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女冠-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洌芄幌硎艿秸庋龅囊病〔还欢税樟恕
众人望向李白的目光中便羡妒交加,恨不得以身相待。只是,这殿中,却有几人表 情与他人不同。
第一个,便是李白。不知是被感动还是怎么的,他的脸色有些发白,神情之恭敬更 甚往昔,竟是全无半分刚才戏弄高力士,使唤杨玉环时的得意。而且,这样的恭敬中却 又似乎带有一丝难言的决绝之意。
第二人,却是李林甫,明明李白身受的殊荣,是连他这宰相也未曾受过的恩宠,可 偏偏他看着李白的目光却是温和,就连脸上也是带着笑容,若是不知的定然会以为他和 李白的关系有多么好了。
而这第三人,正是一直默默相望的李持盈。眼见李白垂着手,恭敬地接过酒爵,一 饮而下。李持盈眼中隐隐现出一丝不忍之色。转目看着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的高力士和 杨玉环,李持盈不由得在心里轻声一叹。
人都道这是殊荣,可她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三郎哥哥的笑容背后到底是真心的开心还 是隐藏着别的意味呢?
李白是不是也是感觉出什么了?重新书写国书时,便不再似刚才的意气风发,而是 沉稳有力。虽然是喝了酒,却反不及刚才般洒脱,隐隐带出一丝沉重。
这一场朝会,含元殿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必将成为一个传奇。可能无数年后,仍有 人会笑着提及这故事,赞颂着李白的风度、才华,可又有谁知道,这样的风光后,隐藏 着怎样的灾祸呢?
朝会一散,众人便笑着散去,而刚刚为国扬威的李白,却并没有获皇帝挽留。李持 盈缓缓跟在他的身后,默默望着他渐显沉重的脚步,终于还是忍不住出声唤他。
“你那般聪明,又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的后果呢?不会后悔?”
李白闻言大笑,笑容稍歇,才正色对她一揖:“之前我对公主多有得罪,可公主仍 能这样提醒我,可见对我之诚。公主,李白不是不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可是人生 在世,就要活得洒脱肆意,岂能畏于阴人,让自己活得束手束脚?我李白,满腹才华, 毁于献媚小人与无知妇人之手,安能甘愿?”
知道李白所说的是之前张垍诋毁于他,而杨玉环听信包谗言竟向李隆基进言,令李 白失宠之事。李持盈便也不由得沉默下来。
沉默片刻之后,她才淡淡道:“君乃一代文豪,可惜却不是为官之才……”
李白皱眉,可沉默片刻后却又笑了起来。“或许吧可叹我空有大志,却没有一展抱 负之地。若真有施展本事之处,公主又岂知我不是为官之才呢?难道,只有那此吉他知 趋颜附势的小人,才是为官之才不成?若公主真作如此想,那我李白庆幸自己并非为官 之才……”说完这一席话,李白便拂袖而去,大步流星,背影中亦透着一股潇洒。
这样的洒脱,让李持盈又是感慨又是叹息。说不清,李白的所作所为到底是错还是 对,可是,无遗,从内心深处,她有些羡慕。
没有回玉真观,她沿夹道直入南内。想在李隆基真正发作之前为李白分辨数句。她 还未走进大同殿,便已听得里面传来哭声。
那是杨玉环的低泣,只是除了低泣声,却不发一言。倒是高力士,愤愤道:“那李 太白真是个狂徒他折辱于臣也便是了,怎么竟敢这样大胆欺辱娘子呢?”
皱起眉,李持盈轻咳一声,在小宦官急忙报名声中走进大同殿。她一进来,高力士 便垂下头去。而杨玉环则是扭过头去,轻轻拭泪,看似回避难堪,可李持盈却知自己多 少是被迁怒了。
心中有了分数,她也不同杨玉环说话,只是笑着施了一礼,便笑道:“恭喜哥哥了 ,那渤海国使者受此挫折,回去之后定然不敢再怂恿着那国主……”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李隆基已经挥手阻止她再说下去。
“元元,你莫要再想为那李太白说好话了经此一事,朕算是看清那李太白究竟是个 什么样的人一个穷骨头,全无半分富贵之气。更无半分雍容宽恕之德。似这样睚眦必报 的臣子,朕实在不敢留用……”
“三郎哥哥,怎么说什么睚眦必报之话呢?那李太白是有些狂狷,可咱们大唐的读 书人,哪个又不是这样呢?也不过是名士风流,天性自然罢了。三郎哥哥何况这样生气 呢?还是……太真,你真是恼了李太白?”
