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泰-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的解释并不能让李世民满意,半眯着眼睛盯着李泰,半响之后。才缓缓的说道:“青雀,事情是这样的吗?”

李泰回望着李世民,心里却琢磨开了。听李世民的意思,似乎不太相信他的解释。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太子李承乾说出来。太子的埋怨事因为此事,让李世民对太子心生不满却是事大。

琢磨了一下,李泰才缓缓开口:“父皇,根据孩儿所知,郑刺史确实是为此才辞官的。”

“青雀,你在想想,就没有别的原因了?。

“没有”。

李泰断然的回答让李世民话音一转:“那你说说河南道,包括河南府整体缺粮是怎么回事?”

李泰先是一愣。随即笑着说道:“父皇,你不是想说,郑刺史是因为州府的粮仓里缺粮才辞呈的吧?”

“父皇,这根本就是两回事,整个河南道就没有不缺粮的州县。若是要以此论罪,那么父皇你就准备将整个河南道的官员全换一批吧。孩儿和杜侍郎在河南道时已经说过了,如果各地官员将亏空补上,不能说是不追究,但也会从轻发落

“孩儿知道。这么做有些过分,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若是大张旗鼓的整治官员。那么就没有人用心赈灾了,孩儿和杜侍郎考虑到目前来看,赈灾才是重中之重,也就对那些官员罪责高高的举起,轻轻的放下。当然,最后如何决断还是父皇发话才是,我们所行的不过是权宜之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这我知道,若是惩处了他们,没有这些官员的用心办事,这赈济灾民也就是一句空话了。不过,青雀,我不明白的是,你能砍了永嘉县令的人头,为什么放过了这个郑刺史,该不会是因为有郑家在。你投鼠忌器吧。或者,郑家对你许了什么好处?”

听到李世民将话摊开了说,李泰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李泰的笑声让李世民有些不愉,厉声说道:“笑什么?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难道你是在嘲笑我吗?。

长孙皇后在一边瞪了李泰一眼小声的劝慰着李世民:“陛下,你别发怒,听青雀怎么说。”然后白了李泰一眼,埋怨的说道:“别笑了,和你父皇好好说话。”

李泰止住了笑声。无奈的叹息一声:“父皇,你想错了。放过郑瑞翰不是因为他姓郑。郑家不郑家的,孩儿还真没看在眼里。若是说好处吗?孩儿还真收到了,不过不是郑家,而是郑瑞翰个人的好处。郑刺史送给孩儿连个奇珍。”

“但孩儿要先说明,这个好处不是放过郑瑞翰的代价。而是孩儿顺水推舟拿的。不拿好处,这个郑刺史就根本不会安心。”

“放过郑刺史因为他罪不至死。诚然,这私卖官粮中也有他的一份,不过在孩儿离开河南之间,他已经将这份亏空补上了。依照孩儿和杜侍郎的权宜之计,他这也不算是大的过错。除此之外,他也就是个。对廖成祥失察之罪。引咎辞职也算是对他惩罚了

李泰的话让李世民脸色有些好转,见此情形,李泰又说道:“父皇,还有一点,孩儿认为必须解释一下。砍了永嘉县二十七颗人头,不是因为他们私卖官粮,而是因为小山她姐姐的案件,加上往日里他们胡作非为的过往。所以孩儿才拿他们立威开刀。详细的供状,孩儿也带回来,一会送给父皇观看。”

“永嘉县众人的供状我就不看了。”李世民听完李泰的解释。面色算是转猜,摆手说道:“那些东西送到吏部归档好了。既然你不是因为忌讳郑家就没什么了 李泰这个时候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李世民是怕李泰勾结郑家,才放过郑瑞翰,如今李泰解释清楚了,李世民自然也不会无故的发怒。至于李泰自己说的郑瑞翰送他的奇珍,李世民根本就没在意。

明确了李世民的心思,李泰笑道:“父皇。还是那句话,郑家或许在别人眼中算是士族豪门,但孩儿还真没拿他们当一回事。父皇别忘了,当初“文记。的老板也是郑家人,孩儿还就收拾他了。也没看郑家人怎么样了。”

“别说你以往的糊涂事,说起来我就来气。”

李世民嘴里虽然斥着李泰,但面色却没有任何不愉的样子。见此情景,李泰越发的肯定了,李世民动压士族门阀的日子不远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惊闻

敌王府因为李泰的回归,而多了几分喜庆的氛教气一旧道的作为也传到了京城个人的耳中,一些投机之人意图攀附上李泰这棵大树,拐弯抹角的以各种理由拜会李泰。()

李泰不会见这些无关轻重的人士,伊也不想得罪这些小人,越王府的总管文昊就成了最忙碌的人,这种情况持续了半月有余,李泰一概,不见,才让这些人渐渐的消退。文昊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随着气温的日渐寒冷,李泰心中对河南道的灾民多了几分担心。虽然朝廷关于河南道赈灾的抵报上面全是清一色的好消息,但见到过灾民真实情况的李泰。对这花团锦簇之下的赞美,却产生了怀疑。

