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考虑到宏义宫内捉襟见肘的兵力和宏义宫外的地形,轻手轻脚的将怀里的丽质交给嫣儿,在嫣儿责怪的眼神中找到了赵志泽,商量道:“赵叔叔,你看宏义宫处在小丘之上,除却府门这面,其余三面都是陡坡。是不是将这百余精锐都放在府门比较好呢?”

赵志泽轻蔑的瞥了一样李泰,说道:“没人。”

这意思是说,东,西,北三面再好守也需要人的,他手里没有可以调配的人员,只能将精锐分散出去。

李泰也明白现在缺少人手的问题,试探的问道:“府中有些内侍和杂役,发给他们武器,让杂役们去守卫三面,可以吗?

赵志泽沉思半响,面无表情的说道:“好,归我指挥。”

若不是没有办法,李泰也不爱与这个惜字如金的赵志泽说话,为了万无一失,尽力的保证宏义宫众人的安全,被逼无奈才和赵志泽商量,见他答应了,也就不再啰嗦。

回到殿中,摇醒了正在半睡半醒的杨妃,将自己想要调派内侍杂役的事情征求杨妃的同意。

杨妃未置可否,低声问道:“四郎,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可能险恶到需要内侍杂役上阵的地步?你父王现在何处?他到底在做什么?”

杨妃以被事情的严重性惊吓住了,拉着李泰连声追问。

李泰考虑过后仍然没有告诉杨妃,不是怕别的,只是考虑到杨妃没有长孙氏的坚忍,不知道杨妃听到真相后能否禁受住惊吓,万一杨妃一时失言让宏义宫乱起来,那样就麻烦大了。

为了减少意外,李泰只好轻身安慰道:“您且安心,父王只是进宫去了,一时半刻就回。这些动作只不过是防备东边那位狗急跳墙。您放心好了。”

杨妃性格怯弱并不代表她见识少,隋炀帝倒行逆施的时候镇压过多次宫廷内乱,年纪幼小的杨妃在那时已经见识过血腥。所以轻易从李泰半遮半盖的话语中将真相判断的**不离十。

震惊之后,杨妃瘫坐在席子上,涂着豆蔻的手无意识的抚摸着躺在他腿边的李恪。半响后,认命般的说道:“你去吧,内侍杂役你尽管调遣吧。只是……,只是万一的时刻不要忘记我们母子就好。”

得到杨妃的允许后,李泰也顾不得安慰她,对嫣儿使了个眼色后,一溜小跑去找赵志泽去了。

一阵猫窜狗跳,鸡犬不宁后,秦王府内的杂役内侍被赵志泽安排在各个防守位置,替换下来的近百精锐笔直的伫立在府门之内。每人背负长弓,手擎横刀,全身罩在漆黑一色的铠甲之中。挺胸抬头,目不斜视,毫无半点喧杂之声。

站在他们面前的李泰只感觉到一股寒气夹杂着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这些百战余生的黑甲精骑发散出来的无声的煞气,让李泰一阵失神。

稳定心神后的李泰,想着这些漠视生死的战士将要面对比他们多几倍的敌人,不禁有些心痛,辛酸。

思虑半响,李泰想出个不知道是否有效的主意,征得赵志泽同意后。在宫女们蜜蜂一样来来回回的运送下,很快府门之后的空地上就堆满了被褥,衣物,柴薪等易燃物品。又从仓库搬出几大桶桐油,一半洒在堆积的易燃物上,一半用盆盆罐罐盛好,放在易燃物中间,以便紧急时刻泼洒在地上。

看着一切都安排好了,李泰满意的点点头,这样的布置,即便李世民在玄武门上失败,宏义宫内也可以点燃桐油,迟缓敌人的进攻,为逃跑争取时间。

赵志泽静静的看着李泰布置一切,面色开始古怪起来,最后问道:“万一,你会点燃吗?”

李泰给他一个白眼,双手背在身后,说到:“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到那种险恶的地步我会不会点燃这把火。”

“你会的。”赵志泽坚定的给李泰一个评价,随即神经一样的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李泰面色不愉的打断赵志泽的笑声,说道:“咱们人还是少,万一对方来人过千,我们还是守不住,还是要借兵。”

“没人借!”赵志泽停止了大笑,冷冷的说道。

“有人借的。”李泰淡淡一笑,信心满满的说道:“借不到可以骗!找个激灵人去淮安王李神通府上,就说宏义宫有刺客放火,连抓刺客带救火人手不够,和他借几百军士帮忙防卫宏义宫。凭借他和父王的交情,再漏洞百出的谎言他也要考虑,无论他信与不信都要来看看。只要他,来就算掉河里了,想上岸就难了!”

