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泰-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嘉县正堂门外已经围满了百姓,有一些是昨天熟悉的面孔,更多的是闻讯而来的百姓。

李泰站在高台上。小望去,门外一眼望不到头的黑压压的人头足足有几舵、心,将目光收回,洪平带来的侍卫暂时取代了衙役,手持着暗红色的水火棍排列在正堂两侧。

两排衙役中间跪在的面的是以廖成祥和雷皓为首的,一群神色惶恐忐忑的官吏衙役。最前排。董子默带着几个刀笔吏昂首站立。

李泰特意看向地面。昨日许作断指时滴洒在地面的血迹已经没有了,应该是洪平或者陈柱带人打扫干净了。地面的血迹容易打扫,但人心中的血迹却是难以抹去的。

转过身来,李泰靠在法桌上,仰头看着高悬的那块匾额,“明镜高悬。四个金色大字依然在熠熠生辉。李泰忽然有个想法,既然这四个警钟一样的大字没有丝毫效果,那么以后再这里高悬上一把屠刀,是否更合适一点。

“荒谬!”李泰在心里为自己的想法下了一个定义。转过身来,将这种不合实际的想法抛开。一撩衣襟,稳稳的坐在方凳上。双手伸开,扶在法桌上。环视着堂下的众人。

李泰冷冽的眼神环视了一周,跪在地上的众人无一敢与之对视。见此情景,李泰满意的点点头。忽的眼神一收,落在法桌上的惊堂木



惊堂木随着李泰的高举,又重重的落下,敲击在法桌之上。

“砰!”

在这一声之后,是李泰口中干脆的吐出了两个字:“升堂”。

两旁充当衙役的侍卫将手中的水火棍敲在青石铺就的地面上,发出一阵连续却十分紧凑的咚咚声。片刻之后,这声音归于平静,众人的目光都落在高台之上端坐的李泰身上。

李泰对法桌前站立的董子默招招手,指着法桌旁厚厚的一摞文卷,说道:“董主薄,你来讲他们的供状挑出来。

那些账册和证据先放在一边,我只要他们经过画押的供状。”

董子默听言,急忙登上高台,弯腰在法桌一旁那小山一样的文卷中,批出来四十二份供状。双手捧着,极其恭敬的放在李泰面前的法桌上。

李泰随意的翻动了几下供状,沉声说道:“董主薄,将他们的供状发还给他们。小。

董子默不知道李泰忽然来这样一招是为了什么,但看见李泰坚定的眼神,还是依足了李泰的吩咐,亲手按照人名,将供状交还给下面跪着的永嘉县众人。

门外的百姓也不知道李泰的想法,但看到李泰将供状交还回去,齐齐的发出一声叹息,低头窃窃私语的议论起来。

李泰不管百姓的议论,见每个人手中都拿着自己的供状,干咳了一声说道:“你们拿到手里的可是你们的供状?如果是,就仔细看看,看着上面那些罪名可有不实之处?或者当时你们画押的时候有难言之隐,或者当时没有仔细观看

“总之,现在是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若是没人表示这张供状有疑点,那么本王就要按照你们各自的供状给你们量刑了。所以,你们看好,看仔细了,别到了下边说本王冤枉了你们。”

李泰的话说的十分明白。堂下跪着的众人也明白,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也不是没人想翻供。特别是雷皓,眼神在不停的转悠,最终落在法桌旁那小山一样的文卷上。几次想说话,嘴角蠕动了几次,最终还是叹息一声,认命般的摇摇头。

半响过后,堂下的众人没有人出声表示供状不实,李泰冲着董子默点点头,示意他将那些供述收回来。就在这个时候,堂下的一位衙役哆嗦的说道:“殿,殿下。小。小人,卜人不识字,看不明白这上边写的什么?”

李泰先是一愣,随后想到这大唐不识字的人太多了,即便是衙役不识字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还有谁不识字,不知道这供状上写的什么?”

随着李泰的问话,下边的衙役中又有三人举起了手来。

李泰向着董子默说道:“找人读给他们听,一字一句的为他们解释清楚

董子默身后的刀笔吏立玄出来了几个人,站在那些不识字的衙役身边,逐行逐字的为他们解释着供状上的罪名。有李泰在上边看着,这些刀笔吏自然是不会胡说八道的应付,而是将供状上的每个字都拜释的轻轻楚楚,甚至连哪条罪名会判他们什么样的罪都说的一清二楚。

盏茶时间,这几个不识字的衙役也表示,那份供状没有真枉他们的地方。李泰才点点头。收回了他们手中的供状。

此时站在法桌之下的董子默才暗暗的舒了一口气。他明白。这是李泰不信任他,怕他公报私仇,为那些人笼络罪名。他也不怪李泰,任谁都会有这点小担心的。

这最后的对质完成。李泰才安下心来观看他们的罪状。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差点让李泰恨的咬碎了钢牙。

