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君臣-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报传来,启元帝大喜,不仅对这对将军兄弟大肆封赏,连猿家兄弟养的、在战场上屡建功劳的白狼都封了镇军狼,并特赐猿卫和猿斗“白狼双将”之称,随着军报传遍大楚,无人不知这对少年将军的美名。

    有人欢喜有人愁,兵部尚书金戈对着手下查出的消息哀然长叹,上奏请罪,自述兵部无能,不能查清泄『露』边防图的罪魁祸首。

    启元帝一怒之下,竟是撤了兵部尚书一职,将金戈打发去整顿水师,将兵部收归天子手下,独揽兵权。

    同时,启元帝又以此为借口,将政务分了大半给左右二相,一时间,文谨礼与谢九渊手中的权柄相加,几乎可以说是掌握天下,到达了本朝文官前所未有的顶峰,可谓是如日中天,就连文谨礼都有头晕目眩之感。

    毒蛇阴险狡诈,千万不可贸然用手探抓,还是应当诱之以肉,所谓引蛇出洞。

    文谨礼乐了没两天,就发现新到手的权力并不容易为己所用,几乎等于白给启元帝做工。

    自从锦衣卫将检查六部的六科给梳了一遍,对朝堂的监察力度大大增加,,以往当摆设用的六科,被锦衣卫梳理也没有引起注意,结果在不声不响中,六科已经成了监察六部小吏的利器,偏偏六部具体事务都需要小吏小官来『操』作,除了被文党把持严密的刑部与工部,没几个人愿意冒着被锦衣卫抄家的危险违背职责做事。

    而文崇德趁启元帝前往袈山礼佛时安『插』的人手,文崇德竟然拒绝交出名单,引得本就被突增政务劳神的文谨礼大怒,大病一场,又舍不得大权不敢请假,引而不发,一把年纪竟是带病生生撑住了,不得不让人钦佩。

    启元帝看着宿卫呈上的密报,对谢九渊直感叹:“这么把年纪,后院里两房姬妾,外面养了三个,其中一个还育有六岁小儿,算算,怀上的时候他文谨礼怎么也近半百了,真是,老骥伏枥。”

    谢九渊刚从水师营赶回来,半闭着眼睛养神,听到这里,低笑一声:“是文相天赋异禀。”

    他本就肤白如玉,平日里有气势锋芒撑着,只觉得威风赫赫,谁也不敢小瞧了这位拜相将军,就连顾缜,都因为心中倾慕视他如巍峨高山,现下,因为连日『操』劳又快马回京的缘故,累得脸『色』都比平日苍白了些,躺在靠椅里,白发散落在枕上身前,倒有些柔弱美人的模样,顾缜一时心疼,坐到靠椅边沿,轻轻伏在他胸口,指间缠绕着他身前的白发,不再说话,想让他好好休息。

    顾缜靠上来,谢九渊就自然地揽了他的腰,二人相依相偎,心跳呼吸都渐渐一同,在彼此身边是他们俩最放松心神的时刻,不必顾虑朝政军情,于是不知觉就沉沉睡去,期间三宝蹑手蹑脚地进来,给他们盖了薄毯。

    出了御书房的门,三宝公公悄悄地叹了口气。

    近日有大臣上奏劝陛下成婚,被陛下以国境未宁、国库不丰给挡了回去,却仍是止不住那些言官的吵嚷。

    三宝自知只是个太监,可跟着二位主子这么些年,他彻底看明白了,普天之下,除了谢相,没有第二个人会这么为陛下着想,事事都以陛下为先。

    外面人再怎么在他面前煽风点火,说谢相权势太大有害王权,可三宝看得清楚,谢相对待陛下,从当守夜侍卫开始,始终如一。就不说如今谢九渊已经是当朝右相,单论他与陛下的亲密关系,若是他人,不讨赏,也要索些特殊待遇。

    可谢九渊的一切,都对陛下毫无保留,他结交了谁、往来了什么,锦衣卫和宿卫都如其他官员一般监视,谢九渊对此毫无怨言。这绝不是谢相故意为之取信于陛下,而是他是视之为理所应当,坦坦『荡』『荡』。

    位高权重却不沾染官场淤泥,如此磊落丈夫,世间独有此一人!

    就算同为男子,这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思及此,三宝公公眉头舒展,唤了小太监准备热水巾帕,等二位主子醒了就能及时梳洗醒神。

    谢九渊白日从不长歇,作战时习惯了抓住零碎时间补眠,不到半个时辰就自动醒来,睁眼一看,顾缜靠在自己胸口睡得正香。

    难得偷闲,谢九渊以眼神细细描摹顾缜眉眼,这一世局面不同,所以前世顾缜眉目间长久的忍耐压抑冲淡了许多,若说前世的顾缜可比作忍耐苦寒的白梅,眼前熟睡的俊美青年则更似梨花,上朝时犹若冰雪,在自己面前却是暖玉一般可爱。

