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沧海-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钱惟昱惊喜地从报告上发现一个现实——在靠近海南岛的平湖列岛猫屿、棉花屿;东沙群岛中的东沙岛、草屿;南沙主岛太平岛,以及海南岛、北部湾沿岸附近的西沙群岛少数岛屿,总计十几个岛上,都有数量惊人的鸟粪石。
    这一点,根据钱惟昱前世的地理知识是完全没有想到的,因为现代人的地理书籍只会告诉人们:鸟粪石是秘鲁特产,达尔文待过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最多。但是事实上,只要是海鸟海兽繁衍众多、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总归是会有大量的鸟粪石产生的。事实上,澎湖列岛、东沙南沙西沙少数主岛上,因为几十万年来的海鸟栖息积淀,鸟粪石产量多得数不胜数,只是因为这些岛屿面积太小,所以囤积总量不大。
    历史上1890年代甲午战争之后,这些地区普遍被日本殖民者攫取,经过三十多年的现代化大规模工业开采,就给采光了,所以后世的地理书上不会写“这些地方曾经盛产鸟粪石”。而秘鲁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之所以可以存留那么多鸟粪石,无非是因为那里距离任何一个人类高度发达的农业区都太远,为了区区肥料万里迢迢运输不经济,所以才留下了罢了。
    其他人或许不明白鸟粪石这玩意儿有什么价值,但是钱惟昱一听到这个报告之后当时就大喜过望——在几代人之内都不可能搞出现代化大化工、搞出合成氨技术并量产化肥的情况下,鸟粪石就是源源不断的天然优质肥料补充。这些鸟粪石在20世纪的现代化工业开采下够小日本挖四十年,放到如今这个点儿,吴越人的基础采矿技能之下,或许足够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南的百姓用更久了。至于更远的地方,如果将来海运的成本继续下降的话,用来运输化石肥料也不是不可能。
    为此他还亲自出海去了一趟平湖,名为视察平湖的珊瑚礁海盐盐场,实际上是顺带着到猫屿和棉花屿查看鸟粪石的储量现状和开采可能性,离开了杭州前前后后十来天——当然,这件小事还发生在吴越对日本佣兵之前。
    今年,在陈诲起身去美洲的同时,吴越国第一批批量化使用鸟粪石施肥的试验田,也将在吴越国工部的农技官员监督下,被检验出其具体的效果,以便来年进一步大规模开采,全国推广。
    
    第386章 丰收杀人日
    
    时间回溯到建隆二年四月,从节气来说,如今不过刚刚要迈入初夏。在江南大地上,已经遍地都是的占城稻,迎来了这一物种在吴越国全境大规模推广的第五个年头——如果从苏州地区的第一批试验田来说的话,那么已经有十年之久了。
    连楚地的武平军政权,都已经“不告而借”地利用物种扩散的优势,在湖南种植占城稻达三年,让楚地的民生的休养生息得到了极大的复苏。南唐在被吴越国灭亡之前,已经中了一两年占城稻,不过当初还只是在江表各州推广。现在淮南之地到了李重进手上之后,李重进苦于手头没有江南的领土,只能从建隆元年开始也在滁州、扬州等沿江少数三四个州种植占城稻,以增加一季粮食补给,不过再往北的州府便没办法赶上双季稻的生长期,哪怕种了占城稻,也会因为占城稻的生长期过长,没法在一年中剩下的时间里补种晚稻。
    为此建隆元年的时候还差异点出现耽误农时绝收秋粮的险情,最后还是李重进手下的文官中有人当机立断,建议立刻在占城稻收获后放空田地内的积水,改种一季大麦,利用大麦可以在初冬收割的特性,才补回了大部分百姓的损失。建隆二年开始,除了扬州等成功的四州之外,其他靠北气候寒冷的州便再也不敢种占城稻了——唔,当然了,在李重进的地盘上,“建隆元年”用的还是“显德七年”的年号,如今的建隆二年也类推改为“显得八年”,以示李重进以大周忠臣自居的立场,这些不过是礼法纲常上的差异,不必赘述。
    再往远方,蜀地种植占城稻这种优势物种的时间比湖南的武平军又完了两年,这也是这个年代蜀道艰难导致的物种扩散阻滞,好在蜀地本就是天府之国,水利设施基础也好,在粮食增产方面比之湖南倒是有后来居上之势。
    闲言休絮,在江南之地,四月份上半叶也不该是占城稻收获的季节,按照此前数年的常例,哪怕有了专业的育种田和抛秧法,也得再过个十天八天才算是长够了生长期。但是在如今建隆二年的初夏,这个景象显然被颠覆了。
    至少在苏州、杭州、湖州等处,吴越朝廷组织了十几万顷的良田作为第一年试用鸟粪石肥料的试验田——如今这些地方,占城稻的成熟期至少已经比往年早成熟了一周,而且光是肉眼识别,都可以看出产量有明显的提升;另外还有福州、海南岛、台湾岛也因为距离鸟粪石产区距离较近,运输便捷成为了民间自运的主要区块。
    因为是第一年,害怕百姓心存顾虑,所以官方组织的试验田中,鸟粪石都是免费提供的,为此御用商会还投入了几十艘大海船去年全年都去往返运输鸟粪石、征发麻逸国抓来的昆仑奴上万人分布到那些鸟粪石岛屿上挖掘开采——据说还有几百个挖矿时意外身亡的昆仑奴尸体,被拌在了数十万料鸟粪石里面,如同沧海一粟那般运回来,成为了田间的肥料。
    四月月中,恢复客串了一回农技专家的“工部郎中”沈默在杭苏湖周边连续忙碌了个把月,把各种实验数据和增产效果分门别类统计规整,然后便急不可耐地回来进宫找钱惟昱报喜。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大丰收啊!今岁苏州使用鸟粪石施肥田地近五万顷、稻田三万顷,增产颇丰啊。经过数据统计,稻田每亩以施放磨碎后鸟粪石肥料20斤为宜,或按照三至四倍于种子粮的分量施放鸟粪肥,而生长期可缩短七八日,增产量平均可有三成之多!”