赵志泽愣住了,上下打量李泰片刻,从嘴里吐出两个字眼:“阴险。”

………………

正在李泰穷极思变的时候,高士廉带着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正在长安监狱和狱卒们交涉。

不知道是狱卒胆小,还是正直,总之高士廉劝说了好久也不见他们松口,眼见着时间不等人,心急之下的高士廉抻出横刀,指挥着军士将几十个狱卒砍杀干净。

玄武门事变那浓重的血腥味道从此刻开始扩散,高士廉的抻刀代表着着血腥一日的开始。

了结了狱卒的纠缠,军士们忙把成箱的兵器放在地上。房玄龄,杜如晦带领着军士将武器分发给囚犯。拿到武器的囚犯汇集在高士廉身边。

高士廉眼见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骑在马上,高喊着:“我是秦王府司马!诸位罪行免除,随我立功去!立功的有重赏。走!敢阻挡者,杀!”囚犯欢呼着拥着高士廉向玄武门奔去。

………………

…………………

第二更送上,拜求推荐,收藏。

正文第二十二章千古一箭

天色微明,灰白色的云层压的很低。不知道什么时候升起了淡淡的薄雾,轻纱般的薄雾弥漫整个长安城,也同样覆盖了玄武门周围。雄壮的玄武门褪去了黑夜赋予它的幽暗,却在薄雾中显露出神秘。

玄武门周围一片宁静,李世民带领着属下静立在玄武门城墙上,无风的清晨,旌旗服帖的低垂着,门内的战马似乎感觉到众人的压抑,昂起头,忽的又低了下来,将嘶鸣留在了心底。

无论是玄武门外的屯兵营将士,还是矗立在城头的众人,全都在保持着沉默。偶尔某个人发出略微沉重的呼吸声,也忙不迭的忍住。

寂静,这是一个没有虫鸣,没有鸟啼的清晨。

“咚……”忽然从皇宫内穿出一声浑厚的钟声,紧接着各个里坊的钟声紧随其后绵延开来。这是告诉文武百官要上朝了。钟响八百声,不到者轻则罚俸,重则免职。这也意味着太子和齐王就要到来了。

随着钟声的敲响,众人的精神也像琴弦一样绷紧。李世民整理下背负的箭袋,将箭袋中的雁翎箭取出,一只只的仔细查看,拎起放在脚边的黝黑色铁背弓,略带颤抖的声音说道:“走吧。”

尉迟敬德等众人紧跟着李世民走下玄武门,跨上战马,向临湖殿前的伏击地点跑去。

太子和齐王和平日早朝一样,各自骑马带着近千人的卫队,说笑着来到玄武门前。看着敞开的玄武门就要往里进。

“殿下留步。”早已等候多时的常何出言留下了太子,指着太子身后的护卫说道:“殿下,您不能带这些人进宫。”

“嗯?为什么?”太子李建成面色中带着不愉问道。

“末将也不知道,只是皇上传下圣旨,让您的护卫在玄武门外等候。”常何假传圣旨的答道。

太子和齐王对视一眼,齐王李元吉自以为事的说道:“估计又是李世民搞的鬼。大哥,进去吧。误了早朝时间和父王不好交代,何况今天早朝的事情又多。”

太子李建成略一思量,点点了头,又对常何说到:“侍卫都留在这里,难道只让我和齐王两个人进去?”

没有当朝太子出行不带随从的道理,常何也明白。更加不敢激怒太子,假装思量片刻,装作一副很有担当的样子说道:“的确不能让两位殿下孤身前往,也太失了身份。末将做主,两位殿下共带一伍人进宫,可好?末将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还望两位殿下体谅末将的难处。”

常何话说的冠冕堂皇,人情也卖出去了,一伍是五伙,一伙是十人,让太子和齐王一共带五十人进宫。这点人对于一贯讲究排场,出行要带着宫女,侍卫,仪仗什么的,动辄数百人的太子来说也太寒酸了点。但常何话是说的冠冕堂皇,还顺便卖了个人情给太子。

圣旨说的明白,不允许太子带侍卫进宫,常何又私自做主给了太子五十人,加上常何在表面上还是太子的人,李建成也不好难为他,只好随便呵斥了几句。拽着满脸不情愿的李元昌在一伍侍卫的簇拥下进入玄武门。

太子和齐王二人面色严重的一边嘀咕着,一边骑马徐徐向皇宫深处走来。转过一小片横在玄武门与临湖殿之间的树林,没走几步,太子透过薄雾看到对面稳稳的坐在马上的李世民,略微一愣,便对李元吉大喊一声:“不好,快跑!”

话音还未落,急忙拨马就要逃。

为这一刻谋划了许久的李世民不慌不忙的端起手中的铁背弓,另一只手将雁翎箭搭在弓弦上。弓拉满月,箭闪寒光,略微的调整一下,死死的瞄住正在拨马逃窜李建成。大喝一声:“大哥,休走。”

手落,弦松,箭飞。

仿佛时间已经变的缓慢。在李建成眼中,生铁铸就,打磨成尖角的箭簇闪烁着一点寒光,在李建成眼中慢慢扩大,甚至可以看得清箭尾划过乳白色的薄雾所留下的痕迹,能看见箭尾雁翎上的毫羽在空中轻轻颤抖。慢慢的整只箭越来越大,忽然胸口一凉,然后才听到箭支划破空气的声音。

手捂着胸口,直视着正在策马奔来的李世民,太子的脸上露出了悔恨的表情,用只有自己才能听清的声音喃呢到:“我竟然输了。”随即眼前一黑,栽下马来。

李世民在奔马中再次搭弓射箭,直指齐王李元吉,眼见着太子栽下马来,李世民神情一恍,手中的箭也就失去了准头,瞄着胸口的箭,最终落在李元吉腿上。

“啊。”李元吉一疼,不由的从马上跌落。身体刚刚触地,顾不得腿上的疼痛,连滚带爬的向小树林里钻去。

李世民怎么能容齐王跑掉,大声招呼一声尉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