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的日常-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是为了你?”唐曼宁轻轻叹息一声,往窗外四处看了看,拉着曼春的手坐在床沿,小声道,“你别笑话我,自从那天老太太从宫里回来说了那些话,我就没有一天睡踏实过,总梦见你丢了,跑了,问谁都不知道去哪儿找你,急得我……我真怕老太太把你带出去就不带回来了,”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掉了泪,“你说说,怎么什么事都叫咱们遇上了?”

    曼春没想到姐姐和自己有一样的疑虑,见姐姐落泪,她心里也酸楚得紧,“姐姐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唐曼宁吃惊地擦擦眼睛,“你……你也觉得不对吧?”

    曼春点点头,“曾祖母看上去太轻松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这才让人不放心,又突然要去大佛寺,还只带我和方姨娘,别人都不带,这不是明摆着……”说到这里,她有些哽咽,“可是明知道不对,我却什么也不能说……”

    唐曼宁愁容更甚,“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可怎么办……即便告诉父亲,没凭没据的,父亲又怎么能拦得住?”她长叹一声。

    既然姐姐和自己想的一样,曼春心里踏实了些,见姐姐满面愁容,她心里有些不落忍,“总会有办法的,要是情形实在不好,也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唐曼宁吓了一跳,“你、你不许做傻事!”

    “怎么会?”曼春失笑,“我最多就是跑远些,才不会做傻事,那不是亲者痛仇者快么?”

    若是真到了那一步,可见就连侯府这样的权势都保全她不得,只怕这金泉真人是真受圣上宠信,连后宫嫔妃都要退避三舍,太夫人为了侯府的荣华富贵放弃掉她,也不是不可想象的,若是她猜得没错,多半是打算在大佛寺将她交给对方,会选择大佛寺也只不过是为了让唐家的脸面不会太难看罢了,至于后续如何向外人交代,那也不过是太夫人一句话的事,诸如病故、出家、走失,在她想来,多半会选择让她“走失”,毕竟无论是“病故”还是“出家”,都有迹可循,太夫人又怎么会让这事留下尾巴?

    曼春既然想通了,便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她道,“便是无凭无据,也该跟父亲好好说说,咱们两个能做的事实在有限。”

    如今她们住在清凉园里,每天也就晚上去老太太那里请安的时候才能见着大老爷,姐妹两个商定好了主意,晚上去蔚霞堂给太夫人请安的时候,唐曼宁就借着说话的机会悄悄往唐辎手里塞了个纸团,曼春甚至都没敢往大老爷那边看,唐曼宁也是心如擂鼓,见父亲不动声色的收下拢进袖子里,才悄悄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唐辎特意多留了一会儿,和太夫人提起曼春姨娘的事,“当初停棺在庙里也是无奈之举,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到嫁人的年纪了,也该尽早入土为安。”

    太夫人皱眉想了一会儿,“也不必非要她去吧?”

    唐辎道,“她就这么一个女儿,叫松哥儿去的话,他母亲又不愿意,总不能连个哭孝的都没有。”

    “不过是个妾,用不着这排场,”太夫人一句话就否决了,“二丫头身边不是有积年懂事的老嬷嬷么?叫那嬷嬷去吧。”

    说罢,便闭上了眼睛只管捻动手串,不再理会唐辎。

    唐辎无法,知道这事太夫人已然定了心思,再难挽回,他定定的坐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问道,“老太太,一定要那孩子去么?”

    太夫人面上露出几分讽意,“怎么?不跟我打马虎眼了?还迁坟?祖母怎么不知道你竟是这般痴情之人?”

    唐辎道,“迁坟是确有其事,已经这么多年了……”

    太夫人却不肯松口,“什么时候王家同意了,你再来和家里说这事罢。”

    “时辰不早了,你该去衙门了。”一副不打算和他多说的样子。

    唐辎只得退下。

    ……

    太夫人去上香,却只带自己去,这让曼春心里非常不安,她临时叫丫鬟送话给童嬷嬷,让她想办法递消息,请人来救她。

    童嬷嬷原本也想先告诉唐辎,可是唐辎在衙门里,不好递话,小五的爹宋大又被派了差事出门,一时联系不上,且府里又有王氏的眼线,童嬷嬷只好铤而走险,托宋大家的将她弄出府,去向十七太太丁氏求助,巧得是,这天正好王十七叫了几个属下一起吃酒,孙承嗣也在内。

    月似圆盘,曼春跌跌撞撞的在大佛寺里寻找出去的路,在被人追赶的时候,孙承嗣救了她。孙承嗣告诉她,她的舅舅王十七正在山下接应,因为这一片山都是大佛寺的产业,王十七他们带着兵器,大佛寺的人不允许他们上山,因此只能在山下等着。

    山上的夜风极冷,两人好不容易找了个背风的土坳躲在里头,孙承嗣意识到曼春浑身发抖,只有自己握着的手还是热的,就着月色细看她的面容,见她嘴唇已经冻得发紫了,“你冷?”

