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的日常-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的柯亭芝瞧中了,打起了眉眼官司,钱婆子从中搭线,收了柯亭芝些许银两,没多久便把店主娘子跟柯亭芝送做了一堆,过了些日子,那店主渐渐晓得了些风声,便将进货的事丢在一边,专守着他娘子,店主娘子日日对着个枯树朽木般的年老丈夫,便整天摔摔打打指桑骂槐,后来索性奔了柯亭芝给他做了外室,那店主不敢得罪柯二爷,也只得忍气吞声。

    柯亭芝在妇人这里吃饱喝足小睡了一会儿,换了一身衣裳,便施施然叫人牵马坠蹬,要去寻钱婆子,这时候天将擦黑,那妇人虽依依不舍,却不敢强留。

    钱婆子早得了信儿,将家里店里打扫干净,又将白日里卖的青梅汤澄出一壶来备着,见柯亭芝进来,忙把个干净袱子放在椅子上,“二爷快请坐!有好青梅汤来一盏?”

    “好,要浓一些。”

    柯亭芝将茶盏把在手里,“钱妈妈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钱婆子笑道,“二爷客气,今儿怎么想起来照顾老身的生意来了?”

    柯亭芝伸手拿了五两银子出来放在钱婆子手上,“自然是有事要托钱妈妈走一遭。”

    钱婆子笑着摸过那亮晃晃的银锭塞进怀里,“二爷有话便说。”

    柯亭芝低头在钱婆子耳边道了几句,那钱婆子脸色一变,柯亭芝低头喝了一口青梅汤,“如何?”

    这种事儿也不是头一回了,客人许下重金,钱婆子便想法子保媒拉纤,可这一次,钱婆子听了柯大官人的话,却唬得不行,然而又眼馋银子,为难道,“二爷,若是寻常,你哪怕想要个天仙呢,老身也有法子给二爷赚来,可这官家小姐,等闲不出门的,老身便是想往人家门口站一站都难,这……”

    柯亭芝道,“我又不是让你把人拐来,无论衣裳、荷包,只要是贴身的东西……事办成了,我自然重金相酬,嗯?”说着,又从衣兜里拿出锭银子拍在桌上。

    听出柯亭芝语气里的威胁,钱婆子脸上堆起笑容,她不敢得罪柯亭芝,连忙将那锭银子也拢进怀里,“二爷放心,我一定想法子把这事儿给二爷办成了。”

    王氏平白得了三千两银子的进项,心情好了两天,心里惦记着和水月庵庵主通明说好的事,正寻思着是不是派人去催一催,通明来了。

    王氏一本正经的把两个女儿都叫了去听她**。

    通明坐在王氏下首,唐曼宁被叫到坐在王氏身旁,一只手被通明抓在手里左看右看。

    曼春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冷眼看着。

    周嬷嬷听人议论说太太请了水月庵的师傅来讲因果,她闲了这几日,也想找人解解闷,便去了上房,一进门就瞧见那老尼姑正拉着大姑娘的手看手相,她悄悄跟王氏见了礼,一旁的丫鬟给她搬了个圆凳放在了王氏身后,请她坐下了。

    通明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看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吭声,屋子里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瞧着她。

    虽然太太和韦嬷嬷神色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曼春心中却莫名生出几分怪异的感觉,老庵主这般模样,也让她觉得很陌生。

    通明松开了唐曼宁的手,双手合十,“太太不必担心,大姑娘的福气在后头呢。”

    唐曼宁坐回了唐曼春上首,一脸别扭的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

    王氏坐直了身子,“怎么说?还请师傅指教。”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唐曼宁和曼春道,“你们先去玩吧。”

    姐妹两个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就出去了。

    王氏好似忘记了周嬷嬷,一等女儿们出去,就急切问道,“师傅快请说吧!”

    通明微微一笑,“太太不必太过忧心,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大姑娘一生富贵,只是中间婚姻之事略有些坎坷。”

    “什么坎坷?……可有什么妨碍?”

    通明双手合十静默了一会儿,才缓缓道,“于性命虽无大碍,却也需小心谨慎,尤其婚姻之事,需谨慎再谨慎,否则不仅大姑娘要受些煎熬,阖府上下都……”

    周嬷嬷插话道,“我们大姑娘金尊玉贵的人儿,师傅切莫危言耸听。”

    王氏一摆手止住了她的话语,面上难掩忧色,“我这个女儿从小娇养长大,从来不舍得让她受一点苦……可有什么破解的法子?”

    通明略一沉吟,讲了个某妇人不信佛法,不做善事,病危之时见到鬼卒和地狱,呼叫丈夫救命,最终因诵念了数千声“金刚般若波罗蜜”七字而免堕地狱的故事,道,“经题七字,得脱沉沦。”

    王氏心有灵犀,当即道,“我愿布施经书两百册,还请师傅在佛前代我家孩儿祝祷。”

    通明赞道,“此事最是积功德。”

    周嬷嬷问她,“布施了经书,我们大姑娘的姻缘就没什么干碍了吧?”

    通明道,“这又不是做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不成的还是要看檀越的诚心。”

    王氏道,“谁不知通明师傅是有法力的?周嬷嬷初来乍到,没有听说过师傅的名号,也是为着大姑娘着急,才言语无状,还请师傅不要介意。”

    周嬷嬷讪讪。

    通明屈指算了一会儿,道,“若是求平安稳妥,贵家千金不妨留到十六岁以后,过了那一劫,便没有什么干碍了。”

    “只是这样?”

