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定民国-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天赐暗暗佩服起来,没想到这个大妈这么能说,说起来头头是道。

    大妈越说越来劲,一边说着,一边就将粮食袋放在了四轮马车上:“何大人,你说咱们做人就得讲良心,将心比心,当初老乡们无偿的援助我,那是一份恩情啊,现在我就得把这么恩情传递下去,你说是不?”

    听着大妈的言谈,何天赐连连点头,大妈的话说的是有些土。可是却让何天赐颇受感动,也许是苦难造就了善良的中国人吧,此时的人心还没有变质,也许是因为饥荒的原因。生活在中国大地声贫苦人民更有凝聚力,真、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老乡说的将恩情传递下去,更是让何天赐想起来,小时候的一片课文,《爱之链》,但愿老乡的这份爱能够一直传递下去,传遍东北、传遍整个中国,整个世界,真的能够让爱传递下去。

    看到了善良的妇人,何天赐就看到了渡过洮南危机的希望。心里一阵温暖。愣愣的发了一会呆。这才发现妇人已经将面粉带着装上了四轮马车,何天赐道:“大妈,辛苦了。”

    “何大人。这都不算啥,秋收的时候,我一个人一天得装个几袋子粮食!”大妈爽朗的笑了笑:“何大人,那我就先走了,回去我在串个门子,问问周边的邻居有没有多余的粮食,再去支援洮南。”

    听着大妈的话,何天赐笑了笑,此时东蒙老百姓家里面至少都分了十多亩地,光种地的胆子就清不了。常年的在地里辛勤劳作,也造就了东蒙人民健壮的身体。

    “好了,差不多了!赶车吧!”送走了大妈,何天赐道。

    “等等……”

    看来今天咱们还走不了了,何天赐叹气道,这边刚要走又来人了。

    “当家的,等等我!”这走进了一看,正是自己的妻子张素雅,不过此刻却换了一身衣装,淡黄色的农家布衣,拎着个小布包裹,头上还围上了一个黑色头巾,人口衣服马靠鞍,张素雅这么一打扮,还真像个村姑。

    “你来干啥?”何天赐去洮南,那是与百姓同甘共苦,她凑什么热闹。

    “你说俺干啥?你何天赐是东蒙的父母官,是父亲,俺就是母亲,安慰人这事,我们女人比你擅长!”张素雅推了一把何天赐,脸上写满了自信。

    “别愣着了,走吧!”张素雅将补包裹放在马车斗篷里面,坐上马车吩咐道:“车夫,起车吧。”

    通辽到洮南公路的修通,大大加快了往返两地的时间,马车走在公路上,除了通辽,进入洮南地界,就开始看到大量的饥民棚,狭小的饥民棚里面挤满了饥民,出了门口就是荒地,以前草原上闹狼群闹的严重,自从草原上大量移民和部队进驻后,狼群的出没倒是减少了,也许是狼群也知道这个地方不再属于他们了。

    看着饥民如此简陋的环境,何天赐心里一阵酸醋,也许真想甘志明说的一样,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这次的确有些过了,不过既然都已经收下了这些饥民,就不能再送回关内,只能打肿脸充胖子,熬过这段时间,熬到秋天,这一切也就过去了。

    听甘志明的汇报,何天赐也知道受灾最严重的就是洮南的南店屯,南店屯土地肥沃,今年大量收留饥民,所以粮食的空缺也最大,何天赐第一站就直奔南店屯。

    “实在是不行了,这日子也不能过来,一天两顿饭,怎么干活啊!”

    “是啊!这馍馍还这么小,我们抗议!”

    “对,抗议!”

    苞米饽饽一天比一天小,而且供饭次数也由三次变为两次,此时的南店屯已经一片混乱。

    “都听我说,过一段就会有改善的!粮食肯定会有的,大家在坚持一下吗?”棚长被这饥民挤的连连后退,大喊道:“再挤,就斗没有饭吃了,一个个白眼狼,忘了你们在关内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了。”

    “老头你再说一遍。”

    “你以为我们愿意来关外这尿布拉屎的,苦寒之地啊,还不是你们求着我们来的,说供我们吃供我们住。”人心总是难以满足的,来到了洮南有些灾民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天天吃着洮南衙门的就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对,这关外什么破地方,你以为我们愿意来啊!”

    看着下面涌动的人群,李本昌拿起手中的步枪,对着天空就是一枪,大吼道:“都他妈的给老子闭嘴,你们一个个的是白眼狼是不是?何统制花钱养着你们,就是让你们到洮南抱怨的是不是!”

