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圈探花-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委新媒体的记者,在采访前面女二刘琦回、男三沙洲时,已经知道他们的回答不会被剪辑出来。但是例行公事,在场演员都要问完。在问到陶清这个被嘲出圈没文化的,更扶不上墙的家伙时,半是出于临场好奇,半是不会被公开出来的懈怠心,促使这位省媒记者问了一个近乎刁难的问题:

    “陶清你好,你饰演的天胜皇帝的幼弟,广积王子。在历史上,他留下这样一句诗‘政者正也’能谈谈看法吗?”

    搞事记者心想,陶清答不上来或者敷衍答过去都行,反正其他两个小鲜肉回答得也很烂,都不会被报道的。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只是想近距离欣赏一下,文盲王子露出那种茫然又恼怒的表情——作为表情包在网上流传甚广。

    陶清风对记者笑了一下,他面色有些苍白。这笑容让记者忽感异样,似乎有种不受控制的东西,蒸腾在空气里。

    陶清风道:“政者正也,非诗耳。六言乃文论体。饰角千金子,以文论志,合。”

    看着记者怔住站在原地,陶清风忽然想到,保姆沈阿姨在最开始和自己交流时,也是露出这种表情,保姆好半天才哆嗦一句:“说人话?”

    怎么忘了,不能大段的说别人听不懂的话。只怪刚才听记者提到六言心中一动,他头晕之下就不假思索了。于是他忍住头晕,轻言慢语地解释:

    “不好意思。这句其实不是广积王子的诗,是他文论六言里的第一句。广积王子,是个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这句话表达了他的政见和志向,为政者,一定要自身清正,下属才会效行。这句话和他的身份,是很适合的。”

    记者在脑袋空白了两秒后迅速恢复了正常,抑制住内心惊涛骇浪,抓住这一线突如其来的震撼,打足精神,迅速抛出第二个常规问题:“您对广积王子这个角色如何理解?”

    她甚至没有意识到对陶清的称呼已经改成了“您”。

    陶清风搜索了一下这具身体的记忆,旋即又摇摇头,只好按照自己所知的来回答:“这个‘噫吁稼,不可救’的忧国忧民少年王子。该如何去走进他玉粒金莼难咽的感情?他写下“遗穗荡尽,天寒岁暮”的心境,又该多苍老?以我浅薄的见解,演起来”他顿了顿,艰难地说出这几个字:“很有压力。”说完还咳嗽了几声,头真的太痛了。勉强维持站立和说话,已经耗尽了他全部的精力。

    但是不能在这个地方倒下。他好不容易才再活一次。

    摄像师尽职尽责地把刚才陶清的发言全都拍摄下来,记者还想问,可是已经超过了规定时间,只好不得不挪动身躯,把话筒递到下一位演员面前。陶清风松了一口气。

    其他人看到他苍白的脸色,和额头的汗珠,还以为是终于完成任务,如释重负。

    下一位演员也没做好被采访准备,以一副惊讶表情望着刚才回答完的陶清。

    如果摄像师扩大拍摄镜头,就会发现,但凡是能听得到陶清回答的人——其中很多不乏和他结交,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的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但是不少人旋即又说服了自己,大概是这次陶清提前做功课很认真吧,演员赶紧让表情恢复正常,继续接受采访。

    这条视频被省媒新媒体制作发布在微博上,机关微博一开始转发寥寥,是先被营销号盗链,转发出圈后,大部队才回来找原博,最后有几万,成为这个省委媒体号的微博转发之最。

    陶清是个小流量,在出圈的微博转发中,占最多的是路人,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粉黑言论。

    黑子癫狂嘲笑了一通陶清的前科,转发里讥讽:“陶猪这回居然要给自己槽文化人路线,真的是陶猪要上树——要上树——!”

    “陶瓷”们则发了一串串的爱心小泡泡,在广场上刷#陶清广积王子,相信你走得进去#的话题,留言:哥哥背书很辛苦吧。那么努力认真,好感动!好哥哥加油!

    苏寻担心的粉丝接受不了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谁不希望自家偶像上进呢?虽然比起陶清平时路线来说,差别很大,正因如此才增添了新鲜感。有爱粉丝甚至画了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同人图,来无条件支持他们偶像。

    至于转发视频的大多路人,和当时在剪彩仪式现场的人员,感想并无太多区别——

    ——陶清这回功课做得挺认真。要转型了吗?想洗白吗?还打了个预防针“我浅薄的见解”,听起来真是自谦和郑重。

    不过,大部分人把这归功于归宁皇后剧组,毕竟是地方献礼性质影片,是要宣传省历史文化的,对演员要求当然比较严。

    陶清不但没掉粉,还涨了一些。有些善良的路人,还给陶清贴上了好好配合宣传,认真琢磨角色的小鲜肉标签。

    不过,也有路人觉得他背文言文,是刻意哗众取宠,少不了一顿讥讽,但那并不占转发流量的重心。

    与粉黑爱恨都不同,归宁皇后的编剧自然也看到省委新媒体的采访视频,看完之后,她发出了一声惨叫声,吓得她家的猫一个激灵缩在墙角发抖。

第5章 编剧内心是崩溃的() 
归宁皇后的编剧内心:

