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09章 珊瑚海()
这餐晚宴,对很多人来说,最深刻的记忆,无疑是丁宁用两首即兴歌曲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一个偌大的惊叹号。⊙,
在不少人看来,哪怕时过境迁的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依然会记得丁宁今晚的风采。
而对丁宁而言,他最大的收获是,《没有什么不同》被三位导演联名推荐给了最强新声的总导演柯德昌。
有三位分赛区总导演力挺,《没有什么不同》成为这届青年歌手大赛的总决赛开场曲的可能性很大,说不定最强新声也会采用。
最强新声且不去说,只要能被五大赛区总决赛采用,丁宁完全可以预见《没有什么不同》一定会广为传播,至少传唱一时,那他正好可以借势。
于是,他的心里打起了小算盘:这歌可以让章璇先出个单曲,借助青年歌手大赛的东风,她的知名度说不准能提升一个台阶。
当然,这只是打算,一切还得等柯德昌那边做下决定后再议。
丁宁告别众人,回到家的时候,时间已是十点出头。
掏出钥匙,一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母亲关切的脸庞:“回来了。”
“嗯。”丁宁脱去鞋子,走进屋。
“喝了多少酒啊?”胡慧娟一边从鞋架上拿过双拖鞋递给丁宁,一边仔细地打量着丁宁。
能闻出明显的酒味,但脸色不红,挺正常的,人也挺精神,应该喝得不多。
丁思成也从客厅里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向外飘散着热气的茶杯,目光是一样的关心。
“没怎么喝酒,都是喝的果汁,你们还没睡呐?”清楚父母肯定是为了等他回家才没睡觉,丁宁心中暖暖的。
“马上就睡了,喝口茶。”丁思成笑着将茶杯递给丁宁。
“嗯。”丁宁穿上拖鞋,接过茶杯。走进屋内。
电视里放着肥皂剧,男男女女的声音不时变换。
茶几上放了些核桃、花生之类的干果,还铺着一份报纸,沙发上抱枕东一个西一个。
隔绝在室内和阳台的玻璃门。倒映着电视里的画面,闪烁不定。
外面是清冷的夜晚,所有的建筑,都囊括于阴沉轻柔的夜色中,还亮着灯的房间不少。但被夜色一衬,显得格外寂寥静谧。
不过,灯光敞亮的室内,充盈着一股温馨的味道,让习惯了孤独的丁宁格外安心踏实。
“我们先去睡了,你也早点睡。”丁宁回来了,那就放心了,丁思成和胡慧娟一前一后地走向卧室。
“好。”丁宁冲二老笑着点点头。
目送着二老嬉笑推搡着进入卧室,忽然的,他很希望身边也能有那么一个人陪伴。
饱暖思淫。欲。
脑子里蓦地窜出这句话。丁宁支嘴自嘲一笑。
电视里放的是家长里短的婆媳剧,看一会就觉得乏了,丁宁关了电视,回了自己的卧室,打开了电脑。
网上他退赛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相关话题在贴。吧、微薄都上了热门,他一打开微薄私信,茫茫多都是求证实的询问,其中有不少是最近和他颇有交集来往的人。
其实新闻上已经说得言之凿凿了,还有那么多人询问。大概是不敢相信他竟然会在人气如日中天的时候退赛。
明天青年歌手大赛就会正式发布消息,给几位比较熟悉的人回复他确实退赛了,其他人,丁宁没有不多此一举地一一回复。
一方面回复不过来。另一方面,薛弦正肯定不乐意,官方消息没出,他这个当事人先偷跑。
随便浏览了下贴。吧和微薄,丁宁打开工作邮箱看了看。
这邮箱,马楚有在管理。今天重要的几封邮件内容,马楚都已经和他说过。
粗略地将近期邮件浏览了遍,没发现有遗漏疏忽的,丁宁拿过桌上的日历本,在下方的记事栏里,加了条近期待办的重要事项:挖掘新组合成员。
蒋妤已经答应签约他的工作室,那剩下的组合成员,他必须尽快开始考察寻找了。
毕竟,组合不是几个人拼凑起来就好的,需要磨合、培训等等,期间要用去很多时间。等正式推出,搞不好大半年都过去了,自然是越早把成员固定好越好。
随后,丁宁看了眼日历本上记着的待办事项。
近期要办的事可不少,比较重要的有出席11月份举办的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式。
说是音乐节开幕式,其实也是颁奖典礼,他入围了年度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专辑、单曲和歌手三项重量大奖。
虽然大学生音乐节权威有限,和金曲、金针、华语金榜等比起来差远了,但大学生是他目前的受众主力,去刷一刷声望人气,还是有必要的。
