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卿早言姬昌忠义,逢朔望焚香叩拜。祝祈风和雨顺,国泰民安。朕故此赦之。何以反复至此,今日坏事,皆出二卿轻举之罪。”
费尤二人慌忙下跪启奏道:
“自古人心难测,面从背违,知外而不知内,如内而不知心,正所谓,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姬昌此去不远,陛下传旨,命殷破败、雷开点叁千飞骑,赶去拿来,以正逃官之法。”
帝辛无奈准奏,遣殷、雷二将点兵追赶。
西伯侯姬昌一行人自出朝歌之后,过孟津,渡了黄河,望渑池大道徐徐而走,虽日夜兼程,可行进的速度却不是很快。反观殷、雷二将飞骑而来,马不停蹄,几乎已是一日八百里了。
西伯侯姬昌行进途中,回头但见远方尘土荡起,鸟雀惊飞,远闻似乎有人马喊杀之声,料定是有官兵追赶而来,文王心头一紧,暗觉不妙:
‘武成王虽是为我着想,可我一时失于打点,趁夜逃归,想必当今天子已然知道,傍人奏闻,怪我私自逃归?必有追兵赶逐。此一回,再无生理,如今只得快马前行,以脱此劫。可我这亲兵左右如之奈何?‘
小节2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李伟已经置身蓬莱仙岛一月有余,他竟然觉得自己有乐不思蜀之感,碧游仙宫看似不大,空间是极大,断断续续回来朝拜的通天门人竟都容得下,一时间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李伟作为一教之主,被他们它们缠着传道*,无可奈何之下,他将一些自己都不怎么懂的虚无缥缈的大道理,以及他所知晓的一些非常宏观的科学理论讲授出去。在碧游仙宫的闲暇之余,李伟时常觉得神清气爽,没有一点杂念邪念,和这些奇怪奇异异类徒弟待在一起,竟能陶冶情操,心无旁骛,这倒是李伟未曾想到的。
偶一日睡梦之间,李伟酣睡正甜之时,他身上竟飘出一丝黑暗之气,偏只在睡得最深时才有这一丝黑暗之气,不知是来自李伟身体,还是来自钜子令。既不受李伟本人的意念控制,又不受李伟身体的约束,飘飘摇摇萦绕而出。这黑暗之气出了李伟房门,才慢慢变大,扩散开去,徐徐飘忽不定,寻找着每一个通天门人,贴近每一个通天门人之后,助其修炼能量,各个通天门人的自身都生出一丝阴暗能量,与黑暗之气互相辉映,互相裨益,也许这正是通天门人进步迅速的原因。
西伯侯义子雷震追随云中子在玉柱洞府中修炼,这一日正修炼之时,突然心血来潮,觉得烦躁异常,他师父云中子护住他的心神,稳住之后,对雷震说道:
“想来西伯灾厄已满,目下逢危,你们父子心逢感应,今日正当你父子重逢,徒弟,汝父有难,你可前去救援。”
雷震自幼追随师父修炼,还不知父是何人,随即问道:
“师父,弟子父亲是何许人也?”
云中子答道:
“汝父乃西伯侯姬昌,你去寻一兵器来,待为师授你些兵法战决,好去救你父亲。”
雷震领师父之命,在师父的洞府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出什么东西,又不知何物叫为兵器。雷震寻思:‘师父口言兵器,不知是什么东西。‘
雷震想起父亲有难,心急如焚,刚才由师父压制住的莫名之能突然发作起来,他碰翻了一个锦盒,掉出两个丹药一类的东西,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吞了下去,只觉肚子一凉,肠胃一沉,腹痛难忍,浑身灼热,又过了一会儿,全身如火烧一般,身体暴长,衣服也冒烟起火,突然后背一阵痛痒,一声声怪响,竟然长出银光闪闪的翅膀来,拖在地下。雷震吓得魂飞天外,痛他是不怕的,可这金属翅膀他可接受不了,大叫道:
“不好了!救命啊!”
忙将两手去拿住翅膀,用力拔着,冷不防右边又长出一只翅膀来!(未完待续)
。。。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子牙显神威7()
小节1
“徒儿!徒儿!你怎么样了!”
云中子一面催动能量为雷震稳定其身上的异能,一面心急如焚,慨叹命运弄人,雷震正值能力爆发之时,本以控制住,以待后治,可他闻听父亲有难却突然能量爆棚,又误食金钢丹,看来只有将我的法宝交给他压制体内能量。待徒儿稍有好转,他收起能量,对爱徒说道:
“徒儿,这一切皆是天意,你随我来。”
雷震强撑身躯,跟随师父来至洞府深处,云中子取一条紫金风雷棍,传与爱徒,雷震跪接法宝,只见紫金风雷棍上不但隐有风雷之形,更有风雷之势,能量不住由双手传入体内。雷震急奔而出,忍不住耍将起来,他手持风雷上下飞腾,盘旋如风雨之声,进退有游龙之势,转如龙卷之风,行云流水……
云中子在一旁以言语点拨,用能量抚顺其势,雷震心随意动,意动则量来,金翅展展,像雷震天生一般。雷震飞腾到半空之中,又俯身而下,耳边风雷之声不绝,似雷霆一般落地,以致地动山摇,他跪地拜叩谢恩道:
“师父今传弟子妙道玄机,使得徒儿有能力救父于危难,徒弟无以为报,请师父受徒儿一拜!”
