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了没关系,你不用费尽心机找这种显而易见的借口。”
乔伊又冷冷地瞥了她一眼,随即收回目光:
“只是现在,李文森,不要一天到晚只想着怎么把我甩开,我们的婚礼新……我是说我们的海边度假宾馆边有一块空地,我本来安排了直升飞机,等我们吃完晚饭就直接飞离这里。这是最安全的路,可显然你不要,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我离开了也逃不出去,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只能勉为其难地陪你一起走下去。”
李文森:“直升飞机?那只能送我们离开吧,那其他人怎么办?”
“其他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乔伊半边脸沉在黑暗里,看不清晰,只能听到他平静如水的语调,在黑暗里寂静地流淌开来:
“你总是这样,你总是看着别人,宁愿每天担心着和你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也不愿意看着我。”
“……”
“我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到底在研究什么。”
他俯身穿过一根尖利的石笋,眉目疏淡,没有多余的表情:
“我只知道,你既不是警察,也不是军人,拯救世界不是你的责任。你们的政府三年前就开始调查的项目,余翰手下至少有二十八位专门观测这附近海域数据的专家,每一个都比你专业,根本不需要你插手。就算cc生产出的量,也顶多让附近五百平方公里的地表塌陷,而这距离市区中心还很远,大部分都是荒无人烟的山脉和礁石,你根本不用担心再发生一次’通古斯爆炸’。”
——反物质弹。
这种东西,目前只作为假象的武器存在在各种虚构的中,差不多已经被科幻家们写烂了,是人类目前所能想象的最可怕的武器,解释起来却十分简单——宇宙中有质子,有电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相抵,形成物理界的平衡态,整个世界的运转,就建立在这种平衡态之上。
然而,这套物理逻辑只持续到1928年,当时有一个叫狄拉克的物理学家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计算出宇宙中应当还存在一种“正电子”,银河系3000万光年之外还应有“反星系”,宇宙之外也应当有“反宇宙”。反物质电荷量与电子相同,但带的是正电,两者如镜面对称,不能共存,1克反物质与1克物质相互碰撞,放出的能量约为6兆瓦年,会瞬间湮灭成光子,连空气都无法逃脱。
最初生产一千亿分之一克的反物质,需要耗资近60亿美元,现在便宜了许多,但仍然十分昂贵,基本为大国垄断。1983年美国空军即开启了一项生产10万亿个反质子的研究,批反粒子,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当时中国也参与了——这是中国最早一条参与反物质研究的历史记录,比英美晚了大半个世纪,可到2011年,中国科学院已经与美国合作制造了迄今最重要的反物质粒子“反氦4”,成长速度让人心惊肉跳。
至于通古斯爆炸,是1908年西伯利亚通古斯一起匪夷所思的爆炸事件。当夜一个燃烧的巨大球体划过天空,亮如白昼,将西伯利亚方圆两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夷为平地,相当于东京的面积。爆炸量相当于1000多万吨□□炸药,是30多年后广岛□□爆炸的能量的1000倍。
——有什么东西,能在瞬间摧毁整个东京?
除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科学家能想到的,只有反物质。
……
“如果不仅仅是这样呢?”
“不仅仅怎样?”
“如果不仅仅是反物质呢?”
“你知道的研究内容?”
“我不知道。”
李文森仰头躺在乔伊手臂上,望着洞顶多的看不到边际的钟乳石:
“我当时太小了,没有人会和我说这些,但我有一个箱子,我在里面藏了整整一年,除了我父亲,没人知道我在那里,直到有一天,有一天……我实在太无聊了,趁我父亲不在,偷偷跑了出来,就看见在老化学楼门前,有一群陌生人穿着长袍,戴着兜帽,围成一圈,中间燃着一丛篝火,篝火上有一个木头架子,上面放着一堆一堆的文件,至少上千册,已经烧到了一半。”
乔伊没有半点惊讶:
“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没说话,他们在唱歌。”
“围着篝火唱歌?”
“你听过穆。斯林们做礼拜时唱歌的声音吗?很类似那种曲调,却又截然不同。”
李文森慢慢地回忆起来。
燃烧的火焰,低沉的歌声,灼热的空气仿佛要烧着她的双眼,她小小的身子蜷曲在一丛灌木树后,看着那些她辨别不清面孔的人围城一圈,如同中世纪的异教集会……而一个瘦高的男人站在最前面,对着火焰张开双臂,当他抬起头来时,她看见了她父亲的脸。
“他们在唱。”
李文森语气平静下来,如同述说一个睡前故事一般,亲生念道:
“地表陷落,海水倒流,当第十二颗星体降临,我将站在那连光都无法逃脱的地方,去往未来,如攀山峰,回到过去,如归故里……而当一切结束之后,时间在何处开始,就在何处终结。”
……
作者有话要说:是的,我觉得我再不出现,就可以滚出娱乐圈,不,网文圈了(┬_┬)。
第175章()
“去往未来;如攀山峰,回到过去;如归故里?”
