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玩人生-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猪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水浒传的郑屠身在宋代,已经是很专业的屠户了,这个平凡的行当,纯手工操作,上千年来,进步似乎不大。

    朱托个头矮小,虽然身上颇有点肥肉,要做杀猪的营生,还是有些先天不足。怎么这样说呢?因为杀猪多是力气活,随便一头猪抓起来就要二百多斤,比他自己要重多了;杀猪人如果膀大腰粗,有把力气,干起活来一定轻松得多。而朱托杀猪,短胳膊短腿太吃力,每次都得使出吃奶的劲,才勉强把猪变成猪肉。

    当然,凭他狡猾刁钻的性格,做个杀猪的奸商未为不可,可惜杀猪卖肉的行当,竞争尤其激烈,而且哪一个的奸猾都够劲,所以单凭耍点小心眼儿,也不好站住脚。朱托偏偏经营不善,不得不放弃了血腥的行业。随后,他凑起全部本钱,在桥下开了间煤铺,轧煤球。

    要说靠着卖力气,轧了煤球卖,没什么不可以,劳动人民嘛,就得干流汗的行当。虽说轧煤球也需要力气,但总体上比杀猪轻松多了,所以朱托倒不吃力。正当他想塌下身大干一场,积点家业时,又遇到了他万万想不明白的困难。啥困难呢?还得从他所干的行业说起。

    想必大家都知道,煤球是用来生火做饭或取暖用的,在某个时期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煤球生意也有过相当辉煌的时期,那时候拉了煤球卖的摊贩多得是,而且国营煤场也专门生产煤球卖。可那个好时候,朱托没赶上,失去了发财的大好良机。

    朱托想起轧煤球的时候,正是灌装煤气早已普及,逐步走向天然气、暖气进家的社会大发展时期,因为煤球与人们的生活需求背道而驰,所以成了夕阳产业,这回不能说是朱托不努力,怪他倒霉,谁让他脑里满是糨糊,没看懂形势呢?

    眼看着生意越来越清淡,朱托处在郁闷,整天蔫头耷拉脑的为生计忧虑。那是朱托人生最黑暗的时期,做事无精打采,只能看重太阳唉声叹气。跟他一样矮小的老婆拿不出主意,陪着他一起发愁。

    常言说的好,老天饿不死小家雀儿,朱托一家在几乎绝望的边缘看到了转机。他突然想起卖猪肉时,就在不远处的集市上,有好多人买卖古董,听说那是很赚钱的买卖,里面有的是花不几个却赚了大钱的活生生的例。就这样,朱托终于下定决心,做古玩生意。

    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下乡收货,收了之后,就到古玩市场来摆摊。初来乍到,狗屁不懂,到村里大声吆喝,见什么买什么,谁知几天下来,竟然运气出奇的好,老是碰上好东西。他做过生意,又天生的奸诈,卖起东西来,更是精明。

    头几年的时候,农村里东西多,市场上几乎没假货。朱托买货分不清叫啥东西,一通混叫,好在买的大多数是古董,也没人跟他计较。他来价不贵,摆摊前先到摊上转一圈,看看别人的摊上,是否有差不多的货,仿着人家再喊价。朱托初战告捷,竟然赚到了不少钱。家里的开销够了,还有结余。猪头那个乐啊,自信满满,眼里看到的古玩行铺满了金。

    因为太过自信,所以在古玩市场租了间铺,这摊大了,他自然就不能经常下乡铲货。而且这几年,农村里的人也开始精明起来,想要再用低价收货,已然很难。就算收到,也很有可能是新访。以他的学识和眼光,能买个旧访,已经是烧高香了。打了几次眼,再走了几次宝,他的店自然维系艰难。

    现在更是什么货都上,碰到集市的日,他就出来摆摊,平常的时候,也下去铲货。只不过,他的好运气似乎用光了,这几年想赚个开销钱,都有些难了。这个出戟盖罐,就是他从一个专贩瓷器的贩手里收的,当时二十几件货,大大小小,新新旧旧,不过几百块钱。他已经卖了几件,本钱早就回来了,现在是卖一件,就赚一件了。

    “要不二十五?”于立飞还有不松口,他每一次开口,都得算计着口袋里的人民币,虽然吴古答应安排进博物馆,可是发工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这段时间自己总得吃饭吧。

    任静天在旁边看到于立飞的出价,双手抱着,嘴角轻轻向上弯起。这下他总算放心了,于立飞就算再吃亏,也亏不到哪去。现在于立飞跟朱托在谈价格,如果于立飞不主动问他,他是不能过问了。