被突然提名,杨玉环只得回眸相望,目光一对,她却不曾说话,只是抿了唇,满目 委屈。静了片刻,才道:“三郎,莫要以我为念,还是要……其实,也没什么,便是江 姐姐,也是这样的……”
这话却是转得真妙,竟从李白身上又转到江采萍身上了。李持盈不知是该气还是该 笑。可是目光一转,见李隆基皱眉,她不禁大觉不安。
果然,李隆基板起脸来,竟不再给她说话的机会,直接挥手道:“朕倦了……”
李持盈黯然,知道事情大概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也只得退出。
如此,数日之后,南内便传出诏令,赐李白百两黄金,准回乡探亲。
虽然百两黄金,已算笔巨资,可是这样变相的罢官,逐出长安之举却是赤?祼?祼的 羞辱。
李持盈原本以为李白受此屈辱,必然会无法接受,说不定还会直接闹到御前。便一 心想着定要拦下他,不可再让事情闹得更大。却不想,李白接到诏令,竟是淡淡谢恩, 预料之外的平静。
数日后,李白便收拾行囊离开长安。因他才名满天下,之前又于含元殿上书叱蛮使 ,声名显赫,所以,倒有许多人特意于灞桥相送。只是,这相送的人中,在朝中为官的 人却还是在少数。
李持盈虽然也轻车而来,却没有走近,只是站在临近的酒楼上,默然相送。遥望远 处李白与人诗酒相和,听着那缭绕的别歌,却不自觉地想起许久之前,她也曾在这座酒 楼之上,遥送那令她刻骨铭心的男子。
一晃,已经过去那么多年,这座洒楼仍在,这灞桥碧柳仍旧如烟,可那人却已经不 在这人世。而她……
抬手抚着面颊,她不禁发出一声低叹。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李白豪迈的歌声。悠远的歌声传来,那略带沙哑的歌喉虽 然不能让人称赞一声,可那诗句,却美得令人不禁神思恍惚……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且歌且行,在经过酒楼时,李白仰起头来,笑着抱拳向立在栏杆前的李持盈施了一 礼。猛地一拍马臀,便飞驶而去,只余那歌声仍随风而来,久久不息……
“古来万事东流水……”李持盈低声呢喃,想起李白所说的那些话,不禁垂眉浅笑 。
或许,他说的话才是对的。人既然要活着,便要活得洒脱肆意。可惜了她这些年来 ,竟……也不是,比起许多人来,她已经算是活得很肆意了。只是,或许,这漫漫人生 路,剩下的那一半旅程,她可以活得更快活……
遥望着那渐成黑点的身影,她笑得开怀无比。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那些游览大山名川的日子的确是她这一 生最消遥的时光。虽然,不是家。可是,那样的洒脱,令她回想之时仍能砰然心动……
回返长安,她便立刻进了南内。谁知,三郎哥哥听闻她又欲远行,便立刻怒了:“ 元元,你这是在同朕质气吗?那李太白,便是与你再亲近,难道还亲得过你我骨肉至亲 ?你竟然因为朕赐金放还他,就拿着离京远行来威胁朕……”
被李隆基一番话震到,李持盈一时说不出话来。威胁?三郎哥哥怎么竟能这样说她 ?李白又算得什么?当年便是二郎表哥,她亦可为他舍了。如今,他竟然拿李白来说她 ……
情绪激荡,她的态度也便强硬,岂知,她的态度硬起来,李隆基更怒:“你是我大 唐的公主,没有诏令,理应留在京中。远行之事,此后便莫要再提……朕不想为区区一 个李太白伤了你我兄妹之情……”。。。 
   第三十五章 弃爵
“三郎哥哥,你真要这样拿着规矩来压制我?”李持盈定定地望着李隆基,难掩失 望。从前的李隆基,绝不会对她说这样的话,什么是你必须?没有诏令不得离京?这样 的话不是她的三郎哥哥,而是大唐的皇帝在说……
被李持盈凝目相望,李隆基缓和了一下情绪,却仍是没有改变初衷:“元元,非是 为兄不通情达理,而是我不能因兄妹之私就这样纵容你……”
“呵……”忽地一声冷笑,李持盈沉声问道:“大家是真要以帝王之身来与臣妹交 谈?”
见李隆基仍是沉默,她便垂下眼帘,恭敬地退下:“既是如此,臣妹遵旨便是…… ”
“元元……”李隆基低唤了一声,见李持盈头都不回地走下玉阶,不禁怒斥:“好 、好、好……为着个李太白,你就这样与朕闹”
“大家……”在旁边的高力士闻声低唤,似乎是想说些什么,可瞥见李隆基扭头望 来的眼神,却突然一顿,转而劝道:“公主不过是一时生气,过几日一定会亲自来同大 家请罪的。”
“她那个脾气——打小就是这样……要不是她是我的亲妹,朕又岂会这般纵容她… …”怒声叫着,李隆基忽然又叹息出声:“都是朕太宠她了……也罢,这次,她若不亲 来求朕,朕绝不再唤她入宫……”
高力士一笑,低声应和着。垂下头去却掩不住一丝失望。他算是明白了,大家和玉 真公主,就是再多争执,也不会真的把这个妹子如何……还好他刚才警醒得快,若是一 时嘴快说了些什么,到最后,还是他自己枉作小事,更可能因此触怒大家……
心里有了分数,他在李隆基面前也不敢稍提李持盈半句坏话,又有意无意提醒杨玉 环,切不可再提李太白之事。杨玉环虽然仍在气恨受此奇耻在辱,可也知道现在在李隆 基面前,是真的不能提这件事,便只一昧温存,绝口不提他事。
这样的日子过得数日,似乎一切都归为尘嚣,回复了最初的平静。可李持盈却到底 始终没有再入南内请安。
日子一长,李隆基便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