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人将宋承乾煽动叛乱,洗劫金库的罪名归咎在我身上,认为是宋承乾无法割舍下我这样的美人,才策动了这件事。认为我该为此负全责。”
她平静的说着,仿若这一切的凶险都和她无关一样。
五娘猜测道:“是明王护着你的?”
三娘点点头,“是!是他护着我,没叫我死在乱箭之下。”
五娘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短短的几句话,诉说的是怎样一种艰难。
“委屈你了,三姐。”五娘哽咽的,只能说出这几句话来。
三娘却笑了,“不想告诉你,就是怕你跟着担心。看你过得好,知道家里过的好,我即便明天就死了,也没遗憾了。”
“说什么死不死的话?”五娘拉着三娘的手,“活着吧!都要活着。”
三娘笑了笑,眼里没有波澜。
五娘问三娘,“你跟明王……你们之间?”
“罗敷有夫,使君有妇,奈何?”三娘挑眉对着五娘笑了一下。“放心,我不是只知道情爱的小姑娘了。掂量的出来轻重。”
五娘摇摇头,“真是造化弄人。”
两姐妹相对而坐,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而屏风的另一边,宋承明对着明王却不肯多提一句关于乌拉归山换盐的事。
“在下知道辽王作难。但是乌拉圭如果现在不收回大秦,来年咱们就未必真的愿意用它来交易了。”明王端着辽王泡着的茶。
宋承明笑道:“那是明王还不了解本王的性子。本王不是那等迂腐之人。对于无用之物,不管给他赋予怎样的意义,无用之物就是无用之物。本王坚决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明王嘴角微微有些僵硬,“那辽王看这样好不好?我们用乌拉圭山做抵押,等将来有银子了,我们再赎回。”
宋承明耻笑一声,“你当本王是傻子糊弄呢?”
他看了屏风后面一眼,“不得不说,你带来了一个好帮手。本王的小王妃,想家想的天天晚上哭嚎不止。见到姐姐,才好点。只是到底年纪小,哎呀,头疼。”
明王一笑,也不知信了还是没信。“那辽王觉得,我们还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买卖才谈得下去。”
“一万只羊,或着两千头牛。”宋承明看着明王,这对你们来说,不算艰难。
你金库被盗了。难道牛羊也被盗了?
宋承明呵呵一笑:“我要的又不是战马,牛羊而已,不算过分吧。”
第162章 懂得尊重()
第一百六十二章懂得尊重
说心里话,人家这条件还真不过分。
要真是宋承明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他的条件,他才会觉得有诈。
不是乌拉圭山有问题,就是他们给自己提供的盐有问题。
明王迟迟没有说话,沉默了半晌才道:“不知道辽王给咱们的盐,会是什么样的盐?这个我需要弄清楚。”
宋承明点点头,拍了拍手,常江转身出去,转眼就又端了一个盘子进来了。
盘子上的盐有三个成色,一个颗粒大的粗盐,吃到嘴里有些苦涩的味道。
另一种是青色的,比粗盐颜色淡一些,颗粒小些。
而另一种就是白盐,又细又粉。
三娘和五娘听到宋承明拍手的时候,就起身,两人绕过屏风,就刚好见到端上来的盘子。
“这好似比咱们家里用的盐还精细些。”三娘指着白盐道。
五娘跟着点点头,“这是工艺又更精纯的缘故。这个盐没有半点苦味,味道更细腻。”
三娘就用指尖挑了看,“在乌蒙,就算是贵族家里,用的也多是青盐。看来成家不是不肯提供盐了,而是提供不了盐了。”
十分的直言不讳,当着明王的面什么都敢说。
五娘就轻笑一声道:“这个是自然。成家以前的盐都是抠出来的朝廷官盐。成家造反,盐自然不会提供给成家。他们自己的盐,配给不出问题就已经算好了,哪里还有精力管的了乌蒙。”
三娘点点头,“听说西北也有盐井?”
当然也有盐矿,储备还很丰富。但想要开采,难度也太大。
她笑道:“有几处露天的,产量有限,成家自给自足尚且很困难。”
明王看了三娘一眼,才朝五娘点点头。想来是五娘替他问了他想问的话。
三娘笑道:“这白盐虽好,但是就算贵族,能吃得起的也不多。”这是要商谈价码。
五娘就打岔道:“三姐别管人家吃得起吃不起,你吃的盐我全都包了。回头就给你送一车去。”能吃两辈子。
“去!”三娘啐了五娘一口,眨着大眼睛问五娘,“真不能低点了。我知道,别人再怎么缺盐,你是不缺盐的。”
金家住在海岛上,最不缺的就是盐场。更何况,辽东本就靠海,也有自己的盐场的。虽然不能跟金家似得,他们的规模小,受季节影响也大。但除了自给自足,有些盈余还是能的。再加上辽东有朝廷的配给,自己产的就算是剩下的。这也是为什么明王跑来跟宋承明买盐的原因。
五娘摇摇头,“有些事,我是做不得主的。三姐需要,肯定紧着三姐。但价钱上,低了我也难给人家张嘴不是。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能因为自己,就叫金家做赔本的买卖。
两姐妹你来我去,商量的似模似样。
三娘就叹了一声,看着明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宋承明指着盘子里的盐,“如果可以,可以换取一年的量。这三种盐,我可以都给你们配上。九成是粗盐,一成是青盐。另外再送一车的白盐。”
“五千只羊,五百头牛。”明王还了价钱。
“三千只羊,一千头牛。”宋承明拍了拍明王,“我们跟你们不一样的。我们用牛是耕地用的。所以,你多给牛,少给羊。咱们这生意才能做下去。”
明王点点头,“成交!”