    ——这电影主要是省厅指示拍摄,但也有一点资本注入,不能完全不考虑市场票房。广积王子,一个出场不到二十分钟的角色,写成脸谱化的真善美小王爷,华丽救了香昌就领盒饭。只要天胜和香昌的历史人设大致不崩,其他角色碍于制作成本和宣发效果,需要为艺术效果阉割,不能完全按历史走的。

    再说,广积王子在历史上的人设就很模糊,诗作和文论里几句忧国忧民,谁知道是不是应制写的?最重要的是——和天胜皇帝撞了。所以编剧本来打算,仅从他的年龄和成长环境,突出一个纯善又深情的人设塑造。还可以加个单箭头香昌皇后的三角噱头。在省厅的a省影视公司和其他私人影视公司各自诉求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是陶清那样的理解,显然是放大了广积王子的上位者情怀。

    宣发方真是的,明明把剧本都提前给他们看了,为什么还是给陶清灌输那个方向广积王子的人设。不知道是宣发部门里的谁和陶清接洽的,搞不好是极端历史粉,什么‘遗穗荡尽,天寒岁暮’,她都不知道出处,一查居然是墓志铭上的玩意,这都叮嘱陶清背出来了,宣发方里有人搞事情啊。

    第一版剧本都写好了。难道要大改吗?把玉黍离,六言的内容加进去,整个电影的结构,线索,大都要重来如果广积王子要走救苦救民的寡淡路线,和天胜皇帝撞了,就要给他编写新的剧情。写什么呢?

    编剧只好抑制住内心奔腾的草泥马,认命地重新去翻材料。愁得头发抓下来一大把。

    玉黍离后记,广积王子赤脚踏进庄稼地,发现稻穗下面的土是红的,掘开有死尸。

    能过审吗?而且这种风格,适合偶像派演吗?陶清那种演技,效果出来会很尬吧。

    但,要是不走偶像路线,搞不好一点水花都没有。不止粉丝兴趣缺缺,投资方也有人会不高兴吧,就算是省厅更看重社会效益,私人投资的钱砸下去,也希望听到个水花响不然为什么要找陶清这种没演技的小鲜肉参加?第一版剧情,她自以为平衡点找得还是挺好。

    但是无论编剧怎么说服自己保留深情忠犬备胎三角恋的广积王子设定,脑海里始终摆脱不去陶清那句“以我浅薄的见解,很有压力”?她觉得内心某个早已冰封的角落在触动,甚至会融化出疼痛的,被抛弃了很久的东西

    编剧一宿没睡,吐血咬牙改了个二稿大纲,发给主创团队讨论。

    这版大纲里,广积王子没有三角恋了,凸显了他在天胜皇帝身边左右手的作用。天胜皇帝麾下不缺文臣武将,所以广积王子的作用是——提醒他实施仁政。

    这个比田间掘尸好演,希望陶清演得住,在天胜身边当一个善良的花瓶。

    这版大纲出乎意料,比第一版更得省厅认可,并且压下了私人投资方的反对意见,让编剧细化。

    编剧看到细化方案要求里那句“尽量贴合历史”,两眼一翻,颤巍巍喷出一口老血。

    这段故事的历史和演义相差实在太多了,她要找外援

    苏寻在陶清房间找到了手机,三四个未接电话,都是自己打的。但此刻苏寻已经不计较这事,他心花怒放地捧着智能机翻微博。陶清的微博是他在打理,肉眼可见那条转发出圈的省媒体发的采访视频,给陶清涨了不少粉。

    “陶哥,你去不去微博上面亲自翻牌?”

    苏寻美滋滋,看那些褒奖评论里,最让苏寻感到开心的,是华大历史系出身的博主,点评了陶清对广积王子的理解,从来高贵的学院派这回用了“认真”两个字来评价。这对于“沉默就是学院派最大的宽容”的一贯吐槽路线来说,委实难得。

    转发里补充:“最可贵的还是态度,慎重代表心怀敬畏,哪怕他的演技糟糕,起码表现出了对历史人物起码的尊重。看来剧组还是有诚意,希望成片不要毁。”

    而陶清微博下面,已经簇拥了许多小陶瓷们暖心又可爱的评论。往常遇到这种高兴事,陶清会亲自翻牌回复几个。所以苏寻照例问他,转过头才发现陶清好像不太对劲。

    陶清风坐在房间宽躺椅上,闭着双眼,显得很疲惫的模样。苏寻连忙关切道:“陶哥?你怎么了?”

    陶清风声音虚弱,道:“有点累。”所以苏寻说的什么微博,他没有听清,只听到一点“粉丝”,但也没有精力去回应。

    说这话的时候他双目放空,望向天花板,好像脑中正在承载什么过载了。但是哪怕这种时刻,他对苏寻讲话时,还是有条不紊,温柔又沉稳的声线——

    “苏苏兄弟,我想休息一下。请你让沈大娘做好饭后,再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