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这实在是太倒霉了。因高句丽像中原王朝,所以他们也能从穿着上看出对方的地位高低。这个人的穿着应是文臣,地位还不低,恐就是那城主之类的人物。
这里离高句丽对敌的阵地有些距离,这官员坐在马车上,远远看着战况。宿谊甚至怀疑他这副模样,应是见到昱朝船队快到岸了,就会立刻逃跑。
只是天不随人愿,那毫无准头的炮弹不知道怎么就朝着他飞过来,还正好砸在他的马车车厢上,直接将马车车厢炸了,那马被炸死了一匹,另一匹的缰绳被炸断了,马可能跑掉了。
人怎么能倒霉到这地步?难道真是天诛天谴?
“整队出发。”慕晏留下了部分人看守船只,剩下人朝着那城池去。
船上装载了马匹,随时可以转陆地。虽说是海军,现在海上也没人给他们打,那船只是起个交通工具和退路的作用。
这个港口就是属于城池的一部分,他们登上岸了,相当于已经进入城边缘了。因那官员被炸死了,其余人被吓跑了,慕晏等人完全是长驱直入,很顺利的就占领了这个城池。
别说宿谊,连慕晏都有点懵。
后来慕晏猜测,为了阻止他们靠岸,岸边应该聚集了这个城池大部分兵力。就算他们抵挡不住自己军队上岸,也能退守城池,继续负隅顽抗。
谁知道昱朝刚开始攻击,一发炮弹就打死了在一旁督阵?偷看?的城主,吓跑了守卫的士兵,现在城中自然没有其他守卫力量了。
慕晏觉得这座城池来的有点不真实。本来他觉得宿谊那“火炮”就是响声大,发射缓慢,准头太低,为了发射之人的安全,那炮弹的威力也一般。当然,比投石机强,如果是攻城,应该可能多炸几次还是炸的毁城墙的。
现在慕晏觉得,那大炮在战场上的价值应该提升了。光是吓,都能把人吓跑。这叫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
“直接告诉他们,宿天师随军出征,高句丽这是遭了天谴了。”慕晏下令,“并召集城中富人,道高句丽本就是华夏领土,现在昱朝要将其收回来”
宿谊插嘴道:“召集平民,跟他们说说玉米土豆棉花等事。说现在昱朝来了,他们有好日子过了,宿天师给他们带来新的粮食,而且归顺昱朝头三年都不用交田税。跟那些老百姓说,让他们看好城中富族,如果哪个地主不服从昱朝,他们的土地就平分给城中的老百姓。”
众人看着宿谊的眼神都变了。
宿谊以为这些人不信,道:“这点要求,陛下还是会答应我的。至于免税的事,我已经跟陛下说好了,河清,你也知道啊。”
慕晏神情十分复杂:“我是知道”
但是我不知道你会拿着个说事啊。
宿谊想了想,道:“我明白了,你们是不懂我为什么这么做吗?”
宿谊神秘兮兮道:“我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群众的力量。你们以为高句丽治下平民过的很好吗?他们的归属感很强吗?他们可没什么家国观念,只会跟着让他们吃饱饭的人。”
宿谊说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其实并不那么高兴,甚至有些悲哀。
宿谊调整了一下表情,面带讽刺道:“你们只管照我的说,然后去打杀几个富商,开仓分粮,告诉他们我们不但不取普通老百姓分毫,还会给他们分东西,并且将这些事传播出去。”
“现在高句丽抽掉大量兵力屯兵边境,腹地的城池的守备力量很弱,那些所谓贵族也就些家丁护院而已。”宿谊道,“若是底层老百姓反了,他们日子就不好过了。我中原王朝乃是礼仪之邦,汉朝打下的名声,即使是高句丽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那是可以过好日子的地方,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现在,就要告诉他们,跟着咱昱朝,有粮食吃,有衣服穿,有田地种。”宿谊道,“反正高句丽打下来之后,这些高句丽的贵族都是要清洗一遍的。在攻打的时候,这些高句丽的贵族都是会顽抗到底的。何不用他们来为我们昱朝当收买人心的筹码?”
民智未开的时候,老百姓可不管什么家国存亡。高句丽一地本长期是中原王朝属国,他们自己民众都肯定自己的祖宗和华夏民族是一路人,便更不会多加抵抗了。
不过跟着昱朝,老百姓们的确会比跟着高句丽好过许多就是了。皇帝老爹是个好皇帝啊。
半晌,一副将才惊讶道:“我们要把这地方占了?不是攻下他们都城就回去吗?”
宿谊:“干白工?!”
第133章 in()
宿谊一脸震惊的看着众位将领;众位将领一脸迷茫的看着宿谊,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慕晏干咳一声,道:“我们开个会吧。”
“我们开个会吧”其实是宿谊的口头禅,每次慕晏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宿谊都要来这么一句。现在慕晏自己都习惯了。
宿谊严肃的点点头。必须开会,这些人咋想的啊?打仗这都不是劳民伤财,是劳命伤财了。居然打完就跑?装完逼就跑;真特么刺激是吧?好像呵呵哒他们一脸啊。
宿谊无语,这些人都是逗比吗?他们的脑袋里都是肌肉吗?