倒卖官粮以及在正堂上将小山姐姐侮辱致死,这不算在内,其余的罪状让李泰恨不得当堂押出横刀直接将这些人活劈了。

这里面各种罪名都有。以公谋私、贪赃枉法、私加税赋、欺男霸女、强抢良家、设立私行,。林林总总各种罪名不断挑战着李泰的心里

泣些罪状中涉及到枉死!人就有几十人之多。更别炮函咧池们的罪行引起的间接后果。城外那些嗷嗷待哺的灾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这一份份的供状,看得李泰心中冷笑连连,也打消了他心中最后一丝想交给吏部处理的想法。

将所有供状看过一遍,李泰又从头开始翻看了起来,这次的翻看和第一次不同。这次在翻看供状过程中,不断的有人被李泰点名,然后被侍卫领到后堂。

开始的时候众人还心存忐忑,不知道在后堂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连续几个人之后。聪明的也已经看明白了,被李泰点名的都是罪行较轻之人。李泰口中吐出的人名代表这生的希望,一时间众人期望的目此,都落在李泰的脸上,期盼着下一个人名会是自己。

时间不长,大约半个时辰,李泰第二遍翻看已经结束。随着李泰的目光离开供状。剩下的众人彻底绝望的瘫倒在地上。

李泰抬起头,环视一周。低声说道:“堂下还剩下多少人了?”

董子默连忙上前一步,仔细的数了一遍,高声回道:“回殿下,堂下还剩二十七个人

李泰缓缓的站起身来,强压着心中的愤怒缓缓的说道:“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父皇和母后以及我身边的亲人们给我的评价就是八个字“不合时宜。妇人之仁”当别人认为这八个字是贬义之时,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对我依然保持着心中那最后的良知与善良而高兴。小。

“我平日的行为也尽量按照这八个。字去做,我不怕别人的轻蔑,更不怕别人的怨恨,不仅仅是因为我的身份,而是因为我是一个有感情,有喜乐的人。我曾经为别人的喜而喜,为别人的怒而怒。我心存怜悯。我心存宽恕。”

“但是,今天我发现我错了。因为这些上有人不值得怜悯,不值得宽恕,你们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天,是你们让我懂得,有些人就应该以杀止杀。以恶制恶,你们就是例子。”

“曾经我认为那句“破家县令,灭门府尹”不过是句笑话,是少数人因为心底的愤恨而发出的怨言、谎言。但是今天我发现,我错了。你看看你们,在这文卷中,死于你们手中的百姓就有几十个之多。你们扪心自问,这里面又有多少个。是应该死的?又有多少个是无辜之人?当你们痛下毒手的时候,可曾想过他们的家人。可曾想过他们的亲朋?”

“今天。我不是以一个大唐皇子亲王的身份在说话,而是以一个。普通的,以两条腿迈步于世间的人在说话。我不必自称“本王”也不必端起架子。单单就凭借一个“人,的身份对于你们给予评价 你们该死”。

“不说那些喊冤而死的无辜百信,也不说你们曾经犯下的罪行,单单说在这场天灾面前,你们身为大唐官吏,你们做了什么。你们未曾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未曾努力让他们填饱肚子,未曾安慰他们惶恐的心灵,你们什么都没做。反而在他们本就撕裂的伤口上狠狠的撒上一把盐,让他们更痛,更可怜

“你们别闭上眼睛啊,难道你们以为这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了吗?你们应该睁眼看看。看看这永嘉县的满目疮瘾,看看这些在生死线上挣扎不停的灾民。看看往日里被你们奴役的百信心中的怒火,看看那一双双死不瞑目的眼睛。”

“或许。你们能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感到后悔。当然,也有可能这是我的奢望。因为你们心中已经没有了人性,没有了善良。”更可能,我是在对牛弹琴,因为畜生永远不懂得人性。小。

番话说的李泰口话燥,也在这番话中略微发泄一些心中的愤怒。看着堂下众人的神态各异,有的满脸悔恨小有的满不在乎,更多的是绝望。

摇摇头,最后再心底叹息一声,李泰有气无力的说道:“陈柱呢?。

陈柱看着李泰的样子,担心的回到:“殿下,属下在这里。”

最后看了一眼堂下的众人,在看了一眼陈柱,李泰的心中做好了最后的决定。

“陈柱。带着他们下去吧,眼看到了午时,给他们一个痛快吧,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

陈柱不在乎李泰要杀多少人,他在乎的是李泰以后回到长安怎存和李世民交代。愤恨的看了一眼下边的众位人犯,陈柱担毕的说道:“殿下,这么多人都杀了吗?依照属下看来,反正他们已经招供了,不如暂时看押。等我们会到长安交给户部和刑部处理吧。”

“不用。小。李泰的语气虽然轻,但坚定的不容置疑:“就今天,就现在,你去办吧。”

李泰的坚持让陈柱无计可施,带着几个侍卫,押着这些枷锁缠身的二十七位离开了县衙大堂,簇拥着他们离开的是门外那几千百姓。

李泰回过头来。看着头顶上那“明镜高悬”四个金字,嘴里轻声念叨着:“欺人如欺天,母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第二百一十三章血色彩虹

第二百一十三章血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