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泰-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嫣儿心思细腻但,在无法判断长孙皇后话语背后的含义的情况下,不敢轻易细说。低头装作思考的同时,不时的偷偷看向长孙皇后,期望从长孙皇后的神情中判断自己言语将会带来的后果。

长孙皇后笑而不语,只是妍妍巧笑的看着嫣儿。

李泰在一旁沉不住气,嬉笑的问道:“母后,你想了解宫女什么啊?宫内不是有女官在管理吗?您怎么忽然间操心宫女的事了?”

长孙皇后似嗔似笑的瞪了李泰一眼,说道:“这是还要从你身上说起,你为了嫣儿求情出宫以后,我就琢磨,是不是宫里的宫女都想探家。然后和你父皇一起查阅,发现皇宫内的宫女数量太过于庞大了。有心放一批宫女出宫,又怕寒了众人的心,毕竟这些宫女为我们皇家服务了好些年头,不能就这样强行打发了,所以想通过嫣儿看看宫女的心思。”

长孙皇后对李泰解释过后,又对嫣儿笑叹道:“这下说明白了,你该放心说了吧,不然你家殿下还以为我逼迫你呢。”

李泰挠挠鼻梁,有些不好意思的狡辩:“母后,你可冤枉死孩儿了,我不过是随便问问而已。”

刚刚还稳稳的喝茶的李世民笑谑的接言道:“是不是冤枉你,你自己心里明白。”

历史名打趣李泰之后,不理一遍讪讪的李泰,稳步走到嫣儿身前,问道:“嫣儿,你处在宫女之中,你们闲聊之中一定说及过这个问题,你细细说说,平日你们对出宫回家的问题是怎么看的?”

嫣儿此刻心中的石头才算落地,恭敬的对李世民答道:“禀陛下,奴婢们平时对宫外说的不多,偶尔也有姐妹们说到家里,是否要回家的说法不一。有的想回家和家人团聚,有的也想留在宫里尽忠。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奴婢不敢猜测,无法断言。”

听及嫣儿含糊的回答,李世民静下心来,在宽阔的大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这个问题。

正文第七十五章丽正殿(下)

从前隋开始,皇宫内苑的宫女就不断的增加,或是选秀女,或是罪臣家眷,或是朝臣进献,总之宫女是不断的增加,李渊建唐后,占领长安更是沉迷于女色,宫女的数量比较前隋更是增加了很多。

经年往来,皇宫内苑中宫女的的数量已经累计到了一个可观的数字,虽然近些年不断的有宫女被外放,那只是少量的大龄宫女,更多的宫女却是在掖庭宫内苦熬。特别是那些大龄体弱的宫女更是可怜。

不知道什么时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注意到了这样的状况,作为皇帝李世民对内苑的事多数都交与长孙皇后管理,若是少数的几个宫女出宫,长孙皇后就足以做主,而此刻让李世民拍板做决定,明显是要将大量的宫女放出宫。

李泰思及于此,心绪越发烦乱。

“三千怨女出掖庭”这本是就是李世民在贞观初年利民修养政策的一条,在大唐历史上也是极其浓重的一笔。

李泰此刻没有见证历史的忐忑,因为李泰已经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和改变者。他只是有些好奇,好奇李世民为什么会在此刻考虑到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李世民是在明年,也就是在贞观二年才会做出此举。

这刻李泰不仅暗自思考,难道是自己帮助嫣儿探家的想法触动了李世民,让“三千怨女出掖庭”的事件提前发生?

李世民虽然在丽正殿中不停的踱步,心中细细思索着得失。李泰在一边低头沉思。长孙皇后看着这一动一静的父子两人若有所思的微微一笑。这一笑被静立在一边的嫣儿看到,不由的心中一颤,将目光投向仍然低头沉思,毫无所查的李泰。

时间并不长,李世民停住了脚步,面对长孙皇后缓缓言道:“观音婢,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

长孙皇后玉指轻抚鬓角,面对注视她的李世民嫣然一笑,叹道:“陛下,这几天我仔细考虑过这事,说来简单就简单,说来复杂也复杂。若是简单化,只需要派人挑选宫女,不论年纪长幼,不问情形,只按着陛下的意思挑选一些宫女出宫即可。

若是复杂来说,宫女个人的心思不同,是否愿意出宫无法确定,若是强行放他们出宫,恐惹来众人埋怨。所以此事还要慢慢来,急不得。”

不能说长孙皇后做事犹豫,只是她心性谨慎,加上女性特有的细腻体贴,自然而然的将心比心的为宫女考虑出路。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点点头,叹道:“有心做事就难免有顾虑,辛苦观音婢了。”

长孙皇后走到李世民身前,笑道:“陛下多心了,宫禁之事还需要陛下关注已经是我的失职了,可不敢再当陛下赞赏。

长孙皇后在说话的过程,用身体遮挡住嫣儿的视线,素指放在胸口,指向一边的李泰,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后嘴角浮起一丝了然的笑容,不动神色的看向仍低头沉思的李泰,轻咳一声说道:“青雀,你再想什么呢?如此的入神。”

李泰在思考的不是宫女能否出宫,在李世民有心的操作下“三千怨女出掖庭”是避免不了的。李泰考虑的是这三千怨女是否是真的想出宫,她们还能适应出宫后的生活吗?连年战乱,她们在宫外是否还有亲人?若是孤苦无依的宫女出宫,该怎么样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总之一句话,宫女出宫容易,生活艰难。

李世民的问话打断了李泰的思考,怎么回答李世民的问话,成为李泰此时挠头的事,思考了片刻,李泰说道:“父皇,我在想嫣儿家里的事。”

“哦?”李世民皱起眉头,有些不满的说道:“为什么此时你会想起嫣儿家里呢?”