    此时,顾缜一只手搭在他肩上,另一只手还虚握着他的一缕白发,侧脸贴着他的胸膛,唇微张,睡得安然。

    进御书房的路上,听三宝说今日陛下因着兵部事宜时常熬夜,还时不时半夜战报,很不安宁。

    于是谢九渊不忍心唤顾缜醒来,守着他多睡一会儿。

    又过了半个时辰,顾缜睫『毛』微颤,在谢九渊衣服上蹭了蹭,这才醒来,一睁眼,就对上了谢九渊温柔的视线。

    顾缜低头笑笑,握着谢九渊的肩膀借力,抬头亲上了身下人的下巴,他亲了一下,稍稍往后仰头,拉远了些许距离定睛一看,又伸舌头『舔』了『舔』,确认道:“师相,胡须冒了青茬。”

    大楚男子而立之年才会蓄须,谢九渊尚不够年纪,而且行伍之人,拖着长须多有不便,普遍都刮了个干净,落得轻松。

    谢九渊距上次修面已有数日,又忙于水师事务,就没注意到。

    顾缜生了兴致,喊三宝寻了锋利的剃刀来,褪去了软履,上躺椅坐在谢九渊身上,低头小心给谢九渊刮胡茬。三宝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谢九渊却镇定自若,任凭顾缜拿着利刃在自己脸面上动刀。

    胡茬刮尽,二人起身净面,重回案边,再度说起边防图泄『露』一事。

    顾缜叹道:“真是自缚手脚。”

    就算兵部尚书隐了实情,以锦衣卫和宿卫的手段,其实已经查清了事实,文谨礼手下,青省巡抚高秀派人混进了西宁卫,趁着安西卫与西宁卫在哈密交接处换哨时,谎称有兄弟在安西天关,跟着安西卫进了边防之地,偷出布防图后,又依样回到了青省,由青省巡抚高秀的心腹送到了马族新王的手上。

    可依照文谨礼的小心手段,就像当初浙江巡抚冯伟象手中没有与文谨礼来往的证据一样,高秀手中也肯定没有切实证据,证明一切是文谨礼指使。

    如果单靠言语就定了罪,以文相在民间、在书生举子间为国呕心沥血的响亮名声,启元帝的声誉定然备受质疑不说,还会妨害到他们日后将要推行的以法治天下。若是推行者自己都曾经无视律法,怎么让民众信服?

    所以是自缚手脚,暂时动文相不得。

    谢九渊宽慰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圣人都这么说了,一时忍耐是值得的,与其留个疑点,不如把文相办成最大的范例,让大家看看就是丞相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岂不是扭转乾坤。”

    道理顾缜都懂,只是一时心急,听得谢九渊宽慰,他『露』了个浅笑,忽然有了灵感,“九郎,我有个主意。”

    谢九渊见他忍不住想窃笑的样子,挑了眉,问:“怎么说?”

    顾缜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了,谢九渊面『露』惊讶,好笑地在他后背警告『性』地轻拍了一下,故意沉声道:“这种后宅招数,陛下贵为天子,也好意思?”

    “朕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顾缜丝毫不以为耻,振振有词地反驳,“还是文相自己天赋异禀。”

    谢九渊绷不住脸,笑道:“只是还需等待时机。若是风平浪静,也不过是一桩丑闻而已。”

    顾缜亦是同意,二人又说起水师之事,说到最后,还谈到了顾岚。

    “本该给他行了冠礼”,顾缜语气又是担忧又是骄傲,“可他说还是留着这个由头,过两年先出宫建府再做打算。”

    谢九渊面『露』赞赏:“如此佳儿,何必生忧。你当年独自登基,也不过是这个年纪。”

    没想到说到自己身上,顾缜一愣,低笑:“我都要忘了。”

    “我记得。”谢九渊握了他的手。

    当年少年天子登基,谢九渊在家丁忧,尚且不识这位佛堂皇子,初闻消息,也替这位皇子叹过几声“艰难”,一个毫无根基的皇子,面对朝堂上一群人精,就如羊入狼群也似,如何不艰,怎能不难?

    顾缜却在“先天不足”的苛刻条件下,独自面对虎视眈眈的朝臣,走出了一条荆棘之路。最后断送于内『奸』手中,也是虽败犹荣,没有人敢夸口,若是易地而处,自己能够比启元帝做得更好。

    右相将启元帝的手捧至唇边一吻,“不论前世今生,陛下都是臣的骄傲。”

    “用后宅招数也是?”顾缜有些不好意思,故意找了这话来说他。

    谢九渊也学顾缜振振有词,“当然也是。”

    “为何?”

    谢九渊凑近顾缜发红的耳朵,压低的声音沙得叫人心弦一颤,“也许是因为臣,也天赋异禀啊。”

    三宝公公望了望天『色』,唤了小太监:“去御膳房,告诉他们多备一份谢相的晚膳。”

    那小太监刚调来没几日,踟蹰道:“可、可陛下还没下令”

    三宝公公眼神一冷,立刻有乖觉地跑上来跪地磕头:“奴才这就去传话。他刚来,求老祖宗饶过一回。”

    说完也不停留,知道不耽误差事,立刻伶俐地跑走了。

    还愣着的先前那个小太监立马回过神来,出了一身冷汗,跪地连连求饶:“奴才该死!”

    三宝公公眼神都没赏一个,但也没其他表示,四周人都会意,捂了小太监的嘴拖走,带去内务府重学规矩。

    一阵北风吹过宫城。

    此时,御书房中情意绵绵,御膳房是热火朝天。六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