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顺恭苦笑一声,道:“这怎么就是个狼崽子呢。这些年,养的不可谓不尽心。用的心血一点不比三娘少,给她的也从来都是家里的头一份。怎么到头来……”说着,他看着云高华就道,“父亲,您今儿是见了,那孩子真是再一瞬间动了杀念。儿子感觉的到的。”
云顺谨就耻笑一声,“我记得东海王曾说过一句话,叫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二哥,这家里的人,有几个对五娘好,不是抱着别的心思的。连你这个当爹的都是如此。那就怪不得别人了。”他没说的是,怎么就说什么动了杀念的话。想杀他他早死了。还能叫他活到现在?不过是刻意的吓唬罢了。五娘不会蠢到自己背负一个弑父名声。他这话,实在是言过其实。
云顺恭转头看着歪在一边,手里捧着汤碗,却说着凉薄的话的弟弟。想说什么,到底还是咽了下去。这个弟弟,不是自己能随意呵斥的。毕竟是位居高位,手握实权。
云高华将两个儿子的神情收在眼底,心里一叹,就转移话题道:“金家的事,只怕戚家知道的最清楚。”而戚家,也是自己的第一任岳家,是云顺恭的外家。如今的戚家当家人戚长天,是云顺恭的表兄。这些年虽然不亲近,但相互之间也没疏远多少。联系总是有的。
云顺恭摇摇头,“别的事还罢了。只怕这事,就算问了,戚家也不会说实话。看五娘的样子,五娘该是什么都知道的。但今天她这样的态度,虽然是对我这个当爹的不满,但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一种态度。她是宁肯撕破脸,也不会多说的。”
云顺谨笑道:“可这孩子自身,本就是答案。云家的实力和能力,毋庸置疑。”
云高华点点头,就道:“只是不知道,金家这突然一露面。会对戚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毕竟受危险最大的是他们。”
云顺谨就道:“无非是两条路。一则是吓的缩了回去,彻底的不敢露头,本本分分的做他的靖海侯。二则是孤注一掷,放手一搏,或许就柳暗花明,海阔天空了呢。”说完,他就看着云顺恭道,“二哥以为,以戚长天的性情,他会选择哪一条路呢?”
云顺恭面色有些沉重:“戚长天这个人,不会甘于平庸。也不是一个会被吓得裹足不前的人。”
云顺谨点点头,就不再说话了。
云家要是出了戚家这样的叛臣姻亲,那可真就是有趣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云家的姻亲中第一个叛臣不是戚家,而是成家。
谁也没想到,西北之变,来的这般的迅猛而又势不可挡。
天下大变,风云骤起,战火开始蔓延……
第121章 没有选择()
第一百二十章没有选择
东宫。
李山跪在宋承乾的身前,哽咽的道:“殿下,早作决定吧。”
宋承乾的面色苍白中带着青色,颓然的坐在椅子上,好半天才道:“悄悄的,找付昌九。就说,孤有极为机密的事情,要找父皇。”
李山愕然的抬头,“殿下!您这样不是自投罗网吗?”
宋承乾看了一山一眼,眼里迸射出几分锐利的冷光,“快去!”
李山再不敢耽搁,快速的离开了。
付昌九得到消息的时候,还十分的诧异,什么事情,叫太子殿下这般的谨慎,连光明正大找皇上都不敢了。
但太子的身份不一般,又向来不是一个没有成算的人。他说是要紧事,自然是十分紧要的事情了。
于是赶紧进了大殿,附在天元帝的耳边说了。
天元帝点点头,“避着人的耳目,将人带出来。去奉先殿。”
付昌九应了一声,快速的退下了。
奉先殿。
天元帝见了穿着太监服侍的太子,看他双眼通红,面色惨白。心里先是一惊。
大殿里只有父子二人,上面供奉的是宋家的列祖列宗。
“什么事,让你这么小心?”天元帝转身,问宋承乾道。
宋承乾跪在一个个牌位前,小声道:“父皇,成家反了。”
“什么?”天元帝以为自己幻听了。
“成家反了。”宋承乾仰起头,看着天元帝道:“成家将西域诸部撵往了更西边。如今连带西北一起……父皇知道,这一片疆域究竟有多大。”
天元帝先是愕然,继而只觉得天旋地转,“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你又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才知道。”宋承乾摇了摇头道,“儿子也不想的。儿子姓宋,咱们宋家的江山还轮不到别人来坐。”
天元帝看着宋承乾的眼睛,是的,太子的话他信。
“那么之前,成家父子要出征……”天元帝眼里闪过一丝幽光,马上就明白了,“好好好!成家当真了不得。将朕耍的团团转。”
太子垂着眼睑,没有说话。成家这一手,也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成家这些年在西北,年年都跟西域诸多有摩擦。朕以为,成家能守住,就已经是功德了。没想到,西北军完全是有能力战胜西域的。但成家却没有这么做。为了什么?现在朕明白了,只要边陲还有危险,成家的价值就不会降低。”天元帝如同暴怒的野兽,但却丝毫没影响他理智的判断。