李泰躬身施礼,神色恭敬的说道:“父皇,我在想,嫣儿家里有房有地,虽然清贫了些,在时下也算是一般家庭了。而且嫣儿父亲多年前也做过万年县的小吏,也比普通民夫多些见识,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和嫣儿相处时也是拘谨不堪,亲人相见虽然心情激动,但那种生疏和隔阂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嫣儿尚且如此,别的宫女回到家中又会是何种待遇,这让我无法想象。若是事有偏差,恐怕辜负了父皇这一片怜悯之心。”

李泰的话说的李世民不停的阖首,称赞了一声:“有些道理,还有什么,继续说下去。”

李泰走过来,拉着嫣儿的手,安慰听及李泰言语有些伤感的嫣儿,继续说道:“父皇,这是比较好的情况,若是那种无房无地的家庭,宫女更加难以自处。在宫里虽然说不上是锦衣玉食,但也是温饱无忧,这些宫女真的可以适应宫外穷苦的生活吗?

这还是有家可归的,若是年老体弱又无家可归的宫女被放出宫,等待她的将是末路穷途,这恐怕更不是父皇的本意吧。

再者,若是像我梧桐苑内的墨兰那样,根本不愿出宫的,若是被强行选出,恐怕会招来……。”

李泰的话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李世民听到这番话,眉头紧皱,思虑半响,叹道:“青雀,你说的问题我也考虑过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要安排可靠,谨慎,心细之人自信挑选宫女,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也可以预防。”

李世民似安慰李泰一般,说出这样一番话。

李世民话音未落,长孙皇后叹道:“青雀,你这番话可是说不同意放宫女出宫?”

李泰连忙解释:“母后,我是十分赞同父皇的想法,更乐于看到那些可怜的宫女能够和家人团聚,我只是考虑事情有难度,希望更加周全一些,没别的意思,还请母后不要误会孩儿。”

长孙皇后温婉一笑,说道:“我倒是没有误会,问你一遍不过是确定一下,青雀不必解释。”

长孙皇后边说边看着李世民,这是在示意李泰,话要说清楚,不要让李世民误会。

长孙皇后也是好意,李泰在以往的作为,不免让人有一种爱和李世民对着干的错觉,在长孙皇后的心中总认为李世民和李泰这对父子之间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长孙皇后言语之间也是提醒李世民,李泰只是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并不是故意和李世民作对。

李世民听出了长孙皇后的话外之音,摇头笑道:“观音婢,我还没糊涂呢!”

言罢,又转头对李泰问道:“青雀,你可有完全之策?”

“没有。”李泰摇摇头,低声道:“父皇,我对宫外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能想到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想到问题,对于你的小小年龄来说,也算不易了。”

看到李世民眉宇之间仍有愁虑,李泰开口劝道:“父皇何不召集大臣商讨下,依照各位大臣的才智,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吧。”

李世民考虑一下,叹道:“帝王家事,放到朝堂上谋划,似乎不妥吧?”

“帝王无家事。”李泰看着李世民,说道:“父皇若是不愿和朝臣商议,那就召无忌舅舅商量下吧。无忌舅舅总不算是外人吧。”

李世民沉默不语,半响,长叹一口气说道:“帝王无家事,青雀说的对,是我狭隘褊小了。”

正文第七十六章墨兰和丽质

李泰离开丽正殿已经是华灯初上,几盏宫灯照耀着通向梧桐苑的青石小路小路,丽正殿的小内侍打着灯笼再前面引路,玉芝和嫣儿一左一右的陪伴在李泰身边。

内侍手中的灯笼和路边的宫灯遥相辉映,微风吹来,同样的摇曳生姿,晃动的光影带来一种朦胧感,给着刚刚来临的黑夜平添一丝情趣。

路途很近,漫步间李泰一行人回到了梧桐苑。没等进屋,小丽质铜铃般清脆的笑声已经传到众人耳中。

李泰稍稍松了一口气,小丽质没有哭闹说明她没有对小兔的事情介怀。

内侍无声的推开房门,李泰迈步进屋,一眼就看见小丽质蹲在地上,正拿一把青草,满面娇笑的对小兔子喂食。玩闹心重的墨兰同样蹲身陪在丽质身边,小声的对丽质说些什么,惹得小丽质笑的更加欢愉。

蕙兰眼尖,看到李泰回来连忙走进,低声问道:“殿下……。”

蕙兰无言的询问能看得出对李泰陛见的担心,毕竟李泰在李世民面前可没有什么良好的记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