还有就是参加申市电视台的“今夜有约”、湘城电视台的“天天up”和浙省电视台的“梦想达人”等节目,有访谈,有综艺,都是用来刷声望人气的,为了保持曝光,不参加不行。
再有就是工作室里艺人们的一些重要事项了,很多都要他这个扮演老板角色的人亲自参与。
将待办事项都默记了一遍,丁宁从床头保险箱里,拿过了最近一直用来写词曲的曲谱本。
这可是他的命根子,里面已经积攒了有五六十首歌,基本上都是流行经典。
给邵洪刚的歌,他打算从里面选。
一番抉择后,丁宁选择了陈奕迅唱的《圣诞结》。
邵洪刚的新专辑准备放在12月份出,正好赶上圣诞节,可以借助节日营销,他的音色又接近陈奕迅,《圣诞结》这歌很合适。
将《圣诞结》的词曲重新誊写了一份,丁宁又把周董和lara梁心颐合唱的《珊瑚海》词曲抄写了下来。
他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重心,就是打造章璇,帮章璇出专辑。
鉴于他目前拥有的人脉资源还不多,他能给章璇的曝光机会也并不多,怎么宣传推广章璇,一直是最近困扰在他心头的一个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丁宁想了很多方法,趁他现在的人气和曝光都挺高,用他的人气提携下章璇,就是其中一种。
而合唱,显然是最适合共享人气的方式了。
《珊瑚海》这歌,虽然没有周董的另一首合唱歌曲《屋顶》那么经典,但胜在比较符合他和章璇的音色。
当然了,丁宁没打算冒然把这歌推出去,他在等一个能一举将这歌推向热点的机会。(未完待续。)
第210章 国家需要你()
“你们说写儿歌的人,是不是都死光了,为什么现在连首新儿歌都找不出来。”
身为央广儿童合唱团的艺术总指导,每逢想要给合唱团添些新意,汪润泽都会抱怨上两句。
他负责管理的央广儿童合唱团,唱的歌自从上世纪**十年代开始,基本就没怎么变动过了。
这都2015年了,大家唱的还是那些老儿歌,他早他。妈听吐了,更教吐了。
他很希望能有耳目一新的儿歌冒出来,可这些年就是没出现什么能听的儿歌。
别说能听的儿歌了,就连新的儿歌都鲜少。
要不是他每年都死皮赖脸地跑去向一些大师们要歌,这国内的新儿歌,他感觉真的快绝迹了。
写儿歌的人都死哪去了,为什么新的流行歌每天都会跑出来一大堆,可新的儿歌一年甚至几年都出不了几首,是不是看流行歌赚钱,全跑去写流行歌了?
赚钱诚然重要,丰富我国儿童的娱乐生活精神文化就不重要了么。
汪润泽愤慨不已。
汪润泽这牢骚已经不知道老生常谈了多少遍,李祺早已听得耳朵起茧,他麻木地笑道:“不赚钱当然就没人写了嘛,而且确实也没什么好写的了,强求不来。你看胡欢老师之前写的捕蜻蜓,那叫一个难听,更何况别人。”
坐在李祺身边的娄浩言反驳道:“我倒觉得现在儿歌能赚钱了,80年代生的人都到了为人父母的年龄了,他们是开放的一代。比较喜欢接受新事物,要是有新的好儿歌出来。他们肯定愿意买单。关键还是没什么新儿歌能超越经典,现在流行歌又泛滥。小孩子从小听流行歌,审美高了,也挑剔了,不是水平很高的儿歌,哪个小孩子还喜欢听啊,家长那关更不好过。”
“对对对”,娄浩言对桌的葛兴华附和道:“我们那时候收音机都是稀罕的东西,想听歌都难,什么歌都觉得好听。现在的小孩子幸福得很哝。哪跟我们一样。”
“可不是嘛”,娄浩言伸手杵了杵厚厚的眼镜,抬头看向葛兴华:“时代不同了,以前大家喜欢的东西,现在也腻了。儿歌也得与时俱进呐,像胡欢老师就太守旧了,他写的东西都落伍了,大家也就觉得不好听了。其实,胡欢老师还是那个胡欢老师。变得是我们。”
汪润泽的助理孙夏冰弱弱地插了进话来:“我早上刚听到一首新儿歌,领导你要不要听听看?”
“有新儿歌?”一听新儿歌这三个字,汪润泽整个眼睛都亮了。
他快步走向孙夏冰,急声道:“快给我听听。”
“外放外放。”一听有新儿歌。李祺也来了兴趣。
“好勒。”几位领导都这么有兴致,孙夏冰赶忙打开微薄,找到了他说的那首儿歌。播放给汪润泽听。
这歌正是丁宁此前唱给谢乐乐听的《小草》。
孙夏冰播放的也正是他朋友转载的丁宁微薄上放着的视频。
整个视频很简短,没多久就听完了整首《小草》。李祺面露失望道:“词是好词,旋律也还好。可惜还是我们那时候的老一套啊。”
娄浩言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角:“词是真好,唱得也是真好,确实就是老套了点。不过,你别说,这小年轻唱得还真让人怪有感觉的。”
看娄浩言的举动似乎是被这歌触动了,李祺笑着打趣道:“小年轻就爱玩忧郁,怎么你也忧郁上了?这歌也能让您老忧郁?”
葛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