    “如果你真心想要,我给你打个对折,百块。你看看这工艺,再看看这包浆和梵,绝对值这个价。”朱托一副肉痛的样,咬着牙,说道。

    “老板,你这不是成心卖啊,三十块,再多我就不要了。”于立飞站起身来,他本钱只有这么多,不可能全部花在这个东西上面。如果东西实在太贵,只能放弃。

    “一百!如果你愿意,就拿走。”朱托实在绷不住了,他摆摊,不是为了收藏,只是为了赚钱。只要有钱赚,不管多少,都是个生意。

    “三十五,如果你愿意卖,我就拿走。”于立飞倒不是绷得住,如果身上有钱,他肯定痛快的掏出钱就买下了。

    “我说朋友,我都从一千二降到一百了,你怎么就只涨这么一点?要不这样好不好,八十,咱们成交。”朱托几乎是哀求的说。

    “老板,这样吧,大家都不容易,五十,我要了。”于立飞也是下定决心,五十块钱看似不多,对现在的他来说,却是半副身家。

    “朋友,你太会讲价了,算了,就算是卖漏儿,也给你了。”朱托说道,所谓的卖漏儿,跟捡漏是相对的,指的是卖主不懂,好东西未被重视,行市也不明,因而被人拣了便宜。

 第十五章 明宣德釉里红梵文出戟盖罐

    虽然于立飞同样以五十元买到这件出戟盖罐,但是对他来说,这五十块,跟早上的五十块,意义完全不同。早上的五十元,是他从生活费挤出来的,是可以动用的开支。但现在的这五十元,却是从自己的口粮里分出去的。用了这五十元,意味着他接下来的日,将会非常艰难、拮据。

    但于立飞付钱的时候,却毫不犹豫,很干脆的付了钱,抱起这个出戟盖罐就走了。这是他准备用来送给任静天的东西,晚送不如早送。与其等到领了工资之后,不如先勒紧裤带,自己忍了忍就过去了,何必欠别人的情呢。

    “任哥,这是我送你的,一点心意,千万别推辞。”于立飞抱着出戟盖罐离开古玩摊之后,就把东西交到任静天手上,很是诚恳的说。

    “搞了半天,你是在给我买东西啊?也行,大哥也不跟你矫情,这东西我留下了。”任静天并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他又是看着于立飞五十块钱买下来的,也没有在意。他心想,就算东西是赝品,终归是于立飞的一片心意嘛。以后拿回家做收纳箱,也是不错的。

    他虽然跟于立飞只接触了这么点时间,可是对他的为人,已然非常清楚。如果不收,恐怕于立飞会一辈过意不去。其实在任静天心里,他已经把于立飞当成了朋友,甚至是兄弟。这倒不是因为他收了这个东西,而是喜欢上了于立飞的为人。

    提着这么一个出戟盖罐,任静天也不好再去逛摊,带着于立飞就去了博物院,找到副馆长吴志存的办公室。推开门进去的时候,吴志存正坐在办公桌后面看书,看到他们进来了,顺手就把书放到了旁边。吴志存五十多岁,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很是儒雅。

    “吴叔,这就是于立飞。大专毕业两年,虽然没当过兵,但身手很好,昨天晚上还见义勇为了。”任静天把出戟盖罐随手放在吴志存的办公桌上,笑吟吟的说道。既然认可了于立飞,自然要把他当朋友对待。

    “嗯。……咦!”吴志存刚看了于立飞一眼,马上就把目光投向了桌上了出戟盖罐,他分管保卫科与保管部。他学的也是历史考古,对古玩的鉴定也有很多的造诣。如果论名气的话,他比吴古还要大,毕竟他经常跟外界交流,而吴古却是潜心做学问。

    “吴叔,这东西还能开一眼吧?”任静天看到吴志存有兴趣,马上把出戟盖罐搬到他身前放好,笑着说道。如果不是因为跟于立飞的交情有了实质性进展,他是不会做这种事了,只要把于立飞带到这间办公室,或者带他到博物馆,就可以走了。但为了让吴志存对于立飞有个更深的印象,还是亲自把于立飞带到了办公室。

    “此器应属宣德早期器物,要知道釉里红烧造难度大,窑温不容易掌控,成品率极低,故有釉里红,千窑出一宝之说,此类器属宫廷御用器或佛教用法器,在民间难得一窥,弥足珍贵。小任,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吴志存从抽屉里拿出一副白手套,又拿出一枝放大镜,仔细的看着一会之后,才问道。

    “吴叔,这东西是真的?”任静天却傻了眼,他对自己的眼力没有把握,可是吴志存刚才的话,就像做了鉴定,“弥足珍贵”这四个字,轰得他头脑发昏。

    “这是件大开门的东西,全名应该叫明宣德釉里红梵出戟盖罐。”吴志存拿起来看看底部,又仔细看了看里面的字,这才缓缓的说道。

    “吴叔,这东西值多少钱?”任静天激动的说,他历来是以价格论价值,东西越贵,价值自然越高,反之亦然。

    “你小就知道问价格,这东西很贵重,至少几十万,如果上拍,一二百万也很正常。”吴志存经常参加一些拍卖会,对古玩行情还是比较了解的。像这样的明宣德釉里红梵出戟盖罐,国内很罕见,价格自然不会太低。

    “几十万?!!!”任静天一向以沉稳冷静著称,可现在他却无法再保持冷静了,他张大着嘴巴,久久无法合拢。随后,他不可思议的望着于立飞。就在刚才,于立飞当着他的面,又捡了一个大漏,这要是说出去,肯定不会有人相信。

    “你小捡漏了,难得啊。”吴志存一看任静天的表情,就知道他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