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田的老娘就给老两口打圆场,“可不是怎么地。那身边跟着的丫头,瞧着都比大户人家的小姐气派。那不穿金不戴银的,可打眼一看,就是不一样。比那些金银恨不能挂一身的姑娘家,都体面。”
“明儿,你们把咱们家里的干菜,冻着的果子,装上一车,给王府送去。”老太爷拿起旱烟袋,叮嘱了一声。
“就送这个?”老太太觉得寒酸,拿不出手。
老太医又火了,她们知道个屁。这位王妃的底细,他也听孙子提过两句,听说不光是国公府的姑娘,还是东海王的后人。那这身家有多少,不用想都知道。光是放在明面上的嫁妆,都能换半个盛城,人家能缺什么?什么都不缺。就是把自己的家底搭上,都不一定能入人家的眼。“就送这个,以后,常走动就是了。跟亲戚里道的串门子一样,有什么送什么。你送的贵了,王妃还得还了更贵的回来。时间长了,就不招人待见了。”
理是这么个理!
婆媳俩对视一眼,就都不言语了。
五娘从胡家出来,感觉到了几个丫头的情绪,“怎么?不高兴了?”
春韭往身后的胡家看了一眼,“总感觉这些人对主子,心存戒心。”
“正常的。”五娘倒是不怎么在意,“王爷跟京城的关系一直特殊,可以说这种对立情绪,从上到下,都有。我又是赐婚来的。还没有跟王爷圆房,算不得正经的女主子。就算是女主子,他们也一样会有这样的戒心。会想着,是不是我想通过拉拢他们为京城那边谋划什么。但出发点,他们都把他们当做王府的人,将王爷当成了主子。要不然不会冒着得罪王妃的风险,如此行事了。”五娘说着,就长叹一声,是她自己,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不过,及时发现这个问题,改正过来还是来得及的。
“春韭,你拿着名册,带着人挨家挨户的去替我拜年吧。”五娘站住脚,扭头看向海石,“你们跟着我,去那些阵亡的将士家去瞧瞧。”
本来阵亡的将士家里,她打算过了年就安排人再做安排,如今倒是要提前了。
如果大家都对自己没有什么信任,而是怀着怀疑的心态,那又何必过去叫人家难做呢。这些阵亡的将士家里,总没有什么值得人图谋的吧。
几个丫头知道五娘的意思,虽然替主子委屈,但这也是让王妃在辽东迅速立足的办法。
再说了,王妃亲自给阵亡的将士家先拜年,而忽视了如今那些正在高位上的。谁还能挑出错来。死者为大,活着的人给死了人让路,是理所当然的。
尤其是对于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活下来的将士来说,王府能记得这些人,也算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五娘原本以为见到的应该是很多孤儿寡妇,等真的走访了一边,才知道自己又想当然了。
这里守节的观念很淡泊,男人战死了,女人再嫁的情况比比皆是。
“不是咱们不愿意为那些死鬼守着,是留下咱们这些孤儿寡妇总得想办法活下去吧。”一个妇人这么跟林雨桐道。
家里有老人要赡养,有孩子要抚养,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有时候,死比活着容易多了。
更有些寡妇嫁人,就事先说好,嫁了人也要管先头丈夫留下来的公公婆婆的。这样的女人不仅不会被夫家瞧不起,还会更多的受人尊敬。有情有义的媳妇,娶回家里是一种保障。
这些事情,给了五娘很深的感触。她觉得自己接触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辽东。
而下面的普通百姓有这样的想法,却是在宋承明这些年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形成的。如今,更是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她觉得,自己不仅重新认识了辽东,更加重新认识了宋承明。
他在治理地方上下的功夫,一点都不比治军小。
在五娘眼里,这已经不是鼓励寡妇改嫁这一点点的改变,更是影响着人们的是非观,和道德观。
晚上,她一个人坐在灯下,才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大概还真有些想当然了。
这不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己还是太急切了些。
“想什么呢?”宋承明回来,就看见五娘坐在灯下发呆。心里还咯噔了一下。
今儿五娘其实是给了他一个惊喜。这些事都是他一直想做,但抽不出身做的一件事。五娘不用自己提点,处处都想到了,他其实是松了一口气。
他一直害怕五娘融不进辽东,如今这心,才算真的是放下了。
猛地有人说话,五娘还吓了一跳,知道是宋承明,就起身去解他身上的大氅,“回来了?先去梳洗。我还当你今晚赶不回来了。”
宋承明看她神色,小声道:“怎么?不高兴了?”