    南店屯的这些移民是李本昌负责在关内拉过来的,南店屯移民棚的治安当然也是由他负责,不过看着里面一些贪得无厌,忘恩负义的人,李本昌再也忍不住了,瞪着猩红的双眼,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你想……干什么?”刚才嚣张的青年看着愤怒的李本昌顿时吓跑了胆,后面的什么还没等说出来就猫道了后面。

    “二狗子,你别以为俺不知道你,你过去在沧州城就他妈是个狗,不知道今年怎么跟着难民的队伍混进了东蒙,你真他妈给沧州人丢脸。”跟在李本昌后面的新兵王贵也坐不住了,他也是跟着今年闯关东的队伍一路向北,来到洮南的,可他的眼光并不是东蒙大量的无主之地,自从看到了新军漂亮的军装,以及手中的家伙,他就动心了。

    后来再一看新军都不留辫子,王贵就更加高兴了,他早就想把这条大辫子剪掉了,可惜这年头要是把鞭子剪掉,就得被朝廷当乱党给处理喽,这次来到东蒙当上了新军,名正言顺的剪辫子,他心里高兴的不得了。

    王贵伸手一把在人群中将叫二狗子的男子给拎出来:“二狗子,在沧州街的时候,你就是小偷小闹,俺要知道你他妈的是个白眼狼,老子早就弄死你了。”

    “各位乡亲父老,俺王贵今天是有点粗鲁,咱都是沧州人,小辈今天说句良心话,要不是何统制、东蒙镇守使,何大人给咱们出车票,给咱们弄到洮南,给咱们粮食,给咱们分地,咱们还能活到今天不?”

    “做人要讲良心,都拍拍自己的胸部,看看自己长没长良心,你们要是还想回到关内等死,老子他妈现在就送你们回去。”王贵拿出手中的步枪威胁道,王贵参军年龄小,但在部队中却得到了照顾,很快也就融入了十一镇这个集体。

    看着王贵手中的真家伙,二狗子可是吓破了胆,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过去在沧州街上,王贵就是在界面上混的,二狗子这种小偷,见到了王贵就跟耗子见猫似的,被王贵和李本昌轮番的吓唬,早就没有了刚才的嚣张之气,眯着三角眼双腿开始打嘚瑟了。

    其实何天赐早就到了,只是一直周围看戏,看着眼前的一切,何天赐微微一笑,没想到眼前这个哨长这么有魄力,等以后回去跟定给他升官,可是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出来,既然这个哨长已经唱了红脸,那自己就要看白脸了。

    “统制好。”

    看着和田走了过来,李本昌急忙敬礼道。

    何天赐先是给了李本昌一个眼色,然后拉了着脸,呵斥道:“这是干什么呢?威胁手无寸铁的人民吗?我们的敌人是那些外国鬼子,是草原上的叛国者……”

    必须要装装样子,批评完了哨长后,何天赐脸上顿时温和不少,对着这些饥民说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虎臣当着各位乡亲的面致歉了。”

    “这是闹的哪一出?”当大官的给老百姓致歉,这可是头一回听说,下面轻声的议论着。

    “由于移民数量巨大,超出了洮南衙门的预算,洮南的粮库有些紧张,但是请大家放心,这只是占时的,通辽、赤峰支援的粮食以及东三省总督府的粮食正在向这边运。”

    何天赐扬起手臂大声道:“为了让诸位信服,我何某人与诸位同甘共苦,直到度过这次危机。”

第一百三十四章 陷入困境() 
奉天咨议局。

    洋气的三城小洋楼上悬挂着奉天咨议局,五个溜金大字,外表的豪华难以掩盖奉天咨议局的冷清。

    除了不知疲倦的东风嗖嗖的挂着外,咨议局门外毫无声音,成立咨议局快半年了,除了成立当天奉天咨议局的大门火了一把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异常的冷清。

    来到奉天后,锡良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住着拐棍出了咨议局干咳了几声:“再好的建筑,不过是个摆设。想要预备立宪门都没有。”

    1909年春,清政府为缓和阶级矛盾,在政体上实行所谓的“预备仿行立宪”,各省成立咨议局,奉天更是积极相应了朝廷的预备立宪,但是锡良却打心里不想立宪,所以咨议局就成了摆设,倒是锡良偶尔会来了咨议局门前透透风,解解闷。

    咨议局局长吴景濂、副局长袁金铠,两人在后世倒都是响彻东北的大人物,可现在不过就是闲人一个,局长、副局长再加上一个议员倒是可以考虑来个斗地主了。

    吴景濂在奉天那可是大有名气,祖上更是鼎鼎有名的吴三桂,在民国政坛上,吴景濂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四次出任国会议长,就其政治地位而言,20世纪初东北籍名人中,也只有张作霖父子可与之相比。年轻时候曾经在家乡宁远(辽宁奉天)组织过民团,抵抗俄国,深受家乡人民爱戴。

    至于袁金铠平行世界中做过赵尔巽张作霖的幕僚,在平时世界中日本人打进东北后,做出了让人不齿的卖国行径,同样是咨议局出身,但两人的差距是如此之大。用伟哥范伟的话说就是,同样是东北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总督大人,何天赐的求援信!”陈宦一直跟在锡良的身旁。

    “咳咳”

    进入春天后,锡良的老毛病气管炎又找上了他,一阵春风吹过,他忍不住咳嗽起来:“没想到这个何虎臣还能求人?”

    陈宦军人性格说话直爽。当时锡良给东蒙一下调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