    “增产三成?”钱惟昱也被这个效果给震惊了,后世种地化肥基本上是年年要用的,人们不容易感受到是否使用化肥带来的产量差距,而且化肥用的年份多了之后,土壤容易板结,肥效吸收下降,都会让这些数据受到干涉。如今这个时代,田地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化肥,有了东海南海运来的鸟粪石进行施肥,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了。
    钱惟昱从惊喜中回过神来之后,马上追问道:“那今岁夏粮平均亩产可以达到多少呢?寡人不曾记得这许多数字。”
    “回禀大王,苏州一府,凡是使用鸟粪石分量达标的田地,经过统计平均亩产三石四斗。20斤鸟粪石至少换来了百斤以上的白米增产。其余桑叶、茶叶产量增加更为明显——因为水田原本还可以施用农家稀肥,山地坡地因传统水肥不易保持,鸟粪肥易于保持,足可使桑叶增产一半、茶叶增产四成。”
    “那便即刻将此成效写入朝廷邸报,明发各镇,着申明地方,来年全面推广!”钱惟昱摩拳擦掌地下令道,心中则揣摩着台湾海南那些雨水丰沛、日照气温适宜的地区,有了鸟粪石之后,说不定可以一年丰收三季了吧?
    钱惟昱的这个猜测没有持续多久,到了五月份的时候,台湾和海南陆陆续续传来消息,从此确保两岛全境每年稳定高产三季稻米已然可以敲定。仅此一项,便让吴越国又相当于平白多了一个淮南十二州产粮区的粮食产量,国力底子进一步被夯实。
    ……
    建隆二年连续的大丰收之间,对云贵的大理国用兵的时间也逐日逼近了。第一季占城稻夏粮入库之后,大丰收的海南、珠三角稻米便被朝廷或平价购买,或征收地筹集了两百万石。如此巨量的收购贮粮依然没有导致岭南的粮价上升,吴越之丰饶,从此可见一斑。邕江之上,平底的漕船往来络绎不绝,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水陆交替把一百多万石军粮运到了曲靖以东的罗平、富源二砦——
    这中间运途损耗也有三四十万石,主要是因为富源和罗平附近还无船可以通行,必须依靠大象、黄牛驮运或拉车,沿着吴越人修建的简易官道前行,还要给协从运粮和保护沿途路径的苗人等部族一定的“赏赐”以保障安全。但是考虑到前沿的富源和罗平距离昆明不过三百里地、距离羊苴咩城还要再增加七百里,这个运输损耗已经是可以接受的了。(前文章节曾经说过羊苴咩城是昆明城,属于揣误,非常抱歉。羊苴咩城应该是现代的大理城,特此更正)
    富源、罗平二砦已经变成了巨大的军火库和物资库,除了军粮之外,到入秋的时候为止,广州都护钱仁俊把三百万支弓弩箭矢、五万发大小铁质、铅质炮弹、两万桶火油一并运到了城内,连带着足够装备两万军队的替换用盔甲刀枪、神臂弓。唯有火药和火炮之类的兵器没有提前部署,这些受到严格控制的核心装备需要朝廷大军出征时随军携带。
    七月末,夏日最炎热的时段已经悄然过去了,在杭州整备了许久的亲从都兵马约三万人,由林仁肇率领,在钱惟昱授命践行之后,照例在杭州登上海船,浮海向南。中秋节时分,三万军队在邕州取齐,与钱仁俊派出的两万岭南兵马、以及一批批逐渐赶来的蛮夷仆从军合兵一处,进行了半个月的气候适应性休整——略微北方地区来的军队,到岭南作战一定要进行至少半个月的气候适应性调节,否则快速出征肯定会留下很多非战斗性减员的后遗症;已经有过岭南和交趾讨伐经验的吴越人,自然不会在这一点上冒险。
    九月初一日,大军在邕州誓师之后,约摸6万多人的军队就从邕州继续走水路进兵,前到百色,后分赴罗平、富源。这6万多兵马里面林仁肇统帅的亲从都3万人、广州都护府兵2万,其中半数是钱仁俊多年带的节镇老兵,还有一半是南汉国灭亡时投降过来的潘崇彻从南汉降军里面挑选可用之兵组成的。最后剩下的一万多人装备略微简陋,由侬民富和陈览等广西壮侬、交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