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有明显的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和不适感等。
(2)伴有颈、肩、上肢和手部疼痛麻木及头晕等症状。
(3)心电图、超声心动、次级运动试验、『药』物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生化等检查都除外心源『性』疾患。
(4)可排除其他器官,如胆囊、胃及十二指肠等疾患引起的类似心绞痛发作的症状。
(5)颈椎x线片有明显退行『性』改变或异常。
(6)对硝酸酯、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等『药』物无效,而按颈椎病治疗则各种症状很快消失。在中老年人中,如有类似心绞痛发作的症状,不能一概认定就是心绞痛,也应警惕是否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可进一步检查心电图、颈椎x线片等,以明确诊断,防止误诊。
10。落枕是怎么回事?()
落枕也称之为失枕,原意是指睡眠时头离开了枕头而引起的颈背部疼痛和颈部活动障碍,此乃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病证。绝大多数落枕患者是缘于睡眠姿势不良,枕头过高或过低,枕头软、硬度不当。当颈椎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过屈或过伸的固定位置时,颈部一侧的肌群就会处于过度伸展状态而导致其痉挛,如果此时颈背部再受到风寒侵袭,则更容易造成颈背部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使局部肌筋强硬不和,活动不利,出现颈项强痛、活动障碍等症状,落枕就发生了。落枕是中医学的病名,也是人们对睡眠姿势不良致使颈项强痛、活动障碍的俗称,西医将这一颈部痉挛、强直、疼痛所致的头颈部转动失灵、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斜方肌综合征或颈肩背部急『性』纤维织炎。
落枕患者一般急『性』起病,通常临睡时尚无任何不适,但翌日晨起即感明显的颈部疼痛、僵硬,头部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对侧,颈部活动受限,向患侧转头时则疼痛加剧,有一种特殊的颈项牵强姿势,转头时常和身体一同转动。严重时可波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等背部肌肉,造成肩背部肌肉痉挛,疼痛涉及上背部和上肢。其局部皮肤外观无红肿,但触及患侧肌肉有紧张、发硬和明显压痛,可在患部触『摸』到因肌肉痉挛而产生的条索状硬结。
落枕虽然起病较急,但因为是单纯的肌肉痉挛,故较易恢复,轻者可在3~5日内自愈,重者则有可能延续数周,有的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颈椎病。因此,中老年人若经常落枕,常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应及时就诊。为了避免反复发作,对枕头、睡眠姿势等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同时也应避免头颈部的突然转动等。
11。经常头晕与颈椎病有关系吗?()
头晕与颈椎病有密切的关系,颈椎病易引起头晕,但出现头晕者并不都是颈椎病患者。引起头晕的原因是复杂的,诸如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低血压、高血压病、贫血、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脑部肿瘤等均可引起头晕,颈椎病只是引起头晕诸多病因中的一种。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由于骨质增生压迫了一侧或双侧的椎动脉,使大脑的供血受到影响而发生头晕。椎动脉作为大脑供血的一部分,当颈椎不稳定时,头颅的活动可能造成椎动脉痉挛出现头晕,而大部分病例并非完全是由于椎动脉的狭窄造成的,脑部的缺血不仅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与全身血管硬化也有密切关系。
头晕患者不仅应到骨科就诊以排除颈椎病,还应找内科医生和五官科医生诊治,通过经颅多普勒、CT、脑电图、血常规、X线摄片等检查,分析是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低血压、高血压病、贫血、神经衰弱,还是颈椎病、脑部肿瘤等诸多引起头晕疾病中的哪一种,以明确诊断,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法。
skbshge
12。颈椎病患者手指麻木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以手指麻木为主诉,以为是得了脑血管病而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造成手指麻的根源不是脑血管病而是颈椎病。颈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有一定的特征性,或是桡侧(拇指、食指或合并中指),或是尺侧(小指、无名指或合并中指),或是5个手指,有时不仅指尖发麻、感觉迟钝,甚至累及前臂、上臂,同时常伴有握力降低的现象。
