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不是有点儿太夸张了?小学一年级而已,有什么跟得上跟不上的?”严姐笑着,心里还有点儿不以为然。
之前她也是着着急急地到处送小汪去早教,去培训班,可是小汪的反应却是各种叛逆。等到她静下心来,在家里好好地跟小汪讲故事,陪他做这个玩那个,小汪反而情绪越来越好,小脾气越来越少。
这些家长,怕是太望子成龙了。
那家长却很认真地说:“一点儿都不夸张。你去了解一下现在小学的形势就知道了。很多孩子都提前学过的,所以老师教学进度拉得很快,你家孩子要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铁定是跟不上的。”
严姐当时继续笑:“跟不上就跟不上呗,适应了之后,慢慢就赶上了嘛。”
“嘿,到时候你可笑不出来了。”那家长语重心长地说,“你想想,一进学校孩子就是垫底的后进生,自信心竖立不起来,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说不定还会被同班同学排挤。这边,老师还三天两头请家长,在家长群里不断的点你家儿子的名,你觉得你和你儿子能支持多久?”
严姐觉得自己属于脸皮厚的,老师真想骂,她也不是不能装着孙子耐心听几句。
但是,如果小汪真的因为成绩垫底,而丧失自信,产生厌学情绪的话,那这个后果可就严重了。
她忙不迭地去跟认识的小学家长打探情况,才知道之前那家长所说非虚。
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竞争,她没有那个本事和底气让孩子急流勇退,就只能咬着牙迎难而上了。
她不敢再有半分懈怠,赶紧报了幼小衔接班。
如此一安排,小汪除了已经报名的跆拳道和画画两个兴趣班,又多出幼小衔接班的语文、数学、英语、大脑潜能训练四门课程。
严姐尝到了亲子阅读的甜头,也不肯放弃。
于是,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
早上六点就起床,忙活一通,把父子两个送出家门,就收拾整理家务,然后给自己做饭吃。
下午歇口气,然后就得去接小汪回来,参加各个培训班。
培训结束,回家吃饭,然后就是洗漱、睡前故事。
一天下来,忙得精疲力尽。
周末上了培训班之后,空下来的时间又要赶着带小汪出去郊游或者参加各种活动,好将以前内向的儿子培养成大方开朗的性格。
难怪她现在没那心思再做从前那样精致的妆容打扮了。
颜如舜很是感叹:“这还没上小学呢,就忙成这样,现在的孩子可真累啊!”
“谁说不是呢。”严姐也感叹,“我都好久没有像今天一样跟朋友坐在一块儿好好聊天了。”
说到这里,她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立刻就跳了起来:“哎哟,都四点了!那个,如舜,我得去接小汪放学了,今天就这样啊,改天咱们接着再聊。”
颜如舜自然不会耽搁她的正事,也连忙起身告辞。
回去的路上,想到严姐说的这些事,她开始觉得梅白的决定不是没有道理。如果真要把孩子留下了,日后梅白一个人能把孩子这一摊子事搞定吗?
就算搞得定,也很艰难吧!
她因此心情舒缓了许多,又想到简简以后也要面对小汪如今在面对的这些事,不由微微蹙起眉头。
她其实并不认可为了跟上小学的教学进度,而去上这种已经有应试雏形的幼小衔接的培训班。
难道孩子要从入学伊始就开始应试吗?
这恐怕不利于个性和创意的培养吧。
她手里倒是有一份培训班的介绍,上面说,语文课主要是教授拼音和读写,数学课主要是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英语是字母和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学习,大脑潜能训练说的比较含糊,大概就是带着孩子做各种智力游戏。
这些内容看起来倒是不难,可严姐也说了,包括小汪在内,衔接班里好些孩子都学得很吃力。
颜如舜听了默然。
有一句话她不好说出口:严姐是在小汪三岁才辞职,那之前的三年小汪连正经的自理能力都不怎么具备,更不用说其他方面的学习了,那可是完全的浪费。
回想自己看过的那些书,再想想hs里边儿的那些孩子,颜如舜心里模糊觉得:如果从一开始就根据孩子的情况合理规划,慢慢学习起来,幼小衔接班的这些内容其实很轻松就能够掌握,甚至远远超越。
她的步伐从些许的茫然和伤感,渐渐变得坚定有力。
迎着金灿灿夕阳,颜如舜一边快速地迈动双腿,一边在内心给自己狠狠鼓劲:
简简,为娘一定会努力的!你等着,娘亲我这就满血回来啦!