    通明点了点头,“这样就够了。”

    送走了通明,周嬷嬷留下说了会儿话,也告辞了。

    王氏轻吁了口气,怔怔想了一会儿,忽然问道,“嬷嬷,你说这老尼姑究竟是胡乱说的?还是真看出了什么?”

    韦嬷嬷道,“太太想多了,原本请她来不就是为了说几句话,哄哄那周婆子?”

    王氏却有些拿不准,“我又不是才认识她,看她那样子,倒像真有什么事似的……嬷嬷,你亲自去,去追上她问问清楚!”

    韦嬷嬷拗不过她,这事又不好托于他人,当即叫人套了车,去追通明了。

    没想到韦嬷嬷这一去便去了大半日,王氏心里跟猫爪的似的,好不容易等到韦嬷嬷回来,却听到一个让她吃惊的消息。

    “云游去了?”

    “是,我这一路都没追上,就干脆去了水月庵,想着她即便去了别处,也总要回去的,到了那里才知道这通明今日一早便带了行李和两个徒弟离开了庵堂——太太,她来的时候可是一个人啊,恐怕从咱们府上出来便直接离开了——我又去码头找,打听了好久才问着,说是有三个尼姑坐了北上的船只,走了半日了,其中有个年长的和这通明的相貌年纪倒能合得上。”

    王氏皱眉,脸色极差,“她这是什么意思?”

第58章 意外的丧事() 
曼春从梦里醒来,她迷迷瞪瞪的拿被单擦了擦脖子里的汗,好一会儿才清醒了,懒洋洋的起身从床边的小几上端过茶盏喝了两口,微凉的茶水下肚,舒服地叹息一声。

    昨儿夜里热得很,她半宿没睡,直到后半夜略凉快了些,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会儿,也睡不踏实。

    她手里擎着蒲扇给自己扇了一会儿,打了个哈欠,渐渐又睡着了。

    等再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小屏和春雁两人合力叫了她起床,打来了温水擦了脸梳了头,见二姑娘仍旧没什么精神,便劝道,“姑娘夜里睡不着,白天也不能这么睡啊,白天越是睡得多,夜里不就越发的难入睡了?”

    曼春见外头仍旧阴着天,叹道,“这雨什么时候才下?快下了吧!又闷又热的,真难受!”

    春雁道,“今天厨房里做了米粉,调了好几样酱汁,有咸的,有甜的,好吃呢!”

    听到有好吃的,曼春也觉得肚子有点儿空,起身来到饭桌前坐下,见桌上摆了一小盆煮好的米粉,光是酱汁就有五六样,紫菜酱油、红油虾酱、芝麻酱、糖醋汁、梅汁、芝麻玫瑰卤,还有七八碟荤素小菜,五颜六色的特别喜人。

    曼春自己动手,盛了小半碗米粉,夹了些豆芽、笋丝和鸡蛋丝,用小勺挑了些酱油和芝麻酱,拌匀了,吃了一口,爽口的咸香吞咽下肚,不禁赞道,“还是这个吃了爽口。”

    小屏见自家姑娘胃口好了,也跟着高兴,“今天前院厨房还送来了一大篓瓜果,杨梅和荔枝都是不能放的,还有枇杷,姑娘先前不是还说想吃西瓜?那个也有,都放井里了,等拿出来吃的时候凉丝丝的,才爽口呢。”

    “你们捞些出来给嬷嬷们装盘送去,别太凉了,她们身上有伤,好些东西不能吃。你们想吃什么就吃去,记得给我留些荔枝和西瓜。”

    针线铺子开张快一个月了,曼春本想让童嬷嬷去瞧瞧,可她受了伤躺在床上不能动,事情就不得不耽搁了,曼春又出不得门,她想了想,如今这院子里能撑起事的也就姚氏一个了,她来的日子不长,但看得出来是个勤谨的,便叫人去给守信家的报了个信儿,想请她领着姚氏去铺子里瞧瞧,顺便让姚氏把各人打的络子、绣的荷包和帕子送过去,放在店里寄卖。

    寄卖这件事最早还是姚氏通过童嬷嬷提出来的,曼春开铺子的事因有了父亲的允许,算是过了明路,也就不瞒着别人了,不瞒着是不瞒着,但知道的人多了也不好,便嘱咐院子里伺候的人不要往外说。

    平时无论是丫鬟还是嬷嬷们,月钱有多有少,但都是有限的,像从前她的月钱不宽裕时,童嬷嬷就经常做绣活拿到外头换钱,小五她娘宋大家的,还有春雁她娘姚氏,都是这样贴补家用。

    姚氏领了差事,将手上的活儿暂时放下,东西归置了,又去跟童嬷嬷和宋大家的说了一声,收了她们做好的绣活儿和络子,又借了纸笔,按上中下三等记下。

    曼春见姚氏这般行事,倒有些刮目相看,她扇了扇扇子,忽然想起一事,便让姚氏且等一等,赶紧招呼了几个小丫鬟,扯着绳子举着尺子量了院子大小和屋檐高低,进屋拿了纸笔和算盘扒拉了一会儿,写了张字条交给姚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