云中子扶起爱徒,笑着说道:
“你速去临寻救你父西伯侯姬昌,速去速来,不可迟延!你救父送出五关。你暂且不要与父亲赶往西岐,也不要多做杀孽,待你回终南。为师还要再传你道术,到时你们父子再做团员之乐,徒儿你去吧,一路小心!”
雷震拜别师父,出了洞府,展翅高飞,如雷似电!不多时已飞至临潼关。落一高山之上,雷震看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
“也不知道我父西伯侯,是何长相?”
话音未落,只见一行人风尘仆仆而来,眼观后方追兵更甚。心想这一队人里面或许知道我父去向,雷震高喊道:
“山下的,可知西伯侯身在何处?”
西伯候姬昌听得山上有人叫他,远望看不清来人长相,闻其声,应该只有一人,不似追兵。姬昌疑虑之时,雷震定睛一看,远方为首一人白发童颜。慈眉善目,看着颇觉亲切,便飞身到他近前。又喊道:
“此位老伯可是西伯侯么?”
西伯候猛见一人,大约十七八岁,魁梧高大,背后生翅,金光闪闪,眼如铜铃。光华闪灼,不似相识故人。文王自思不识此子,心想,我既到此,也避不得了。他既叫我,我应他且看如何,便回答道:
“这位小哥,为何认得我姬昌?”
雷震闻言,连忙跪倒磕头,言辞激动:
“父亲!孩儿来迟,致父受惊,恕孩儿不孝之罪。”
西伯候怎么也想不起来有一个这般大的孩儿,便说道:
“小哥,你认错人了,姬昌不曾有过似你这般的孩儿啊!”
“孩儿乃是父亲七年前收的儿子雷震啊!”
姬昌甚觉奇怪,道:
“既是吾儿,你为何生得这个模样?云中子带你上山算来方今七载,你怎能长得这般大了?你为何到此?”
雷震回答道:
“孩儿近日心生感应,身有异样,幸得师父引导,师父算得父亲有难,特遣孩儿下山来救父亲,出五关,退追兵。”
文王听罢,吃了一惊,心想:吾乃逃官,已自得罪朝廷,为帝辛所不容,此子看来定有大能,他若去退追兵,兵将都被他打死了,徒增恶罪。待我且说他一番,以止他凶暴。随即说道:
“雷震吾儿,你虽身长体壮,但终归是七岁孩儿,不可伤人,追兵奉王命而来,吾乃逃官,不遵王命,我负当今天子之大恩,你若伤了他们,你非为救父,反为害父也。”
雷震子答道:
“我师父也曾如此吩咐孩儿,教我不可伤他军将,命只救父王出五关便了。孩儿自劝他回去。”
雷震说完,便把双翅一振,飞起空中,向后方尘土飞扬处飞去。他飞至追兵上空,高声喝道:
“后方追兵,速速散去了吧!”
殷雷素有威名,厉声回道:
“你是何人,敢拦住本将军去路?”
雷震答道:
“吾乃西伯侯第一百子雷震是也,吾父仁人君子,贤德丈夫,事君尽忠,事亲尽孝,交友以信,视臣以义,治民以礼,处天下以道奉公守法而尽臣节。今既放归,为何又来追袭?反复无常,岂是天子之所为?我奉吾师法旨,下山特来迎接我父,你二人速速回去,不必言勇。我师曾吩咐不可伤人。我父也如是,你们莫要纠缠了!”
殷雷自觉好笑,说道:
“黄口小儿,焉敢口出狂言,莫要寻思,给我让开!”
随即纵马舞刀来攻雷震。雷震脸露为难之色,架住来攻大刀道:
“你想与我打斗,也无不可,但我父之言,师父之命,不敢有违。”
言罢振翅高飞,到山边一望,随即喝道:
“待我把这半面山头打下来,给你们看看!”
他暴喝一声,紫金风雷棍凌空劈出,只听一声巨响,那山头但登时塌下一半,直挡住众兵去路,二将见于此,直吓得魂不附体,登时逃散。
小节2
雷震退得追兵,飞回父亲身旁,伴父左右,一路出关。行至西岐境内,雷震便拜别父亲,回山继续学道去了。西伯候久离故乡,不胜感慨,心中凄然,想昔日遭难,至今回归,已是七载,青山依旧,人面已非。这一路归心似箭,直至西岐。
西伯候诸子,众臣得获喜讯,急忙出城迎接,姬发眼见父亲归来,跪地而行,来至父亲膝下,泣不成声的哭道:
“父王有难,为人子不能分忧代患,诚天地间之罪人,望父王宽恕。”
文王见诸子,众文武不觉泪下,说道:
“吾今日心中不胜凄然,孤无家而有家,无国而有国,无臣而有臣,无子而有子。陷身七载,自甘老死。今幸得见天日,与尔等复能完聚,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