杜正伦和李泰之间有过几封信的往来,却是决口不提河南道灾民的

况。

关于李泰在河南道的功过,朝廷上争执不停,一直都没说出个子午卯百,最后还是李世民拍板定案,以功抵过,过略大于功,罚李泰闭门思过。不过这个闭门思过的时间却是没有定论。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过是由于李泰风头过盛,李世民是在变相的保护他而已。李泰对此。心中也如明镜一般,除了老老实实的躲在越王府之外,就是去皇宫对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请安,很少四处走动。

很少四处走动,不代表完全躲在越王府中。从洛阳回来,有几个。地方是必须去的。探视一下嫣儿家里的近况,将从洛阳带来的礼物集自送去,让外界认识一下他对乔家的重视,这是很必要的。

探视一下老师,房玄龄,顺衡十要一个应付的主意,也同样是必须的。剩下需要李泰亲自面见的也不过是太子而已了。就连略有几分交情的卢国公程知节,李泰也不过是送上礼物,没有亲自拜见。

太子当然是连番感谢他的维护之情,卢国公程知节却是派人带来了几句埋怨和牢骚。李泰在心里对程知节的装疯卖傻微微一笑,却不在意。

一圈正常的人情往来过后。李泰打着闭门思过的名义,在越王府中怒闲度日。

半月有余的时间也足以让群臣的争论冷静下来。除了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剩下的群臣知道河南道的真实情况,也不免在内心说上一句“越王还是能做事的。”

此刻,消失在众人视线中的李泰,正在墨兰的“监督”下,在书房一笔一划的临摹着书圣王羲之的楷书。偶尔眼神落在书房摆放在百宝阁的虬龙珊瑚树上。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

从郑瑞翰手中得到两件奇珍。李泰本意是全送给李世民,免得将来被别人当做把柄。将两件奇珍交给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对虬龙珊瑚树的兴趣不大,却是喜欢那一对玉马。

结果虬龙珊瑚树经由李世民手中转了一圈之后,又赏赐给了李泰。不过这次李泰不必担心将来的麻烦,经由李世民赏赐之后,此物已经记录在册,也就没有人敢说什么工 平白得了一件奇珍,让李泰心情高兴了很多天。

李泰练字过程中的走神,让墨兰不满的撅起了小嘴,不满的瞪了李泰一眼。

李泰却对此视而不见,眼神向着窗外望去。

慧兰轻轻一笑,接过李泰手中的紫竹狼毫笔江放在笔山之上,笑着说道:“殿下别看了,长乐公主她们还要晚些时间才能来了,您也写了好长时间,先歇歇吧。”

李泰顺水推舟的接过小山递上来的香茶,拍拍小山的双丫髻。稳稳的坐在书案一旁的月牙凳上。

小山跟着李泰来到了越王府。开始的时候对着富丽堂皇的越王府,还是一副怯生生的样子,整天不是跟在想兰姐妹身边,就是和冯钰聊天。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渐渐熟悉了越王府的生活,加上李泰身边人都知晓了小山悲惨的遭遇,有些人是发自心底的怜惜,有些人是怯于李泰对小山的宠爱,不管怎么说,却是没人敢招惹小山,因此适应了越王府生活的小山,渐渐的脸上也露出了她这今年龄该有的天真笑容。

也许是心情愉快的关系,也许是越王府的饮食调养小山蜡黄的脸渐渐的红润了起来。原本就和丽质小时候相像的面容,也越发的酷似起来,惹得最近经常来到越王府的丽质也连声称奇。

李泰不断的向窗外张望,就是因为最近的日子,长孙皇后怕李泰一个人在越王呆的心烦,天天的打发丽质、李治等人来探望他。

就在李泰再次想窗外探望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疾步向着书房跑来。人还没到跟前,声音先到了。

“殿下,殿平小人回来了!”

“是文宣!”墨兰听到这个声音,惊喜的喊着文宣的名字,快步的打开房门。

文宣跑进书房,没等李泰询问。上前普通跪倒在李泰身前:“殿下小人回来了。”

“快起来!”李泰没等文宣叩头,上前一把拉起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有些瘦了,不过人却精神了很多。”

文宣的目光扫过慧兰姐妹。最终落在李泰脸上,眼圈微红,声音中带有一丝哽咽:“殿下,小人想死大家了。”

“没出息,。小广开几天了乃李泰笑骂了一向,欣喜!余也有此难匙, 拥对面的月牙凳:“坐下说话。”

李泰再次打量了文宣一番。藏青色的细绒对襟大袖衫上布满了褶皱,衣襟下摆上还沾着点点泥污。用乌木菩盘好的发髻有些散乱,衬托着略微带些蜡黄的脸色,显的整个人有些憔悴。微红的眼眶中黑亮的双眸少了一些往日的稚嫩。却多了点点的精明。鼻翼的抽*动能看出文宣心中的激动。

李泰将案几上的香茶推到文宣面前:“喝口茶。慢慢说。你这是刚网回来?”

文宣确实感到有些口渴,一口气将香茶饮尽,掏出一方洁白的丝帕,轻轻的抹了一下嘴角的水渍,笑着回道:“殿下说的对小人刚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梳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