第135章 都不痛快()
颜如舜打满鸡血,准备下足力气做好五年大计。
也许是因为一直很注意调整作息的关系,简简的生活时间非常规律。
除了上午要小睡一个小时,下午再午睡一个多两个小时,晚上九点倒头睡整觉,简简其他的活动时间已经基本跟大人同步。
这样就有大把可以互动游戏和学习的时间。
颜如舜把一天时间安排得很好:
吃过早餐就带她楼下散步,兼做英语启蒙、生物课启蒙或就路边所见所闻聊天教学;
看看阳光越来越强,正好回来吃个午点,小酣一下,然后就在活动室的爬行垫上做活动;
吃过午饭玩玩玩具,然后午睡;
睡醒以后讲讲绘本故事,吃晚饭;
饭后再带她去散步,去见识街边的地摊、广场舞大妈、培训学校里上课的学生等等,总之是尽可能地让她多见识世间百态,她也很认真地对女儿讲解她们路遇的每个人是怎么生活的,碰到的每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不管简简听不听得懂或者听得懂多少,她想这些见识总会有助于她更深刻的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
最后就是回家喝奶睡觉,圆满结束一天的行程。
当然,要完美的实现她的安排也只能等周末,毕竟平时她还要“上班”嘛。不过,颜母答应会尽可能地按照她的要求执行。
虽然不够理想,但是生活本就没有完美无缺。
颜如舜小小纠结了一下,就说服自己这是可以接受的方案,至少既能坚持对孩子的早教,又能保证自己的码字时间,还能让家里相对和谐一点。
她打定主意,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按照计划行事,一直坚持下去,证明自己全职的决定对孩子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然而生活却开始接二连三地折腾起来。
先是婆婆妈通知小两口必须带着孩子一块儿回青城老家去,因为简简的外曾祖父要过八十九的大寿了。
女祝十,男祝九。
八十九大寿对男人来说是当作九十大寿来办的,自然马虎不得。简简也七个多月了,怎么都得跑一趟。
虽然车程只有一两个小时,在青城也只呆两天,但是带着孩子出门,那真的跟搬家似的,大包小包的数不清。
光喝奶的用具就是一大堆,吸奶器、奶瓶、温奶器、奶瓶消毒器等等,再加上一大包尿不湿,擦屁股的柔湿巾、擦嘴擦手的湿巾纸、换洗衣服、专用的碗筷,还有便携折叠婴儿床等等,把整个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就这样还装不下,不得不堆了两个包在后座。
上车之前,婆媳两个又因为坐车的位置争起来。
辛母平常跟孩子接触的时间相当较少,这回坐车一心想挨着孙女坐,一路逗逗孩子,也算其乐融融了。
颜如舜却劝她坐前排。
平常简简虽然也有坐车的经历,但这还是第一次坐长途,她根本不确定女儿是不是能坚持完一两个小时的旅程,还准备了好些吃的玩的,以作安抚。
而这件事,她私心觉得婆婆妈是搞不定的。
但辛母可不这么认为,坚持要自己跟简简坐一块儿。
颜如舜本来还想再争一争,辛微扬却拉了她一把:“让妈照顾照顾简简也好,你正好来照顾我。”
她不由白了他一眼,意思是:你那么大一人,还需要我照顾吗?
辛微扬赶紧又补充一句:“如果妈确实照顾不了,你们再换个位置好了。”
他这么一说,婆婆妈趁势就喊着“好,就这样”,一边就一猫腰钻进了车子后座,然后心花怒放地逗着简简说话,简简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不适应。
见此状况,颜如舜只能无奈地坐到了前排副座。
坐定以后,听到简简咯咯的笑声,她又安慰自己:能忙中偷偷闲也挺好。她刚才的行为在婆婆妈眼里未必不是阻止奶奶和孙女亲热,婆婆妈没直接给她戴顶“不孝”的帽子,已经算很客气了。
这样一想,她也就放下了包袱,安心拿出了准备的零食。
辛微扬轻踩油门,汽车平稳地驶上了道路。
颜如舜自己吃一口,也喂辛微扬吃一口,两人相视一笑,倒是难得的惬意。
然而,这惬意没维持多久,后座的简简就哇一声大哭起来。
颜如舜回头一看,辛母忙慌慌地哄着简简,却只收获了一声比一声更高的哭声。简简也不愿意老实坐在安全座椅里了,使劲地向妈妈的方向伸长胳膊。
“哎呀,你这孩子怎么搞的,刚才还笑得像朵花似的,一转眼就变脸了,奶奶又没做什么。”辛母唠唠叨叨的推脱着责任。
颜如舜抿抿唇,与辛微扬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简简大体是个很快乐的孩子,笑得多,哭得少。每次她哭的时候,颜如舜都会立刻上前,检查情况,轻声安慰,很快她就能在妈妈轻柔的声音中平静下来。外婆经过培训,也慢慢地get到这一技能。
但是很显然,奶奶是不行的。
辛微扬马上靠边停车:“妈,您还是和舜舜换个位置吧。”
辛母很是不爽,但也只能无奈起身:“行行行,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