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十大金曲没有入围,只会在现场揭晓,这一年来丁宁出了那么多热歌金曲,哪怕是再不认可他的人也明白其中肯定会有他的歌。
抛开惊人的14项提名,最惊人的还属《孔鹊》和《人间》都入围了年度最佳专辑。
再加上《种子》,五个年专提名,万维竟然占去了三个!
而且都是刚出第一张专辑的新人入围!
这比破天荒还破天荒,要知道三大奖中,年专这一奖项,基本很少颁给新人,也就是郑维这样一出道成绩就势如破竹的逆天新人出现的时候,才会例外,历来新人专辑入围的也极少。
可今年五个入围名单,居然有三个新人面孔,还都和丁宁深有瓜葛,金针奖对丁宁的肯定可见一斑。
懂的人都清楚,这是金针奖变相地表示,这一年国内歌坛,数风云人物,非丁宁莫属。(。)
第324章 金针奖 一()
华语音乐三大奖各有特色,内地音乐兴起后,华语音乐盛典是内地收视率最高的,主要是有央视力挺,又对国内各娱乐直播敞开了直播门槛。
金曲奖是最有历史,也最具影响力的,在亚太地区都有知名度,论起权威性,也是三大奖中最不受质疑的一个。
而金针奖比较尴尬,这种尴尬和港岛自身息息相关。
港岛尚是殖民地时,由于位置十分特殊,一度风光无限。
但在回归后,哪怕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遗留,港岛在国内国外的重要性,都在毋庸置疑地逐渐降低。
这种降低是方方面面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音乐上,港岛地位的下降,从粤语歌曲热度这些年大幅下降,市场迅速萎靡就能窥出一二。
金针奖在这种改变下,一度沉寂到于2010年后停办了三年,去年刚复活,再复活时,内核上已有极大变化。
很讨巧,它的变化,没有从权威性上着手,毕竟金曲奖的权威已深入人心不可超越,而是从专业这一角度入手。
这专业,可不是说评奖的专业,而是颁奖典礼办得专业。
国内的三大奖,之前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注重颁奖,但不注重现场。
三大奖办了这么多年,给人留下惊艳印象,让歌手或歌红起来的,几乎没有,这就是现场的缺失。
当一堆专业歌手呈现出ktv演唱一般无趣的表现时,相信所有人是过目就忘,关注程度也大受影响。
相反的是,国外的格莱美等音乐大奖,较之颁奖,更注重现场,真正做到了把颁奖典礼当成一次全娱乐圈的盛会来对待。
它们的颁奖舞台,是明星们向大众展示推销自己,或是打歌、推新专的难的舞台。
而不仅仅是,哦。你拿这个奖,我拿这个奖,然后皆大欢喜或者愁眉苦脸地回家,之于后续。无非就是程式化的谁谁谁获什么奖了的报道,转瞬被人淡忘。
格莱美等大奖却不同,由于现场的专业和火爆,这些大奖典礼,每年都会出现热度极高的现场演出。捧红几首热门歌曲。
哪怕是大奖过后许久,这些演出和热门歌曲都还留有影响力,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流传着。
而随着这些现场的流传,这些音乐大奖的收视率、影响力等等都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发展。
反观国内三大奖,从事实上而言,都在吃老本,办的是人场,收视率基本只和到场嘉宾的整体大牌指数相关,而非现场。
金针奖还一度吃死了,金曲奖如果不做改变。很多人都相信会是另一个金针奖。
当然,今年的金曲奖,至少开场典礼被人盛赞,丁宁的《梦回唐朝》和大牌云集的《中国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于,近些年大有进步的华语音乐盛典,其实并不是因为颁奖典礼本身而发展起来的,实质上是内地歌坛的整体进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针奖吸取了格莱美等大奖的长处,开启了自己国内第一专业颁奖典礼的攻略路程。
去年的金针奖,在做出改变后。迎来了广泛好评,虽说尚未流传出热度极高的现场表演,也有颇多瑕疵,但一路劲歌热舞嗨翻。到场观众认可度极高,确认现场专业化是条出路,今年的金针奖自然是更不遗余力。
当然,金针奖今年压力很大。
一来,去年办得不错,今年当然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来。丁宁金曲奖开幕演出的走红,在他们看来,是一向古板的金曲奖似乎也嗅到了出路在何方,正在寻求改变。
以前他们就始终被金曲奖压一头,现在金曲奖又来搅浑水了,他们想不感觉到压力都难。
在金针奖主办方倍感压力之际,许多观众则是对新金针奖倍感期待。
华语歌坛今年可以说是热闹至极,市场一再扩大,许多歌手都创了销售新高,新人扎堆涌现,老人如过江之鲫,金曲热歌迭出,但遗憾的是,除了音乐选秀类节目,几乎没什么值得一看的现场。
哪怕是音乐选秀类节目,十期节目办下来,能有一两期有爆点的现场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音乐爱好者,对现场是有需求的。
这一点,从音乐选秀类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就可以看出。
单纯的听歌早已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除开演唱会,他们希望能更多地接触到歌手或者自身偶像更为真实的一面,这就是现场。
当越来越多的偶像,出现在电视台节目上满足他们的愿望时,他们的需求又不再仅仅是听到偶像的歌声,更希望偶像能为他们带去用心的演绎,希望能听到比录音室版歌曲更精彩的音乐,这就是专业的现场。
新金针奖打出的宣传噱头,就是最具有专业性和看点的颁奖典礼,鉴于上一届金针奖的不错表现,这一届,自然是有更多人对他们付诸期待。
于是,尚在走红地毯环节,网上已是热议纷纷。
“今年的华语音乐盛典和金曲奖都是丁宁做揭幕表演的,金针奖该不会也是他吧?”