宿谊不知道的是;不是这群将领逗比,而是华国从古至今就是这么高尚有没有?
在他的世界的历史中;曹操打垮了高句丽的都城;然后认为对方灭国了,于是收兵回老家了。高句丽见曹操军队走了;就一脸懵逼的回来继续重建都城;该怎么过继续过下去。
唐朝帮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钱没有,地不要,新罗还转头攻占了本来属于唐朝的地盘;唐朝主力过不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简直是感天动地好领居;好宗主国啊。
之后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华国领土大部分时候融合都不是当权者主动融合,他们几乎都很慷慨的将打下来的地方还回去;或者给周边国家,一副咱泱泱大国不屑于占蛮荒小国地方的态度。
因此别的国家对外扩张战争是赚小钱钱的大事,华国就是劳民伤财。
这能怪谁?
宿谊听了一会儿,忍不住从慕晏开始,挨个儿骂。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宿谊和他们已经很熟了,所谓形象也早已经不存在了。虽然在将领心中,宿谊的形象大概更光辉,更可怕了。
宿谊能观天气,能观洋流,拿出可怕的望远镜和大炮。谈论之中,天文地理,古往今来,无一不通。宿谊还讲出许多军事上的小故事,那些他们从未听说过的将领的战斗故事,他们从中获益良多。
将领们认为,宿谊不仅仅是天师,名士,也是一位厉害的将领啊。他只是不愿领兵打仗而已,至少当个军师是肯定没问题的。听他那些“故事”就知道了。
将领们对宿谊佩服得五体投地,加上他的天师光环和慕晏对他的信任,他在军中话语权与日俱增,真的到了仅次于慕晏的程度。
虽然宿谊从来不发表任何意见。不过之前又没打仗,他也不需要发表什么意见。
宿谊表示,这些人想太多,他只是比较能侃,会讲故事而已。
因宿谊地位高,又积累了这么多“声望”,所以他对着将领们挨个儿训的时候,这群人没有不服气的,都垂头丧脑的听着。
在船上的时候,因天文地理对战争很重要,宿谊给他们上过课。这群将领,包括慕晏在内,都被一给人上课脾气就很暴躁的宿谊训的跟孙子似的。
也幸亏这些人是慕晏的老将领,也早就受慕晏“荼毒”,对宿天师很是敬畏。要是别人,哪敢这样?
这其中当然也有慕晏故意去充当“弱智群体”中的一员,带头被宿谊训的缘故。
慕晏在人心方面,很擅长。
这次也不例外。慕晏和宿谊其实已经早就商量好了,只是慕晏虽能直接下令,但不如他和宿谊一唱一和,让这些将领更福气。
只是宿谊之前只是以为,这些将领或许是不适应扶持百姓去反抗高句丽贵族的方式,谁知道他们根子上就是错误的。
装完逼就跑,呵呵哒,好棒棒啊,要不要给你举高高呢?
宿谊背着手,冷笑着看着面前那群大气都不敢出的威武汉子们。
“你们知道打仗需要多少钱吗?要死多少人吗?可为什么所有国家的帝王都想发动对外战争?好大喜功?只有咱们这里才会认为!我现在就给你们讲讲,对外战争真正利益所在!为什么那些人要对不属于自己的国土虎视眈眈!”
宿谊让人搬来一块小黑板,拿起自己做的粉笔,开始在黑板上边写边说。
利益!对外战争都是利益!
在封建时期,土地,百姓,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有更多的土地,有更多的百姓,才能有更强大的国家,这个你们都不懂吗?
还有矿产什么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咱们再来说说,对外战争对转移国内矛盾的好处。
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例。他们是吃饱了撑着,每年冬季一定会来昱朝边境搞事?不,他们精着呢。冬季的时候,水枯草黄,他们是游牧为主,不像农耕文敏一样,耕种了可以囤一年,等下一年收货。肉奶等制品是很难囤积的,贵族也就罢了,普通百姓要过冬很困难。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就会反抗,反抗了就会统治不稳。
怎么办呢?对外战争吧。让老百姓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和昱朝战争上,若是能从昱朝抢来东西,这个冬天就好过了;若是从昱朝抢不来东西,那这个冬天不好过,就都是昱朝的错,将仇恨转移到昱朝身上。
这就是转移内部矛盾?这个懂了吧?
众位将领一脸惊恐的看着宿谊,使劲点头。虽然这些事他们也知道,但被宿天师说出来,怎么就觉得这么可怕呢?
“所以我们昱朝,也能这样。”宿谊微笑,“昱朝最主要的矛盾你们也知道,但有什么关系呢?百姓没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