给杨凌云。可惜杨凌云还没收到她的信,杨府便被建平王下令封锁了。现在朝中由建平王主政,可是南方大乱,杨凌云手握重兵,在外御敌。长信城这边的消息被封锁,杨凌云并不知朝局已变,还在外剿匪,更不知建平王封锁了杨府,以免他们传消息出去。
杨府封锁后,梅碧莹的忧思越来越重,她提心吊胆,整日以泪洗面。原本产期是五月底,现在孩子却要提前出生。梅碧莹痛得要死,门外守卫的士兵却不准他们去请大夫,让他们自己解决。大夫人在这种关头倒是明白事理,现在杨凌云在外作战,梅碧莹肚子里的孩子是杨府的希望,如果母子死了,那她就算有一百个说法,心里也会不安。
她让府中有经验的嬷嬷接生,自己和秋其一起到前院与守门的府兵说情,让他们能出去请大夫过来。那府兵的头领还算是通情达理,让他们写明请哪位大夫,就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去请。秋其觉得不放心,说要和那名士兵一起去请,在他们的说情之下,那位军官终于同意了。
秋其去请周大夫,顺便将自己写的信交给了周大夫。这个周大夫是杨凌云的密友,他将秋其交给他的信藏在药箱中,让自己的伙计带出了城。梅碧莹顺利产子,孩子的样貌像极了杨凌云,这孩子一生下便会笑,秋其头一次看到人类的婴儿,感到惊奇不已。
梅碧莹为这孩子取小名为“多多”,秋其不解,她便解释道:“我希望这孩子多点快乐,多点幸福,多点欢笑。”
秋其点点头,梅碧莹让她抱抱孩子,秋其小心翼翼接过。多多的身子柔软又滑腻,皮肤白里透红,又小又可爱。秋其抱着他又亲又笑,完全忘记了自己现在还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环境里。产妇身子虚弱,秋其让梅碧莹好好休息,她安慰她杨凌云会回来的,无论外面发生什么,多多都不会没有了父亲。
建平王派人来请秋其去府中做客,秋其没有迟疑就答应了,她带上彩屏,还是如第一次那样坐着马车就去了王府。
王府内的摆设还是没有变,秋其却觉得这一切都变了。原本两人都是坦诚相待,不问天下与国家,现在却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建平王在后花园设宴,秋其沿着那条石子小道走到湖中心的凉亭,建平王背着手看着湖面背对着她。他的身姿依旧挺拔熟悉,听见身后有响动,他转过身,对秋其一笑。
“你来了,请坐。”建平王客套地说。
秋其走到石凳旁坐下,建平王为她斟酒,自己却先喝了一杯,自顾自地说:“你不会怪我限制了你们的行动吧。”他语气真诚,像是真的在乎秋其的想法,秋其喝了一杯酒,微微一笑。
“王爷做事,还需要在意我们这些人的感受吗?”秋其语带嘲讽。
建平王欲言又止,这注定是一次不愉快的见面。秋其想到他这次的行为,倒是惊讶他居然与清阳的行事作风相同,两人总是提前想好要做的事,根本就不会提前告诉你。
“如果我说我是迫于无奈,你会相信吗?”建平王又问。
秋其摇摇头,她不想骗他,说了相信,他会信吗?
“那我这次就告诉你,你的兄长,除非他主动交出兵权,否则本王一定会让他后悔的。”建平王淡淡地说,但这话语中的威胁力却一分不减。
“王爷想让谁死,就让谁死。小女的兄长听与不听,都在于他自己,王爷为何要告诉我,为何不直接下旨给我的兄长。”秋其正色道。
“我希望你能将这消息传给他,而不需要本王再下一道旨。”建平王想不用一兵一卒就让杨凌云放弃兵权,而做这个最好的,当然就是秋其。
秋其冷笑一声:“王爷凭什么认为杨凌云就会为了一家老小而放弃兵权,王爷不了解杨凌云吗?”
建平王当然知道杨凌云的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