乔伊重复了一遍;微扬起眉:
“怪不得你这么喜欢《星际穿越》,看了一遍又一遍,是因为它里面有句台词和你小时候做的梦很像?”
“这不是梦!”
“哦,不是梦。。し0。”
乔伊点点头:
“地表陷落;海水倒流?恕我直言;大型强子对撞机要对撞一千年才能够对撞出一微克反物质,而要得到足够让整个地表陷落的反物质;中国国家现有的所有资源可能都不够;至少要建造一个围绕整个星球的巨型粒子加速器……你觉得这样的;连电梯都建不起的、每年经费不到一百个亿的、房间水管漏水还要我自己修的落魄科学研究所,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他把李文森往怀里搂了搂;以防她被自己的挣扎甩落下去:
“不想被我亲的话;就不要乱动。”
“我发誓这不是梦;这首诗也绝不是单纯的诗。”
李文森安静下来;似乎还想说什么;却闭上眼没有再说下去:
“你不信就算了。”
“不是不信;而是你说的事超乎了逻辑。”
乔伊平静地说:
“第十二颗星体,你指的是太阳系第十颗行星吧?一群外星人给我们建造了文明?’光都无法逃脱的地方’,明显是在形容恒星坍缩,而’时间在何处开始,就在何处终结’是爱因斯坦的论调;时空曲率无限大才能造就时间奇点,时间只是人类的幻觉……按你这种说法,难道外星人又来地球旅行了,顺便帮助给自己造了一个黑洞?”
物种外来。
1976年,有一个世界上少数能解读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学者陆续出版的一系列书,重新整理了整个人类历史,证明美国航天局1982年发现的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几千年前的苏美尔人早就发现了;证明《圣经》不是神话而是真实发生的,而书里出现的古国名称都非虚构,现在已逐渐被考古学家证实;证明印度《吠陀经》,希腊神话十二主神、《圣经》、《古兰经》都是苏美尔神话的翻本,甚至从词源学证明各种□□称,最初都是同一个词……最重要的是,这些神都是外星人。
神是外星人。
他们乘船从东方来,途径红海。
他的书虽然错漏颇多,有点以偏概全,但总体证据仍然十分强大,在国外火了三十年,一部分达尔文的死忠都在他的影响下投向了物种外来说……这也没办法,谁让达尔文进化论的证据和逻辑也并不是十分站得住脚。
扯吗?
确实很扯啊。
十年前还称得上是世界顶尖的科研机构,而现在……现在如乔伊所说,不过是一个年经费不破百亿的二流研究所,连中国国家科学院的零头都没有,说秘密拥有领先全世界几个世纪的科技水平,就像忽然告诉你,霍金来你隔壁乡镇第二中学教书了一样扯淡。
可这一切都是真的。
即便她对的秘密一无所知,即便她拿不出丝毫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话……但当时她听到的歌谣,是真的,歌谣里描述的画面,也是真的。
还有她父亲最后和她说的那句话……
李文森望向深幽得看不到尽头的洞穴,不再争辩这个话题:
“我们还要走多久?”
“这取决于我们什么时候找到诗句里说的标志。”
“标志?”
“衔尾蛇,或者圆环。”
衔尾蛇?那种蠢到自己咬住自己尾巴的蛇?
“这和衔尾蛇有什么关系?”
李文森下意识地咬住下唇,电光火石之间,刚想到什么,就听乔伊说:
“我找你时路过了9449号房间,看到了里面沈城的手机和收音机,收音机被你砸了,但是你习惯性地用笔在纸上做了简短的笔记,我分辨出了其中’男朋友’三个字,所以我猜,你已经听到了一年前你那个莫名其妙的前男友电话录音,以及那首烂到令人发指的情诗。”
乔伊已经抱着她走了快半个小时,但他的手臂仍然稳如磐石,一如他平静的语调,没有丝毫波动,就这么望着她的眼睛,慢慢念道:
“文森,你是我的缪斯,是我的女神,是我的坦妮特,是我灵感的源泉。你曼妙的身材,如同极地的火焰,你明亮的眼神,使我想起湖水、山丘、风,与雪……”
“……够了。”
这样被乔伊抱着念情诗,乔伊漂亮的眼睛就像要把人溺毙一样,实在太考验她的承受力,李文森换了一只手拿手电筒,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
“这首诗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