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双方愉快的达成了合作。
挂了电话,白安将屏幕发热的黑色手机搁在桌上有风的方向,直接在电脑上的私人聊天室里发了个调查启程几个部门的指令。
在团队恢复后,他多嘱咐了句重点紧盯版权部,便不再操心这些了。
他要考虑青雨文化是事,自从上次发布了诗集《光》以后,青雨的态势已经开始回暖了,连股市上的状况也稳定了一些,起码不是一跌再跌了。
但也只是稳定了而已。
《大道逆行》存稿方面已经快要完本了,但网络更新还在前部分的阶段,这书本来是白安计划给青雨文化发行的下一本书,但现在看来,因计划必须要完本后才能发行,在距离《大道逆行》还远完本期这一阶段,显然成了青雨文化的空档。
现在的青雨文化,中下级别的出版作品已经完全稳定,高水平的签约作者也有几个,但还缺乏如《光》一般销量顶尖的作品作为阶段招牌。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因为招牌代表着话题和曝光率,而缺少话题和曝光率,代表着被群众遗忘。
这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是原罪。
p:此章为ldit同鞋加更。
第一百零三章 填补空挡的作品()
第一百零三章填补空挡的作品
人世之间,有四样东西,总是一去不复返,漏过便无法挽回:
出口之言、射出之箭、流逝的时间、错失的机会。【 //ia/u///】
如今的白安,连多活的时日,都是从系统手中赚来的,再加上身处漩涡当中,他连一分一秒的耗费不起。
白氏企业现在并不适合能力不足的他。
但青雨在他的手中,便有剑走偏锋围魏救赵的可能,白安当然不可能任由这时间成为真正的空档。
不仅仅因为需要,更因为刚刚完美收官《光》的发布的青雨文化,最适合趁热打铁。
既然如此。
那么问题就来了。
要拿哪一部作品,去填补这个空档期呢?
白安皱了皱眉,以他现在的年龄,要选合适,并且一定会火的题材,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实体出版并不能走网络文学纯粹故事性的路子,这下一部书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性,但又不能太过高深。
没有文学性的作品,在实体圈子里是不会受到认可的,就像电影界的商业电影,纯粹为了捞钱的意思做的太明显了,就算叫座也不叫好。
这不管对于青雨文化的名誉,还是对于白安这个刚入文学界,正在打基础的新人而且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甚至会让圈里圈外的群众,先入为主的留下格调低的印象。
而文学性太高了。
先不说那些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一类的外国文学名著并不是他这个年龄可以写得出来的,单就是翻译问题,他都不可能做到毫无缺憾。
况且,纯粹文学的伟大是基于其感染心灵的神性,即精神力量,而另一个世界的文学所渲染出的精神,往往配合着时代和历史才能震撼人心,那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时地利人和所构造的奇迹。
而那些作品放在这个世界,这个历史时代思维都不尽相同的世界……文学的影响力尚有国界和地区之分,那么民众口味不同的两个世界,就算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也真不一定讨得到好。
更别谈现实情况——
青雨文化需要的是具备商业价值的畅销小说,用来撑起销售渠道,而不是一本需要长时间沉淀,依靠口碑多年以后才获得某些文艺奖的纯文学作品。
甚至只基于白小少爷刚刚开始的路途,写书这一门学问,他只有先学会了从众,之后才能与众不同。
最重要的一点是……
白安他不想做文抄公啊!
所以他得自己写。
还要保证写出来的是具备一定文学性,放在他这个年龄又不太显得违和的畅销作品……
这些都不说,时间还挺紧急,本来就是用来填补空档期的作品,也就是说要在《光》的热度散去之前赶完工。
对于作者来说,写书就像生孩子,做的都是创造新生命的大事。
生孩子是艰难的。
可现实迫人——
压根没那个十月怀胎的时间去给他酝酿。
这种苛刻条件,简直像是未婚先孕的小姑娘,要在无照行医还不卫生的私人小诊所去接生。
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
然而,自己多出来的事,含着血泪也要走完;自己作出来的孽,炸锅卖铁也要还债。
秋日常来老虎,几日淅淅沥沥的连绵雨后,这秋老虎便露了点儿獠牙,恍恍惚惚的光笼下来,晕得窗外的四季竹影影瞳瞳。
白安一只手揽着布艺的沙发靠背,整个人都没骨头般摊在软垫里,这种葛大爷式躺法,极其具有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性……咳咳,那些画里的神都知道,这个p相当的省力气。
他的大脑此时正在飞速运转,一件件前世所阅览过的书籍甚至影视作品的记忆,都在他精密如电脑般的逻辑网中他甄别过滤。
白安没有时间去自己创作一个题材,在没有经过市场考验的情况下,如赌徒般用这本书的成功或者失败,盲目的去赌博青雨甚至于他自己的未来。
他不想照搬原世界的作品,又要保证一鸣惊人的畅销效果,最好的选择,便是从那些原世界经过市场考验的开流派创意中,选择一个合适的。
带着那些作者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经验,汲取优点和精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垦这个世界没有被触及过的处女地。
在保证自我创作的初始道路上,这绝对是最强力的保险。
只要白安不自己作死,认真斟酌,终有一天能走出自己的路。
未来的事且放在一边。
现在的问题是,白安要选择哪一个题材。
然而,事情到这里了就麻烦了……
虽然在系统的拐带下,白小少爷已经走上了文青的道路,但是!