    曼春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哆嗦着点了点头,她身上只有一身家常衣裳,感觉快冻透了。

    孙承嗣把自己身上的衣裳解下把她包了起来,曼春只觉得温暖从天而降,将自己包围,她喃喃道,“你、你会冷……”

    他坚决的把衣裳裹在她身上,“我不冷,你先穿着,咱们尽快找个暖和的地方。”

    曼春手忙脚乱的套上袖子,掩好衣襟,孙承嗣弯腰一手扶在她背后,一手穿过她膝盖,道了声得罪。

    曼春一阵天旋地转就被他抱在怀里,整个人都僵住了,她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微微挣扎了一下,却被抱得更紧了,头顶传来轻喝,“别动!摔着你!”

    曼春咬着唇,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幸好现在是黑天,要不然……

    孙承嗣提着气,脚下腾挪移转,跑得飞快,曼春在他怀里,淡淡的汗水和着清爽的皂角味儿若隐若现,她呆愣了一会儿,虽然冷风吹在身上仍是刺骨,可她却只觉得脸上烧得厉害。

第199章 大佛寺1() 
太夫人出行,一向讲规矩要体面,这一次虽说只带了方姨娘和她两个小辈,但前前后后也出动了十几辆车,除了太夫人的品级大车,方姨娘和她各坐了一辆碧幄青绸车,她的车夹在太夫人和方姨娘中间,有六个高壮的仆妇守在车子左右,原本在她身边服侍的丫鬟嬷嬷一个也没能跟来,都被留在了府里,取而代之的是两个看上去约有十七八岁的大丫鬟,粉面黛眉,唇上染着淡淡的胭脂,穿着一样的碧色比甲,腰间勒着的汗巾子一黄一绿,倒也有几分姿色。

    这碧幄青绸车外头看着不算太新,内里却颇为宽敞,车内有一矮榻,足有四五尺宽,上头摆了被褥和靠几,除了两个丫鬟所坐的条凳,还摆了香炉和小茶几,曼春若是累了,将靠几拿开躺下歇会儿也不碍什么,不过,这会儿便是给她个龙椅,她也是坐不安稳的。

    大佛寺虽说就在城外,却并不近,在京郊三十里处的大佛山上,周围有普通的村庄,也有大户人家的庄田,靠近山脚的地方更有大片的寺产,因此这一路上的路况还算不错,但若是照着出城之前的速度走,再加上上山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只怕要等到太阳落山才能到达,所以,一旦出了京城,原本周围行走的仆妇都陆陆续续上了后头的小车,车队行进的速度也加快起来,车子也越发的颠簸了。

    此时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好在今天还算凉爽,他们又出来得早,清晨的凉风吹散了夏日的闷热,走在平整的官道上,车身轻微摇晃,虽说出了城,可路上的行人也不算少,看到他们这一行车队,都远远的避开了。

    经过城外十里亭的时候,曼春有点儿饿了,她透过两边窗口的竹帘往外扫了两眼,一些骑马或骑骡的护卫前后巡查,时不时的经过她的车子,陪她坐在车里的那两个丫鬟虽然没有一直盯着她,但很明显,她们其实就是来看守她的,曼春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将胳膊肘压在童嬷嬷给她预备的包袱上,车里只有她们三个,她既不想盯着这两个丫鬟看,也不欲避开视线弱了气势,便没话找话说,“有茶么?”

    那个系嫩黄色汗巾子的丫鬟从小茶几上取下壶来,烫了烫茶盏,细细地滤了一杯清茶奉给曼春,“二姑娘小心些,烫。”

    曼春慢慢腾腾的喝完了一盏茶,手里的茶杯递回去,“这茶是你泡的?倒是没有涩味。”

    那丫鬟笑笑,道,“一路颠簸,怕姑娘渴了,又不能总换新水,没敢放多了茶叶,头两泡都滗掉了,又添了些糖,因此才不涩。”

    “两位姐姐原先是在哪里伺候的?怎么称呼?”

    那丫鬟答道,“回姑娘的话,奴婢金簪,她是银簪,都是在庆僖堂服侍的。”

    曼春点点头,“你们是姐妹?原先没怎么见过你们?”

    银簪没有吭声,仍旧是那金簪答话,“我们两个是给老太太做针线的,并非姐妹,因是同一年进的府,名字也相近,这次也是人手不够了方才点了我们跟出来服侍,姑娘若有什么吩咐,但请直言。”

    曼春看了一眼金簪身上穿的比甲,虽说第一眼看上去平淡无奇,但若是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比甲边缘处绣了些同色的卷草纹,那纹路针脚甚是平整饱满,“这是你的手艺?”

    金簪低头看看,笑了笑,神色间带着几许自信,“是,随便绣些,叫姑娘笑话了。”

    曼春道,“笑话什么,我是真觉得你们绣得好——大佛寺你们去过么?那里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

    曼春从前跟着水月庵的老庵主进京时便是在大佛寺附近的清净庵挂单,那里的庵主慧明与水月庵庵主通明原是同门,曾在同一位大师座下修行。她们那时候住在清净庵,与附近的大佛寺只隔了一座山头,又怎么会不知道?如今和金簪、银簪提起,也不过是找个能说的话题。

    金簪道,“我们原只是给老太太做针线的,这还是头一回跟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