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泰-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李泰接过这封信,他算是在心中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这这封信上面的字不多,才堪堪写满一页纸。规规矩矩的字体告诉李泰,这的确是李承乾的亲笔信,而不是有别人代写的。

字虽然不多。内容却句句实在。没有任何的寒暄客套之言,更没有以太子的身份强行压制李泰,而是以一个兄长的身份,在细细的劝说。阐明了郑瑞翰是太子的人,希望李泰手下留情,在朝廷律法的允许下,尽可能的照顾一下郑瑞翰。信的末了李承乾还不忘告诉李泰,若是事有难为,就不必顾虑他。

话是这么说。那是因为书信往来说的肯定要婉转一些,李泰心中如明镜一般,这是太子希望他能保下郑瑞翰。

但这封信对李泰来说,实在是为难了一下。依照他的本意,杀鸡做猴也好,敲山震虎也罢,总要拿几个人开刀的。砍了廖成祥是第一步,那只是县级的措施,在州府上也要找一个人开刀;震慑一下蠢蠢欲动的各位州县主官。但李承乾的这封信却让李泰左右为难了起来。看过这封信。李泰沉默不语。坐在案几之后,皱眉沉思着其中的利害得失。

若是不管不顾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下去,那么首先得罪的是郑家。郑家是名门世族“五姓七家”之一,也就间接的得罪了五姓七家。现在李承乾的书信送到了他的面前,他不得不考虑太子李承乾的态度,一意孤行下去也将太子得罪了。

五姓七家他不在意,郑家就更不让他在乎了,因为那些世家大族李世民也同样看不顺眼,并且已经着手整治世家大族了。所以,李泰不在乎是不是得罪了这五姓七家。不过李承乾的态度对李泰的影响就大多了。

虽然说李承乾不可能为了一个郑瑞翰和李泰翻脸,但在李承乾的书信到了以后,依然砍下郑瑞翰的脑袋,将李承乾的面子丢掉,这样未免太说不过去了。李承乾口中或者不会说什么,但心中一定会埋下一根刺。李泰没想过和李承乾争那个位置。也就不想将两人的关系闹僵。

李泰在这里沉默不语,郑瑞翰却是坐立不安。他略微的知道一些李泰在李世民面前受宠的情况,若是李泰痛下狠手,就是扫李承乾的面子,也没人能拿李泰如何。

他不停的偷偷打量着李泰,试图在李泰表情上看出一些蛛丝马迹,一边安慰他那颗饱受惊吓的心。

过了许久,李泰终于说话了,才让他心中好受一些。

“没想到啊。郑刺史身后还有这样大的靠山。”

虽然李泰是在讽刺他,但毕竟开口说话了,要比那种无声的煎熬让郑瑞翰更能接受。

郑瑞翰也不知道李承乾信上是如何说的,只能退后一步小声说道:“殿下,下官知罪了,还望殿下看在太子的面子上,给下官留一条活路。”{,~李泰心里在斟酌不停,没有搭理请罪的郑瑞翰,而是对慧兰说道:“惹兰,你去把廖成祥的供状拿来。”

慧兰将廖成祥的供状交到郑瑞翰手中,郑瑞翰一看之下,脸色突变。这上边有着郑瑞翰触犯国法的旁证。

李泰指着他手中的供状,低声问道:“郑刺史;对此你有什么好说的呢?”

郑瑞翰低头静默了半天,才艰难的吐出来几个字:“下官无话可说。”

他当然不用说话,该说的话太子李承乾已经为他说过了。剩下的就只是李泰最决定了。他说与不说都没什么意义了。与其狡辩是非,还不如装出一副低头认罪的样子,或许李泰会看在他态度良好上,减轻他几分罪责。

“既然你无话可说,那么今天就这样吧,你先回去,太子的信我会好好琢磨的。”

李泰没有当场拒绝,郑瑞翰知道,这代表着海有缓和的余地。对李泰道了一声谢之后。脚步有些踉跄的向门外走去。当他一脚网网买过门外的时候,李泰突然间在他身后说话了。

“这河南府州府粮库里存粮如何?”

郑瑞翰心中一惊。以为李泰不想放过他,惨笑着网要说话,却见李泰摆手示意他闭嘴。在他不解的看向李泰的时候,又听到李泰缓缓的说道:“你不必说话。三天后我检查州府粮仓,我只要结果,那就是满仓官粮一粒不少。而且要真正的官粮,我想,郑刺史能够明白。”

郑瑞翰听到李泰的话,心中一喜,立刻明白了这是李泰给他的一次机会。最后一次机会。

郑瑞翰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命就看这三天的效果如何了。李泰刻意强调的那句“真正的官粮”让他心头雪亮,这次不能借粮糊弄了,需要花血本买粮保命了。

点点头,郑瑞翰快步离开了李泰的房间,留下一句感激与恭敬交杂的:“谢谢殿下开恩。”



 第二百二十九章 离开之前

第二百二十九章 离开之前

…让正伦离开李泰的房间。()心里也不是滋味。这些夭和李朱四“处,虽然不能说是很融洽,但两人之间配合的也算不错。虽然两人之间有些争执,但出发点都是为了能更好的赈济灾民,求同存异下来,还是颇为相得。想到李泰就要离开河南道了,无奈的杜正伦也只能摇摇头。