但是上辈子的白安,是只看小白文的李维七……
即使因为有重生福利的过目不忘加成,他记得以前所有看过的东西。
可这货就是除了小白文和从幼儿园到大学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就压根儿没看过别!
就是当初每天早上背的那些诗,除了一小部分是他真看过的,后面的全是这辈子系统里买来的那份近代诗全集里现学现卖的。
至于日常阅读任务……为了了解这个目前还比较陌生的世界,他看的大部分都是本土名著……
其实主要原因是为了省钱…咳,省积分。
要看原世界的书,无中生有是梦想,都是要积分的。
所以说,白安脑子里前世的阅读作品,除了小白文,就是中外必读名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满脑子洪荒流、无限流、打脸退婚流转悠的情况下,白小少爷这时候也有点儿抓瞎了。
可悲可叹。
白安歪歪斜斜的仰躺在沙发上,搁在椅背上的脑袋无限怅惋的左右摇动两下,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后少看小白文。
太阳西移,竹子背着一身光,透过落地窗倒映进来,风一吹天花板上的影子游动,荡着涟漪,仿佛飘荡的鬼影。
这影像落在白安半睁的瞳孔里,透过自因思索而无神的虹膜,痒痒的扫进他的心底。
他心不在焉的朝天花板望了一眼。
影子…鬼……
灵光乍现,像是一道惊雷在他胸中炸开!
鬼吹灯!
白安的眼睛猛地亮了,鬼吹灯…盗墓笔记……
盗墓流!
这带点灵异调调,故事性强,他当初疯狂迷恋过一段时间而二十分了解,无论《鬼吹灯》还是《盗墓笔记》都证明了网络实体都绝对吃香的流派。
绝对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
第一百零四章 新书准备()
第一百零四章新书准备
谈起风靡一时的盗墓流,就不得不谈《鬼吹灯》和《盗墓笔记》。
盗墓小说兴于《鬼吹灯》,火于《盗墓笔记》。
相较于游戏影视多面开花的《盗墓笔记》,白安印象更深刻的却是《鬼吹灯》。
他前世接触《鬼吹灯》的时候,还是二零零七年,当时的李维七,孩子是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伙儿,一腔热血,正在读高中,也算得上是比较早看盗墓小说的那一批人。
那个时候,微博和贴吧还没有现在全民在线的火热,人们习惯于纸质的读物。
那个时候,创世和纵横都没出生,看小说基本都在起点。
那个时候,日漫和**还没有兴起,腐女和伪娘还未泛滥成灾。
至于《盗墓笔记》,他却是在这本书真正火起之后才看的,看完了是看完了,但只觉得不太符合口味。
零七年和《鬼吹灯》同一时期的火爆小说,白安看过的,还有《明朝那些事儿》和《藏地密码》。
这三部,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三个领域的开篇立祖。
《明朝那些事儿》是用小说传记的写法,用一种轻松幽默的形式去刻画一个朝代历代君王忠奸,以讲故事的形式戏说历史。
《藏地密码》是以一只獒为切入点,从它的身上,进入一段探索被遗忘的历史,关于西藏,关于玛雅,关于狼,并特立独行的讲述了一种类似于人类进化史的狼类进化史。
有些东西,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埋葬于历史的洪流,反而会因为不断的沉积,而像优酿的酒一般,变得更有味道,乃至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鬼吹灯》作为盗墓小说的鼻祖,当年却是以网络小说但形式出现的,主要内容便是盗墓寻宝,天下霸唱开一派之先河,完成了这部极为经典的悬疑盗墓小说,这部小说也迅速成为了图书销售排行榜的榜首。
《盗墓笔记》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