太子就更不能说话了。这个主意,是他当初暗示给成厚淳的。保全自己,有时候,是需要给对手培养敌人的。
他如今也想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说来说去,还是人心难算。
“你想怎样?”天元帝压下心头的怒火,看着宋承乾道。
宋承乾抬头,没有丝毫回避的看着天元帝,“成家偷偷送了消息,想叫儿子去西北。”
天元帝眼睛一眯,看着宋承乾的眼神透着深意。
宋承乾像是毫无察觉一般,继续道:“西域,毕竟不是汉人的地盘。成家打下来,但治理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西北,他们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但是想继续控制西北,只怕名不正言不顺。成家想要起事,就成了乱臣贼子。他们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而儿子这个太子就是。一则,他们认为儿子有野心,也有魄力,去坐镇西北,继而觊觎天下。所以,儿子不会反对,甚至会积极配合。二则,他们需要一个傀儡,一个借口,来安定西北的人心。”
“父皇,不管您承不承认,大哥的崛起,戚家的咄咄逼人,都让将来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谁也不敢肯定,儿子这个太子就能顺利的继承一切。翻开史册,太子没几个好下场的。如果,有西北加上西域,以儿子的性情,当然愿意一搏。哪怕明知道是被利用的角色。”
“所以,他们笃定儿子会答应的。会去冒这个风险的。即便儿子不答应,他们也有办法逼得儿子答应。毕竟,成家跟儿子绑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成家反了,父皇还能信任儿臣吗?”
“这跟儿子造反,也没差别。如果不去西北,等待儿子的命运又将是什么呢?”
“留下是死路,去西北尚有一线生机。儿子没有选择。”
说着,宋承乾的眼泪就留了下来,“父皇,您要是处在儿子的位置上,您会怎么做呢?”
是啊!自己会怎么做呢?
天元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道:“起来吧。你既然坦诚的告诉了朕,就直说吧,你心里是怎么打算的。”
宋承乾看着天元帝,半点不回避的道:“儿子希望得到父皇的允许,去西北。”
“说下去。”天元帝也看着宋承乾,眼神里有前所未有的认真。
“江山是咱们宋家的。这一点,儿子和父皇的心思是一样的。所以,儿子目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为了避免成家继续想办法逼迫儿子,父皇将儿子直接给圈禁了。另一条……”宋承乾盯着天元帝一字一顿的道:“另一条路,就看父皇怎么想。您是想叫成家在西北称王,还是儿子在西北代替成家称王。”
与其便宜成家,何不留给自己的儿子。
天元帝马上就有了这样的念头。“你是想将计就计,干脆就跟着成家去西北?”
“成家现在孤注一掷,儿子阻拦不了。但既然他们需要儿子做这个傀儡,那倒不妨儿子去慢慢筹谋。有父皇在暗处相助,西北总落不到别人的手里就是了。”宋承乾淡淡的道。
“如果你败了呢?”天元帝不由的问道。
“横竖都是死,也没多大差别。所以,儿子只能胜。”宋承乾双拳握紧。
“是啊!你留下来,朕就不得不治你的罪。你走了,反倒有了一线生机。不光你有了一线生机,就是西北,也不一定就会真的旁落。这一点,朕无法否认。”天元帝没说出口的就是,放他走,也有天大的隐患。那就是他若是真在西北扎下根,那这天下,他一样是要觊觎的。
但是给自己的儿子,似乎心里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再说,他本来就是太子。
天元帝深吸一口气,道:“按说想的做吧。付昌九会配合你的。”
“父皇!”宋承乾哑着嗓子喊了一声,眼泪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他跪在地上,膝行两步,抱住天元帝的腿,“父皇……”这一声叫的情真意切。
他们都知道,这一别,今生再活着相见的可能性不大了。
从今以后,父子明面上就只能是仇敌了。
宋承明想起小时候的情景,一幕一幕在眼前不停的闪过。这一次离开,要么争不过成家父子,被人家卸磨杀驴。要么就是胜了成家父子,可他依然是叛臣,除非能再打下这天下。将自己的父皇赶下皇位。
他们是天下最尊贵的一对父子,可突然发现,他们也有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那一天。
天元帝不敢转身,不敢低头去看太子一眼。耳边的哭声,跟十多年前,太子出生时的哭声相交叠,叫他顿时心痛如绞。
“记住,这江山必须姓宋。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不能落到旁姓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