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驿唐-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争储君乃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的行径。柴绍显然与李世民更为亲厚些。三是有些兴奋。李建成虽然占据了道义的上风但在声望、对兵权的掌控等方面远逊李世民。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李世民能否下定决心走出那一步。其实从武德七年的杨文干事件开始,李世民就没有了退路。这两年李世民一直希望李渊能够主动更换太子。可现在来看基本上无望。失去了希望的李世民若下是定决心走出那一步(虽然这很残忍),但对大唐对许多人来说却是最好的结局。这个许多人中就包括柴绍和李潜。

由于麦紫澜的关系李潜狠狠得罪过李元吉。现在麦紫澜已经成了李潜的老婆,他与李元吉之间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李渊现在还活着李元吉不敢对他怎样,但李渊百年之后,以李元吉眦睚必报的个性李潜肯定难以活命。同样李元吉对柴绍也早已看不顺眼。否则李潜偶遇麦紫澜的那个夜晚,李元吉也不会那么强硬地要将李潜拿下了。当初李元吉分明是想借李潜来陷害柴绍!

李潜同样明白柴绍告诉这些并非仅仅是让他知道而已,更准确的说柴绍告诉他这些是想询问他有什么对策。

李潜思忖了片刻道:“国公,事已至此已非我等所能左右。眼下我等只能置身事外。当然留在长安很难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便是带兵出征。这样无论是谁胜了,都将对国公以礼相待。”

柴绍点点头道:“只是不知能否有合适的机会。”

李潜又思忖了片刻道:“末将听说去年冬天草原遭受雪灾,牛羊冻死无数。眼下开春在即,一旦冰雪融化突厥人为了缓解粮荒肯定会侵扰中原。”

柴绍有些迟疑地问道:“你能确定吗?”

李潜暗道,当然能。因为四月间突厥就会侵扰中原,柴绍便会率军去秦州。只是他可不敢把话说这么满,谁知道会不会发生蝴蝶效应?所以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然后信心十足地道:“末将有八成把握。”

柴绍听了心里宽慰了许多,道:“若能这样当然最好。”

武德九年三月二十一日,麦紫澜诞下一男婴母子平安。麦紫澜为儿子取了乳名叫麦粒,因为李潜私下里叫她麦子。本来李潜要自己给儿子取名字,谁知道他还没想好名字,陛下知道了消息龙颜大悦,大笔一挥赐给小麦粒一个名字,李裕,而且连表字也给起了叫明德。自己的儿子自己竟然没有命名权这让李潜非常郁闷。不过郁闷归郁闷,他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只能在小麦粒满月之后携家带口去宫中谢恩。李渊看到小麦粒高兴的合不拢嘴,按公主之子的规格赐给了大量财物。

小麦粒刚刚满两个月李潜便接到了出征的诏令。事实上事情正如李潜所料那样。武德八年的冬天突厥遭受严重的雪灾,牲畜多冻死,突厥陷入困境。开春后为了缓解粮荒突厥人开始侵扰中原。起初是小股突厥流寇犯边,到后来便发展成大举侵扰。四月二十五日,突厥侵扰西会州(治会宁镇,今甘肃靖远)。五月十一日,侵扰秦州(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同月侵扰兰州。

柴绍这次一改常态,不再坐等李渊下诏调遣主动请缨。五月初,李渊命柴绍为主将,李潜为副将率平道军前往秦州。

在派出柴绍的同时李渊接受朝臣的建议,任命李元吉为帅,将部分天策府将士划到他麾下,让他出征抵御突厥。

六月初,柴绍的大军刚刚抵达秦州地界,突厥人却退却了。不久就传来突厥侵扰陇州(治沂源,今陕西陇县)、渭州(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的消息。同时长安还传来的消息,说六月初四,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意图谋反,秦王李世民率军与玄武门外击退叛军,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尉迟恭射杀李元吉。六月初七,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

接到这个消息柴绍独自在营帐中呆了一上午。直到下午才召集诸将,道:“近来军中有传言说长安发生剧变,许多人在私下议论此事,甚至有人说了一些大逆不道之言。柴某再次重申,我等乃是军人,拼死报国于沙场才是我等的天职。除此之外无须多想更无须多言。传令,今后再由妄议者杀无赦!”

在柴绍的严厉弹压下军中的传言立刻消失无踪。六月二十日,柴绍率军进驻秦州。是夜柴绍单独召见李潜。

李潜进去时看到柴绍正在喝酒而且已经有了几分醉意。柴绍看到李潜直接指着对面道:“坐。”

李潜依言坐下,柴绍拿起酒壶要给他斟酒。李潜赶忙接过来自己斟满了一杯又将柴绍的续满。放下酒壶时李潜看到柴绍的面容很是憔悴而且鬓角明显多了些白发。想来他心中肯定很酸楚。这也难怪。因为柴绍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只是以前不知道在这一刻究竟会为谁而心酸。

柴绍举起了酒杯,李潜赶紧也举起酒杯,两人默默喝了一杯酒,然后李潜取过酒壶为他斟酒。这时柴绍忽然低声道:“建成若是生在太平年间不失为贤君。”