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如髓核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和小关节松动与移位,均可对脊神经根产生刺激、牵拉及压迫,导致脊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反应性水肿、根管狭窄及可能的根袖处粘连,出现手指麻木症状,这些病理变化相互影响,可使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在第5~6颈椎节,即第6颈脊神经根受累时,往往为前臂桡侧、拇指发麻;在第6~7颈椎节,即第7颈脊神经根受累时,可为食指、中指发麻;在第7颈~第1胸椎节,即第8颈脊神经根受累时,则可使小指、无名指有麻木感;若同时累及第5~6颈、第6~7颈、第7颈~第1胸椎节时,则可能5个手指均发麻。从解剖学来看,脊神经前根受压易发生肌力改变,后根累及则发生感觉障碍,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多为两者并存,即手指麻木合并握力下降,这是由于在狭小的根管内,多种组织密集,力的对冲作用和局部的无菌性炎症使得前根和后根同时受累,只是因为感觉神经纤维的敏感性较高,在症状上更早一些表现而已。
神经根型颈椎病常出现手指麻木等症状。因为颈椎下段活动较大、较频,所以以手指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病率较高,占各型颈椎病总数的60%以上,并且各年龄组均可见到,性别间也无显著性差异。其症状可伴随病程逐渐加重,可因外伤、颈部过度活动、卧姿不良等诱因反复发作。神经根型颈椎病除了手指麻木、握力下降等症状外,还可有臂部的放射痛、上肢皮肤知觉改变、臂丛牵拉试验阳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大鱼际肌或骨间肌萎缩等其他症状和体征。
skbshge
13。为什么有些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在临床上时常可以见到,有些颈椎病患者除了颈部不适等症状外,最明显的特征是伴有下肢无力、麻木、发紧、抬步沉重感等症状,甚至还会逐渐出现跛行、颤抖、步态摇晃、容易跌倒等。为什么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上述下肢症状呢?这主要是颈椎病病理变化累及脊髓后的表现,即脊髓型颈椎病,特别是其周围型所特有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以及血管性因素和先天性发育因素4个方面。在动力性因素中,椎节失稳、松动,后纵韧带膨隆、皱褶,髓核后突和黄韧带肥厚前凸等,突向椎管腔而致脊髓受压,不过这些情况可因体位的改变而消失。在机械性因素中,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髓核突出或脱出后形成粘连、机化,可造成对脊髓的持续性压迫,或当颈椎活动时脊髓在凸出部位来回摩擦,均可使脊髓受压或受刺激而产生症状。脊髓的血液供应是保持脊髓完成各种复杂活动的重要基础,一旦某些血管因遭受压迫或刺激而出现痉挛、狭窄,相应支配区缺血,则可产生下肢无力、麻木,甚至瘫痪等症状。另外,颈椎椎管矢状径先天性发育狭窄也是颈椎病患者出现下肢无力、麻木、发紧、抬步沉重感等症状不可忽视的原因。
下肢无力、麻木、发紧、抬步沉重感等下肢症状往往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和早期症状,是由于上述病因对锥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中断所造成的。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有时可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性功能丧失及痉挛性瘫痪等。当然,也有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由于锥体束深部被累及而首先出现以上肢症状为主,然后才波及下肢。上肢症状主要为手的动作笨拙、细小动作失灵(穿针、写字发生困难)、手抓握功能降低、持物坠落等,同时脊髓型颈椎病还有生理反射异常、病理反射出现等体征。
skbshge
14。颈椎损伤后为什么易患颈椎病?()
有相当一部分颈椎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详细询问病史都可发现或多或少地有过不同程度的头颈部外伤史。有人曾做过调查,发现颈椎病患者具有明显头颈部外伤史的超过半数,显然头颈部的外伤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加重有密切关系。那么,颈椎损伤后为什么易患颈椎病呢?
头颈部外伤除了可以造成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甚至四肢瘫痪等较为严重的损伤外,尚可造成急性髓核脱出、前纵韧带损伤,或由于颈椎局部肌肉、韧带、椎间盘损伤造成的颈椎椎节不稳等病理性损伤。在这些损伤的痊愈过程中,由于血肿、炎性渗出物的纤维化、机化,或是骨折后骨痂的形成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椎间盘弹性降低、间隙变窄,颈椎小关节尤其是钩椎关节、后关节等处骨质增生,黄韧带等支持组织也可蜕变、增生、钙化,甚至可形成永久性的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这些外伤后的蜕变可刺激、压迫相邻的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从而产生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易演变为颈椎病的头颈部外伤可由许多原因引起,一般分为交通意外损伤、运动性损伤、生活和工作中的意外损伤等。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意外事故已变为首发因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造成颈部损伤,这种损伤除了部分可致颈椎骨折外,还可造成“挥鞭样”颈椎、脊髓损伤,此类损伤的程度与车速、受伤者站立和坐的位置、有无系安全带、头面部方向及车辆本身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车速过快、邻近驾驶员的位置、未使用安全带和面部朝向行驶正前方或正后方的伤者,多数严重些。体育运动锻炼和军事训练中,过大负荷或不适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