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泰-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没明白李承乾此话有何用意,考虑到即便校尉来到大殿,结果也坏不到哪去,略一思索,说道:“召上殿来问问也好。”

李世民用目光示意房玄龄,说道:“那个校尉姓什么来着,将他叫上殿来问问吧。”

房玄龄向前走了一步,拱手说道:“回陛下,那个校尉姓周。不过让六品校尉殿前陛见不合朝廷规章,还望陛下三思。”

没等李世民开口说出可以特事特办,李承乾又在一边说道:“父皇,校尉陛见有失章程,舅舅却在殿前,让舅舅说明也好啊。”

李世民此刻看出李承乾的用意了,就是搅合,你们不是争个没完吗?那就将水彻底搅浑,黑水里滴入墨汁,没人能看到墨汁是什么样。已经是三方论战了,无论是监门校尉还是长孙无忌只要出言不认,加上自己的刻意维护,那就根本争不出结果来。

今天争不出来就明天,然后后天,当这件李世民不想追究的事遇到“拖字诀”的时候,拖久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世民赞赏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对长孙无忌问道:“无忌,这事你怎么说?”

被李世民点到名了,长孙无忌不能再装聋作哑,上前几步,目光在李世民和李承乾之间转了几圈,最后说出了一句让李世民深感惊讶的话。

“臣有罪,臣认罪。”

………………

老墨码字太慢,还好,紧赶慢赶算是把这第三章赶出来了,借此章答谢各位书友,谢谢大家的支持。

明天老墨继续努力,再次更三章,一共7000——8000字。这已经是老墨极限了,但绝对会说到做到。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

正文第八十五章干卿何事(上)

长孙无忌装聋作哑了许久,就在这关键时刻,他一句“臣有罪,臣认罪。”气坏了殿内的众人,半天的争辩不休做的都是白工,轻飘飘的一句话让众人无可奈何,总不能真的治罪吧。众臣可以说,却不敢做。上边还一个李世民在看着呢,没人相信李世民会放弃长孙无忌。

殿中高坐的李世民也是一肚子气,心说,你早不认罪晚不认罪,偏偏已经有了周旋之地的时候认罪,李世民可不相信长孙无忌看不出来这个拖字诀。责怪的眼神扫过俯身认罪的长孙无忌。

李世民是生气,李承乾却是开始发傻了,李泰和他之间的耳语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搅合,只要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就可以了。监门校尉不会上殿在李泰的意料中,长孙无忌的俯首认罪却出乎李泰的意料之外。

按照李泰教给李承乾的说法是长孙无忌不认,然后李承乾在其中胡乱搅合,摆明话语偏帮自己的舅舅,这样一来给李世民一个缓冲的时间,众位大臣对着年幼的储君也不好说的过分,这样一来,最会很容易终达到“拖”的目的。

而此时长孙无忌没有等到李承乾偏帮他的时候,就开始俯首认罪,面前的一幕让李承乾无计可施,这个情形太像是李承乾在逼迫长孙无忌认罪一样。李承乾心理也明白,得罪这个朝中最有权势又深得李世民信任的舅舅,对自己没有丝毫好处,心中开始暗自责怪李泰,面色阴沉不愉。

李世民虽然不知道背后出谋划策的是李泰,但却注意到李承乾的懊恼,以为是为长孙无忌的误解而懊恼,所以对李承乾轻轻点点头,以示安慰。

李承乾的担心是多余的,以长孙无忌的精明岂能看不出李家父子是想用拖字诀?又岂能不知道李承乾是在想办法偏帮自己?只不过他对此事还有别的想法,不能被众人理解罢了。

若是再晚十年,长孙无忌肯定会顺着李氏父子的安排进行下去,此刻长孙无忌还没有那份奸诈,一时被仇怨蒙蔽,圆滑之心也就少了。

若是李泰在此,一定能明白长孙无忌的用心。

长孙无忌心中清楚,自己认罪之后,监门校尉和长孙安业都会受到牵连。小小的周姓监门校尉生死还不放在他眼里,他最终的目的在幼年时期欺凌他们母子的长孙安业,将长孙安业拉下马来,也能稍减他的心头只恨。

这样一来可以在低级官员和百姓心中对他留下公正无私的印象,二来一个御史都可以让大唐仆射俯首认罪,又有利于朝廷律法的实施。他到不太在意李世民的生气,事后小心解释,将以上理由详细对李世民诉说,很有可能感动李世民,将这份怨气转化成赞赏。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的算盘打得极其精明。

虽然长孙无忌是冲着报复那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去的,但他的认罪却成就了一举数得之功,至于代表各自利益的朝臣此刻骑虎难下却不在他的考虑之内了。

现在的李承乾看不出长孙无忌行为背后隐藏的算计,正在心里埋怨李泰为他出了个馊主意。

在李承乾离开梧桐苑不久,李泰也坐不住了,略一思考就径自来到了丽正殿,想试探长孙皇后对此事的反应。

丽正殿什么时候给李泰的感觉都是温馨,如果说梧桐苑给李泰的是存在感,那么丽正殿给予李泰的就是归宿感,一种家的归宿感,而这种感觉就是眼前这位端庄典雅的妇人长孙皇后给予的。

看着李泰微笑着走进殿内,长孙皇后回应他的同样是和蔼的微笑,不同于往日的是这份微笑在眉宇之间多了一份沉重。

“青雀来了。”长孙皇后简短的招呼却十分自然平和。

“向母后问安。”李泰行了一个很不标准的礼,笑嘻嘻的坐在长孙皇后的身边。

“母后想什么呢?”