柴绍的声音很低,李潜听玩后仔细琢磨了片刻才听懂柴绍的意思。平心而论,李潜对李建成的印象不错,实际上李建成对他也很客气。特别是上次在皇宫参加宴请突利和思摩的酒宴时李元吉来找李潜的麻烦,是李建成出面压了制李元吉。这让李潜非常感激。而且在那件事之前,曾有某位高官通过李五郎向李潜表达太子对他的善意。只是那时李潜已经抱定了置身事外的念头,对他的善意只表示了谨慎的感谢。李潜也曾暗自猜测,或许正因为自己没对李建成感恩戴德才会有大殿上李元吉蓄意找茬的事发生。

按说李建成性格宽厚,虽然有软弱拘谨缺乏军事才能等弱点,但若是在太平时节当太子做皇帝,对百姓来说并不是坏事。可惜李建成生不逢时。现在大唐虽然已经立国九年国内也基本安定但绝非太平时节,突厥、吐谷浑、薛延陀、西域诸胡都对中原虎视眈眈。大唐需要一个强力的君主来平定四方一统天下。以李建成的个性来说他做不到这一点。

若是陛下的儿子中没有这样合适的人选也就罢了,因为李建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他登基后可以网罗贤臣良将辅佐,虽然平定四方有些难度,但稳定国内延续国祚他完全可以胜任。可老天偏偏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原来那个在他身后牵着他的衣角拖着鼻涕,可怜巴巴叫他大哥的二弟竟然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斩宋老生、降屈突通、灭薛仁杲、败王世充、擒窦建德、退突厥,仿佛眨眼之间李世民已经成了大唐的最高军事统帅,他所立下的功勋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而且更要命的是,大唐的许多文武官员已经认定只有李世民才是能够领导大唐平定四方一统天下的不二人选!

时也?命也?徒留一声长叹。

想到这李潜点点头却没说话只是举起了酒杯。柴绍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道:“李建成走到今天这个结果可以说多半拜李元吉所赐!”

李潜听了心中更是暗暗叹息。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一一三章 战秦州(一)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俗话还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面对李世民的迅速崛起,李建成想要与他抗衡,除了广泛拉拢朝堂大佬之外还要拉拢宗族势力。宗族势力中他的那些个堂兄弟虽然多,但即便拉拢了用处也不大,因为他们都知道李渊的性子。李渊对自己的家务事非常敏感,除了裴寂即便是他的堂弟、堂侄都不敢多言。他们若是惹怒了李渊丢官褫爵都是轻的,弄不好小命不保。

所以李建成只能在成年的亲兄弟中寻找。假如李建成还有别的兄弟可以选择或许他的败亡还不会这么快。上天给他开的第二个玩笑是,他一母同胞中只有三个,老二李世民已经站到了他的对面,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中要么尚且年幼,要么没有可堪用的。所以为了抗衡李世民他只能将老四李元吉拉到自己这边。李元吉是什么货色身为大哥的李建成能不清楚?

李元吉可以说是个变态。他出生时因相貌丑陋不受窦太后待见,命人将他丢弃。一位叫陈善意的侍女心中不忍,偷偷藏起来交给马三宝夫妇抚养(史载,李元吉是陈善意亲自抚养的,但从相关资料来看,陈善意当时还是侍女应该没结婚,没结婚怎么喂养孩子?何况她还要在窦夫人身边侍候,哪里有时间抚养?所以老萧认为应是陈善意藏起然后将他交给别人抚养),他才能侥幸活下来。不过即便他活下来也不受窦太后喜爱对其极为冷淡。也许正因为童年没有得到母爱,所以李元吉的性格极为阴鸷、暴虐、刻薄、残忍。

李元吉在镇守太原期间曾犯下了不少恶行。比如看到漂亮女人就抢来奸污,肆意抢夺人家的财产,看谁不顺眼就直接砍杀等等可以说劣迹斑斑。他之所以会犯下这样的罪孽是因为他的老爹和大哥在长安,二哥领兵在外作战,在太原没人能管的了他,他可以由着性子来。

在他犯下的诸多罪恶中,最能体现他性格中残忍暴虐因子的当属他虐杀陈善意一事。事情的起因是李元吉一时兴起,让家中的侍女仆役拿起刀枪分成两队砍杀。不是演练而是真的砍杀,且谁若不卖力砍杀,李元吉就直接砍死谁。砍杀了几次仆役侍女死伤无数。陈善意当时跟着李元吉在太原。她看不下去了上去劝谏,让李元吉不要胡作非为。可能是她劝谏时言词激烈,也可能陈善意此前屡屡劝谏过,惹的李元吉一直不快,这次彻底惹怒了李元吉,他积累的愤怒在这次集中爆发,结果李元吉命人生生将她拽死。

陈善意可是李元吉的救命恩人。没有她当初偷偷留下李元吉,李元吉早就夭折了,而且李元吉后来还尊她为母。这样的人李元吉都不能容,命人生生将她拽死,其性何其暴虐,其心何其恶毒,其行何其残忍!后来李元吉后悔,私谥陈善意为慈训夫人真是天大的讽刺。

李元吉这样的货色能给李建成带来什么?好处方面,李元吉能领兵,可以弥补李建成军事才能不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