“支持我宁做开幕表演,感觉这么多年,就他把这些颁奖典礼的现场玩出花了。”
“千万不要是丁宁,我已经看他看吐了,赶紧换其他的人来吧,要是丁宁就太没期待了。”
“无条件支持我宁,他在金曲奖上唱的《梦回唐朝》,我至今还时不时会点开来看,《中国人》更是热血澎湃。”
“说错了吧,大兄弟,好像只有丁宁的现场值得期待啊。当然了,如果其他明星也能像丁宁那样放得开就好了。”
“上届金针奖,很多明星都放得蛮开的,邵洪刚故意跑调,孙曦爆衣演出,都很精彩啊,希望今年会更好。”
“我是来看笑话的,还向格莱美看齐。坐等一帮离开录音棚就不会唱歌的所谓歌星献丑,不是我说,西方歌手甩我们那些歌星五百条街。”
“哪来的野狗,这么喜欢舔洋大人的脚。太平洋没加盖,欢迎你游过去。”
……
而红地毯上,丁宁也被主持司仪问及了现场演出的问题:“丁宁,今晚一定会给大家带来精彩演出的,对吧?”
丁宁笑了笑道:“演出肯定会有。精彩不精彩就要看大家的评价了,自吹自擂可不算。”
主持司仪臧路平笑道:“如果是你的话,我相信一定会精彩的,你的现场实在是太强了,我经常会回顾你的一些现场视频。就我个人观感,你是新生代歌星中最具有现场表现力的一位。”
“是吗”,丁宁故作惊喜地侧头看向臧路平:“感谢你的夸奖,但我不敢说你是主持人中主持功力最强的一位,怕被其他主持人打,以后在节目上黑我。”
“哈哈。”臧路平开怀一笑:“你还怕被人黑吗。我感觉到了你现在这个层次,已经不太在意别人说什么了吧?”
丁宁道:“很难说,毕竟我是唱歌的,不是修仙的。”
“哈哈。”没想到丁宁这么幽默,臧路平笑得前仰后合。
好半会,他才止住笑道:“其实你是我们国内非常特殊的一位歌星,你不仅仅唱流行,民谣、摇滚等也都很拿手,而且都有杰作,这一点和大部分歌手不同。然后。我们国内的现状是,民谣、摇滚式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么?”
没等丁宁回答,臧路平又道:“你有没有想法振兴这两个门类呢?当然了。最近国内的民谣和摇滚,在你的影响下,已经有所抬头,你觉得你能不能再次将这两个门类发扬光大。”
丁宁顿了顿,道:“你这话说的,我都不敢接话。我其实没你说的那么有影响力,也没想过要去振兴什么,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民谣和摇滚的式微,怎么说,主要还是因为国人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是在一次次有明显先后顺序的传播中形成的。”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国内的流行音乐发展过程,首先是一些具有音乐天赋和嗅觉的歌手,从国外吸收来一个新颖的音乐题材,在小众圈里玩儿。然后玩着玩着,就有几个天才玩出了花,玩出了本土特色,再有一个或几个最天才的站出来,玩得神乎其神,玩得足够对大众产生了影响,接着就流行起来了。”
“民谣是这样,摇滚是这样,r&b也是这样,现在流行的电音也是这样。所以,大家现在知道傅州大师、闻鹤洋大师,还有郑维是多么厉害了吧,他们真的是以一己之力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
“夸你呢。”正在电视前和父亲一起看直播的傅悦然杵了杵父亲的肩膀道。
“呵呵。”傅州微微一笑。
红毯现场,丁宁继续道:“当然,一个门类的流行,不是个别人的功劳。我之前提到的几人只是集大成者,而不能代表这个门类的全部,我们也不能忘记其他歌手为此做出的贡献。”
“回到国内流行音乐发展这个整体上来,当这些在西方已经共存了已经至少半个世纪的音乐门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