“青雀又是为什么而来呢?”长孙皇后微笑着反问。

“没事就不能来看看母后了吗?”李泰依旧是笑嘻嘻的问道。

长孙皇后笑而不语,爱怜的看着李泰,半响母子二人相视一笑,无言的默契在大殿中回荡。

“母后知道了?”

“嗯。”

“想好怎么做了吗?”

长孙皇后摇摇头,叹息一声。

看着长孙皇后美丽的面孔展露着担忧,李泰故作轻松的宽慰道:“母后不必担心,父皇会处理好的,何况大哥承乾也过去了。”

长孙皇后听李泰提及李承乾,眉头一皱问道:“是你让承乾过去的?又给他出了什么主意?”

“母后放心。”李泰笑着沾起一颗身旁几案上的蜜饯,扔到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我只是让大哥去拖住众人,拖过一段时间就会不了了之了。”

长孙皇后为李泰擦去嘴角的残渣,笑道“这次怎么不自己去了,我的小青雀学会躲在身后当谋士了?”

李泰嘿嘿一笑,却不搭言。李承乾是同样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李泰可不想因为说错话被长孙皇后训斥。

长孙皇后对自己的同胞兄长了解要深于李泰,叹道:“青雀的想法是好的,母后十分欣慰,不过这事恐怕拖不了啊。”

拖不了?虽然李泰没有身处明德殿,但长孙皇后的提示却让李泰清楚的判断出明德殿的情况啊,丝毫未加考虑的脱口而出:“母后,莫非舅舅真的会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

长孙皇后对李泰的反应十分惊讶,上下打量李泰片刻,才幽幽的道:“青雀也想到了?”

“是的。”

长孙皇后起身挥手示意,片刻大殿内的宫女内侍全数退出,宽阔的大殿中只留下这对母子。

长孙皇后凝视着紧闭的殿门,叹道:“青雀,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听到那段陈年往事,不过外人说来恐怕有失偏颇,今天闲来无事,我就对你说说吧。

李泰可不敢说“我是从历史上看到的”,即便此刻长孙皇后要说出那段往事在历史上都有记载的故事,仍然让李泰兴奋不已。

……

这是第一章,第二章马上就送上,各位书友稍等。

正文第八十六章干卿何事(下)

没等李泰坐好,长孙皇后那温婉空明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那个时候我还小,有些事记不太清楚,不过我还记得我父亲,也就是你外公的样子。

你外公在世的时候,家里还算和睦。你无忌舅舅小的时候长的十分清秀可爱,我自幼谨慎乖巧,家人对我们也就多些偏爱。特别是你外公对我的偏爱,不下于我现在对你的溺宠。”

长孙皇后看一眼端正坐好的李泰,继续说道:“那个时候安业大哥虽然对我们有些冷淡,但还算有个当哥哥的样子。几个同龄的兄弟姐妹之间平时玩耍嬉戏也算相得。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我九岁那年,你外公辞世,我和你无忌舅舅的境况就发生了改变。安业大哥对待无忌开始刻薄。那个时候安业大哥好酒,有一次酒后和无忌发生争吵,原因是什么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你无忌舅舅也不肯说。总之第二天我和你外婆还有你无忌舅舅三人就被赶出长孙府。

谈不上流落街头,你外婆早有计较,带着金银细软出的长孙府,你安业舅舅做的也不算过于绝情。没有强行将金银收回,甚至还委派了两个仆人护送我们。这也是今天我能容忍照顾他的原因之一。”

以为长孙皇后讲完了,李泰插言道:“母后,那你是在这段时间认识的父皇吗?”

“闭嘴。我还没讲完,不要插话。”李泰的问题让长孙皇后有些羞怒。

平息一下心情,重新整理被李泰打断的思路后,长孙皇后再次说道:“后来我们跟着你外婆来到了你舅公家里,就是高家。虽然你舅公对我们母女十分维护,但也有些不开眼的人在言语上怠慢些。那个时候你无忌舅舅总说,早晚有一天要让所有人对他另眼相看恭敬有加,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这份怨恨已经被他埋藏在心底。

在高家你无忌舅舅总偷跑出高府,有时候也带我出去。后来你无忌舅舅认识了你父亲,再后来……。”

长孙皇后很平淡好像在讲述旁人的故事,但是字里行间,李泰总能感到一阵阵酸楚,艰辛的童年生活让长孙皇后学会坚强,学会隐忍,却没有学会嫉恨。听得出长孙皇后已经放下了往日的仇怨,此刻只有担心,担心长孙无忌心中的仇怨爆发出来,担心长孙无忌那过重的名利之心会让他酿成大错。

李泰静静的看着面似平静的长孙皇后,不知道长孙皇后这份心底的负担已经独自承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