双方说的很利索。
等将乌拉圭山彻底的划给了辽东,这件事就算是完成了。
“过了年再走吧。明儿都年三十了。在汉人这里,可算是过年了。”五娘就开口留她们。她也确实是想要三娘好好的过个年。
三娘就看向明王,等着他的决定。
明王看了哈达一眼,就道:“实在是还有要事在身。不能多呆。等食盐准备好以后,交给哈达。她负责带人运回去。”
意思是,他要带着三娘先走了。
五娘看了看外面,又飘起了雪花。就担忧的看三娘。
三娘轻轻的摇摇头,半垂下眼帘。
五娘就叫人准备雪橇。好歹坐着没那么受罪。
这次明王倒是没有反驳。将人送到了城外,看着三娘上了雪橇,五娘才上前,亲自给她把帘子拉好。“三姐……保重。”
三娘伸手,轻轻的给五娘擦拭了脸上的泪,才道:“好好的……过日子。记得给我消息。”
五娘点点头,“车厢后面是给你准备的东西,有包好的饺子,馄饨,煮一煮就能吃。香肠腊肠,还有各色的酱。以后需,你要有什么想要的,给我捎句话,我叫人给你送去。真有危险的时候,其他的都不重要,保重自己,活着,才是最要紧的。”
三娘吸吸鼻子,将脸扭在一边,不敢叫五娘看见她脸上的泪,“我都记住了。你回吧。”说着,强行将帘子给拉上了。遮住了五娘的视线。
曾经,姐妹的不和,在这冰天雪地,大雪纷飞的边塞荒野,变得那么的可笑,又微不足道。但却又那么的清晰,这才发现,留在心里的,此时不是恨,而是难以割舍的牵绊。
宋承明扶住五娘,“别哭了。离的不远,想见总能见到了。”
五娘摇摇头,“就是觉得心酸。”
等雪橇走出很远,远到向后看,五娘整个都变成了一个黑点,三娘才失声痛哭。
“姑娘……”珊瑚想安慰她什么,可是话没出口,就先哽咽了。
三姑娘的日子太难了!
新婚夜里,那汗王在跟自家姑娘洞房之后,又宠幸了两个女奴。当自家姑娘是什么?别说是姑娘,就是这些丫头,都恨不能捅死他。
当时,姑娘羞愤不已,手里拿着匕首,就放在脖子下。是她们这些丫头,跪在地上,求她活下去的。
从那天之后,三姑娘的眼里,就再也没有情绪了。
如同这般失控的情况,还是第一次。
“我知道,咱们得活下去。”三娘拍了拍珊瑚的手。
两人正要说话,帘子一撩,明王跳了上来。
三娘朝珊瑚点点头,珊瑚就走了下去。
三娘眼睛还是红的,看了明王一眼,才道:“怎么?还有事?”
明王一把把三娘搂在怀里,“我就是想要跟你单独呆几天,才急着赶路的。”
三娘挣脱了出来,“在我们汉人眼里,这么做是不对的。”
“但汉人还有一句话,叫做入乡随俗。”明王抬起三娘的下巴,“你怎么不按照这句话去做呢?我知道,你不讨厌本王。但是你厌恶汗王。”
三娘的手瞬间就在袖子里缩成了拳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汉人的老百姓,都懂这句话的意思。”
明王看着三娘的眼睛,“你真这么想?”
三娘就不说话了。
明王放开三娘,才发现将她的脸上捏出了指印来。顿时就有些慌乱,“我……我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三娘一点也不在意一样,抬头看着明王,“你知道我最羡慕辽王妃什么吗?”
“什么?”明王不由自主的问道。
三娘嘴角就带了笑意:“辽王妃以前,可不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她处事圆滑,却又谨小慎微。跟她接触过的人,就没有不喜欢她的。她总是知道怎么做,怎么说话,能讨大家的喜欢。”
明王就皱皱眉,“这不好!这不是自己太会算计,就是底气不足,不这么做过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