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玉夫人一张无华的面,顿生了亲近的笑意,她回了身迎了迎,“妹妹多礼了。我们姐妹一场今个都是给太后请安。”满面笑意,平添几许温和,反倒不似面上的冷淡,也无丝毫架子。
她伸了手过来,将妤姝的手拿过来握在掌中,“初次见面,姐姐也无什么稀罕的物件。今见妹妹清丽佳人,着实喜欢的很。”
第116章 太后不善(1)()
她伸了手过来,将妤姝的手拿过来握在掌中,“初次见面,姐姐也无什么稀罕的物件。今见妹妹清丽佳人,着实喜欢的很。”她微微笑着,伸手撸下自己的手镯,又拿过妤姝的手腕,“这个镯子,是西域国进贡的上等玉器。瞧瞧,这成色正合妹妹。”说着亲手将镯子为妤姝戴上。
妤姝一时受宠若惊,这楚王后宫并无王后,玉夫人是唯一的一位夫人,又得太后的称赞,其位尊有目共睹。她真心感动。这么好的玉夫人,上天怎么能让她无子呢?
二人言笑融融进了常乐宫的永昌殿。太后尚且不在,众美人都在那等候着,见她俩挽手进来,众人十分惊讶。
玉夫人见几位从未获宠的美人此时不过是立在那儿,而坐着的皆是位高、获宠幸的。尽管如此,几位美人还交头接耳,低声说笑。唯有那一侧的座椅上,是美丽雍容的颜姬。
今日,她看上去郁郁寡欢,一个人坐在那,并不与众人说话。看上去孤傲清冷了些许,相比玉夫人虽然面相单薄无华,却平易近人,看上去,颜姬输在贤惠和人缘上。
妤姝见了,便想起她的身份,还有云卿。想来,她曾贵为吴国公主,哪怕亡了国,然到底内心深处存了一份孤高。又或者她因着云卿离开国都而伤感吧。
于此,妤姝上前问候:“妤姝见过王姬。”
惜颜略抬了眼,目光凉薄,复又收回了视线。“如今你我同为王姬,倒是客气了。”
语气冷冷。一边的玉夫人却走了过来:“来,你们姐妹也别客气了。好歹樊姬要喊一句姐姐方才是礼。”
妤姝便喊了句:“夫人说的是,是妤姝失礼了。妤姝给颜姐姐请安。”
“不必了。颜姬尚且没有恭贺樊姬高升,你这声姐姐,我惜颜哪担得起。”说着,她起身优雅离去,留给妤姝一个冷漠的背影。
于此,妤姝的脸有些挂不住,却也只腆着脸尴尬地笑了笑。一边的玉夫人反倒安慰道:“颜姬性子素来清高了些,但待下人十分仁爱。往日她倒也不如此,想来人都有些烦心事,你别往心上去。”
妤姝点头称是,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她晓得颜姬素日并非如此,想来因着云卿落崖之事,如今带着病身去了越地,颜姬身为云卿的姐姐自然担心,而她不喜自己也是因着一些误会吧。
“太后老人家想来要出来了,大家都安心等待吧。”
果不其然,里面有珠帘拨动,先出来两个年约三四十岁的姑姑,一身得体华贵的宫装,看发誓也知道是等级高的宫婢。
“太后今日参佛有些累了,唤玉夫人、颜姬、樊姬入阁觐见,余等美人今日暂且回吧。太后赐各美人一串佛珠,素日多修身养性……”
五六个美人听闻太后拒见,心里总有疑惑和不满,然终不敢多说一句,只得接了珠子,怏怏不乐而回。
……
太后今日着了朴素的衣着,甚或发髻上也不过只别一柄玉簪,比素日更显沉静安详,她手里拿着佛珠在那闭目默念着。待春华将几位姬妾请入内堂,方才睁了眼。
第117章 太后不善(2)()
太后今日着了朴素的衣着,甚或发髻上也不过只别一柄玉簪,比素日更显沉静安详,她手里拿着佛珠在那闭目默念着。待春华将几位姬妾请入内堂,方才睁了眼。
三人恭敬行礼,太后和颜悦色:“都起来吧,难得今个出了日头,哀家抄了些经卷,让你们年轻人久等了。”
妤姝见无人敢应,便也学着只低头听话。片刻,玉夫人答言:“太后老人家一向参佛读经,臣妾等自当以太后为榜样,勤于修身养性。”
“玉丫头,你当属最以身作则的。其实,哀家倒羡慕年轻人说说笑笑玩乐,只是当明白这后宫中,以和为贵,素日多加修身,少了念头,自然相安无事。”
太后之意是希望大家不要争宠,更不得互相倾轧。她目光早就触及那立在一边尚未让其入座的樊妤姝。
新晋的樊姬,身段窈窕,只是立在那的感觉,不似惯常内宫女子的柔弱,反倒是芙蕖那丫头一般的腰身。楚太后年纪大,见多识广,自觉着看人还是有个准头。
那樊妤姝像是有身手的女子,却不是芙蕖那样只比划两下。只是这樊府千金几时听说御剑不俗?