李泰一走,朝廷最大的可能是再派一个人下来和他搭档,让他一个人挑起大梁的可能性很小。根本没办法确定会是谁下来,下来的人又能否和他配合到一起来。这让杜正伦很伤脑筋。

站在自己的院子里。看着头顶上殉丽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杜正伦忽然对李泰,这个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踹过他一脚的“孩子。”感到可惜。李泰若是能顺顺当当的将这个钦差大臣做下去,他日赈灾完毕之后,回到长安,朝廷上的赏赐必不能少。在李世民面前也不仅仅是一个得宠的儿子,而是一个能用的儿臣。

杜正伦为李泰可惜的同时,李泰身边的人也为他可惜。

首先说话的是忙绿着以越王府名义在洛阳附近赈灾舍粥的文宣,他也听到了李泰在永嘉县一口气砍了二十七颗人头的事情。得到消息之后只顾着心中叫好。却没想到李泰会面对这样的麻烦。

“殿下,我们真要回去了吗?。

“是我回去,而不是你李泰笑道:“别瞎操心。你现在处理好舍粥的事情就好。即便我回长安,你也要留下。只要越王府还在洛阳舍粥一天,你就要全程跟随

“殿下,小人不想留下,要跟在你身边。”

看着文宣可怜兮兮的样子,像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小孩,李泰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弄这副样子干什么?又不是生离死别,等赈灾结束之后,就回越王府。还是一样跟在我身边

文宣还想说点什么。慧兰在一旁插言:“文宣,别不懂事。殿下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节骨眼了。别让殿下在为你操心

慧兰温柔的斥。让文宣心中有些委屈,欲言又止的看着李泰。

李泰摆摆手,对着文宣说道:“灯了,你也别委屈了,这赈灾放粥的事情办好了,也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劳。还是那句话,我身边人少,只能用你们办事。作为越王府的人,你要学着大气一点,别一副小家子气的样子。以后用你的时候还多着呢?这次也算是你的历练

知道文宣跟在自己身边时间长了,一时之间难以转变过来,劝慰了几句之后,李泰也不多说。让文宣自己琢磨去了。转过头。看着:脸担忧的慈兰。李泰微微一笑。

“别担心,这洛阳不属于我们的地面,早晚都要回去了,早回去比晚回去要好,估计这几天长安就要来人叫我回去。你和墨兰也该准备一下,收拾一下东西。这次不比去永嘉县,回长安以后,一时半刻是回不来了。趁着还有时间,你和您兰没事的时候出去转转,别总闷在院子里。好歹也是来洛阳一趟,多看看风景,回到长安也好和你们拿下小、姐妹显摆显摆。”

听着李泰的劝慰。慧兰反到是满脸苦笑:“殿下,你别顾着我们了,还是想想回到长安之后的事情吧。别让自己受了委屈。 “哈哈!”李泰大笑一声,伸手扶着慧兰的下颌。让慧兰直视着自己的目光:“慧兰。你告诉我,我想是心里没数的人吗?也不瞒着你,回到长安会如何,我心里早已清楚,虽然不能说猜到了十分,却也料到了**分。别担心,一切都没有事的

慧兰一双明亮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李泰,反问道:“殿下,真的没事吗?”

“能有什么事?一心为公;不惜己身又有何错?说起来,我最大的过错,也不过是坏了规矩而已,或者这点在群臣和陛下眼里,算是错误。但在一个父亲眼里。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儿子,更能让他欣



一边旁听的文宣眼睛一亮小声道:“这么说来,殿下您是有功无过了?。

李泰嘿嘿一笑:“功劳是肯定有的,过错也是存在的。不过这功大还走过大,就真不好说了,也没人能说清楚。最终的一切还是落在父皇心中。当然责罚是肯定有的,不过什么样的责罚,就值得深思了

见文宣还要追问。李泰摆摆手:“现在和你们说这些,你们也不懂,你们只要记得。即使回到长安,我还是越王,没有人能拿我怎么样就好了

环视一下周围,李泰随意的挥挥手:“好了,别围在我身边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我还要写手令给含嘉仓的守官

李泰写好手令。亲自送到杜正伦的手里。杜正伦斟酌了一下之后,还是一咬牙署名在李泰之后,又带人来到洛阳城外的含嘉仓。

含嘉仓守官看到两位钦差大人的手令,即便是杜正伦亲自带队,也没有为他开仓。最后还是李泰亲至,带着连砍二十七颗人头的煞气,拍着胸脯担保。百般无奈的含嘉仓守官才在李泰的盛胁与保证下,无奈的打开了粮仓大门。

随后的两天内。杜正伦矛数的粮车,十二个时辰日夜不停,源源不断的将粮囊,“嘉仓内拉出来,送到河南道的各个州府。李泰曾经特意的去看了几次,白天还好,四条车马组成的长龙。从含嘉仓的四个大门,沿着官道奔向四面八方。

夜晚就更加壮观了,长龙改成了火龙,一只只火把,排成了一条条红线在。松油带来的刺鼻味道中,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