五娘笑了一下,“赶紧去。出来咱们再说话。”
宋承明一把将人圈在怀里,“过了年你可都十四了,十四岁不算小吧。”很多姑娘十四就嫁人了。怎么算都不算小。
五娘推他,“别闹,叫我娘知道了,可没你的好果子吃。赶紧去,身上一股子酒味。”
宋承明低头闻了闻,“就喝了三杯,你还闻出来了。”
“这什么酒,味道这么冲。”五娘在他身上又闻了闻。
宋承明笑道:“你还当是什么好酒不成?都是自家酿的土酒,浑得很。火辣辣的烧心。天太冷了,驱寒的。”
说着,就松开五娘,“给我弄点吃的。路上一颠,肚子又饿了。”
这才转身去洗漱。
饭菜是早就准备好的,一直在锅里热着呢。
宋承明出来,饭已经摆上了。几样素菜,一碗粥,一碟子象眼馒头。
“还是你了解我,正想吃点清淡的。”宋承明坐到炕上,“吃了一天的烤羊,都上火了。”
“猜出来了。”五娘笑着道。
宋承明看五娘的话不多,边吃着,边打量五娘的神色,“怎么了?谁惹你不痛快了?”
“没有的事!”五娘深吸一口气,“就是觉得你很了不起。”
宋承明莫名其妙的看五娘,“这话怎么说?夸的我心虚啊。你以前可不这么夸我。”
五娘抿嘴笑,“那不是没发现你的好吗?”
宋承明拿着馒头的手就顿住了,“这话可叫我委屈了。我的好这么难找啊?”
五娘捶他,“别贫嘴,赶紧吃。”
“你说说,我哪里好了?”宋承明眼睛灼灼的看着五娘,一副不给答案就誓不罢休的样子。
第169章 擦枪走火()
第一百六十九章擦枪走火
两人晚上躺在炕上,宋承明才说起这些年辽东的事,“不是没办法,谁会在这里过活。以前啊,这都是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可就算是犯人,也不愿意安生的待在这里。朝廷为了防止犯人逃亡,就安排家眷一同流放。一个人逃,容易。撇开老婆孩子逃跑,谁能干出这事?留下了老婆孩子就是个死罪。哪怕是十恶不赦的人,对亲人,他也下不了这个狠心。可这个旨意下来,执行起来也是有难度的。因为不少女眷在路上被押解的衙差役给糟蹋了。死在半路上的多不胜数。这样一来,还真是得不偿失。更是将犯人心底的怨气给激发了出来。所以,早些年,这里真是一块恶地。”
“可这辽东,却是太、宗皇帝亲自给端慧太子定下的地方。”五娘翻了身,面朝宋承明,不解的道。
“这就是祖父的意思了。要是连这个都治理不好,就别闹腾了。”宋承明笑了一声,“同样的道理,只要治理好这里,手段谋略胆识就都有了。有了这些,就有了自保的能力。干点什么不行呢?”
也有道理。
就听宋承明继续道:“所以,这里跟其他的地方比起来,不仅民风彪悍,而且相对更开放。随之而来的,就是道德上的缺失。得叫他们明白,类似于女子守节这样的事,都是小节。但奉养老人,抚养子女,有责任心,愿意承担责任才是大节。”
五娘静静的听着,沉吟良久才道:“辽东给我的感觉很好。”
真的很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崇尚忠孝节义。这在当下,对于凝聚人心,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今儿好像是有点急躁了。辽东上下对我,应该还心存疑虑。”五娘说的很平静。
宋承明道:“过两天在家中宴客,叫你见见下面的人。”
五娘摇摇头,“不急!”她笑道,“强盗入伙的时候,都讲究个投名状。我这要是拿不出投名状来,也不好立足啊。这事不急,等我投了投名状,咱们再细细的说。”
宋承明被逗的哈哈的笑。
笑个毛线。她容易吗?
五娘翻个身,背对着宋承明,“睡觉!”
眼睛才闭上,就觉得背后一凉,紧跟着一个滚烫的身子钻了进来,一把将她抱住,“沐清,叫我抱抱。”
身上跟火炉子似得,连喷出的气都是烫的。五娘不敢动,由着他抱着,“你老实点,别乱来。”
“十四成婚的多了去了。”宋承明有点委屈。
五娘将他不老实的手按住,“你答应我娘的。回头我娘知道了,肯定不饶你。”
宋承明的喘息声更大了些,一口咬在五娘的脖子上细细的品咋。
手也伸进了衣服里,两下拨弄的,将肚兜的带子解开,直接给扔出去了,“叫我摸摸,别怕。”
能不怕吗?擦枪走火了怎么办?
“我心里有数。”宋承明说着,就在五娘嘴唇上使劲啃。
疼死了!这家伙不会接吻。
五娘推不开他,只得示意他轻点,然后才配合着他接吻。
“受不了了。”宋承明一口咬在五娘的肩膀上。五娘不敢动,由着他在自己身上蹭。
折腾到半夜,林雨桐才睡着。除了没做到最后一步,其他的该做的都做了。
“无赖!”五娘迷迷糊糊骂了他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