身边的秋华附耳说了几句。太后脑海里想起前日侍女来报的消息。他虽足不出户,对樊妤姝的事情了如指掌。
此女原本钟情顺安侯,却让楚煜上了心思留在身边,连严初都夸口称赞她。兄弟二人在这丫头的归属上还起了争执,最后却冷不丁地被楚煜晋升为王姬。
早先时候,因着楚煜固执不肯大婚娶王后,而是要把王后的位子留给一个不可能出现的女子。那之后,母子俩关系第一次出现裂痕,她一气之下居于常乐宫,一干事宜也懒得去问。没料到这一不管,楚煜的后宫竟是三年无一出,故而今年她才提要遴选家人子充实内廷之事。于此,楚煜倒也应了自己这个母后。
太后的视线投了过去,面上开始露出笑意:“这就是楚煜新封的樊姬?丫头,快些到哀家近前。”
语气听上去亦十分喜欢。
妤姝恭敬地上前,又行了大礼,说了祝福。太后上下打量着,目光中似有赞许,频频点头。
玉夫人见状便道:“太后可也觉着臣妾这樊妹妹是个一等一美人?”
“果然生的标致,难怪楚煜喜欢你,哀家瞧瞧这模样,丝毫不输于颜姬的美。”
太后夸赞着妤姝,目光却无意地瞟了惜颜一眼,又对玉夫人和蔼道:“玉丫头,如今里外新添了人,你更应该打起十二分精神打理后宫。这天寒地冻的,你配的药可是用完了?”
妤姝一边静静听着,该应诺的应诺,该谢恩的谢恩,只是觉得太后慈祥的目光里有的不是喜爱而是防范。
“回太后,臣妾吃了些许太后配制的药丸已好了不少,只是近日宫里新添了姐妹难免得安排一些,故而又反复了些。让太后担心,实在是臣妾之不孝。”
只有王后才有资格喊太后为母后,只有楚煜的妻子楚王后才有资格自称臣媳。所以玉夫人等皆只能称呼太后。
妤姝立在那儿,仍旧是只有站着的份,她听出了意思,太后只看中玉夫人。传言颜姬虽得王的喜爱,但不讨太后喜爱,今日情形果然如此。此时颜姬只面上清冷,一言不发。
第118章 太后不善(3)()
传言颜姬虽得王的喜爱,但不讨太后喜爱,今日情形果然如此。此时颜姬只面上清冷,一言不发。
太后似是习惯这颜姬素来孤高的性子,此时也不过是扫了眼不作理会,却对妤姝说。
“樊姬,这两日大王殿前如何?”
“回太后,臣妾如今搬离了殿前阁。故而御前的诸事臣妾并不曾得知。”
“阿弥陀佛,哀家在这里吃斋念佛,倒也不了解你们前面宫里的事。只是一点,你们几个本应当侍奉王上最多,如今如何一问三不知?”
妤姝本说的实在话,见太后面上带些薄怒,并不知如何答话。一边的玉夫人倒是替她回答了。
“回太后,王上前日在玉台宫,饮食起居一如素日,倒是,倒是臣妾觉出王上操劳国事。想来,大年将近,诸事亦多。”
太后点了点头,扫了一眼颜姬,却没问她话,而是记起近来的一些事。先是狩猎出了刺客,严初重伤,后来顺安侯落崖残了双腿,颜姬哭得死去活来。
再后来,她听到些风言风语,说樊美人曾偷着出宫与顺安侯见面,又听说严初也与那丫头关系甚好,本来担心这丫头成了兄弟俩的祸害,又传出严初固辞王兄赐美的好意。两日前,楚煜又册封了樊妤姝为王姬。果然是红颜堪比祸水。
眼下,这个祸水就在跟前,只怕比那貌美的亡国惜颜省不多少心。
于此,太后又打量起妤姝。见妤姝神态并无怯意,还时不时有好奇的目光,看面相倒不是那般工于心计、谨言慎行的人。
太后又寻思,也许就是这种看着单纯无惧的丫头,才糊了楚煜、楚焓的心,也未尝不可。只是,她微微奇怪,楚煜是她儿子,先不说他心里存着人,就是没有,他也是极拿分寸的,断不会为了女人而因小失大。
更因樊妤姝是樊将军之女,想来这会儿,楚煜对她也不过是新鲜罢了,起因还是这丫头让顺安侯喜欢而已,男人的占有心思作祟罢了。
总之,在太后眼里,樊妤姝也只是有些姿色的简单角色,反倒成不了大气候。只恩威并用,便可拿住。
“哀家近来头晕眼花,这佛卷就由樊姬抄写,也可修身养性,收收性子。”
抄经书?妤姝一想起书画就头疼,她素来没有那些安稳性子做这些文事,关键还是枯燥的佛经。
她刚皱了皱眉头,却听太后问:“你不想?”
妤姝忙得摇头,“没,没有。能跟着太后抄经修佛,妤姝喜欢还来不及呢。”
“那便好。这几日你就住在这常乐宫侧殿的文华阁,抄经诵经,也算是自我修行的一部分。至于王上那里,自有御前和玉夫人她们。”
妤姝才不管那个什么楚王呢,只是因住在这里,势必遭人监视,这是她妤姝最不喜的。如同楚煜所喻,她就是一个林中的鸟儿,性情不拘惯了。
一边的玉夫人也笑意点头,“太后仁爱,这樊姬一来就能住下,臣妾常来,抄写的经书倒是不少,只是